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開國大典

發生在中南半島上的戰鬥是可以以預料得到的,日軍的高級軍官中不乏有牛島滿與藤田進這樣識時務者,儘管他們也不願意向中國軍隊投降,但是形勢所迫,他們可以爲手下的士兵的生命考慮,寧願自己揹負罵名也不能眼睜睜看着數萬跟隨自己作戰的士兵被全部擊殺。(_)但是日本陸軍的高級軍官中更不缺像寺內壽一這樣的鐵桿軍國主義者,他們是日本軍國主義上百年來的最終結果,是固執是自私的最高詮釋,因此發生在中南半島的這場最後的惡戰韓雲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日軍雖然給養奇缺,彈藥更是的不到補充,但是數十萬日軍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還是很厲害的,正所謂哀兵必勝。中國軍隊已經將日軍打到了最後的絕境,再往下走就是惡魔深淵死亡的絕路,因此沒一個日本士兵都已經清楚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因此面對盟軍的進攻,他們表現得極爲瘋狂,動輒就是同歸於盡,動輒就是自殺性反擊,短短兩天的戰鬥盟軍就損失了8000餘人,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被日軍的自殺式反擊所打死打傷的。

至於史迪威將軍提出的讓特戰隊出擊的戰術韓雲華並不看好,寺內壽一是什麼人,那可是原華北方面軍的最高指揮官,對於韓雲華的瞭解恐怕沒有人能比得過他了,那是一個從華北打到中南半島的難纏的對手,偷襲明顯對他不起作用。而且從開戰到現在有多少日軍高級指揮部被韓雲華所部給端掉了。因此寺內壽一絕對不會給特戰隊任何機會的。因爲這是日軍在海外的最後兩隻軍事力量了,如果連他們也被中國軍隊所擊潰的話,那麼大日本帝國自明治維新以來上百年的發展即將毀於一旦,大日本皇軍征服世界的步伐也到此爲止了,因此,作爲日本陸軍元帥,寺內壽一絕對不願意看到這一天。

韓雲華雖然預料到特戰隊到中南半島可能無用武之地,但是他也沒有反對,一支小部隊中國絕對不會吝嗇的,況且大批的特戰隊現在就在香港。因此韓雲華立即讓魏鵬給7號發報,命令他的小隊立即趕往中南半島,接受彭老總的指揮。

隨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步伐的明顯加快,中國戰場的基本結束。中國的建國大業準備的步伐也明顯加快。

1944年5月25日,斯大林與羅斯福聯名給中共方面發來電報,希望中共高級領導於7月10到蘇聯的雅爾塔參加會議,商討戰後的世界的發展。如果說開羅會議的時候,美蘇是因爲迫於當時的形勢不得不邀請國民政府參加的話,那麼現在邀請中共參加雅爾塔會議完全是因爲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完全令美蘇等國側目,中國陸軍海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已經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尤其是那一支支活躍在各個戰場上的中國特戰隊更是成爲了中國崛起的象徵,不管是在蘇聯的東線戰場還是在美軍爲主的太平洋戰場都有他們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中國現在已經獨立承擔起了很多地區的反擊任務。,收復香港、合圍中南半島、進攻朝鮮半島,中國已經以一種大國的形象強勢出現在了世界舞臺上。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那位戰略戰術像魔鬼一樣的中國將軍也足以令美蘇等國有所顧忌,不敢隨意得罪。要知道別人不清楚內幕,還以爲盟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戰略反攻是斯大林和羅斯福的功勞,但是斯大林和羅斯福都清楚那位韓雲華將軍在這場反擊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接到盟軍方面的邀請之後,中*共*中*央立即決定提前進行開國大典,因爲去參加雅爾塔會議必須是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參加,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以一個政黨的名義參加。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開國大典的相關事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雖然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商討,但是中央認爲有一個半月的準備也應該可以了,主席等人最擔心的就是韓雲華這個閱兵總指揮能不能在閱兵之前將受閱部隊訓練好。

其實韓雲華現在也很糾結,他的老部隊有很多一部分參加過前兩次的閱兵儀式。但是現在卻都在朝鮮和南方作戰,留在東北和華北的都是一些新招的部隊。根本就不符合韓雲華的要求。另外主席等人的意思還要從各部隊調集部隊受訓,因爲這能體現中*共領導下的所有武裝力量,最好還能將原國民政府的部分武裝力量調一部分參加。

韓雲華清楚中央的意思,中央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的,但是這樣做的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到目前爲止韓雲華只是從原內蒙古軍區的部隊中抽調了8000人蔘加開國大典閱兵訓練,按照中*央的要求辦的話,這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恐怕沒個7、8萬人很難完成。

