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

至於袁芷若的事情也並不複雜。日軍駐哈爾濱憲兵隊長卻看上了老人的小女兒,也就是袁芷若。想盡辦法軟硬兼施,甚至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就是想要逼迫老人將這個小女兒給他做情婦。

楊震估計,那個中佐憲兵隊長看中的不僅僅是袁芷若這個人,恐怕還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變相的一點點的將老人的家產霸佔過去。要知道,老人的家產雖然轉移到了關內相當一部分,但是留在東北的也足以讓人眼紅。這個老牌特務出身的傢伙,早已經垂涎三尺。

在那個憲兵隊長三天兩頭派人催促,並派出大批特務部署在自己家周圍,並天天對家裡的皮貨行和旅店、飯店的生意進行騷擾。使得這些生意幾乎無法做下去的情況之下,爲了保住生意老人被逼無奈,只能先違心的答應穩住這個傢伙。

然後在想辦法利用自己多年的老關係,想辦法將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先送到關內,再由在關內其他的子女送到香港後,轉道美國。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女兒在自己協助之下逃出家門後,卻是黃鶴一去不復返,跑去參加了抗聯。

那些錢都是老人事先放好的,袁芷若能在日僞特務的嚴密監控之下逃出家門,也是老人安排的。但因爲這一切老人還沒有來得及與袁芷若說明,這才引起袁芷若的誤會。以爲父親爲了錢,答應將自己送給日本人當情婦。

對於這樣一個老人楊震很是尊重,也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楊震心中一直有一個秘密的計劃,卻是因爲始終無合適的執行人而一直在擱置着。在看完這個老人的資料後,楊震雖然還沒有下決心,但是卻認爲到目前爲止,這個老人是最適合的人選。這樣一個有強烈愛國心的老人,楊震相信他不會做出違背民族大義的事情來。

對於手頭人員現狀,楊震很清楚。能打仗的人,不多但是至少也不能算得上奇缺。搞政工的人才也是一樣,不能說齊備但是也勉強夠用。甚至像王效明、陳翰章、王光宇都是軍政雙全的人才。

目前奇缺的是軍工、地方工作以及有商業思維的人才。軍工人才,可以通過動員關內的大學生,以及通過選拔留蘇學生方式培養。地方工作的人才,中央已經開始從各個根據地調配。而最大的難題就是這個商業頭腦的人選。

根據地隨着戰事的進展越來越大,目前軍區控制的大城市也越來越多。目前的整個局面對於無論是東北局還是吉東軍區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在這些商業氣氛活躍,尤其是本就因爲貿易開埠的哈爾濱這種純粹的商業城市之中,絕對不能一刀切。也就是說搞戰時共產主義,也要分情況。

打仗需要資金,說白了就是需要錢。可錢從那裡來,只能從稅收上來。沒有了商業,也就意味着沒有了稅收。要想活躍經濟,至少目前還需要這些資本家。對於這些大城市的管理,是整個東北面對的一個新問題。

而且在東北局和軍區資金緊張,有限的資金要用到軍工產業以及重工業上的情況之下,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基礎工業,在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建設。保留部分民間的民族資本,對於根據地來說是利大於弊。

一是可以利用資本的流通,收取稅金以彌補資金上的不足。二對於一些目前無力建設的民生基礎工業,可以利用民族資本投資替代。三最重要的是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就業,緩解根據地內非農人員就業的壓力。

還有一點就是這次美國人運來的機器設備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非軍工產業設備。這些設備,以軍區目前的人力和物力來說,根本就無法使用。將其出售給民族資本,可以回收部分資金不說,還可以加快根據地內工業化的進程。

早在佔領哈爾濱與齊齊哈爾後,楊震主持的軍區政治部、後勤部以及東北工委的聯繫會議上,就明明白白的提出,商業不能死。而且不僅不能死,還要想盡一切辦法將根據地內的商業行爲活躍起來。戰時共產主義,這沒有錯。但是絕對不能搞一刀切,要對民族資本即保護,又要支持。

只要不違法,不通敵,那些民族資本要予以保護。同時要有效的利用根據地內,尤其是哈爾濱地區大量的商業人口,加快輕工業基地的建設,以爭取對蘇出口取得部分稅收,緩解東北局資金緊張的現狀。同時爭取在三到四年的時間之內,培養出一批自己的紅色資本家。

但這是對於根據地內的普遍情況來說。對於楊震心中的那個自從取得與關內聯繫後,便一直盤算的想法,楊震卻始終找不到即可靠,又有商業頭腦善於經營的人。可靠的,在商業上達不到楊震的要求。達到楊震要求的,又不可靠。

