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印度大瘟疫

中國方面,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中國綏遠到外蒙古庫倫的鐵路,從西安到玉門的鐵路已經進入了鐵軌鋪設階段,中國直接調集了300人蔘與建設,相當於直接養了三百萬大軍,但是事實上王漢章就是這麼打算的。

這三百萬人就是當預備軍隊的,以修築鐵路的名義存在,大力修築到邊境的鐵路,雖然會讓蘇俄剛絕倒威脅,但是他們更多的是擔心中國修通了到新疆、外蒙古的鐵路之後,他們要想在奪取這些地方就會更加的困難,同時中國要跟他們打仗,後勤供應壓力也會更加的小。

此時的印度,日、印雙方已經準備好了。1月22日,日印軍集結70萬大軍從恆河的支流昌巴爾河上游的東岸想英印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受到日印軍強大的攻勢,防線搖搖欲墜,英國軍方非但沒有一絲的不快,反而非常高興。英國人得到軍方的計劃後,已經將恆河以北的權力移交給當地的印度人,軍隊逐步撤離。

如今日印軍調集了這麼多軍隊發起攻擊,他們又完成了部署,英國人決定立即實施計劃,他們的生化科學家立即給關押的犯人注射了狂犬病毒、鼠疫等細菌,同時在大量的水中釋放了這些病毒,還有被日軍飛機炸死的印度人身上也注射了這些病毒,但是這已經適2月上旬的事情了。

在給被炸死的印度人注射病毒時,英日雙方已經在昌巴爾河流域激戰10余天,這期間英國人完成了所有細菌戰的準備工作,現在就等瘟疫爆發了。

工作做完之後,英國人預計這場瘟疫絕對難以控制,相信可以達到他們預定的目標,於是開始佯裝潰退了。

而在英國人大肆的散播病毒時,日本人同樣沒有閒着,他們也在水中散播病毒,釋放了大量帶有各種細菌實驗鼠,還有在英國飛機炸死的印度人身上也注射了這些病毒,甚至還有重複注射的,一個人遭到了英日雙方雙重禍害。

2月6日開始英軍開始“潰退”,事情出乎出英美蘇三國領導人以外所有人的預料,尼赫魯沒想到英國人會真的敗得這麼快。

英國外交部則努力讓人們相信英國不是潰敗,而是主動撤退的,但是日本人、印度人則聲明英國人是被擊敗的,這次幹掉英軍十餘萬人,撤退損失也太大了把,但是如果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這些軍隊是穿上了英軍復裝的印度阿三。

英國人故意說自己撤退,這樣反而更能迷惑日本人和印度人,而對方的反映、國際上反應,都認爲英軍是潰敗,日本和印軍可是報出了英軍的傷亡數字,直接證明了英軍不是主動撤退。

英國政府對於日本人和印度人的反應非常的滿意,等瘟疫爆發,英國人就可以推掉所有的責任了。

2月中旬瘟疫終於爆發,英國人此時已經大部撤到了印度河東,瘟疫來的是如此的兇猛,整個印度北部地區都籠罩在瘟疫當中。

英國人沒想到瘟疫爆發的面積那麼龐大,那麼洶涌,他們此時此刻爲印度人祈禱了一下,然後就開宴席慶祝。

日本人此時也是一樣,不過在印度的日本人還是表現的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同時雙方的政府都在指責對方策劃了這場瘟疫,世界各國都相信這一定是一場人爲的瘟疫,否則爆發的規模不可能這麼大。

這次的瘟疫雙方都使用了最新的成果,印度不到三天就有十萬人死亡,而且瘟疫越來越嚴重十天後,大約有2千萬人感染瘟疫,歐洲媒體把這次瘟疫比作中世紀的黑死病,雙方一直在不斷的打口水仗。

日本人指出英國人剛剛撤走瘟疫就爆發了,絕對是英國人乾的。後來日本人又指出根據調查,那些戰死的英軍其實就是穿着英軍服裝的印度人,並且列舉了大量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尼赫魯政府自然在這個時候管真的是誰幹的,一定是指責英國人了,他們也用大量的證據證明是英國人乾的。

印度人認爲歐洲的局勢惡化,盟國想要從印度抽身,但是有擔心日軍和印軍會幫助阿拉伯人解放。同時英國人還要報復印度獨立,所以英國人用瘟疫報復印度,同時可以在這一代形成一個巨大的瘟疫帶來阻擋日印軍的進攻。

印度人說的還真的很有道理,同時如果印度人死的差不多了,那麼英國人日後返回來就方便的多。

國際社會都比較認同這一點,就算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也相信,當然他們不能承認這一點,這可是違反國際道義和國際公約的,而且還是他們參與制定的,一旦承認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英國外交部對此提出了異議,英國人認爲是日、印雙方策劃了這場瘟疫,或者是日本人單獨乾的。

首先如果是日本人單獨乾的,對日本有着非常巨大的好處。衆所周知日本人一直希望奪取更多的領土作爲殖民地,或者直接變成他們的國土,在中國,日本人就是這麼幹的。日本人在中國的幾年就一直實用生化武器。東南亞也策劃了一次非常大的瘟疫,這場瘟疫導致東南亞國家人口損失過半,源頭地區更是百分之九十死於瘟疫。

