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

說到這裡,楊震看了看杜開山聽完自己這番話後的吃驚表情,語氣卻是多少有些不滿道:“老杜,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擔負更重的擔子。總部將你調到這裡,並不是因爲王光宇調任嫩江軍區的原因,一縱司令員的位置空出來,需要一個得力的軍事幹部。”

“總部將你調到一縱擔任司令員,而又將一縱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上,更不是因爲一縱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是有更深層的意思。現在這點壓力就承受不住了,將來怎麼擔更重的擔子?讓總部怎麼能放心,在下一次會戰時將你放在重要方向?”

“而且我今天就和你說清楚,在一縱主力北上富錦基地換裝訓練去的只是部隊,指揮機構就留在哈爾濱不動。至於你這個縱隊司令員,還要留在哈爾濱指揮四縱部隊,以及地方部隊繼續堅持一線防禦。在一縱北上換裝期間,縱隊司令員暫時由裝甲兵司令員陳翰章代理。”

“一縱這幾個師在換裝完成後,不在南下接替四縱部隊,而是就留在哈爾濱以北部署作爲全軍的戰略機動部隊。一縱與四縱的番號對調,原四縱番號改爲一縱。至於你這個司令員,還能不能帶你原來的老部隊,就看你自己的表現了。”

對於杜開山叫苦,楊震可以說是相當的不滿意。雖說目前一縱部隊主力已經後撤,前面接替的部隊主要是四縱。但指揮機關還是由一縱司令部擔任,這是總部有計劃的在培養部隊臨時編成協同作戰能力。

的確,半年之內一直在一線始終指揮多個不同建制的部隊在前線輪戰,這個壓力是有些大。但對於杜開山來說,這個壓力並不是難以承擔的,更不是承擔不了的。這麼一點情況就叫苦連天,將來還怎麼承擔更重要的任務?

一縱在換裝完畢不會南下返回原有防區,這是郭邴勳建議的。一是此次換裝要做到儘量的保密,二,郭邴勳的意思是準備將一縱這幾個戰鬥力很強的師,作爲總部直屬的戰略機動力量。也就是說這幾個師,將會與裝甲部隊組成總部直屬的拳頭部隊。

這幾個師在完成換裝後,不會在返回一線。將會留在富錦綜合訓練基地,與新組建的幾個裝甲旅進行戰術合成訓練,摸索符合自己的裝甲戰術。去年裝甲部隊雖然在會戰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相對來說戰術運用上的毛病也是不少。

主要出現就是裝甲部隊打開突破口後,後續部隊動作經常跟不上。除了裝甲旅本身配屬的步兵之外,臨時抽調的部隊與坦克協同作戰時候,相互配合陌生缺乏默契度。甚至在朝鮮作戰時候,出現過坦克脫離步兵掩護,單獨衝向日軍陣地損失不輕的戰例。

日軍缺乏有效的反坦克裝備,但是其肉彈戰術,卻是給部隊帶來不小的損失。諾門罕戰役之中,日軍的肉彈戰術,就給蘇軍裝甲部隊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失。在朝鮮,雖然陳翰章事先做了準備,裝甲旅依舊在日軍不計傷亡的肉彈衝擊之下損失不輕。

而坦克脫離步兵的掩護,單獨去衝擊有準備的守軍陣地無疑等於自殺。尤其面對日軍這種視死亡爲無物,瘋狂到了極點的軍隊來說,沒有步兵掩護,單靠坦克部隊自己很難突破對方防線的。

接任裝甲兵司令後,陳翰章曾經特地研究過日蘇兩軍在諾門罕的戰鬥,以及德國裝甲兵在西歐作戰時候的表現。在裝甲兵各旅完成編組後,陳翰章在第一時間就向總部建議,抽調一批部隊與裝甲部隊進行合成戰術訓練。

陳翰章的建議,讓在楊震未返回之前,主持軍事工作的郭邴勳很重視。在反覆研究後下了很大的決心,將一縱全部抽調出來。輪番與已經完成編組的四個裝甲旅,進行合成裝甲戰術演練。

至於其餘的三個縱隊,則是在一縱完成換裝後。陸續抽調後方軍區的獨立旅和各個軍分區所屬部隊,臨時擴編爲三個師。與各縱隊留下一個在原地堅持的主力師配合,接替三縱和四縱目前的防線。在調回後方,進行換裝。

這是總部針對今後作戰模式的轉變,所必須進行的準備。再則,地方部隊是今後主力部隊擴編的基礎和底子。地方部隊能不能取得一定的戰鬥經驗,對今後以這些部隊改編的野戰部隊戰鬥力影響很大。

而且這些地方部隊,組建的原因除了擔負後方守備任務之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爲隨時升級爲主力部隊做準備的。在組建的時候,除了裝備與主力相比略差之外,訓練大綱與主力部隊都是一樣的。所以,將地方部隊調到前沿進行一些實戰積累,還是相當必要的。

