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

說到這裡,郭邴勳微微的遲疑了一下道:“新式武器受到原材料制約以及生產工藝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我們的工業基礎還異常薄弱的前提之下,大規模的運用也並不是適合。尤其這種武器威力巨大,還需要對外嚴格保密的情況之下。提早過度曝光,只有壞處而沒有半分的好處。”

“而單純的依靠重炮火力,在我們還無法生產所需炮彈以及備用炮管的前提之下,更是極爲不可取的。”這些二百四十毫米重型加農炮、三百毫米要塞炮以及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的炮彈,我們根本就無法生產,至少在眼下我們還無法生產。所有的幾千發炮彈全部依賴繳獲,一旦使用光了那麼今後又該怎麼辦?”

“至於您拒絕的其他原因,我想還是有您的道理的。不過,僅僅單純不能讓部隊養成過於依賴火力支援習慣,同時要讓部隊學會在形勢變化的情況之下,用腦子打仗這一點我就認爲您沒有做錯。”

“儘管這種學習,很多的時候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這也正是您之前說過的,成長所必須的要付出的代價。有很多的時候,拒絕不是一種傷害,而是一種幫助。我們都應該學會拒絕。”

聽到郭邴勳的這些話,楊震若有所思的微微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在屋子裡面踱了一會步後道:“老郭,我是不是應該去一趟東寧前線,看看那裡究竟該如何下手合適?我有些擔心傷亡過大,會傷到三縱的元氣。畢竟這場攻堅戰,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

對於楊震要親自趕去東寧一線指揮的想法,郭邴勳淡淡一笑的道:“一號,你有些着像了。當初您是怎麼和我們說的?到了您這裡,怎麼就沉不住氣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可是您經常和我們說的。”

“密山之戰,您已經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他們自己領悟了。今後我們要面臨的類似情況很多,您不可能每次戰鬥都到現場去指揮。而臨場處置,也是考驗一個高級指揮員的最基本的功底。在之前已經取得過類似經驗的前提之下,如果這個考驗都過不了,還是隻能死打硬拼的話,那麼這個位置我們就該考慮換人了。”

說到這裡,郭邴勳語氣微微一變,嚴肅的道:“而且就我認爲,如果真的獲得類似的經驗,就算付出的代價大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不說別的,東寧南邊的琿春境內,日軍就有一個大型的要塞工程正在抓緊施工。”

“而且通過審訊日軍第一師團戰俘得知,日軍在興安省的海拉爾地區也正在修建一個大型的秘密要塞羣,這還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在整個東北,不知道的秘密工事羣究竟有多少,除了日本關東軍之外,恐怕誰也不清楚。”

“這樣的攻堅經驗,就是花再多的代價我們也必須獲得。從虎頭要塞到鹿鳴臺、東寧都在一線,而且有日軍修建的輕便鐵路可以利用。但是今後有一天,如果我們遇到日軍道路更加困難的西部要塞羣,重炮無法運用又這麼辦?”

“況且,這個要付出的代價也不見得大。他杜開山之前已經有過一定的經驗,他現在是關心則亂。見到別的戰線都偃旗息鼓了,就剩他這邊還在打。還無法快速解決戰鬥,感覺到面上無光而已。這個傢伙他不是沒有這個能力,現在只是有些急躁了。”

郭邴勳的這一段話,倒是提醒了楊震,自己也顯得有些急躁了。想明白了,楊震也就一笑了之。想了想,給杜開山又追加了一份電報。而這份電報上,楊震只寫了四個字:“穩紮穩打。”

發完了這封電報後,楊震和郭邴勳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大戰剛剛結束,部隊的整補、佈防事情太多。楊震現在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單一一個戰場。而且他對杜開山和王效明的能力,心裡還是有數的。

如果以他們兩個人加在一起,還始終無法拿下整個東寧要塞羣僅剩的勝洪山、勳山以及朝日山這三處要塞羣。或是死打硬拼,爲了這麼一個要塞羣給部隊造成重大的傷亡,那麼他們的這個縱隊司令員也該當到頭了。

不過在想了想之後,楊震還是決定將馬春生調到東寧協助作戰,將整個牡丹江地區的清剿行動交給劉長順負責。同時調整了一下部署,將陶淨非所部調到了雙城。將一縱隊調到齊齊哈爾駐防。

在調整完整體部署後,郭邴勳猶豫了一下還是對楊震道:“一號,您看這次我們的戰果雖大,但是部隊傷亡數字也是之前從未有過。到目前爲止,不算東線作戰,單單一縱和四縱,就傷亡三萬餘人。而隨着新的基建設施不斷的興建,我們的勞動力已經呈明顯不足的狀態。”

