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檢閱88軍

戴安瀾的88軍打完泰國之戰之後就調回了曼德勒,他們將接受換裝。之前88軍也是被全軍機械化,機動能力和火力十分的強大,戴安瀾治軍嚴謹,所以全軍素質之高在遠征軍和秦軍當中是他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另外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可以說是第一。

王漢章對戴安瀾非常的器重,除了其軍隊作戰勇敢,其本人的人品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王漢章把88軍調回曼德勒就收淘汰88軍的單擊步槍改用龍式突擊步槍。

龍式突擊步槍字投產以來,採用流水線分工作業,在加上槍械的結構並不是十分的緊密,這樣能適用於天南地北,無論是東南亞的雨林,還是新疆的沙漠又或者寒冷的西伯利亞,龍式突擊步槍都能適應作戰需求。

經過實驗,秦國軍工部門發現龍式突擊步槍就算毫無防範埋進沙子裡一個月在拿出來他還是能用,要是其他的步槍不清理是不可能的,後來大家分析之後認爲是其結構發生了作用。

到目前爲止秦國一共生產了5萬多支龍式突擊步槍,王漢章沒有分開給各部裝備,而是集中裝備,首先拱衛京師的兩個師裝備了龍式突擊步槍。再有在秦印邊境的兩個師也全師裝備了該槍。

火力得到加強的秦軍一個師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一萬來人,每個師大概要7000支龍式步槍,另外就是火炮等了,還有也不會全部一水的的突擊步槍,還有衝鋒槍和和機槍等,這樣秦軍四個師就去了28000支龍式。

剩餘的兩萬多支則裝備給戴安瀾的88軍,該軍四萬多人,除了大量的裝甲部隊,還有大量的步兵。

完成整編之後的88軍步槍以龍式突擊步槍爲主,另外就是美國的湯普森衝鋒槍,另外單擊步槍就是加了專業瞄準鏡的狙擊步槍了。

同時大量的火炮還有自行火炮,坦克裝甲車、運輸汽車,一水的適應東南亞地形作戰的迷彩服、鋼盔,現在士兵各個鬥志昂揚。

最開始士兵們還不喜歡迷彩服,感覺像乞丐裝,不過後來發現原來在空地上看着花花綠綠的乞丐裝一到樹林草叢中就展現了強大的隱身功能,同樣的距離,如果事先不知道,一般穿着迷彩服的士兵很難被發現,但是穿着美製復裝的士兵則容易被發現,因此士兵們才由排斥轉爲喜愛。

對於突擊步槍,士兵們非常的喜歡,不但子彈多,鳥籠形的槍口也讓士兵們歡喜不已,唯一讓步兵們感到遺憾的是這槍還不足一米,要是拼刺刀太吃虧了。

好在戴安瀾不是這麼想的,裝備火力這麼強大的步槍,可不是讓士兵們拼刺刀的,要不然這款槍也就失去的意義。

士兵們經過解惑之後才發現原來以後他們基本上遇不到拼刺刀的時候了,而突擊步槍上還是有刺刀的,不過刺刀並不長,刺刀也是根據後世的三菱刺而來,同時是鎢鋼刺刀,這樣因爲刺刀本身特殊的設計加上鎢鋼有毒,一旦被捅到就算當時不死,人也很難在繼續作戰,另外傷口一般的救治很難止血,到時候被捅到之人就會血流不止而死。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88軍現在已經全部掌握了強的所有參數知道步槍的優點,還有怎麼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目前在戴安瀾的嚴格要求下所有的士兵都可以輕鬆閉上眼睛的完成拆卸在組裝上去,當然這一方面是槍的結構簡單,另外一方面也是戴安瀾之前就是一直要求士兵這麼做的,所以遇到龍式突擊步槍,能夠做到閉上眼睛拆卸、組裝也不是什麼難事,何況已經一個月了,對於一名老兵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王漢章今天是來檢閱88軍的,因爲馬上他們就要回國作戰了,王漢章要看看大量的新式裝備他們能不能適應過來,會不會影響他們的作戰。

王漢章首先和戴安瀾檢閱了部隊的軍容軍貌,觀看了士兵類似於後世的閱兵,然後是士兵的小規模演習,畢竟是機械化部隊,作戰方式跟別的部隊很不一樣,王漢章要看過之後心裡纔有底,他們能幹多大的事。

看完這些就是觀看了士兵們對新式武器的掌握程度,不過說是新式武器其實都很簡單,一個是龍式突擊步槍,還不如機槍複雜,甚至還不如美國的衝鋒槍複雜,只是這槍世界其他國家還沒有,所以比較新穎。

