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民族未來(下)

見老蔣這樣都不心動,王漢章決定把重磅炸彈拿出來,王漢章嘆氣道:“唉……委座其實我又何嘗不知道呢,但是今天不動手,蘇俄擊敗德國十年內必然會對我們動手。”

蔣介石道:“此話曾講?”

王漢章道:“委座,您發誓下面聽到的絕對不會讓你我之外的第三個人知道。”

一聽還要發誓,不管怎麼樣都會吸引別人的好奇心,蔣介石道:“什麼事情啊,還要發誓。”看王漢章不像開玩笑,蔣介石舉起右手對天道:“我蔣中正對天發誓,今天我與王漢章所談之事絕對不讓第三個人知道。”

王漢章聽他發完誓,我會針對蔣介石道:“委座,其實我要冒險進攻蘇俄,確實是因爲以後絕對不會再有今天這樣的機會了。或許您還不知道,美國、德國、蘇俄正在研究一種叫原子彈的武器,也叫核武器,這事一種不同於常規炸彈的炸彈,只要對着某個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或者德國的柏林、蘇俄的莫斯科,只要一刻爆炸後瞬間就會將這座城市摧毀,無論什麼東西,人與畜與物都會化成灰灰,而且這種武器爆炸後,在爆炸的區域會形成輻射,人一旦進入,受到輻射後,人就像得了瘟疫一樣到處腐爛,會得各種怪病,總之這裡要恢復能生存人至少需要一百年,要是要完全恢復爆炸之前的環境兩百年都未必夠。”

“委座,美國、德國有,畢竟跟我們相差那麼遠,所以到時候頂多恐嚇我們一下,但是蘇俄不一樣啊,從明朝末年沙俄東擴,到近代,我們被奪走了多少領土,而且俄國對領土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等他聯合英美擊敗了德國之後,他們就可以造出核武器,到時候他拿武器往您面前一擺,要您把新疆東北割讓給他,您到底是割還是不割呢,隔了以後他要華北、要真個中國那怎麼辦呢,到時候您怎麼跟億萬國民和華夏民族的列祖列宗交代呢?”

“這個……”蔣介石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王漢章繼續道:“另外委座,美國打贏戰場戰爭之後,就會徹底代替英國成爲世界的新霸主,德國一投降,新霸主肯定要打壓那些會威脅到他地位的人,蘇俄算一個,我們華盟算一個,而我們在人種、宗教、生活習慣都跟西方世界不一樣,他們是不可能接受我們的,因此到時候我們必然是被打壓的對象,到時候他們爲了徹底讓我們一瘸不振,不但有可能武器進攻我們,暗中也會像今天的蘇俄支持外**立一樣支持邊境的的少數民族獨立,在境外會封鎖我們,您知道現代工業離不開石油,但是中國沒有多少,石油在西伯利亞,在中東,他們沒有一個地方在我們手中,到時候就算別人不來打我們,我們也發展不起來,沒了石油,我們會越來越落後,直到有一天,他們輕易的就把我們滅了。”

“這個世界現在可是基督徒在掌控,如果不趁着原子彈這種武器還沒出來,趁着我們人多還能在戰爭中派上用場,爲華夏民族爭取到足夠的生存空間,那麼今天沒有滅亡,也只不過是把時間延後了幾十年。”

看蔣介石一直在挺自己說話,時而沉思,王漢章慢慢的道:“其實日本人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不過我們不能跟他們一樣小家子氣,他們國家小,民族意識狹隘,總覺得控制了東亞,比日本大上幾十倍,他們就滿足了,但是在印尼、菲律賓那裡雖然糧食產量不錯,但是礦產資源太少,不適合民族的千年發展,頂多百年他們就會後悔了。”

“我之所以放着跟日本人的深仇大恨不管,而且挑戰更加強大的蘇俄,就是看到了這種戰略問題,只要我們奪取了西伯利亞、中亞,那麼民族復興有望,不會再怕別人的封鎖,至於跟日本人的仇想什麼時候報就什麼時候報。先把最強大的打死了,還會怕那些小弟嗎?”

蔣介石道:“事關重大,我要考慮一下。”

王漢章道:“那好委座,我就告辭了,不過記得你自己知道就好了,民族的未來就看您的了,我只是個配村,今後子孫後代,千年、萬年記住的還是您。”蔣介石笑了笑,王漢章辭別了蔣介石回去休息了。

今天的談話對蔣介石的衝擊實在太大了,當初第一回見王漢章,王漢章讓蔣介石的兒子當皇帝,蔣介石就感覺到衝擊很大,特別是去中國境外當皇帝,非常的新鮮,不過那次機會錯過了。

蔣介石這幾天一直沒有見王漢章,王漢章也不急,畢竟沒有那麼快,反正該準備的都在準備了。

條約簽訂後,日本加緊了撤離,但是蔣介石只是告訴下面,日本人如果撤離不要打,派兵接收就好,因此下面的人並不知道兩國的協議。

不過日本人快速的撤離,並沒有瞞住英美兩國,他們對於中國方面不趁機進攻還是很有意見的,英美現在非常的希望中日兩國打的兩敗俱傷。

眼看着日本人撤走,中國軍隊只是在後面慢慢的接收地盤,史迪威從長安飛到重慶見王漢章。

“王,根據我們的情報,日本人大規模的撤軍,爲什麼你們只是在後面接管地盤,而不進攻呢?”

