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1516年被土耳其人佔領,屬奧斯曼帝國的大馬士革省。
1920年,聖雷莫會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劃爲英國的委任統治地。同年7月,法軍佔領大馬士革。11月漢志王侯賽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奉其父之命,率軍到敘利亞企圖收復失地,駐紮在安曼,遂成爲該地區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爲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爲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英國承認阿卜杜拉爲外約旦的統治者,阿卜杜拉則承認英國的委任統治權。1923年外約旦成爲英國委任統治下的一個半獨立的埃米爾國。英國完全控制了外約旦的政治和經濟。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由英國人指揮,王室的費用由英國政府資助,外交事務由英國總督掌管。1928年英國迫使外約旦接受爲期20年的“英約協定”,使英國對外約旦的統治合法化。
所以約旦的民衆除了宗教信仰跟巴勒斯坦是一樣的,還是同一個民族,文化上也是一脈傳承,他們對於巴勒斯坦被以色列佔據比任何人都惱火,按照他們的想法,巴勒斯坦應該併入約旦,成爲約旦的一部分,不過他們眼下政治經濟度被英國人控制,所以憤怒也是民間的,政府內有人不滿意也只能壓制在心裡,或者暗中搞點動作,
11世紀時,突厥遊牧部落“烏古思”侵入安納托利亞。“烏古思”部落的一支凱伊人在12世紀佔領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凱伊人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王朝。奧斯曼人在其擴張的最初階段,曾經是土耳其人維護伊斯蘭信仰反對拜占庭帝國的主要力量。13~14世紀,奧斯曼人奪取了西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的拜占庭領土,使這些基督教巴爾幹國家成爲他們的封臣,同時征服了東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公國。
15世紀,奧斯曼蘇丹強行對巴爾幹國家實行直接統治,並征服君士坦丁堡將東至幼發拉底河,西至匈牙利的領土都劃歸其統治範圍之內。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版圖包括大多數巴爾幹國家、中歐的匈牙利大部分領土和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區。蘇萊曼一世統治以後,帝國在政治、行政和財政上開始衰落。到1718年,奧地利已經把土耳其人趕出匈牙利,俄國於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19世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對埃及、馬格里布(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和大多數巴爾幹國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許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數民族實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紀末,這種制度開始瓦解,導致騷亂增加,終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亞美尼亞人遭受種族滅絕性大屠殺。1
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發動革命,企圖恢復帝國,然而在巴爾幹地區卻繼續遭受軍事失敗和領土喪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站在德國和奧匈帝國一邊。戰後,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其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爲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爲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凱末爾從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他提倡一種新的民族認同思想,使土耳其社會非宗教化,降低伊斯蘭教的主導地位,並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書寫土耳其語。他還實施一項由國家控制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後證實此項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
1938年凱末爾死後,議會政治和多黨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但這並不意味着圖而且就走向了民主,他現在仍然是一個軍人掌權國家。
凱末爾在各方面試圖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現代,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目標。土耳其民族通過他的努力,擺脫了內部和外來的束縛,開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邁進。僅憑這一點,“現代土耳其之父”的名號是當之無愧的。
凱末爾雖然使得土耳其人從君主制封建體制走向了民主共和,但是也走向了其個人強權與獨裁的另一個極端。他試圖擺脫了阿拉伯與波斯文化的影響,卻一味地向歐美文化靠攏。
凱末爾認爲,當時伊斯蘭社會有許多的生活方式,太過宗教化且不夠進步,與共和制度與現代進步是對立的,與現代民主制度是矛盾的,所以,要實行土耳其的現代化,必需倡導世俗化和全面西化的這樣一個假設爲前提,實行了與奧斯曼帝國和伊斯蘭決裂,將土耳其融入“唯一”的文明──“歐洲文明”的一系列措施。
凱末爾本人擁有的民族英雄光環和一支對其絕對服從的軍隊。在軍事力量支持下,凱末爾依靠暴力和強權推行全盤西化政策,在社會各個方面,以西方爲藍本進行一系列強力的改革,由此引發一系列問題。
由於凱末爾的獨裁指導思想,導致了土耳其政壇至今仍存在獨裁政府與軍官的長期干政。後世歷史上,土耳其軍隊數次發動軍事政變或以威脅,強迫民選政府下臺。所有法律必須經過由軍方控制的“憲法法庭”審查才能生效,“民主”兩個字,變成了土耳其軍人把持國家命運的美麗外衣。
軍人掌權的後果就是動不動就要用拳頭說話,自當年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打敗了保守派和英法聯軍還有希臘殖民軍之後,土耳其人一直非常的自豪,雖然他們不敢挑戰英法,但是對於猶太人他們可沒有什麼顧及。
自從奧斯曼帝國瓦解之後,作爲繼承者的土耳其還是十分懷念那個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的,想當年何等的風光啊,哪裡像現在。
不過那些敘利亞、埃及之類的已經獨立已久,想要將他們納入土耳其的統治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非得實用暴力不可,不過單獨的圖而且還不怕,怕的就是英法等歐洲國家的干涉。
如今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他們如何肯放過,這可是絕佳的機會,以前要是派兵進阿拉伯國家必然會招致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和反感,但是這次出兵幫他們打以色列一定會受到歡迎。
至於後果,土耳其政府想了很多,輸了大不了損失一點人,其他也沒什麼,以色列那點力量不足以攻擊到土耳其。但是贏了的話可就不得了了,沒準阿拉伯國家資源歸化到土耳其,至少建個聯盟什麼的,土耳其肯定當老大,這離土耳其帝國又進了一步。
不過土耳其方面還是要去試探一下英美的態度,當然還有法國,雖然法國剛剛復國,但是真要輪起來法國的實力還是比土耳其強很多的,當然這也改變不了土耳其人民對於法國人的蔑視,沒辦法,誰叫法國人自己不爭氣,之前老是炊事陸軍世界第一,沒想到三兩下就被德國收拾了。
在土耳其與各國之間的電報往來密切的同時,以色列在以前情報機構組建起來的姐跌機構摩薩德也快速的運轉起來。
“摩薩德”是伴隨着“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加納”(意爲“防務”),這個組織是爲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爲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加納”的“沙亞”情報機構。1944年9月1日以色列國成立之前的幾天本-古裡安就在考慮建立一直屬於國家的情報機構,很快就有了摩薩德的前身。
這支嶄新的情報機構還得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挺力支持,安東尼將原本屬於自己家族的一部分情報人員派往以色列交給了本-古裡安。
幾乎獨立和半獨立的阿拉伯國家都在籌劃這將以色列扼殺在搖籃裡,本-古裡安對此早有遇見,因此情報工作可以說在建國之前的幾天,或者說在得到可以建國的那天起他們就在秘密的安排情報人員刺探阿拉伯國家的情報。
而且他們用的人都還是各地的猶太人,衆所周知,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這就爲他們的身份掩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相信不管你在怎麼討厭一個人或者喜歡一個人,如果哪天你發現跟你從小一起長大,或者看着長大的人居然是外國的間諜,任誰都會大吃一驚,當然相信沒有人會懷疑這個人就是外國的間諜了,而猶太人就擁有這樣的身份。他們不會被人輕易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