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

6032實力

且不說被日軍遴盟的無路可老的石友三狼狽的模樣,冀南的八路軍現在倒是鬥志高昂,由於韓雲華同八路軍總部的協調,所以總部首長將一二九師的鄧政委暫調到115師擔任代師長,而陳光以及三三四旅則是被調到冀南擔任冀南前敵指揮部總指揮。

在韓雲華的提醒下,陳光石友三這個牆頭草給與了高度關注,雖然現在冀南的八路軍全部集中在大名縣,但是對於邯鄲以及周邊的縣市的監視卻一點都沒有放鬆。在日軍大部隊到達石門的第一時間,陳光等人就接到了內蒙古軍區情報部門傳來的準確消息。

日軍兩個師團兩個旅團的兵力確實非同一般,不算編外的僞軍就足足五萬人,而且冀南的僞軍也走出了名的多,僞華北治安軍在冀南已經有六個步兵集團(旅)駐紮,此外還有一個騎兵集團,雖然僞華北治安軍每個集團也就兩三千人,但是奈不住狗日的番號多,有名有姓有正規編制的部隊就有兩萬餘人,再加上那些綠林土匪山大王漢奸地主武裝,那人數可就海了去。

而相對應的八路軍人數並不多,除了教導師的四萬餘人、三三四旅八千餘人、冀南行政公署下轄的六千餘人,整個冀南前敵指揮部所能動用的兵力也就五萬五千餘人。前一段時間的大戰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也造成了教導師一定的傷亡,所以陳光現在能動員並且有戰鬥力的部隊也就五萬人左右,而敵人則是有將近八萬,敵我兵力懸殊之大遠遠出乎陳光等人的預料。

最讓陳光擔心的還有現在佔據邯鄲一市六縣的國民草命軍第六十九軍,也就是石友三的那支部隊,按照韓雲華傳來的情報表明,石友三很可能會率領部隊投敵叛國。雖然石友三的部隊只有不到兩萬人,但是如果石友三叛國後敵人的兵力就達到了恐怖的十萬人”是冀南八路軍的兩倍以上。而且這次韓雲華給陳光以及冀南前敵指揮部下達的作戰指標是全殲日軍一個師團,這是死任務必須完成。

全殲日軍一個步兵師團那是容易的嗎,中日開戰已經快要三年子,有幾支部隊全殲過日軍的整編師團”先不說日軍步兵師團往往是配備了步、騎、炮、工、通信、戰車等多個技術兵種,其戰鬥力原本就比同等數量的八路軍要強上不少。再加上日軍各部隊的全力支援,除了地面的陸軍增援外,還有空中的航空兵支援。因此全殲一個步兵師團必須動用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在付出相同的傷亡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戰略目標。

日軍到達石門以後並沒有立即南下作戰,而是開始四處出擊打擊鐵路沿線的八路軍游擊隊。其實石門距離冀南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是這次南下作戰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木村兵太郎中將卻是將後勤基地放在了石門。

說起石門大家也許並不清楚是個什麼地方”但是說起石家莊大家肯定不陌生,因爲現在大家提起河北肯定會說道石家莊的。

但是鮮有人知道,其實石門就是石家莊。石家莊舊稱“石門”,。

石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

石門可以說是全國最最年輕的一個城市,在20世紀初期”石家莊還真的是叫石家莊林,是一個真正的冀中小村子,全村只有93戶人家,578

人,面積約0.1平方公里。

石門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尤其是離不開鐵路。20世紀初期,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匯,石家莊就是伴隨着鐵路的興建而逐漸發展起來的。1925年,這座城市始稱石門市(後曾改名爲石家莊市),所以到此時石門才建市只有短短十四年。1902年由法國和比利時修建的京漢鐵路從這裡經過,設立一個站點,因石家莊名氣不大,就以相距不遠的振頭鎮命名”稱爲振頭站。

1907年正太鐵路(正定到太原)通車,正太鐵路爲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接,將正太鐵路起點由正定改爲石家莊,石家莊成爲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並逐漸成爲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一年,橫跨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鐵路公路立交橋“大石橋”,竣工,從此石家莊以大石橋爲界分爲了橋東區、橋西區。多處交通要道在此交匯”石門的地理位置一下子凸顯了起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侵華日軍於8月底佔領平津地區”隨之以陸海空30萬兵力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幹線向華北大舉進攻。9月14日,

