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落幕(三)

關東軍的異動很快便被東北地區的地下黨同志察覺了,消息傳到延安時,毛主席當下判斷小鬼子是狗急跳牆了,關東軍要入關。當晚這個消息便通過八路軍總部發到了韓雲華手裡,韓雲華頓時感到壓力倍增。單單對抗一個華北方面軍就已經是韓雲華的極限了,現在再加上關東軍的主力師團,這就不是韓雲華所能抗衡的了的。

韓雲華知道這下是真的玩大了,歷史上關東軍除了開戰之初派了一個察哈爾派遣兵團到關內歷練外,就很少再派部隊入關作戰,雖然戰爭後期也抽調過幾支部隊南下,但是那都是42年以後的事情了。韓雲華知道自己又一次改變了歷史,這次卻是對中國抗戰大大的不利,這讓韓雲華很擔心。

但是事已至此,擔心也是無益於事,韓雲華也只好寄望於沈玉泉等人接下來的行動了,如果他們那邊幹好了,那麼冀東的危局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如果那邊在這關鍵的時候給掉了鏈子,那後果則就不堪設想了。

現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韓雲華所能控制得住的了,所以韓雲華給左副參謀長發了一封電報,建議冀東的起義部隊做好西撤的準備,如果到時候關東軍大舉入關,那麼部隊就西撤到察哈爾和綏遠地區,也好保存有生力量。

左副參謀長雖然有些不願意,但是出於對韓雲華的信任,以及他個人謹慎的性格,最後左副參謀長還是決定暫時做好西撤的準備,到底撤不撤退、什麼時候撤退則是沒有確定,這要看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1938年是風雲激盪的一年,這一年從中國農曆春節後便沒有平靜過一天,在北方地區中國國民政府連續組織了多次大會戰,雖然戰果不太令人滿意,但是臺兒莊等戰役還是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在塞北地區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斷斷續續和華北方面軍戰鬥了七個月,塞北地區的兩個省被光復了一多半,這讓日本帝國主義在一次見識了中國防力量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懦弱。

也就是這一年,韓雲華這個普通的中國名字進入了日本高層的眼中,在柳生俊少將發給國內的電報上聲稱,這個支那八路軍的軍官可以抵得上三個整編師團,是帝國在支那塞北最主要的勁敵。和韓雲華列入同一等級的還有第二戰區傅作義所部,這是柳生俊以一個特戰專家的眼光給予日軍大本營的報告和建議。同時柳生俊還在電報中明確說道:“支那八路軍韓部確有特種部隊之編制,人數頗多,比之帝國亦毫不遜色,應多多加以提防,帝國陸軍應在其編制中增加常設特戰部隊以應對韓部的特種作戰……..”

然而柳生俊這封極具軍事價值的電報很華麗的被日本國內高層給無視了,在大本營眼裡,這只是柳生俊想讓帝國加大特種部隊的訓練人數和增加訓練經費的一個藉口。特種部隊的戰鬥力確實是很讓人心動,但是他的花費也是極其昂貴的,訓練一支只有三百人的特戰隊所需要的資源足足可以訓練一個整編師團。而且特戰部隊的戰士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和現在日本國內的要求向左,所以柳生俊的報告並沒有受到國內的重視。直到戰爭結束後日本實行全民非軍事化三十多年後,柳生俊的這封電報纔得到日本當局的允許後進行了公開,那時人們才發現這封電報的軍事價值,如果當時日本就大力培訓特戰部隊,在戰爭後期就不會被韓雲華部的特種部隊打得找不到北,以致導致全局糜爛不可收拾,如果那時日軍大本營採納了柳生俊的意見,那麼二戰亞洲戰場則會以另一種方式結束。

