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身立命

作爲一個有着豐富實戰經驗的指揮官,韓雲華深刻地明白士氣低落的危害,看着戰士們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韓雲華知道知己的首要任務就是將士氣提起來。

作爲一名職業軍人,韓雲華也曾幻想過率領千軍萬馬馳騁沙場,雪祖先之屈辱,揚我中華之國威。但當一切真的來臨時,韓雲華才真真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國防科大的高材生如何、亞馬遜國際軍事指揮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又能如何,沒槍沒炮、兵不如人、器不如人,改變歷史,談何容易。

韓雲華從來就不是一個怕事的人,應了那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打得過要打,打不過創造條件也要打,不僅要打,而且還一定要打贏,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殊死大戰,勝則國運昌隆,敗則亡國滅種。

統計得知,自己現在可以支配的資源有:戰士460名、中正式步槍212枝、漢陽造步槍41枝、老套筒12枝、砍刀333把、捷克式一挺、各種子彈12000發、馬匹3匹、手榴彈2200顆、炸藥包45個、重機槍沒有、迫擊炮沒有、糧食只有很少的一點、僅僅只能維持部隊一個星期的需求。

看着戰士們手裡簡陋的武器裝備,韓雲華心裡不由的一痛,就憑這手裡這些雜七雜八的武器和並不充足的彈藥,他們就敢於和鬼子的王牌第五師團死戰,就算明知不敵、勝算無幾,但是他們沒有投降,硬憑着戰士們的血肉之軀在號稱機械化步兵的第五師團手裡衝出了一條血路。這也許就是《亮劍》中李雲龍根據幾十年作戰經驗總結的亮劍精神吧,也就是這種血戰到底的精神氣質將韓雲華徹底感動了。

韓雲華知道,憑現在的新一團根本無法去找第五師團報仇,根據自己對歷史的瞭解得知,第五師團師團長阪垣徵四郎中將、參謀長西村利溫大佐。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戰車大隊、一個運輸大隊。整個第五師團全部兵力多達28976人,這樣的龐然大物,根本不是現在的新一團所能招惹的起的。

看着統計清單和眼前滿眼仇恨以及不時閃過恐懼眼神的新一團的戰士們,韓雲華暗歎八路軍裝備之差,和鬼子的差距簡直就是雲泥之別。據文獻記載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還是配備自衛手槍的,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其餘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交代性內容,必須要讀者知道日軍的基本編制,也好讓讀者對日軍的戰鬥力有一個相對正確的評估)。

和日軍比起來,八路軍就像一支叫花子部隊。韓雲華將所有的戰士統一整編爲三個加強連,每個連四個排共156人,每個排設排長一名、副排長兩名,每個連設連長一名、副連長三名、指導員一名、副指導員三名,部隊暫時沒有營一級的軍事編制,至於團一級的軍事主官只有韓雲華以及重傷未愈的參謀長葉保國。

因爲新一團現在時初來咋到,沒有什麼大的戰績,還未得到當地老百姓的認可與信任,所以部隊的給養和人員都無法得到補充,因此新一團急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和打開新局面。

興和縣位於察哈爾、綏遠、山西、河北四省的交界處,但由於交通落後、土地貧瘠、也沒有什麼礦產資源可以利用,所以一直以來,興和就是一個三不管地帶,人口稀少、民風剽悍、盜匪叢生,鬼子佔領興和縣後只是象徵性的投放了一箇中隊駐守縣城,隨後又分別在木棟和臺基廟兩個鄉修築了兩個炮樓,每個炮樓都有13個鬼子守軍,用以維護在當地的統治。