三個師團的兵力沿平漢路及兩側向南發起攻擊。同日,日軍出動飛機對華北重鎮正定、石家莊實施偵察轟炸。沿線國民黨守軍奮起抗擊,但終未能阻止日軍向南推進。從1937年9月23日,日軍佔領石家莊地區的新樂縣城,到12月30日贊皇縣淪陷,僅僅三個月時間,石家莊屬縣除深澤、晉縣外,大部地區陷於敵手。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造制了一起起駭人聽聞的大慘案。

石門這樣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必將是日軍爭奪的重點,1937年10月10

日,〖日〗本侵略軍侵佔石門。自侵略者的鐵蹄踏進石家莊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訓把這裡作爲其侵略華北乃至全〖中〗國的後方基地和大本營。侵佔大片良田,建造兵營,挖築壕溝,鋪路架橋,開通機場,扶植地方傀儡,建立〖日〗本僞政權,建立領事館,開設商號,野心勃勃要將石家莊建成華北六大都市之一,妄圖以此爲中心,強化對冀中、冀南地區的長期統治佔領。〖日〗本侵略軍佔領石門後,將佔日軍華北地區總兵力三分之一的軍隊駐紮在此。從第一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到現在的彬山元大將都極爲看重石門的交通地位,日軍採取一系列手段,把石門培植成長期侵佔華北的軍事基地。一方面大量增加兵力,拓展城市規模,強化城市的軍事地位。另一方面在這裡扶植傀儡政權”1938年1月15日扶植設立了僞“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

歷史的事變如萬huā筒,讓世人應接不暇。由於偶然的因素,石家莊成了兩條鐵路的交匯點,而由此帶來了一個區域在世紀之初的重大變故,一個鄉野小村被隆隆的車輪托起,使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

軍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後取代保定,成爲控燕京南門、扼冀晉咽喉、連齊魯中原的華北重鎮。

20世紀初葉,石家莊還是獲鹿縣轄下的一個小村,那時的獲鹿就是通燕趙、連三晉的貨物集散地,素有“日進斗金的旱碼頭”,之稱,但是,隨着正太鐵路的興建通車,日進斗金的旱碼頭逐漸東移,石家莊的商業、服務業日漸繁榮”逐漸取代了獲鹿的地位,成爲了這一地區內經濟、文化、交通、娜政、通訊新的的中心。

石門如此重要的地理位也註定了它必將成爲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在日軍佔據石門之後,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派了大批的部隊來爭奪這一地區,正面爭奪失敗後就轉入地下進行爭奪,再不行就組建游擊隊、夜襲隊進行破壞,〖中〗國人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正太鐵路等交通幹道爲日軍服務。

〖中〗國人民不擇手段的抵抗還是很有威力的”抗日戰爭剛剛爆發那段時間,正太鐵路三天兩天就的癱瘓一次,出軌翻車的日軍軍列也是接二連三,爲此日軍不得不組建鐵路護路巡邏部隊,配備巡軌戰車。

但是共產黨游擊戰可是植根於人民羣衆中的戰術,由人民的地方就有游擊隊員”有村莊的地方就有游擊隊。就算是日軍派大部隊多次掃蕩,但是游擊隊對石門鐵路交通的威脅依然存在。所以木村兵太郎中將率領部隊到達石門後就不敢再往南走了,因爲他所有部隊的給養都必須通過石門的鐵路線運到南面的戰場,要是石門的鐵路線被〖中〗國軍隊截斷或者是摧毀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

原本彬山元大將派阿部規秀掃蕩冀中以及北嶽山區就是爲了牽制河北地區最活躍的兩支八路軍部隊”間接支援木村兵太郎的南線作戰。

但是很可惜阿部規秀太不爭氣了,到冀中還不到半個月就去晉見天照大神去了,那邊木村中將的掃蕩還沒有結束就收到阿部規秀陣亡的消息”

只聽得木村中將目瞠口呆。

阿部規秀戰死對木村兵太郎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原本穩固的後翼防線一下子被撕裂了”一旦冀中軍區的部隊和晉察冀軍區的部隊突然南下,那麼木村兵太郎很可能會受到〖中〗國軍隊的兩面夾擊。

