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遊說尼赫魯

“總統先生,不要再猶豫啦,只要您答應,物資很快就會運給你們。”

尼赫魯冰冷着臉,事實上印度確實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亞洲大陸除了朝鮮、以色列還有印度,其他地方都盡數被中國人控制,印度土地肥美,耕地多,真正的開發起來養活他十億八億人是沒問題的,尼赫魯也相信中國人遲早會對這裡動手。

“總統先生,中國人是不會看着印度這麼肥沃的土地不下手的,如果您打算拱手將土地交給中國人,那我無話可說,但是如果您沒有打算這麼做,那你還不如趁着中國人虛弱的時候給中國人致命的一擊。”

“嘿嘿……”尼赫魯冷笑道:“特使先生,您覺得我們能給中國人致命的一擊嗎?”

“絕對可以,不要不相信自己。”

尼赫魯看着美國特使眼都不眨一下,意思是別睜眼說瞎話了。

美國特使這雖說不是說不成功便成仁,但是杜魯門派來的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總統先生,我國正在研製原子彈,之前已經成功了,只不過出了點小小的意外,但是再有三五個月我們就可以製造出來,到時候軸心國必定失敗,今天如果貴國能夠從這裡給中國人一擊,他們在這些地方防禦十分的虛弱,不管你們能不能成功,至少可以牽制數百萬中國精銳的士兵,這麼一來他們能夠用到北美的士兵就少了許多,這樣可以減少我們的壓力。現在只要堅持到我國研製出原子彈。我們必然大勝。到時候貴國也可以光復故土不是嗎?”

“鮑威爾先生。您說的很好。但是憑藉我們虛弱的國力實在無法發動什麼像樣的攻擊。您也看到我們的武器裝備了。都是日本人用了不要的。而中國人用的都是自動武器。再有我們也缺少飛機。坦白地說。就算我們偷襲成功。頂多打到喜馬拉雅山腳下。接下來就是中國人的反攻了。在他們強大的空軍面前我們只有挨炸的份。在他們的機械化裝甲軍面前你讓我拿什麼頂住他們的攻擊呢。你們纔跟他們打了兩個月不到就被他們登陸然後快要打到美國了。我們沒有海洋可以依靠。我們沒有美國那樣強大的工業實力……恐怕等你們研製出原子彈。我們早就滅亡了。”

尼赫魯也不傻。雖然他非常想要揮兵北上收復印度的失地。但是印中的實力相差實在太大了。中國人早就可以研究世界數一數二的先進武器。而印度呢。除了日本人援助的三八步槍和一些迫擊炮的生產線。印度幾乎一無是處。

當年中國人雖然武器裝備落後。但是日本人也強不到哪裡去。日本人的強大緊緊是跟中國人比。中國的領土面積可是日本的幾十倍倍。人口也是現在日本的7倍。加之中國腹地崇山峻嶺。天險無數。日本人在剛開始奪取中國沿海平原和交通便利之地後就因爲戰線過長,背後游擊隊遍地開花而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的。

今天的印度跟中國對比呢,無論領土、人口、工業,只要是積極的一面印度沒有任何一方面可以跟中國比。

當年中國後來還有盟友,但是今天美國自己都快被人打到老家了,可以說盟國比之前危險了很多,盟國已經沒有那種穩固的大後方了。

美國人不再是可靠的代名詞了,尼赫魯不得不考慮清楚,當然同時也要藉機看看能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怎麼會,印度南部也有大量的山脈,有很多天險,中國的海軍力量有限,他們無法封鎖海洋,我們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武器物資給你們,你們支撐一下,等我們的原子彈製造出來就是中國人的末日,到時候他們還敢不把佔據的印度領土交給你們?”

“特使先生,貴國武器裝備先進,但是在中國人的打擊下被佔領的領土已經超過整個印度了,您看看我們現在,恆河以北,印度河以西的領土完全被中國人佔領,而且他們已經移民了,且有重兵。”

“而恆河口至印度河口到克什米爾這塊巨大的三角地帶,中國人也駐守了相當部分的軍隊,如果不是他們擔心瘟疫爆發,恐怕已經開始移民了,原來的印度已經有半數領土被中國人佔據,而且佔據的還是最肥沃的地方,再說我們的人口經過大瘟疫之後剩下不足8000萬,樣樣不如人,你叫我拿什麼打,我看中國人在打敗盟國之前是不會對我們動手的,否則他們現在就可以動手了,所以還是等貴國的原子彈研製出來轟他之後我們再收復失地吧!”

