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落幕(二)

武漢,蔣介石的府邸。

蔣介石直到現在都不相信八路軍憑藉手的那幾支破槍竟然收復了包頭和歸綏,而且還將日軍的勢力徹底驅逐出了塞北地區。

蔣介石將手的清水茶杯往桌上一頓,怒聲道:“娘希匹,第二戰區是幹什麼吃的,他閻錫山又是幹什麼吃的,竟然讓共匪將察哈爾和綏遠佔了。我早就說過和日本人開戰必定會讓**鑽了空,攘外必先安內……”

陳誠急忙道:“委員長慎言,畢竟我們現在是在國共合作時期。”

何應欽這事也接口道:“委員長,**雖然佔了察哈爾,但是想來他們的損失不會太小,收復歸綏和包頭這麼大的事情,而且又這麼有意義卻不見**出來發表任何聲明就可以看出來。再加上華北方面軍十多萬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就算他們收復了這兩座城市也是一個負擔,得不償失啊”

“言之有理,但是我們也不能讓**好過,是時候給他們加一把火了。”蔣介石陰沉地說道。

陳誠急忙勸阻道:“別。委員長現在可不是招惹鬼的時候,弄不好會引火燒身的。況且有**的部隊在塞北牽制着鬼,我們在武漢也會多一點準備時間,這段時間日軍華方面軍調動頻繁,似乎要有大動作,我們不得不防啊。如果現在和**鬧翻了,只會便宜了日本鬼。”

蔣介石不滿地看了看陳誠,然後有些惱怒地說道:“娘希匹,難道就這樣看着**專美於前嗎?那我這個國民政府的委員長怎麼向黨國交待,又怎麼向那些流血沙場的黃埔學們交待。讓他們知道政府費了那麼多的糧餉抗日,竟然取得的戰果還不如**那幾支破槍取得的大,他們會怎麼想。”

作爲土木系的締造者,陳誠的政治素養也是極其出色的,他知道蔣介石現在是妒火燒,是在嫉妒**出了韓雲華這樣一名悍將,想他蔣介石手握數百萬大軍,麾下猛將如雲,精兵強將也有不少,像央軍第八十七、八十八師,德械第第74師、央教導總隊、稅警總團等,這都是亞洲一等一的部隊,比之日軍第五、第師團一點也不遜色。但是直到現在,國民政府一共組織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等大大小小几十次會戰,但是結果卻是上海丟了、徐州沒了、太原也淪陷了。

然而他蔣某人一向不大看得起的**八路軍竟然收復了綏遠的省會城市歸綏,另外還附加一個日軍的重要軍事據點包頭,這讓蔣某人實在想不通。

但是陳誠這個人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真正的軍人,而他麾下的部隊也是國民政府所有軍隊最廉潔的部隊,陳誠早在上任第十一師市長的時候,就對第十一師進行整頓。他公開提出選拔使用幹部的條件是“不貪財,不怕死”、會帶兵、能打仗、沒有不良嗜好、忠於蔣介石,服從其命令。陳誠的部隊大量羅致黃埔學生,用爲、下級幹部,這些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的軍事骨幹也使得土木系的部隊作戰能力極強。陳誠本人也特別受蔣介石的信任,所以有些話儘管明知道蔣介石不愛聽,但是陳誠還是會說出來的。

陳誠道:“委員長您現在是國民政府的委員長,是國之重器,而他破天也就是一個“軍閥頭”,況且現在國共合作,實在不易再起爭端啊經過我們的情報部門的調查發現,真正攻破歸綏和包頭的是內蒙古軍區韓雲華的部隊,並不是我們先前猜測的賀龍所部。而且我們在八路軍的釘也傳來消息說,八路軍總部似乎對這次攻擊歸綏的戰役也很意外,只不過他的級別太低,接觸不到真正的機密,到底如何尚在調查之。”

陳誠知道現在和蔣介石爭論在火上澆油,很有可能激怒蔣介石,所以他只好用韓雲華來轉移蔣介石的視線。

果然,蔣介石一聽這話也來勁了,急忙問道:“什麼?能確定嗎?韓雲華不是被寺內壽一困在冀東了嗎,怎麼還有能力發動這樣的大戰,給寺內壽一一個馬後炮?”

