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

給女兒起名字這種事情韓雲華是絕不會假手他人的,不過起個什麼樣的名字還真把韓雲華難住了,打仗他拿手,但是起名字卻是一個細緻的活,真不是他這樣的大老爺們能幹得了的。

“叫和平吧!大名韓和平,小名思涵。她因爲戰爭而離開親生父母,又因爲戰爭而與我結緣。希望以後她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平平安安的,對於她我沒什麼要求,只是希望她一生過得平安幸福就可以了。”韓雲華想了半天也只想出這幾句話,並不是他的文化水平差,而是這個年代人們給子女起名字都獨具特色,不管韓雲華迴避與否,名字總會有意無意地刻上那個時代的印記。農村直接就丫蛋、狗剩、小狗子、二葫蘆之類的。就算一些八路軍領導的子女也不過是太行、太北、晉中之類的。

姓名與其說反映了老百姓的心理訴求,不如說折射了不同時代文化心態的演變,名字總會有意無意地刻上那個時代的印記。歷次重大政治運動或社會變革都能在名字中顯示出來,這體現了當時的老百姓對於時代文化的認同和對於時代變化的最直接的反應。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名字都有着強烈的時代特色。一批與共和國同名的人起名爲“建國”、“建華”等,到了抗美援朝時期,“保家衛國”成了那個年代的最強音,那個時候取名“保國、衛國、援朝、抗美”的就非常集中。大躍進時期,有些人提出了鋼產量要超過英國,趕上美國,因此有些人就給孩子起名叫超英。由此,陳超英、範超英、韓超英……便應運而生。還有人叫躍進,張躍進、李躍進,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們是1958年出生的。建國前,不少人祈盼富裕的生活,就給孩子起名來福、發財、寶富之類的,所以導致現在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多數是叫這個發財那個進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不少新生兒起名文革。與此同時,在那個時代紅色時髦,一些羣衆組織取名都帶紅色,如紅衛兵、紅小兵、紅色尖兵、紅色造反者等等。有些人禁不住紅字的誘惑,也給自己的孩子取個帶紅字的名字,一時張紅、李紅、王紅諸如此類是紅色遍天下。文革後期擁軍時髦,參軍光榮,有些人就給孩子取名軍,以至張軍、李軍、王軍成了重名最多的名字之一。改革開放之後,國門重開,受新思潮影響,單名取“莉、娜”之類的也非常多。

韓雲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起上個這個太行那個五臺的,乾脆就起一個即有象徵意義又有男子風範的名字吧。和平是這個時代人們最渴望的東西之一,而這一代老革命家奮鬥半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給廣大人民羣衆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所以和平雖然聽起來有點男性化,但是它既沒有超越這個時代,卻又不是溟然衆人。

“是啊,戰爭在鑄造生死與共的熱情和獻身精神的同時,也在鑄造冷漠、殘酷和野性。雖然二者是統一的,統一於戰勝敵人的最終目的。但是我們又何嘗想要這樣的精神呢,我們最大的願望不就是打敗侵略者,贏得一個和平的環境,所以我贊成這個名字。”左政委是內蒙古軍區的資格最老的領導了,他這一發話還真沒有人敢唱反調。再加上給女兒起名字可是他們司令員的專利,別人說什麼他們的司令員也不會聽得,所以都一致認可和平這個名字。

“這個和平的象徵意義我們倒是能理解,但是還希望我們的司令員同志能爲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思涵是啥意思了,老劉我文化程度地,還不大理解這個小名有啥子的象徵意義。”軍區教育部長劉明遠打趣道。

劉明遠是一個老紅軍了,以前老劉一直都是燕京大學的文學教授,同時還擔任着燕京大學的教務處長,對於教育教學很是擅長,長征結束後,老劉一直在抗大工作。前不久才被八路軍總部從延安調到了內蒙古軍區,主要是抓內蒙古軍區的教育工作。

就如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一樣,老劉也覺得教育是和平環境下的奢侈品,在這個年代人們最多的出路便是上戰場,戰爭纔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但是至從他來到內蒙古軍區以後,他便發現在這個地方人們的思想認識確實不一般,不管是城市還是最廣大的農村,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爲讀書受教育是最崇高的事情。而只要家裡能掀的開鍋的人家,絕對會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學校來。

經過一番調查,劉明遠發覺這都是源於這位年輕的司令員在塞北地區巨大的威望所致,而這位年輕的首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讓人心驚。爲了建立內蒙古軍區的教育體系,這位首長不顧軍區其他領導的反對,執意將教育部門升格爲軍區最高的幾個部門之一。同時還下撥一千萬大洋的鉅款修建各式學校,讓他這個教育部長真正成爲了軍區的核心領導之一。