“總統先生,”鮑威爾非常的惱火,以前誰敢跟他這麼說話,去了那個國家不都是座上賓,但是今天美國存亡要緊,能夠隨附印度給中國人找茬也好,只要說服印度,到時候都不用美國出手,中國人一定會打的印度人哭爹喊娘。

“總統先生,”鮑威爾平復心中的怒氣道:“您說的都對,可是您有想過嗎,如果您不在這裡牽制中國人,中國人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我們,萬一在發生上次的事情,盟國就真的完蛋了,到時候印度在這個世界上將沒有任何盟友,中國人免掉印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印度再也沒有救了,到時候以中國人的兇殘,他們一定會殺光印度人的。”

“但是你們現在肯跟我們一同抗擊中國人的話就不一樣了,至少你們可以牽制幾百萬中國士兵,這樣減小了我國的壓力,我國應對起中國來就會更加的從容。至於你們大新抵擋不住,你們擔心到時候你們的權益等不到保障,我認爲這完全沒必要擔心,我國是自由、民主、公正的國家,如果您擔心,我們可以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簽署合同,這樣就具有了法律效應,我們如果賴賬的話也會被國際誰會唾棄的。”

“這個……”尼赫魯冒出了這麼兩個字。

鮑威爾繼續道:“總統先生,如果你們不加入我們不管誰勝誰敗你們都只有死路一條不是嗎,中國人贏了,他們就會滅了你們,盟國贏了,英國人一定會捲土重來重新殖民你們,如果你們沒有經歷那場大瘟疫,我相信你們育能力抵擋得住英國人的進攻,但是今天你們所有的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八千萬,是絕對無法跟英國人抗衡的。”

“如果你能加入我們,我國必然會阻止英國人吞併你們,英國人不敢得罪我們的。”

“真的?”

“當然啦,總統先生!”鮑威爾從尼赫魯的話語中撲捉到一絲別樣的信息,尼赫魯鬆口了。

“不蠻總統先生,我國有意在戰後組建聯合國以制止暴亂,維護世界和平,屆時則需要幾個常任理事國處理國際日常事務的糾紛,美國、英國、法國自然是其中之一,蘇聯的地位有待考量,畢竟他們的國民被殺光了,現在只有遺落在海外的一些罷了,但是就算那樣也才四個而已,我們需要五個國家,如果貴國願意的話那就是這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之一了,到時候貴國可就是世界五大國啦!”

“聯合國?”尼赫魯嘴裡唸了一遍,聽起來這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確實很誘人,如果真的可以的話,印度從此就是世界五大國之一啦,而且至少是世界第二,第一自然是美國啦,至於英法,尼赫魯並不認爲這兩個國家有什麼,至於蘇聯,已經是個笑話啦!

坐等中國來滅亡印度確實不是他尼赫魯的性格,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尼赫魯打算跟美國人幹了,當然他不會就這麼答應了,如果能借機爲印度開疆拓土,那就更好了,以後他一定會在印度歷史上萬古流芳的。

鮑威爾聽尼赫魯的意思一位他沒聽懂,於是趕緊道:“不錯,聯合國,貴國擔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處理國際事務,當然也有可能是四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呵呵,鮑威爾先生,這些東西刻度虛得很啊,暫且不說能不能兌現,就算兌現了那又怎麼樣,又不能給印度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

“天啊,總統先生,您真的不認爲他有什麼好處嗎?”

“當然,印度的領土又不能多一寸,糧食也不會增收不是嗎?”

“總統先生,聯合國成立之後自然會成立一個安全理事會,主要負責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也就是說涉及國家重大政治軍事問題的聯合國決議都是由聯合國安理會作出,而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對任何決議都有一票否決權,能夠左右聯合國對國際問題的處理,實質上充當着世界警察的角色。這是一種國際政治上的特權,你覺得這會對於貴國沒有好處嗎?就算您看不到這些,那麼能夠擔任常任理事國之一的國家必然是強國,至少大家公認印度是世界強國了,那個時候貴國的國際知名度定然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正好處比比皆是,以您這麼高的智商應該很清楚這些了。”

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章 德國人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13章 敗退前夕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42章 毒氣戰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17章 核武器第42章 紅魔第40章 重重一擊第2章 局勢惡化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28章 發動機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62章 籠絡人心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48章 準備第16章 工業體系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10章 全殲56師團第16章 變故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10章 沒事找事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8章 僞蒙古來降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7章 中德結盟第55章 人工降雨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48章 準備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61章 轉道日本第57章 大寒冬第15章 對美宣戰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29章 貨幣金融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53章 兩害取其輕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58章 逃出生天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68章 蘇聯敗退第2章 ,三巨頭會議(中)第40章 重重一擊第51章 冬眠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1章 落日前第61章 炫耀武力第15章 內政(二)第58章 局勢轉安第44章 美國人受刺激了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9章 蘇軍潰敗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53章 兩害取其輕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56章 守溪待鹿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67章 中東內亂
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章 德國人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13章 敗退前夕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30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42章 毒氣戰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17章 核武器第42章 紅魔第40章 重重一擊第2章 局勢惡化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28章 發動機第17章 僞蒙古高官的盤算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62章 籠絡人心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48章 準備第16章 工業體系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10章 全殲56師團第16章 變故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10章 沒事找事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18章 僞蒙古來降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7章 中德結盟第55章 人工降雨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48章 準備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61章 轉道日本第57章 大寒冬第15章 對美宣戰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29章 貨幣金融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53章 兩害取其輕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58章 逃出生天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14章 庫倫大會戰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68章 蘇聯敗退第2章 ,三巨頭會議(中)第40章 重重一擊第51章 冬眠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39章 第一波攻擊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11章 落日前第61章 炫耀武力第15章 內政(二)第58章 局勢轉安第44章 美國人受刺激了第10章 德國的軍購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20章 搶灘登陸第19章 蘇軍潰敗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53章 兩害取其輕第68章 欲哭無淚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49章 御前討論第19章 美軍的困局第56章 守溪待鹿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67章 中東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