腹背受敵的感覺可不好,尤其是被一支戰鬥力極爲強悍的部隊圍着打誰也不好受。所以木村兵太郎一邊派人繼續逼迫石友三投降,另一邊則是集中所有的部隊掃蕩石門附近的〖中〗國軍隊。

木村兵太郎這次掃蕩的主要打擊對象就是石門周邊縣鄉的八路軍游擊隊,所以大批的日軍像蝗蟲一樣涌入〖中〗國農村,燒殺搶掠自不必說,更爲可惡的是日軍盡然將石門周邊縣鄉所有的青壯年男女全部抓到石門縣,一方面是強迫這些人修築城防工事,另一方面是集中看管這些〖中〗國農夫。用木村的話說,游擊隊也是人,只要將石門的所有青壯年都消滅了支那的游擊隊也就沒有存在的根基,冀中的“匪患”,也就可以得到徹底的解決。

其實將〖中〗國人全部殺光然後移民〖日〗本人來居住這種觀點在當時〖日〗本很常見,持這種觀點的〖日〗本軍人並不少見。在當時,侵略〖中〗國是最基本的前提,在同意這個前提的基礎上曰本軍人還持有兩種觀點,第一就是上述所說的滅種論,通過毀滅〖中〗國國土上現有的種族,人後將整個中併入〖日〗本。第二則是支持扶植〖中〗國僞政權,通過傀儡政權統治〖中〗國,然後在經過奴化教育達到徹底征服〖中〗國的目的,而這種觀點則是當時的主流。

顯然木村中將的觀點正是滅種詮,所以在他的部隊中屠殺〖中〗國平民並不少見。所以當時韓雲華聽說這一次統帥進攻冀南的〖日〗本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是木村時,心裡就不平衡了。全殲日軍一個步兵師團這是韓雲華給陳光以及整個冀南部隊下達的命令,同時何嘗又不是對自己的鞭策。對於木村兵太郎這個侵華戰犯韓雲華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要知道木村兵太郎可是戰後被處決的最後一個絞刑的〖日〗本戰犯。

木村兵太郎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陸軍少佐木村伊助(陸士舊4期,日俄戰爭戰死)。1908年5月27日木村兵太郎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20期炮兵科(276人中第15名),同年12月25日授*她兵少尉軍銜,任野炮兵第16聯隊附。1912年11月26日畢業於陸軍炮工學校高等科第18期,任陸軍野炮兵射擊學校教官。1916年11月25日畢業於陸軍大學校第28期(56人中第9名)。歷任參謀本部附勤務,參謀本部部員,第3師團參謀,參謀本部部員,參謀本部附,赴德國學習研究軍事”參謀本部部員兼陸大教官,野炮兵第24聯隊少佐大隊長,炮兵監中佐部員,陸軍野炮兵學校教官,參謀本部部員兼軍令部部員”1929年倫敦裁軍會議時,他作爲隨員參加了會議,當時就積極主張擺脫西方國家對〖日〗本的約束,鼓吹自主發展軍備。野炮兵第22聯隊大佐聯隊長(九一八事變),陸軍技術本部員兼野炮兵學校教官,1935年3月陸軍省整備局統治課長。1936年8月1日晉升陸軍少將。1936年8月復又轉任兵器局長,1937年11月兼任大本營野戰兵器長官。一直到這時”木村兵太郎始終作爲〖日〗本陸軍的炮兵專家,負責野戰兵器裝備的開發與研製。1939年3月木村兵太郎被〖日〗本大本營任命爲第32師團中將師團長。