韓雲華通過偵察又得知駐守興和縣的鬼子中隊其實是一個不滿員的中隊,整個中隊只有2個小隊,也就是說整個興和縣只有120多個鬼子守軍,這對新一團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韓雲華獨自站在院在裡,仔細回想了一下察哈爾派遣兵團的兵力構成。日軍爲指揮察哈爾地區的作戰,1937年8月14日,關東軍下令組成察哈爾派遣兵團司令部,並於17日在多倫設立察哈爾派遣兵團戰鬥司令部,8月19日該司令部移至張北。司令官東條英機中將,9月2日由關東軍副參謀長笠原幸雄少將接任。而歷史上原本應該到任的笠原幸雄少將現在卻因故沒有到任,所以現在察哈爾派遣兵團的司令官仍然由東條英機暫時擔任。下轄獨立混成第1、2旅團、混成第15旅團、堤支隊、大泉支隊。將各方面的情況都綜合考慮了一下,韓雲華發現在察哈爾地區,察哈爾派遣兵團是絕對的地頭蛇,但自己卻不是過江龍,充其量不過是一隻軟腳蝦。

不過儘管在整個察哈爾地區,察哈爾派遣兵團實力是最強大的,但在興和這個小地方,日軍駐軍的勢力卻很弱,韓雲華相信憑自己手裡的兵力應該能全殲整個興和縣的守軍。

現在是抗戰剛剛爆發,八路軍和鬼子接觸較少,對鬼子的戰鬥方式還不太瞭解,還未形成對鬼子有效的作戰方法。面對鬼子猛烈的炮火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和鬼子作戰基本上是有敗無勝。但韓雲華和其他人不同,在國防科大學習時,抗戰時的經典戰法都是必修課,所以他已經對駐守興和的日軍有了初步的設想。

韓雲華讓虎子將一連長李大勇、二連長王劍、三連長陳尚明以及已經能下地走動的參謀長葉保國都請了過來。將自己的想法和他們說了說,並進一步徵求了一下他們的意見,儘管有疑慮,但葉保國等人的意見卻很一致,那就是打,而且一定要打贏。

按照韓雲華的作戰計劃,將這次作戰分爲圍點打援、僞裝偷襲、一舉殲滅三步。首先讓李大勇帶領一連圍攻鬼子臺基廟據點炮樓裡的守軍,但要求打而不殲,迫使炮樓裡的鬼子向縣城裡的守軍求援,然後韓雲華自己帶領二連、三連在半路伏擊鬼子援軍,務求全殲援軍。最後和李大勇合兵一處,僞裝成日軍偷襲縣城,進而一舉拿下興和縣城。

部隊臨出發前,韓雲華將所有的戰士們都集合在一塊空曠的荒地上,他要爲這次戰鬥做一次戰前動員:“同志們、戰士們、兄弟們: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我們雖然武器落後,訓練不足,也許在戰鬥中我們的傷亡確實大過敵人,但我們依然誓死抗戰,並且給了敵人重大殺傷,我們做到了讓敵人以血還血。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中,我們中華兒女不畏強敵,與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儘管國力相差懸殊,但我們中國軍隊依然讓不可一世的日本“皇軍”付出了沉重代價。五年也好、十年也罷,無論是多長時間,我們終會堅持到了日本宣佈戰敗投降的那一天。臨行前我就以一首歌與大家同勉,個的名字叫作《精忠報國》,也希望大家做到爲國爲家盡忠盡孝。”

清了清嗓子,韓雲華大聲唱道:“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嘹亮而又雄壯的歌聲迴盪在荒涼的曠野,也迴盪在每一位戰士們的心中,良久、良久不能散去。

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4章 初戰告捷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278章 婚禮(三)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49章 人肉買賣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123章 偷天(一)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85章 前奏(二)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25章 訪蘇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125章 偷天(三)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00章 亂戰(四)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16章 衛立煌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643章 崩潰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405章 多田駿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647章 全線反擊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3章 安身立命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495章 收尾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493章 夜談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
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4章 初戰告捷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278章 婚禮(三)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49章 人肉買賣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40章 復仇行動(二)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123章 偷天(一)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85章 前奏(二)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25章 訪蘇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458章 華北無戰事(四)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201章 軍政會議(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125章 偷天(三)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100章 亂戰(四)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16章 衛立煌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643章 崩潰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405章 多田駿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四)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647章 全線反擊第556章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3章 安身立命第309章 景陽岡反掃蕩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495章 收尾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493章 夜談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