何應欽接口道:“基本上可以確定駐蒙兵團就遭到了內蒙古軍區部隊的攻擊,現在防守歸綏的正是內蒙古軍區塞北軍分區的部隊。雖然沒有發現韓雲華本人,可能他正在冀東吧,但是我們的諜報人員卻發現了內蒙古軍區的二號人物沈玉泉以及韓雲華的另一個心腹李大勇。”

蔣介石站起身來,走到身後牆上的地圖上看了看,贊聲道:“高明,這個韓雲華確實是一個指揮天才,調虎離山讓他使用到這個程度也算是奇蹟了。連環調虎,一直把日軍駐蒙兵團的主力調到了冀東地區,然後用隱藏的兵力猛猛地將了寺內壽一一軍,確實是厲害啊此人日後定是我黨國勁敵,不得不防啊”

陳誠見蔣介石這一套又來了,急忙道:“委員長,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總不能讓國人認爲我們政府竟然連一隻地方部隊都不如吧”

蔣介石想了想說道:“江南的這幾個戰區都沒有什麼機會和鬼開戰,維護黨國現在控制的地區的穩定纔是最重要的,按第二戰區近段時間大動作不斷,那麼閻錫山那個山西醋罈也該動一動了,就讓他和鬼動一次手,也算是側面支援**的作戰,以後說起來也不只是他們八路軍的功勞,我們也好向國人有個交待不是。”

何應欽心裡暗笑,委員長是要閻錫山和八路軍搶功勞去了,那是去幫忙,分明是去刺激**去了。

延安方面的會議要比國民黨和八路軍總部開的都要晚,首先是主席接到電報後,便在第一時間將周副主席、王稼祥、少奇同志請了過來。幾個人針對韓雲華以及整個內蒙古軍區的事情統一了一下意見,最後又由主席出面,召開了一個規模更大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主席着重強調了韓雲華同志爲黨和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以及整個內蒙古軍區的廣大指戰員爲國家的**自由付出的巨大犧牲。所以主席明令邊區各級政府嚴禁私下指責內蒙古軍區的人事,如果有意見可以直接向上級反應。但是嚴禁私下進行任何不利於黨內以及軍內團結的言論,一經發現必定嚴懲不貸。

也就是這次會議奠定了韓雲華在黨內的地位,同時少奇同志提議重組北方局,並且對北方局的人事進行調整。但是現在冀東的戰事正處在緊要關頭,實在不是調整北方局的時候,所以少奇同志的這個提議被主席擱置了,準備稍後再議。

7月23日,寺內壽一大將接到歸綏城和包頭城失陷,駐蒙兵團司令官蓮沼蕃將玉碎身亡的消息後,立即派出偵察機到歸綏偵查。但是很可惜,包歸二市的戰鬥已經結束多時了,留給日軍偵察機的只是戰場上殘留的滾滾濃煙。

不久後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收到了駐蒙兵團參謀長田新一少將發來的電報,田新一少將在電報詳細彙報了作業的戰鬥經過,並且將他和蓮沼蕃將訣別對話也上報到了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田新一少將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爲了向寺內壽一大將說明蓮沼蕃將是一個真正的軍人,沒有玷污他軍人的榮譽,爲蓮沼蕃將的家人爭取儘可能多的撫卹。另一方面在日軍戰時條例明確規定,下級將士棄之主官於不顧,導致軍事主官意外身亡或者被敵人俘虜,則整支部隊要全部被判處無期徒刑,相關責任人甚至會被處以極刑。田新一少將這樣做的也有保護自己的意圖,這樣一來他的撤退就是奉了蓮沼蕃將的命令,也就不會受到軍部的責罰了。

看完電報後,寺內壽一大將腦裡一片空白,一個兵團司令被敵人擊斃,大批部隊遭到圍殲,這樣慘敗的責任已經不是他這個陸軍大將所能承擔的起的。

寺內壽一大將可以想象得到,當消息傳回國內,他的對手一定會落井下石的,到那時他的前途一定將會“無亮”的。但是寺內壽一怎麼也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窩囊地失敗了,就算國內對他有什麼處分,他也要在走之前給可惡的支那人一個教訓。

日軍的效率還是極其高的,23日上午11點左右,寺內壽一終於受到了一份比較讓他欣喜的電報,電報市場察哈爾地區發來的,沒有署名,在是在右下角畫着一朵美麗的櫻花。

寺內壽一大將看完電報後,一直保持的很好所謂的大將氣度被他一下拋掉在了霄雲外,怒聲說道:“八格牙路,韓雲華,韓雲華,怎麼又是韓雲華呢?這個可惡的支那人怎麼就陰魂不散地纏上我了呢?八嘎,我會讓你知道,我寺內壽一也並不是好惹的。”

當晚,進攻冀東的三路大軍同時接到一份內容相同的命令,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命令他們三路大軍不惜一切代價全殲韓雲華所不在冀東的部隊,擊斃或者是俘虜匪首韓雲華。司令部允許他們使用黃一號特種煙。命令很短,但是谷壽夫等人卻不敢怠慢,他們通過這封簡短的電報看出了寺內壽一大將要消滅韓雲華部的決心。