商業人才這方面雖說可以自行培養,但是沒有一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是培養不出來的。而且可靠性的方面,也是值得慎重考慮的問題。這種人才中央不是沒有,但是不多。而且多是在淪陷區工作。讓中央忍痛割愛,楊震也實在有些勉爲其難。

自己的那個計劃極爲絕密,沒有一個可靠的人選絕對不行。這也是楊震爲何早就有打算,而一直遲遲沒有行動的原因。就是因爲沒有合適執行人選。在收復哈爾濱、齊齊哈爾後,再加上佳木斯三大城市,根據地內的商人數量並不少,但是可信任的沒有。如果這個老人真的像是社會部轉過來的資料上寫的那樣,對於自己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而彌堅,人老成精,這句話用在這種一輩子打熬在商海中的人身上,絕無半點誇大之嫌。

有了這個在商海之中打拼了一輩子老人的經商頭腦,再加上這個老人的抗日熱情,楊震認爲自己那個秘密事業交到他的手上,應該不算選錯人。不過,這件事情還需要自己與這位老人面談之後,才能下定最後決心。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在袁芷若走後,楊震將自己的那個計劃暫時放到了腦後。目前對於他來說,工作的重心還是在東線進行的戰事上。在眼下,戰事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尤其目前東線戰鬥,是作爲整個會戰的收尾戰,此次作戰能不能全始全終,楊震還是很重視的。

雖然一直沒有親自指揮,但是楊震一直都在密切的關注着。因爲他明白,自己交給王效明的任務,從表面看只是奔襲琿春五家子一線,解救出勞工後立即撤離。任務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並不輕送。

琿春、汪清一線如今日軍可謂是重兵雲集。除了原本駐紮在琿春、汪清一線的日軍五十七師團之外,如今從東寧南撤的十二師團目前也駐紮在琿春、圖們一線。而在其東面,與琿春一江之隔的朝鮮咸鏡北道還駐紮有日軍朝鮮軍的第十九師團。

王效明南下的作戰動作,面臨日軍三個師團圍攻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在隨後的戰況之中,二縱所面臨的局面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王效明在指揮部隊剛一突破五十七師團在汪清、琿春一線的防禦,原本在後方休整的十二師團立即全力北上配合五十七師團對二縱發起圍攻。

按照王效明擬定的作戰計劃,二縱並未採取一線平推的戰術。而且採取兵分兩路,明攻汪清,實指琿春的戰術。在增援部隊抵達後,王效明將整個戰場劃分爲兩大塊,由自己和縱隊政委陳翰章分別指揮。

由王效明親自指揮四個團的兵力在裝甲旅的配合之下,沿着東寧至汪清、琿春公路直插汪清境內。擺出一副將琿春、汪清兩地分割開來,攻佔汪清縣城以及圖們一線,切斷關東軍與朝鮮軍之間聯繫的態勢。

在五十七師團主力大部東調,以及十二師團南撤的兩個聯隊被調動後。則由縱隊政委陳翰章指揮兩個團配屬縱隊炮兵一部,在一個坦克營,騎兵旅主力的配合之下,直插琿春與朝鮮的交界處,切斷日軍十九師團西進增援五家子一線的。這場戰鬥的重頭看似在王效明一邊,實則整個戰役的焦點是陳翰章所在的琿春與朝鮮交界處的戰事。

東線之由陳翰章指揮之部隊,在阻擊日軍十九師團的同時,還要掩護配屬二縱作戰的軍區直屬偵察旅主力,以在多路掩護之下的秘密滲透戰術,從大盤嶺一線日軍側後方直撲琿春五家子一線的日軍要塞工地。

攻佔五家子要塞羣最難的一點就是這個要塞羣位於琿春以南,中朝蘇三國交界處。前有春化無名高地日軍工事羣作爲掩護,側後方是日軍五十七師團重兵集結地。而其東南方則緊鄰日軍駐紮有一個師團的朝鮮咸鏡北道。

地處三國交界處的琿春戰場,一個不小心就搞出涉外事件來。目前還是日軍殖民地的朝鮮境內,陳翰章不在意。打進去就進去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東邊的蘇聯卻是很讓他撓頭。

三縱在之前攻打東寧要塞的時候,幾發炮彈落入蘇聯境內的無人區,還累的他們連番的抗議。要是一個不小心,自己將戰場打到了境外去,那蘇聯人還不得吵翻天啊。所以五十七師團雖然被王效明吸引到了汪清境內,並被死死的纏在老松嶺一線。但琿春雖山地衆多,但緊鄰邊境狹窄的地形,卻依舊不利於陳翰章的行動。

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248章 勸解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234章 賭注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
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248章 勸解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五十七章 賭贏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234章 賭注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