的確這麼做,眼下要冒一定的風險。畢竟地方部隊的裝備與主力有一定的差別,而且經過多次打亂重組,有經驗的部隊除了少數之外,大部分都在去年夏季會戰之中升級拉走。之前部隊的老兵,在調整的時候,又要優先主力部隊。

現在地方部隊,新兵的比例要遠高於主力部隊各師。但從長遠看,對整個部隊的發展還是有利的。地方部隊上前面輪戰,也許傷亡會大一些。但是這些部隊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戰經驗,爲將來升級爲主力打下夯實的基礎。

即便前沿陣地被突破,但是二縱隊與四縱不會撤離太遠。尤其是四縱,即便撤出一線,也會在哈爾濱就地駐防。一是擔任縱深防禦,以便前沿戰事不利情況之下,隨時可以增援。二,也是爲了策應西線王光宇所部。

而且楊震早就說過,地方部隊與主力部隊的界限不是一成不變的。主力打的不好,就降級爲地方獨立旅,甚至分拆開直接降級爲分區獨立團。地方部隊表現出色,一樣可以升級爲主力部隊。

所以軍區嚴格規定,除了社會部下屬的十二個營的類似於後世武警部隊內衛部隊,專門從事剿匪、反特、戰俘營以及重點警戒礦山警備,今後承擔大型工廠警戒等特殊任務的部隊之外,都採取統一的訓練大綱,一樣的訓練標準和強度。

所以楊震與郭邴勳對地方部隊的訓練,抓的同樣相當的緊,並未因爲他們戰時很可能並不會到前線參戰而稍有鬆懈。在全軍統一使用一樣訓練大綱的前提之下,地方部隊的訓練強度,並不比主力部隊差到那裡去。

那些被調到地方部隊工作的幹部,心中估計都是憋着一口氣。自身對部隊訓練的要求,也要求的特別嚴格。而且地方部隊,都是以老部隊爲骨幹組建的新部隊。沒有老部隊那種惰性,再加上對升級爲主力的盼望,使得地方部隊的求戰情緒更高。

在這種情況之下,儘管在裝備與兵力編制上,與主力部隊多少還有一些差別。其他的裝備倒是相差不多,這些差別主要是集中炮兵上。各個軍分區獨立團只有一個四門制的主力已經淘汰下來的日式九十毫米迫擊炮連,和一個四門制的九二式步兵炮連。

各個軍區的獨立旅並沒有旅屬炮兵團,只有一個裝備了蘇制一百二十毫米或是日式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的炮兵營。各軍區直屬炮兵,也只有十二門制的山炮和十二門制七十五毫米野炮的兩營制炮兵團。

但這些地方部隊技戰術水平並不差,甚至很多的部隊與主力相比,由於訓練的針對性更強,在某些方面還更勝一籌。比如合江軍區的獨立旅,在山地行軍方面,甚至把主力之中最擅長山地作戰的八師都比了下去。

所以早在當初制定輪戰計劃的時候,郭邴勳就將所有的地方武裝都考慮了進去。除了嫩江軍區部隊以外松江軍區部隊,尤其是現在已經成爲大後方的合江軍區部隊,必須要參加輪戰,這是總部嚴格的規定。

這次地方部隊上前沿參與輪戰,爲了保證火力支援強度,郭邴勳除了將一縱、四縱部分炮兵留下參戰之外,還將總部炮兵教導團的部分部隊調過來,準備與參戰的各個地方部隊協同作戰。

總部這種以鍛鍊部隊實戰能力,加速部隊完成整編的輪戰計劃。要是換了師以下指揮員不理解,楊震還不至於生氣。但是杜開山的不理解,讓楊震很是生氣。對於杜開山這個老部下,楊震可就不客氣了,他的不滿甚至直接就表現在臉上。

的確在三個作戰方向,當面日軍兵力最爲雄厚方向上的他壓力最大。但這種壓力,對於他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挑戰和歷練。玉不琢,不成器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傢伙是一塊好玉,但正是因爲他是一塊好玉,才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雕琢。

正是抱着這個心態,所以對於杜開山的抱怨,讓楊震很是生氣也就不意外了。看着聽到自己的老部隊被調走後,不會在返回前沿而更加沮喪的杜開山,楊震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你老杜平時不是很牛嗎?連軍區楊副司令都敢頂撞。怎麼這麼一點壓力,就承受不住了。”

“還有,我真沒有想到你杜開山的眼皮子會這麼的短。我一直以爲響鼓不用重錘敲,現在看我是看錯了人了。還是你杜開山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去迎接挑戰。你如果不行,趁早提出來,總部可以換人。別因爲你個人的原因,影響到總部整體意圖的展開。”

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234章 賭注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
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234章 賭注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氣質上的差別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