沈玉泉等人在張北縣會師後,立即率領部隊完成了對張北縣城守軍的合圍,留下部分部隊攻擊張北縣城後,沈玉泉率領部隊的主力南下張家口,並且在膳房堡地區和北上增援張北的山下旅團的主力相遇,在經過八個小時的艱苦戰鬥,終於在7月25日早晨6點全線擊潰了山下旅團,迫使山下奉文動用了僅有的三十多輛戰車和十幾架飛機前來接應。

由於戰士們都很疲憊,敵人又有飛機和戰車部隊的配合,所以沈玉泉無奈之下只好看着日軍的潰兵逃回了張家口,就連萬全縣的守軍也跟着潰兵棄城而逃了,沈玉泉所部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萬全縣。

沈玉泉和楊成武知道韓雲華那邊形勢危急,所以也顧不上讓部隊休整,傷員全部留在完全養傷,其他部隊則繼續追敵,爭取在7月31日前攻下張家口,威脅敵人華北統治中心北平。

爲了支援韓雲華部的作戰,沈玉泉將塞北軍分區的主力全部抽調了出來,就連楊瑞華部的那批殘兵也被抽調了大半,現在留在察哈爾各個縣城和主要大城市的部隊已經不足萬人了,其他的都被集中到了沈玉泉手裡。所以現在沈玉泉手裡一共掌握着近五萬大軍,比之韓雲華手裡的部隊只多不少。

然而無論是沈玉泉還是楊成武都對手裡的部隊一點信心也沒有,雖然說起來有五萬多部隊,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是實際上戰鬥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韓雲華出擊冀東的時候,應該給沈玉泉等人留下五萬八千多的正規部隊,另外還有數量衆多的地方守備部隊。但是二十多天的惡仗幾乎將韓雲華的老底都打空了,戰場上的部隊做少都換了一茬。雖然沒有統計具體的傷亡是多少,但但是單從隊列裡絕大多數是陌生的面孔就能看得出來,這次內蒙古軍區是元氣大傷了。

現在的這五萬多人都是從游擊隊升級擴編和衛軍俘虜再戰場上臨時反正整編來的,這些人不但戰鬥素養極差,戰鬥一直也很薄弱,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度也讓人很擔心。但是原來的老底子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如果不出此下策,那沈玉泉手裡就沒兵可用,那韓雲華等人可就危險了。

關東軍入關的消息韓雲華已經通知了沈玉泉等人,現在時間緊迫,沈玉泉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雖然八路軍有明確的俘虜條例,規定只要不願意參加八路軍的,那麼各部隊就應該給予足夠的路費遣送回鄉,不得強制扣留和強制應徵入伍。但是由於事態緊急,再加上在內蒙古軍區呆的久了,沈玉泉或多或少也受到了韓雲華一些影響,做起事來也就沒了原來的那種謹慎。所以沈玉泉一狠心,所有被俘的僞軍,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編入八路軍部隊,就算想走那也得打完仗,而且前提是你必須要活着才行。

雖然沈玉泉等人也明白,這樣做會留下很多隱患,但是不這樣做後果同樣嚴重,所以拼一把。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部隊現在的狀態,但是山下奉文卻不知道,他只看到黑壓壓的一片都是支那八路軍。

儘管山下奉文不知道這麼多的支那軍隊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但是他卻知道以自己這個被打殘了的旅團根本守不住張家口。比起楊成武和楊瑞華來,山下奉文所部的損失雖然沒有那麼慘重,但是整個旅團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被突擊一旅全殲了,另一個則是被沈玉泉率領五萬大軍給打殘了,整個旅團現在能動的只有一個不滿員的工兵連隊和騎兵大隊以及幾個警衛中隊、憲兵隊、皇協軍警備團等部隊了。

山下奉文可是知道,就在前天歸綏和包頭全丟了,想來應該就是這支突然冒出來的部隊所爲,人家連歸綏那樣的大城都能拿下,自己駐守的這個小小的張家口肯定也不在話下。雖然在級別上張家口作爲察哈爾的省會城市一點都不遜色于歸綏,但是歸綏卻是塞北地區最大最著名的城市,作爲蒙古族的聖城,歸綏在軍事價值和政治價值方面遠不是張家口所能比的。