尼赫魯政府因爲最開始日本在印度的勢力弱小,因此採取的是扶持尼赫魯的政策,而不是像對待中國的傀儡那樣完全控制,尼赫魯自然也不願意手中握有一百萬大軍然後還要成爲日本人的傀儡。

日本人擔心直接動手會把印度人再一次推向盟國,所以採取了瘟疫這種手段,只要消滅了大部分印度的人口,那麼尼赫魯就無法對抗日本人,最後印度將會成爲中國的替代品,成爲日本人嚮往的大陸,日本人就會將大量的人遷移到這邊。

日本是個島國,那裡多地震、火山、颱風等自然災害,因此日本一直嚮往大陸,因爲很多原因日本快要打下中國了,但是最後功虧一簣,現在中國強大了,日本就更加沒有辦法對付的了中國,因此拿印度下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印度的人種和宗教都跟日本不一樣,在加上印度政府並不爲日本控制,想要移民同化也不可能,因此消滅這些印度人是最好的方式。印度人死光了,那印度就是日本人的了。

英國人這麼大肆的分析一番,也很有道理,似乎日本更加有作案動機,一時間大家紛紛猜測應該相信誰。

日本這個時候自然不能沉默,日本在行動上派出了大量的醫務人員,當然這些人都是事先受過訓練,只不過是去做做樣子,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到位的。

同時日本政府依舊在繼續指責英國人,日本人爲了逼真還故意讓日軍上萬人感染了瘟疫,當然日本人知道瘟疫是自己搞的,到時候他們只要把這些人找個藉口運回日本,絕對不會有事,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次他們跟英國人那麼默契,一起策劃了這場瘟疫。

日本人將日軍感染瘟疫的照片發了出去,還邀請國際上的媒體來看看日軍的感染人員。國家上的媒體看日軍居然有上萬人感染了,一時之間又覺得日本雖然有作案動機,但是沒必要讓自己這麼多人都感染瘟疫,特別是印度的媒體看到日軍的感染人員居然有上萬之多,他們開始還是挺懷疑日本人的,但是現在又覺得是英國人的可能性更大。

事情確實太巧了,英國人剛剛撤離,印度就爆發了不可控制的瘟疫,而且瘟疫爆發在主要地區實在開戰前英國的控制區域。

這其實也是日本人爲了避免嫌疑,所以並沒有在已經控制區域的腹地釋放病毒,只是在戰場區域還有拿下的英國控制區這麼做了。

英國此時還真的拿不出什麼更有利的證據是日本人做的,在上萬日軍感染者擺在眼前的時候,大家更願意相信是英國人做的,而不是日本人。

不過英國人依舊堅持不是自己乾的,同時把那些分析更細化的說了出來。

不過英日兩國怎麼打口水仗也不過是盟國和軸心國的利益之爭,並沒有誰真的去援助印度什麼,美國、英國、德國、蘇聯的政府可沒有任何行動要去救援印度人,所有人都只有口水仗而已。

印度的瘟疫已經從北部擴大到中部,而後又擴大到恆河北部,瘟疫讓整個印度都震動了,所有人都在爭相逃離瘟疫區,能逃離印度的直接逃離印度了,瘟疫已經控制不住了。

尼赫魯政府已經將首都遷移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以河流爲界,讓軍隊十步一崗,不讓任何人南渡,北邊已經被放棄了。

印度爆發如此規模的瘟疫,作爲鄰國的秦國和中國也是十分的緊張,秦國雖然以戈西河和恆河與印度爲界,但是瘟疫的規模如此之大,誰也不知道會通過什麼傳播過來。還有中國開着青藏高原,雖然地廣人稀,但是也不能大意。

而王漢章心裡卻活絡了,印度多肥沃的地方啊,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土可以當作耕地,後世養活了十幾億人口,根據情報印度每天在大量的死人,如果這樣的話,自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等差不多了,就派兵佔了那裡。

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7章 唐刀第16章 美蘇關係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41章 中蘇戰爭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45章 終極策略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9章 秘密會議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58章 普世價值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56章 密約泄漏第40章 重重一擊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6章 領土談判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24章 海戰第49章 開戰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8章 陽謀成第15章 對美宣戰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34章 奪艦計劃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4章 局勢危急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43章 進攻巴爾幹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38章 援助德國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43章 納粹會議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6章 橡樹嶺上空的蘑菇雲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68章 蘇聯敗退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56章 守溪待鹿第29章 裕仁死後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9章 原子彈第6章 大戰前夕第36章 再次合作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9章 導彈攻擊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9章 御前討論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33章 有何詭計第57章 終極武器第6章 大戰前夕
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7章 唐刀第16章 美蘇關係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41章 中蘇戰爭第49章 日本換人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45章 終極策略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9章 秘密會議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40章 中東戰爭(四)第58章 普世價值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25章 計劃泄漏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56章 密約泄漏第40章 重重一擊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6章 領土談判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24章 海戰第49章 開戰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8章 陽謀成第15章 對美宣戰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34章 奪艦計劃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4章 局勢危急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29章 工業計劃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58章 和社會黨談判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43章 進攻巴爾幹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38章 援助德國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43章 納粹會議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6章 橡樹嶺上空的蘑菇雲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68章 蘇聯敗退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56章 守溪待鹿第29章 裕仁死後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9章 原子彈第6章 大戰前夕第36章 再次合作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9章 導彈攻擊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9章 御前討論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43章 納粹會議第33章 有何詭計第57章 終極武器第6章 大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