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作戰,無論是韓雲華部還是日軍的各個師團都已經是疲憊不堪了。韓雲華不還好說,雖然部隊同樣傷亡慘重,但是連續攻破日軍重兵把守的諸多縣城和承德這樣重要的軍事基地,部隊得到了充足的補充。

現在日雙方在北方的角逐,日軍處於絕對的下風,在短短二十多天,日軍不但損失了大批精銳兵力,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彈藥。最揪心的是連丟數座大城,單單省級省會城市就被攻破兩座。雖然熱河省大部分的地區還是控制在日軍手裡,但是承德的失陷還是嚴重打擊了日軍的士氣。

寺內壽一大將和整個華北方面軍已經被韓雲華逼上了絕路,如果在短時間內消滅不了內蒙古軍區在冀東的部隊,平息冀東的“暴動”,那麼受到大本營質疑的不止是寺內壽一大將一個人,而是華北方面軍整個方面軍數十萬部隊,這個責任不但寺內壽一大將承擔不起,任何人也不能更不敢承擔。所以說日軍的當務之急就是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要把韓雲華和他的部隊全部消滅在冀東,而韓雲華本人能被俘虜最好,如果不能活捉,那麼死的韓雲華寺內壽一也不介意。

第師團再一次向前開進,他們這次的作戰目標則是沽源到圍場兩縣之間所有的空白地帶,然後繞道喀喇沁旗南下,截斷韓雲華部北逃的後路。同時第二十師團則是沿着豐寧至承德的公路繼續前行,務必要在第師團南下承德時趕到承德拖住韓雲華部。第二十一師團也要儘快趕到遵化,從承德背後合擊韓雲華部。

日軍的進展很快,到第師團的騎兵聯隊便已經拿下了蘇家店、裡溝門、大山頭,兵鋒直指八路軍重兵防守的牌樓。而第二十師團儘管依然行軍速度很慢,但是比起前幾天要快上不少,到23日晚點時攻佔了鳳山,距離承德市已經十公里了。第二十一師團也已經進駐遵化,側擊承德也只是時間問題,形勢對韓雲華部十分不利。

王劍和萬國權多次電報韓雲華,希望他能儘快離開承德,防守承德又不是必須要他這個軍區司令在城裡才行,他這樣以身犯險會給整個部隊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的。

然而對於王劍等人的建議韓雲華都是置之不理,反而嚴令他們打好自己的仗就可以了,至於他的安全問題則就不用他們操心了。

這倒不是韓雲華託大,而是他知道日軍進攻他的機會已經不存在了,爲什麼呢。因爲現在沈玉泉、李大勇、已經和楊瑞華的部隊匯合了,並且於23日上午收復了察哈爾右翼前旗,現在正向興和縣進軍的途,預計將於24日同楊成武所部會師。

韓雲華指示沈玉泉等人,會師後,四路大軍要聲勢浩大的向張家口和北平方向開進,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把張家口打下來,到那時冀東的困局將會真正的得到緩解。

回過頭再說冀東人民抗日大起義,有韓雲華這尊大神在外圍頂着,冀東的人民起義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7月21日,在冀東部地區駐在遷安縣西莊村的冀熱邊特委和剛剛成立的冀東前敵指揮部,直接領導了巖口起義,由蘇林彥、魏春波,孔慶同、張志超、閣錫、楊漢等同志集合了西莊,鐵廠、王官營、新集等地400多名基本隊員,並且配合有四縱的一個加強步兵營。在孔慶同同志的指揮下發動起義,起義部隊在短短兩天內就攻破了遷安境內十幾個鬼據點,部隊發展到了1500餘人。7月23日,該部進入鐵廠與在豐潤南部起義的徐志部200人會合。遵化縣日軍一個步兵隊在僞保安隊1300餘人的配合下,向鐵廠鎮撲來。孔慶同同志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到鐵廠以北的玉皇廟迎擊敵人,激戰2小時,擊潰這股日僞軍,將僞軍大部殲滅,俘480餘人,繳獲戰馬121匹,武器裝備暫時還沒有統計出來。接着,部隊乘勝攻克興城鎮,三屯營警察巡官宣佈起義,迎接抗聯進城。

這樣,在**的大力宣傳以及部隊戰士現身說法下,北部山區--遷安、遵化、豐潤縣的邊界地帶,掀起了參軍的熱潮。在喜峰口、灑河橋、三屯營起義的部隊編成**第十二總隊,總隊長張秉東,副總隊長田,政治主任程鐵軍。在新集、楊店、興城一帶由魏春波、韓東征、周治國同志發動起義的部隊,編成第十四總隊,總隊長陳漢民,政治主任韓東征,副總隊長才永昌。不久,在左副參謀長的指揮下,李運昌從昌黎來到了遷安外圍的下元柞村。指揮部隊南下遵化,平息了豐潤王官營一帶民團的叛亂,直接推動了當地老百姓入伍抗戰的**。許多人自帶槍支入伍,地主、上層人物也自動獻槍捐款。僞警察、民團自動來投誠。幾天內,第四總隊就發展到4000人。於是,將豐潤縣劉家營一帶起義的部隊,編爲第十三總隊,劉踢彤任總隊長,谷雲亭任政治主任。