但是張家口作爲北平的門戶,實在是不容有失,就算明知守不住,但是山下奉文也不敢更不能撤退,不然不但他身上的軍服會被剝下來,就連他自己也會被送上軍事法庭,加以叛國罪予以死刑的。

山下奉文不敢冒這個險,只好給寺內壽一大將發報,請求支援。這時山下奉文也顧不得什麼面子裡子了,求援就是求援,根本不用什麼作戰指導來掩飾。一封赤luo裸的求援電報就這樣出現在了寺內壽一大將的辦公桌上,給本就兵力捉襟見肘的寺內壽一出了一個老大的難題。

寺內壽一大將現在都麻木了,他怎麼也想不通,幾乎一夜之間形勢就發生了逆轉,原本大好的形勢怎麼就變的這麼糟糕呢。現在大本營已經決定派關東軍入關作戰,關東軍的戰鬥力寺內壽一大將還是很認可的,這支大日本帝國舉國之力打造的陸軍精銳確實有其獨到之處,戰鬥力也是日本國內當之無愧的第一。一般地關東軍調出的普通士兵到了別的部隊立即會被提拔爲軍曹或者是班長之類的底層士官,少尉、中尉之類的下級軍官也會官升一級。關東軍的到來讓寺內壽一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但是這個時候又出了這樣的事,寺內壽一大將感覺到自己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但是寺內壽一也不敢置張家口危局於不顧,那樣很可能張家口這座省會城市(察哈爾省的省會)也會落入狡猾的支那人手中,在寺內壽一眼中這樣的事支那人已經沒少做了。況且張家口是北平的門戶,打下張家口後,支那軍隊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攻擊北平的機會,到那時華北方面軍會更被動。

寺內壽一考慮了半個小時,最後只能咬咬牙決定從北平本就很少的守軍中抽調一個步兵聯隊緊急支援山下奉文,同時命令第二十六師團迅速回援張家口,第二十一師團留下一個步兵旅團駐守遵化,餘部迅速回援北平。第六師團保持適當的軍事壓力,同韓雲華部對峙,要在最大限度上拖住韓雲華所部,等待關東軍入關,但是寺內壽一同時也命令谷壽夫,嚴禁他率領部隊孤軍深入,因爲他們面對的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隊。

寺內壽一大將的算盤打得啪啪響,但是韓雲華也不笨,第二十六師團想撤退,韓雲華豈能如他意。韓雲華命令補充第一總隊其他幾個個團緊急集合,趕往豐寧支援一團,韓雲華給第一補充總隊的任務是緊緊咬住第二十六師團,在三天內不要讓其從容撤退。

突擊二旅也接到了韓雲華的命令,韓雲華命令他們旅配合炮兵部隊以及部分起義部隊迅速出擊遵化,務必不能讓其撤回北平,最起碼不能讓第二十一師團現在就回到北平,那樣寺內壽一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也就可以從容指揮部隊圍剿冀東的八路軍和起義部隊了。

至於谷壽夫的第六師團,韓雲華還是很擔心的,自從第六師團調防察哈爾以來,內蒙古軍區每一次和鬼子的戰鬥都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殊死搏鬥。而繳獲的物資也比起以前來少了不少,可以說第六師團的到來使得韓雲華有了顧忌。

第六師團的戰鬥力確實很強悍,這支部隊可以說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士道精神召喚下的標準產物,戰士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鐵血勇士,儘管這些經過日本軍國主義嫪毐的士兵都不知變通,比較死板。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無法否認這些人的戰鬥力確實比中國大多數部隊要強悍,當然也包括內蒙古軍區轄下的一般部隊。