另外就是火箭筒了,火箭筒是一種發射火箭彈的便攜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發射火箭破甲彈,也可發射火箭榴彈或其他火箭彈,用於在近距離上打擊坦克、裝甲車輛、步兵戰車、裝甲人員運輸車、軍事器材和摧毀工事及殺傷有生目標。也可用來殺傷有生目標或完成其他戰術任務。火箭筒由於質量小、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在歷次戰爭的反坦克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趙士楨製作的一種名爲“火箭溜”的火箭發射裝置,可賦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是現代火箭發射裝置的雛形。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有兩種類型:一種是1942年美國裝備的60毫米M1式火箭型火箭筒,美軍士兵因其很象一種叫“巴祖卡”的喇叭狀樂器,即稱它爲“巴祖卡”。這個俗稱後來在歐美成了對火箭筒的習慣稱呼。“巴祖卡”採用兩端開啓的鋼質發射筒,靠彈內火箭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推動火箭彈運動,發動機排出的火藥燃氣從筒後噴出,使武器無坐力。另一種是1943年德國裝備的“鐵拳”無坐力炮型火箭筒。它發射150毫米超口徑破甲彈,靠發射裝藥在兩端開啓的鋼質發射筒內燃燒形成的火藥燃氣壓力,推動彈體運動,並利用火藥燃氣從筒後噴出產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後坐。這兩種早期的火箭筒,均配有機械或光學瞄準具,有效射程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120~200毫米,武器系統重量7~8千克。

因此現代雛形的火箭筒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不過目前的火箭筒還很重,王漢章後世雖然是僞軍迷,但是例如火箭筒這種質量小、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可以單兵攜帶,易於大量生產和裝備;彈道低伸、射擊精度較高;射速高,火力猛,殺傷效果大;能在有限空間內使用,適於城鎮巷戰,也能在碉堡、掩體以及野戰工事內使用;可減小發射痕跡,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的武器王漢章自然是清楚的很,後世**大叔可是大量裝備這種東西打擊美帝的。

王漢章設計的火箭筒跟後世的基本一致了,威力上要小很多,那種高爆破甲彈王漢章就沒辦法了,不過對付現在世界上的主流坦克問題不大,至於鬼子的豆戰車沒準一次能打兩個。

火箭筒生產更爲簡單,他幾乎在步槍出現後的兩個月後出現,所以已經生產了一萬多具,上次在大泰國的時候也有用到,不過因爲日本人跑得快,所以沒有大規模的使用。

火箭筒的研製成功還爲飛機導彈提供的樣板,王漢章明確的告訴科研人員,自己需要的就是那種掛在飛機上然後精度和火箭彈一樣的精準,科研人員也從火箭筒上尋找靈感。

88軍的士兵們對於這個跟迫擊炮一樣的武器也是十分的喜愛,他們完全掌握了怎麼去使用,能打擊哪些目標。

之前他們就裝備了,而且在打仗的時候還有用過,因此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大量的裝備,每個步兵排就有一具火箭筒,這也讓士兵們的安全感更高了。

按照現在的88軍裝備情況,除了火炮之外,他們的火力已經超過了5個日軍師團,而且只要空軍能和日軍抗衡,甚至奪取制空權,壓制日軍的火炮,88軍就可以和10日軍正面作戰,這並不是王漢章自己意淫的,而是戴安瀾自己分析得出的結果。

看着88軍的訓練情況和士兵的狀態,王漢章對接下來的中國戰場反攻也就有了非常大的期望,相信到時候小日本就只有哭爹喊孃的份了。

至於打仗會打爛很多東西還有大量的貧民會受到傷害,王漢章只能說聲抱歉了,不過華夏民族淪落到今天,並不完全是政府的過失,這事每一個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過失,所以王漢章雖然惋惜,但是卻不同情他們,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弱者就是被犧牲的。

王漢章的想法雖然很殘忍,不過至少王漢章並不是要存心滅了他們,只不過在戰場上,王漢章認爲自己的士兵纔是強者,所以爲了減小士兵的傷亡,到時候攻城略地的時候,優先考慮的是士兵,其次纔是他們的安全。

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1章 中蘇戰爭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48章 準備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9章 秘密會議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1章 轉道日本第49章 白人聯合第48章 準備第51章 進攻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9章 滅印度第5章 交好德國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31章 全力進攻第27章 瘟疫來了第20章 英雄歸來第45章 文人第37章 說客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55章 受降第45章 文人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66章 目標非洲第10章 沒事找事第16章 變故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21章 海軍殲滅之戰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4章 收復領土第24章 海戰第67章 如何處理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20章 夜間作戰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31章 全力進攻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25章 果敢之行第33章 美援第11章 落日前第27章 瘟疫來了第52章 全面撤退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1章 冬眠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60章 再次逃出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8章 繳獲航母第1 4章 策略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11章 升官了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9章 初戰告捷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27章 瘟疫來了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
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1章 中蘇戰爭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48章 準備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38章 中東戰爭(二)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9章 秘密會議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1章 轉道日本第49章 白人聯合第48章 準備第51章 進攻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9章 滅印度第5章 交好德國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31章 全力進攻第27章 瘟疫來了第20章 英雄歸來第45章 文人第37章 說客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16章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55章 受降第45章 文人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66章 目標非洲第10章 沒事找事第16章 變故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21章 海軍殲滅之戰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4章 收復領土第24章 海戰第67章 如何處理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20章 夜間作戰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31章 全力進攻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46章 叛國賊的演講第3章 ,三巨頭會議(下)第25章 果敢之行第33章 美援第11章 落日前第27章 瘟疫來了第52章 全面撤退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1章 冬眠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60章 再次逃出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8章 繳獲航母第1 4章 策略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11章 升官了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9章 初戰告捷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27章 瘟疫來了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