同時,左副參謀長命令部隊大舉破襲敵人的交通要道,鐵路沿線是這次破襲的主要對象。在冀熱特委的大力配合下,各地黨組織領導的起義軍,如山洪爆發,一涌而出,在冀東地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破襲戰。此戰的結果是,冀東地區幾乎所有的交通線全部斷絕,鬼的機械化部隊寸步難行,據韓雲華估計,日軍就算重新佔領了冀東,單重新恢復冀東地區的交通線就得一到兩年的時間。

冀東地區的武裝部隊發展的速度遠遠超出了左副參謀長的估計,遵化西部有李華、馬敬成立的新五總隊;在遵化南部有石休、甄鳳鰲成立的特務一總隊;在唐山北有劉錫純、蔣林齋、嶽武成立的第十五總隊;在豐潤南部有李介人、張樹畹、鮑菁、王維昕等成立的豐潤五總隊;在遵化東北有高進忠、高存成立的特務第二大隊;耿玉輝、李維廉成立的**大隊;在王官營有高樹軒、潘任之、王龍成立的特務第八大隊…………截至8月旬,我黨在豐、灤、遷,遵地區以四總隊爲主力成立的抗聯隊伍約5萬餘人。

7月21日,以薊縣爲心的冀東西部地區,**薊縣縣委領導了邦均起義,爲了起義能夠取得預期效果,左副參謀長特意和韓雲華溝通了一下,讓韓雲華從突擊二旅調出一個營的部隊配合起義。隨後,在韓雲華部的大力配合下,三區民團副團總王建國(救國會骨幹)帶領十幾名救國會員,攻克了邦均鎮僞警察局,全殲僞警察一個隊,活捉僞警骨幹成員二十餘人,繳獲大小槍支130多支。

冀東地區的形勢嚴重惡化,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現在是外患未平內憂紛起,典型的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宵小作亂。冀東的數萬僞軍在起義部隊面前幾乎都佔不了什麼便宜,人數少的時候還多次被起義部隊全殲了,實在是讓寺內壽一失望透頂。爲此,殷汝耕“僞政府”沒少受到寺內壽一大將的斥責。

而谷壽夫等人率領的近十萬部隊則是在冀東外圍和韓雲華所部耗着,進展緩慢,所以無奈之下寺內壽一大將只好給大本營發報,希望大本營能調關東軍主力一部入關,同谷壽夫等人夾擊冀東的反抗勢力。

對於寺內壽一的請求,日本國內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主張調關東軍入關作戰,重新佔領察哈爾、熱河、綏遠等省,消滅這一帶敢於反抗的勢力。同時關東軍入關還要擴大戰果,從綏遠西部進軍山西、甘肅、青海等省,從大後方迂迴到支那政府的背後,並且形成一個巨大的戰略包圍圈。另一派則是主張向滿洲國增兵,鞏固大日本帝國在滿洲的統治,徹底清理乾淨滿洲國的反抗勢力,包括**領導的東北人民抗日聯軍和各大山頭上佔山爲王的土匪咎。

持兩種意見的人在日本國內實力相當,爭吵了兩天還是沒有什麼結果,最後日本現任天皇裕仁親自下令,命令關東軍司令官植天謙吉大將,要他在兩天內調集一個師團入關作戰,完成對韓雲華部的圍殲作戰後迅速撤回滿洲國。

關東軍司令官植天謙吉大將不敢怠慢,急忙找來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將協商出兵的事宜,最後兩人敲定由東條英機將親自率領第二師團和**混成第一旅團入關作戰。

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82章 敲詐老蔣第3章 安身立命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319章 伏擊(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77章 婚禮(二)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125章 偷天(三)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459章 華北無戰事(五)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00章 蛟河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129章 落幕(四)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501章 大整編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24章 偷天(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482章 條件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90章 巔峰對決(四)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642章 鉅變第317章 鋤奸(二)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
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82章 敲詐老蔣第3章 安身立命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319章 伏擊(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4章 陽原休整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277章 婚禮(二)第664章 大典進行時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125章 偷天(三)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459章 華北無戰事(五)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00章 蛟河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129章 落幕(四)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501章 大整編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124章 偷天(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482章 條件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46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軍演(二)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90章 巔峰對決(四)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642章 鉅變第317章 鋤奸(二)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