不過,韓雲華判斷在這個的時候第六師團是不會過於逼迫韓雲華所部的,如果韓雲華將所有的部隊都集中起來對付第六師團的話,那對第六師團來說絕對是一種災難。如果是在三個月前有人這樣說,谷壽夫會毫不猶豫地煽他的大嘴巴,現在嗎,通過和韓雲華部三個多月的作戰,谷壽夫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有了新的評估。最起碼八路軍不再是谷壽夫眼中的扛着簡陋原始武器的農夫了。

寺內壽一現在是有苦說不出,以前是害怕韓雲華所部逃跑,現在韓雲華部迫得太緊,讓他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沈玉泉那邊的攻勢很猛,張家口城牆原本就不算堅固高大,在內蒙古軍區野戰重炮的轟擊下很快就坍塌了,沈玉泉指揮部隊在一天之內對張家口發動了十三次衝鋒。山下旅團的反擊也很頑強,雖然人數很少,但是張家口原本就是察哈爾重鎮,日軍在張家口儲備了數量衆多的武器彈藥。山下奉文爲了加強部隊的戰鬥力,幾乎將張家口城裡的軍火庫裡一半的軍火裝備到了部隊。此時的山下旅團一箇中隊單單重機槍就裝備了三十多挺,比韓雲華部的兩個營的配置都高。

戰鬥很慘烈,沈玉泉知道壓力不過的話,韓雲華那邊可就危險了。所以內蒙古軍區的部隊的進攻很猛烈,張家口的城牆幾度易手。但是,山下奉文也知道張家口一旦丟了,不止是他們這個旅團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就連他們的老上司寺內壽一大將也會被解職回國的。所以張家口城的安全不容有失,儘管內蒙古軍區的部隊幾度攻佔了城牆,但是都被山下奉文組織部隊奪了回去。

刺刀對拼的場面在這次大戰中很少見,但是在攻擊張家口的戰鬥中,拼刺刀成了常事,雙方戰士的屍體在城牆下鋪了厚厚的一層,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斷肢殘臂在戰場上隨處可見。山下旅團的火力之強是沈玉泉從未見過的,和鬼子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他還沒見過近一公里的長的城牆上竟然安置了三百多挺輕重機槍。這個數字雖然不起眼,但是要知道38年的時候,日軍的一個甲等師團裝備的輕重機槍也只有290多挺。

戰鬥的慘烈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計,就連楊成武和楊瑞華這兩個經歷過慘烈惡戰的人都感到心悸,這根本就是在用人命來砸張家口這座堅城。基本上衝上去一個營,能有一個連的戰士活下來已經成了一種奢望了。一天的進攻,沈玉泉率領的部隊就傷亡了三千多部隊,而且絕大多數的還是絕對損失。

當然,山下旅團的損失也十分慘重,本來山下旅團就是一個被打殘了的旅團,當沈玉泉等人圍城的時候,山下奉文手裡一共掌握着四千四百多人,有兩個步兵大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大隊、一個戰車大隊。山下奉文知道手裡的部隊不可能阻擋得住支那八路軍的攻擊,所以他下令張家口城裡的所有日本人都要到守備司令部集結,組成日僑護城大隊,短短兩個小時山下奉文就組建了兩個一千二百人的僑民護城大隊,暫暫時將手裡掌握的部隊人數上升到了近七千人。

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546章 勝利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97章 亂戰(一)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26章 落幕(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4章 初戰告捷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24章 偷天(二)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18章 會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100章 亂戰(四)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53章 佈局華北(三)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278章 婚禮(三)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麻煩的裝備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30章 落幕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489章 東進第16章 佔陽原(二)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
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562章 風起東北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546章 勝利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97章 亂戰(一)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26章 落幕(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585章 東征之中國北方空軍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4章 初戰告捷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24章 偷天(二)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18章 會師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100章 亂戰(四)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353章 佈局華北(三)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278章 婚禮(三)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麻煩的裝備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130章 落幕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478章 戰山東(八)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489章 東進第16章 佔陽原(二)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六)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