“雖然我軍此次從虎林要塞羣、霍爾莫津要塞羣、法拉別要塞羣以及東寧要塞羣解救勞工十餘萬。但是這些勞工年齡參差不齊,從目前統計的情況來看,適齡的人數只有六成不到。剩下的雖然能挑出部分技術工種,但是作爲兵員明顯有些年齡過大。”

“而此次作戰俘獲的三萬餘僞滿軍警之中,還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和篩選。估計國兵中可挑選的餘地很大,但是對於那些僞滿森林警察一類的特務武裝,還是那句話能不用盡量不要用。這樣一來,除非在新區實行普遍義務兵制,否則我們補充兵員的缺口,還有一定的短缺。”

“僅僅從地方武裝來看,我們就至少要新成立四個分區,並編制一定的武裝。這還不算補充各分區原有被抽調進主力的部分。此外,我們爲了維持根據地目前的規模,還要再組建六到八個野戰旅,還有補充旅等補充部隊。”

“這樣一來,兵員潛力還是有些不敷使用。從目前看,兵員缺口在兩到三萬人以上。這還不算給一路軍補充的部分兵員。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老根據地兵員潛力已經挖掘餘燼,新區情況複雜沒有半年的整治時間,根本無法開始徵兵。”

“所以我建議我們眼下的兵員補充,還是應該以解救出來的勞工爲主,僞滿國兵俘虜爲輔。相對於不知道里面參雜了多少日僞特務人員的僞滿軍,勞工的性質更純潔一些。而且這些人在日軍身上吃足了苦頭,對日軍可謂是相當的仇恨。”

“最根本的是,他們的家都遠在關內,在當下的情況,不會出現大量的逃兵。在我們已經解救出來的勞工中適齡兵員數量還不足的情況之下,我建議是不是將李明瑞抽調出來,從王效明那裡在抽調一個旅配屬部分騎兵,向琿春一線突擊一下。”

“從抓獲的日軍戰俘口供上以及情報部的情報來看,日軍在琿春的五家子一線正在修築一個大型的要塞。雖然規模不如北面的東寧、虎頭兩大要塞羣,但規模應該不次於黑河境內的幾大要塞羣。”

“按照我們現在已經攻佔的幾處日軍要塞的勞工使用情況來看,這個琿春要塞所需要使用的工人至少在三萬人以上。而現在日軍在琿春只有一個五十七師團的兩個聯隊。我建議是不是趁日軍也同樣急需休整的機會,突擊一下將那些勞工都解救出來。”

“一是可以避免這些勞工被日軍折磨死,或是在工程完成後被屠殺。二就是可以通過這部分的勞工補足我們兵員上的缺口。否則在我軍佔領東寧的情況之下,日軍很可能爲了保密而搶先對這些勞工下手。還有海拉爾一線的那個日軍要塞羣,一旦查明瞭確切的位置,也可以派部隊專門爲了解救而出擊一下。”

郭邴勳的建議,讓楊震聽後不由的微微一愣。雖然覺得郭邴勳的這個專門爲解救勞工組織一次奇襲有些誇張。但是對於目前,尤其在新解放區還沒有來的及整治的情況之下,部隊兵員補充困難楊震還是知道的。

對於大部分都在地廣人稀的北滿地區的根據地來說,現在兵員補充的問題,甚至已經取代了裝備問題成爲楊震最頭疼的問題。現在兵工廠如果投入全力生產的話,不算彈藥,輕裝備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而兵員就不一樣,地廣人稀的北滿,就算再怎麼挖掘適齡兵員總歸還是有限的。沒有了兵員,也就意味着沒有了一切。如果說裝備是一支部隊部分戰鬥力的體現的話,那麼兵員就是一支部隊生存的基礎。

楊震現在雖然控制了僞滿的濱江省、龍江省、黑河省以及三江省,看似地盤擴大了,而且資源也稱得上但是人口資源卻是有限。四個省加起來,人口還不到五百萬。總人口數量還不足關內人口大省的幾個行政專區多。人口基數過少,已經成爲制約楊震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別說現在新區還無法開展徵兵,就是可以開展,能提供的兵員數量也並不是很充足。在僅僅這不到五百萬的人口之中,還要保留下一部分爲將來幾個大型工業廠礦提供工人,另外還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

本就不多的青壯年這麼一分,除非楊震不爲將來的礦山開發、興建工廠做打算,以及全軍準備餓肚子,否則真正能補充進部隊的還是相當的有限。而俘虜的僞滿軍,很少能做到即俘即補充。補充兵員問題,幾乎已經成了現在楊震,甚至整個軍區高層最頭疼的事情。

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
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