木村兵太郎是一個極其殘忍的人,歷史上,木村兵太郎出任第32師團長後不久,他便率領着部隊來到了山東兗州,並立即着手準備對我山東根據地進行瘋狂的掃蕩。1939年4月有日”木村兵太郎率領着8000餘名日軍,由部縣、滕縣、棗莊、臨沂等地出動,分路向抱犢崮山區進行,“掃蕩”企圖尋殲八路軍115師主力,摧毀我魯南抗日根據地。在率隊“,出征”,前”木村兵太郎向部隊下達的作戰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全殲八路軍及根據地,對於根據地內的人,不論男女老幼”必須全部殺死,不留後患”所有房屋一律燒燬,所有糧草,不能搬運的,亦一律燒燬。其氣焰真是囂張已極。然而,氣勢洶洶的木村師團被我八路軍第115師的游擊戰拖得東奔西跑,疲憊不堪,不僅沒有,“全殲八路軍主力”,相反自己倒落了個損兵又折將口氣急敗壞之下,木村兵太郎便命令日軍士兵對手無寸鐵的民衆進行血腥屠殺。木村兵太郎命令手下的士兵將2000多名普通百姓關進了濟南新華院集中營。每一個被送到這裡的勞工,每天都會被抽出200CC的血,日軍欺騙勞工們說是做化驗,其實是供日軍傷員輸血,有很多人都因抽血過多而致死。有些反抗者會被嚴刑拷打,甚至被放出的狼狗撕咬。集中營的牆上圍着高壓電網,很多逃跑的勞工都被電死在上面,而被抓回來的,也會被日軍使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白天,他命令日軍押着“俘虜”,們去做苦工”晚上則關進陰冷潮溼、臭氣熏天的黑屋子裡,而且常常是三天才給一頓飯吃。如果有人稍微表示不滿或反抗,他們便會對其嚴刑毒打,或放出兇惡的狼狗撕咬。對於逃跑者,他們就用鐵絲穿透手心,將其在樹上吊死,或用刺刀逼着他們自己挖好坑,隨後再將其刺死埋掉。木村兵太郎的殘忍在〖日〗本軍中走出了名的,所以在〖日〗本如此多的戰犯中韓雲華對於此人是記憶尤深。

關於木村的殘忍的事情韓雲華還知道很多,其中最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在木村調任關東軍參謀長之後,繼續堅持陸軍派的強硬立場,積極醞釀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簡稱“關特演”,),籌劃對蘇開戰。在這期間他下令在哈爾濱設立了“治安工作指導部”,大搞白色恐怖,使數以千計的〖中〗國百姓喪生。與此同時,木村兵太郎還與華北派遣軍達成協議,將其以“軍事討伐”,和“治安肅正”,等名義抓獲的大挑〖中〗國勞工運到東北,每年達10萬餘人,其中一部分人還被劫往〖日〗本,死在異國他鄉。木村兵太郎命令關東軍將勞工送到吉林省遼源礦區,四周圍起兩道鐵絲網,中間還夾上一道高壓電網,最裡面又加築了一道一丈餘高的土牆,防止勞工因不堪忍受苦役而逃跑。勞工們在兇殘的日軍官兵的皮鞭下終日勞作,因飢寒交迫而被折磨致死的勞工無數。此外,由於日軍只顧驅趕着勞工挖煤,根本不考慮安全措施,因此勞工中因礦井塌方、煤氣中毒或瓦斯爆炸等致死的事件更是司空見慣。木村兵太郎還命勞工們在礦山的附近挖了一座“萬人坑”,專門用來填埋死掉的勞工。這座“萬人坑”,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零八個月就被屍體填滿了。

在木村兵太郎調離關東軍前,就有多達萬名的〖中〗國勞工慘死於苦役。

與此同時,爲加緊進行對蘇作戰準備,木村兵太郎還命令關東軍從各地抓來幾十萬勞工,在中蘇邊境地區修築防禦工事,許多勞工在施工過程中便被折磨而死,倖存下來的勞工則在工程完工後被秘密處死。

木村的種種惡行讓韓雲華深惡痛絕,所在得知木村兵太郎的步兵第32師團到達冀南後,韓雲華便積極備戰,教導師以及115師等部隊也是摩拳擦掌,準備給木村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590章 委員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6章 佔陽原(二)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84章 前奏(一)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278章 婚禮(三)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496章 休戰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481章 戰山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96章 休戰第3章 安身立命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407章 特戰集訓(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403章 大整編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625章 訪蘇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652章 破江防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78章 對策第100章 亂戰(四)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546章 勝利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631章 賭戰第麻煩的裝備第114章 整訓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101章 柳生俊
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一)第590章 委員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6章 佔陽原(二)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84章 前奏(一)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311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一)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278章 婚禮(三)第30章 擴軍備戰(三)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496章 休戰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481章 戰山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496章 休戰第3章 安身立命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407章 特戰集訓(二)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403章 大整編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625章 訪蘇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652章 破江防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78章 對策第100章 亂戰(四)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566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劇烈碰撞(一)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546章 勝利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03章 潛心發展之籌備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62章 開國大典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631章 賭戰第麻煩的裝備第114章 整訓第205章 難得的平靜(二)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101章 柳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