不過既然中*央首長們已經提出了要求,那麼韓雲華也只能照辦,還是那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韓雲華立即制定了參加開國大典閱兵儀式的名單,從之前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等老紅軍部隊,到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抗聯等每一支部隊都沒有落下,最後又加入了原國民政府參加過臺兒莊戰役的第二集團軍、參加過淞滬會戰的第88師以及中國遠征軍等,此外韓雲華又提出了要炮兵、騎兵以及通信兵、特種兵、海軍陸戰隊等等部隊都參加閱兵儀式。

如果說以前那些部隊是對歷史的一種紀念的話,那麼後面的那些技術兵種就是韓雲華向世界宣告中國崛起的一個信號。他要讓美蘇英等國看一看。中國現在雖然軍工技術還不發達。甚至於還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但是中國人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甚至是幾年前的中國人了,中國軍隊已經有實力保衛自己的領土領空以及領海。

韓雲華制定的這個閱兵計劃有點大,單單參加受訓的部隊就超過了8萬8千餘人,各種火炮、戰車、強擊火炮800多輛,戰鬥機120架。中*央看完韓雲華上報的閱兵計劃後商討了一番之後,最終決定全力支持韓雲華的閱兵計劃。

5月28日,中*央給各部隊下達命令,讓他們按照韓雲華的要求抽調部隊到張家口參加訓練,受訓部隊務必於6月10日之前到達張家口。訓練一個月之後便到北平參加開國大典,另外*中央還向各國領導人發出邀請函,邀請他們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就在中國人民和軍隊積極籌備開國大典的時候,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進入了最後的階段。西線的盟軍已經無限接近於德國首都柏林。雖然他們遭到了德國軍隊的頑強阻擊,但是以盟軍強大的實力還是將戰線穩步向柏林推進。

在東線,蘇聯軍隊也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蘇聯的最後兩場反擊戰役之一的布拉迪斯拉發—布爾諾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主力部隊是蘇聯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目的是粉碎布拉迪斯拉發和布爾諾地區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羣所屬11個師,完全解放斯洛伐克。參加這次戰役的蘇軍有:第40、第53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近衛騎兵繼機械化兵第1集羣、空軍第5集團軍各兵團、多瑙河區艦隊以及作戰上隸屬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的羅馬尼亞第4、第1集團軍。

希特勒早就預料到蘇軍要進攻斯洛伐克,因此他命令德軍在布拉迪斯拉發—布爾諾方向依託河流、山脊等有利天然地區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陣地。主要防禦地帶沿赫龍河西岸,第二防禦地帶和各後方防禦地區分別沿尼特拉河、瓦赫河、摩拉瓦河構築。

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烏克蘭第2方面軍所屬42個師當面德軍是洛塔爾.倫杜利克大將的“南方”集團軍羣的11個德軍師。同蘇德戰爭前夕不一樣的是,現在的蘇軍已經全面超越了德軍,蘇、羅軍隊人員比德軍多0.7。。火炮和迫擊炮多2.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倍,飛機多3.3倍。

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蘇軍第53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和近衛騎兵機械化兵第1集羣由赫龍河地區向布拉迪斯拉發、馬拉茨基、布爾諾方向並肩實施主要突擊。北面,第40集團軍由茲沃倫地域向漢德洛瓦、普列維扎、特倫欽方向發起進攻。方面軍主要突擊集團的行動,由空軍第5集團軍予以支援,該集團軍編成內還包括1個羅馬尼亞獨立航空兵軍。多瑙河區艦隊應配合近衛第7集團軍和第46集團軍的翼側兵團沿多瑙河兩岸前進。

5月24日夜間,第53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的12個先遣營在17公里正面上,出敵不意地強渡了氾濫的赫龍河,奪取了數個登陸場。兩集團軍的主力於進攻第一日即被輸送到這些登陸場。5月26日進入突破口的近衛騎兵機械化兵第1集羣開始向戰役縱深迅猛推進。至5月28日前。突破口正面已擴大到135公里,縱深達40公里。方面軍右翼軍隊緊隨中央軍隊發起進攻。德軍防禦在整個進攻地帶內被突破。

16月4日,近衛第7集團軍經激烈戰鬥和實施深遠的迂迴機動後,佔領了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德軍退守摩拉瓦河對岸。由維也納附近趕來的黨衛軍坦克第6集團軍的部隊在摩拉瓦河地區阻住了該集團軍的前進。6月7日,近衛騎兵機械化兵第1集羣進抵該河。並在布熱茨拉夫地域奪取了一個登陸場,但也被“費爾德黑思哈萊”坦克軍的部隊所阻。6月12日。第53集團軍在霍多寧地域成功地強渡了摩拉瓦河。近衛第7集團軍和近衛騎兵機械化兵第1集羣也繼續發展進攻。摩拉瓦河防禦地區終於被突破。此前,第40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在山地和森林地條件下進行戰鬥。已前出至瓦赫河並開始強渡該河。