“去…去…,老劉這是叫爲老不尊,思涵的意思難道你不明白嗎?喔!我倒是忘了,這裡除了我和雨涵以外,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光棍,怪不得你們不瞭解箇中趣味。”韓雲華也不甘落後,很快就組織起了反擊。

“雲華哥哥,我們醫院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所以我和靜雅姐姐就先走了,你們慢慢吃。”倒是雨涵面子薄,有些受不了這些大老爺們這樣毫無顧忌地開玩笑,拉着何靜雅的手,從韓雲華懷裡接過有些困了的小思涵先回後總醫院去了。

接下來這段時間內蒙古軍區倒是很平靜,由於韓雲華所部主動出擊,將日軍大同至天鎮一段的防線打的瀕臨崩潰,所以彬山元大將不得不改變作戰計劃。三路大軍圍攻內蒙古軍區的作戰計劃尚未實施便胎死腹中,這也給內蒙古軍區一個難得的休整機會。

鑑於這次同日軍作戰中暴露出的一點問題,韓雲華同軍區的主要領導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內蒙古軍區雖然有將近九萬部隊,但是實際上除了整編300師外,內蒙古軍區真正打起仗來能動用的部隊實在有限。九萬人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但是相對於韓雲華所部現在所管轄的地盤,這點兵力還是有一點捉襟見肘。一旦大戰爆發,軍區必須要留一支部隊在根據地,真正能同日軍死磕的也就這兩個師一個旅,至於軍區的那些直屬部隊就不要指望了。六個步兵團的直屬部隊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七千多人,根本就看不過這麼大一片區域,而且軍區的直屬部隊都是由原來的主力部隊整編成的,所以將後方交給這些直屬部隊他還是很放心的。

韓雲華考慮到軍區除了留守的部隊外,用於進攻的部隊已經很少了,而軍區的三大主力兩師一旅還不到日軍三個甲等師團,所以韓雲華建議軍區儘快地建立地方自衛部隊。

雖然現在各個縣也有自己的縣大隊和區小隊以及各村的民兵組織,但是這些部隊的力量實在有限,在韓雲華的大部隊走後根本無法同強大的日軍抗衡,所以韓雲華希望重建縣級保安團。他初步擬定內蒙古軍區轄下的32個縣每個縣都要建立自己的保安團,這個任務務必要在半年內完成。

左政委等人被韓雲華這個龐大的野心驚呆了,剛剛讓八路軍總部連人帶槍划走十多萬人,這使得內蒙古軍區原來部分領導很不滿意,八路軍總部怎麼盡整這些摘桃子的事情。而軍區似乎已經成了八路軍總部的擠奶站,細算下來,這一年多內蒙古軍區損失的武器彈藥以及整編部隊何止三個步兵師。這次軍區好不容易又整回一點家底,要是再拉起大批的部隊是不是又要被總部首長打秋風了。所以對於韓雲華的這個計劃很多人都是充滿了疑慮,用葉保國的話說,這就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不過韓雲華還是認爲組建地方保安部隊是很有必要的,不然軍區的武裝部就是一個擺設,根本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管理幾個縣大隊還需要這麼大一個部門,簡直是笑話。然而出於對韓雲華本人的絕對信任,沈玉泉等人一致決定先在東部靠近日軍的佔領區的這幾個縣試行一下,如果可行的話在推行到整個軍區。

但是讓左政委等人沒想到的是,韓雲華直接下令將東部的十七個縣全部納入這次整改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軍區一下子就要增加十七個團的編制。這還叫什麼試行,就算推廣到全軍也不過是三十多個團而已。然而他們也知道,這是韓雲華最後的妥協了,要是他們再不同意的話,這個年輕的司令員很可能越開軍委會自己下命令,反正韓雲華對自己的軍事計劃都那是執着的很,能答應暫時在一定的區域內試行已經很給他們面子了。

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陽原休整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2章 魂歸1937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97章 亂戰(一)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26章 爭執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318章 鋤奸(三)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39章 升官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00章 會議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525章 殺無赦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麻煩的裝備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
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陽原休整第661章 建國大業第2章 魂歸1937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97章 亂戰(一)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26章 爭執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318章 鋤奸(三)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426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八)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39章 升官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00章 會議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525章 殺無赦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麻煩的裝備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53章 塞北風雲(五)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