王漢章道:“我們也想啊,不過日本在武漢有30萬軍隊,如果進攻,我們缺少飛機,並無太大的把握,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判斷日本人是要全面撤出武漢等地,如果這樣,我們就可以兵不血刃的重新控制武漢,那不是很好嗎,沒有軍隊傷亡,民衆也沒有傷亡,他們的財產也非常的安全了。”

史迪威道:“但是他們要是離開了,肯定會在下游集中兵力和你們作戰,到時候你們更加的難打了。”

王漢章道:“此言差矣,根據目前日本人的動向看他們的樣子是要撤到華北東北和長三角地區,那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費一槍一彈拿下華中等地,還有河南,如果我們進攻的話,日本人說不定會留下來跟我們決戰,到時候把這些地方全部打爛了,我們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力物力去建設,問題是這些我們都缺乏,所以放他們離開是明智之舉。”

“至於你說的他們集中兵力更不好打,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爲,等貴國的飛機全部到位,那我們就有一千多架飛機,而且比日本的先進,到時候日本人月集中,轟炸的效果就更好,我們的死傷反而會更少。另外也避免了華中等地被戰火蹂虐。”

史迪威道:“但是如果他們把撤離的兵力用於太平洋,那我們的兵力就被牽制在這裡,就不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反攻歐洲,那世界的遭受戰火的時間或許會更長,你知道那樣將會有更多的人因此而死。”

王漢章心道:“草,他媽的,歐洲死多少人關我們什麼事,難道爲了歐洲能活着多一點的人,中國就應該不計傷亡的去進攻,幫美國牽制日軍嗎?何況你們根本沒有誠意,總是找藉口拖延物資的到位。”

但是嘴上王漢章還是笑呵呵的道:“我真不明白,爲什麼你們就不能先把日本人幹掉,再去歐洲打德國呢,日本的陸軍又沒德國強大,但是日本的海軍比德國強大的多,我認爲日本更能威脅到美國的本土吧,真不明你們的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放着能威脅到你們本土但是實力相對德國弱小的日本不大,反而要去打德國人,他們再蹦達也很難進攻到美洲吧?”

史迪威道:“當然不是,表面上看德國的海軍力量很弱,但是一旦德國拿下蘇俄,就可以集中力量進攻英國,沒有了蘇俄的牽制,英國人恐怕也沒有跟德國繼續作戰的勇氣,到時候投降了,美國就要單獨面對德國,而德國則可以集中歐洲的力量進攻美國,而且南美洲那些國家親德,到時候德國統一了歐洲,世界上將再也沒有人能阻擋希特勒了。”

“而日本雖然海軍看似強大,但是已經不足以對美國構成威脅,他們的陸軍更是差勁的要命,我們先打他就會給德國留下更多進攻蘇俄的時間,現在蘇俄一直在苦苦支撐,天知道什麼時候會投降呢?”

王漢章道:“你說你們,說了全力支持我們,你們出物資,我們出人,到時候拿下朝鮮,然後用飛機就能炸燬日本,再派你們的海軍直接從日本登陸,日本肯定很快就投降了,你們也不用死那麼多人打日本了,但是你們偏偏總是在物資上卡我們,我們總有點想盡力打日本人又使不出太大的力。”

“你說你們援助英國、蘇俄,一下子就援助那麼多,都是成百噸的運過去,可是我們纔要那麼一點,你們居然總是說沒有或者缺、沒生產出來、消耗太大,英國和蘇俄都能生產武器彈藥,他們都是工業強國,而且英國還沒有在歐洲怎麼打仗,我就不明白哪裡來的那麼多消耗。坦白的說,你們是不是特別不希望我們打敗日本啊?”

史迪威驚恐道:“王,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要是我們不希望你們勝利,幹嘛要援助物資給你們呢?”

王漢章道:“你們只是想利用我們消耗日本人,你們擔心我們先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到時候會廢除那些不平等條約,那樣你們在中國的利益就沒有了是吧,把日本放在後面打,到時候不但能收拾日本同樣還能收拾中國對吧?”王漢章爲了避免史迪威糾纏,所以說出這番話,表明自己不信任他們,那樣史迪威肯定不會天天來纏着自己了。

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11章 落日前第52章 全面撤退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37章 說客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61章 籠絡軍心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65章 杜魯門的盤算第71章 溫哥華第6章 大戰前夕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25章 工業發展第59章 原子彈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55章 受降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47章 見龍雲(二)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章 交好德國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65章 撕破臉皮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1章 炫耀武力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7章 檢閱88軍第50章 御前決議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9章 秘密會議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65章 杜魯門的盤算第14章 內政(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34章 奪艦計劃第58章 普世價值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2章 局勢惡化第41章 民主抉擇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22章 石油工業第52章 全面撤退第27章 瘟疫來了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24章 初戰告捷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55章 噴氣式飛機V5第5章 小鎮槍聲第43章 顧氏外交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35章 日本攻澳第14章 內政(一)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6章 領土談判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章 失落的過去
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11章 落日前第52章 全面撤退第28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37章 說客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61章 籠絡軍心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65章 杜魯門的盤算第71章 溫哥華第6章 大戰前夕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14章 夢想破滅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25章 工業發展第59章 原子彈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55章 受降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47章 見龍雲(二)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5章 交好德國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39章 盟國的再一次勝利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65章 撕破臉皮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1章 炫耀武力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20章 猶太人的的盤算(一)第55章 意大利投降第35章 日本攻澳第37章 檢閱88軍第50章 御前決議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9章 秘密會議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65章 杜魯門的盤算第14章 內政(一)第57章 龍雲稱帝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34章 奪艦計劃第58章 普世價值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2章 局勢惡化第41章 民主抉擇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22章 石油工業第52章 全面撤退第27章 瘟疫來了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24章 初戰告捷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55章 噴氣式飛機V5第5章 小鎮槍聲第43章 顧氏外交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35章 日本攻澳第14章 內政(一)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54章 蔣介石決定了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46章 突擊小分隊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12章 一定要進攻美國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6章 領土談判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5章 失落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