6月17日。奪取布爾諾的戰鬥開始。德軍從其他地段調來6個師,在該市接近地建立了堅固防禦。第53集團軍在該市以東突破了敵軍防禦,並於次日攻佔了普拉岑高地。很快烏克蘭第3方面軍開到的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從北面,近衛騎兵機械化兵第1集羣從西南面,兩面包圍了布爾諾。6月20日,蘇軍封鎖了該市。步兵第18軍、坦克第5軍、近衛機械化第9軍、機械化第7軍直接參加了6月22日夜間發起的強擊,德軍的抵抗在當日即被粉碎。

6月30日,烏克蘭第2方面軍以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和第53集團軍向北面奧洛穆茨發展突擊,與烏克蘭第4方面軍的進攻軍隊對進,直插德軍坦克第1集團軍的翼側和後方。該集團軍面臨被合圍的威脅。倉皇退卻。此戰歷時一個月,烏克蘭第2方面軍前進200公里,擊潰了德軍9個師。烏克蘭第2方面軍和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聯合突擊,使敵戰線整個南翼徹底崩潰。斯洛伐克宣告解放。布拉迪斯拉發工業區和布爾諾工業區回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手中,蘇軍打開了通往捷克斯洛伐克中部地區的道路,爲大部隊開往柏林奠定了基礎。自此,蘇軍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抵達柏林城下。

蘇軍向柏林開進的時候,美軍也沒有閒着,在取得了硫磺島和沖繩島戰役的勝利之後,美軍立即制定了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計劃共分爲兩部分,即日本九州島南部和關東平原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代號是“奧林匹克”和“冠冕”。與此相反地是,爲了阻擋盟軍的進攻,日本製定了本土作戰的防禦計劃。

日本是一個憂患意識極爲強烈的一個國家,在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人就已經意識到征服亞洲乃至世界恐怕很難實現了,因此很多高級軍官意識到可能有一天盟軍會打到日本本土來,因此有人就提出了關於本土作戰的一個大體的思路。

歷史上的日本對於本土決戰總體戰略計劃極爲瘋狂,在美軍攻佔日本琉球羣島後,日本軍部高層意識到“本土決戰”已迫在眉睫。在準備“本土決戰”的同時,日本軍方還制定了一份絕密的作戰計劃——即一旦“本土決戰”失利,他們要將天皇和日本政府秘密護送至中國的日本佔領區以繼續戰爭。

歷史上的二戰。在戰爭末期,中國大陸上的侵華日軍還具有一定實力。日軍第一步準備在華中和華南地區實施收縮,撤出廣西省和湖南省,然後集中兵力固守長江下游和長江以北地區。待“本土決戰”顯現出不利於日本的態勢後,再將天皇和政府護送至長江以北的某一軍事重鎮。利用中國廣大的戰略空間來爭取與盟國“有條件停戰”。該計劃認爲美英盟軍在經過“本土決戰”後實力將大打折扣,最多隻能在淞滬一帶再實施一次登陸作戰。而日軍會在上海等地節節抵抗消耗盟軍的機動力量,使盟軍失去繼續進攻的能力,從而爲“有條件停戰”創造機會。

戰後這份絕密作戰計劃被美軍發現。由於其中有些內容相當敏感,美國軍方將此文件封存了長達60年之久,直至2006年方將其在小範圍內公佈。不過日軍的這份計劃忽略了蘇聯會出兵,以及中國敵後抗日武裝的力量。很明顯,蘇聯的參戰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軍隊大反攻將使侵華日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日本軍部狂妄地認爲關東軍至少能將蘇聯紅軍擋在山海關之外,後來的歷史證明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現在歷史發生了改變,現在的日本已經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日本,中國也不是歷史上上那個四分五裂的中國了。歷史上日軍在垂死掙扎之際還敢制定遷都中國再戰的計劃,主要是由於中國國內的黨派爭端和國民黨軍隊的“不爭氣”。當盟軍已佔領沖繩島時,那些美械裝備的蔣介石軍隊卻還在廣西徘徊,在其他幾個省份,國民黨軍隊甚至還在進行防禦作戰,由此給了日軍以可乘之機。

但是現在卻不同,由於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日軍在中國大陸上的戰爭也處於了絕對的劣勢,到現在更是連中國最後的一塊地盤也都丟了。就連日本現在極力想要保住的朝鮮也成了中國軍隊的獵殺場,東北方面軍80餘萬大軍連同發展迅速的朝鮮人民軍一起將日軍正往日本海里趕。

———————————————————————————————

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28章 落幕(三)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85章 前奏(二)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14章 整訓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413章 滿月(三)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276章 婚禮(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章 決戰叢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496章 休戰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3章 大同攻略(二)
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70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128章 落幕(三)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57章 最後之決戰(三)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85章 前奏(二)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輓歌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14章 整訓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413章 滿月(三)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276章 婚禮(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章 決戰叢林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496章 休戰第339章 汪僞豔電(一)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3章 大同攻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