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可以不回去,白鴻軒和林妙妙可不行。
任憑兩人苦苦哀求,永寧王就是不鬆口。
“你們倆必須得回去,小六,你是皇子,哪有皇子不回宮過年的道理。”
最後,白鴻軒和林妙妙只能不高興的答應下來,但是兩人還沒玩夠,就又給永寧王爭取了半個月的時間,反正他們就兩個人,快馬加鞭半個月的時間總能趕回京城了。
永寧王拗不過他們,也只能同意。
這下小兩口似乎要牟足了勁把沒去的地方去一邊,把沒玩的地方玩一遍才甘心,每天天不亮就從白府跑了,有時候連晚上都不回來,永寧王也隨着他們去。
隨着珍珠海場定下來,彭老漢又要開始養珍珠的事在江安城又傳開了,大家紛紛趕到海灣去看熱鬧。
見真的有人在那不停的忙活,而且彭老漢則站在旁邊指揮,人們才確信這彭老漢又要開始折騰了。
讓大家好奇的是,彭老漢前幾年爲了養珍珠把家財都給敗光了,哪裡有錢又開始養了?
後來大家纔打聽到,原來這珍珠不是彭老漢要養的,而是白府的世子妃要養的,一時之間議論紛紛,有人說這世子妃是錢多沒地方用了,也有人說這是彭老漢的造化,說不定有世子妃的支持,這彭老漢還真的養出來了珍珠呢。
彭老漢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婦,連帶兩個已經大了的孫子孫女一起就已經七個人了,後來又加上了彭大民一家,彭老漢覺得人手夠了,就沒讓沈瀾芸再招人,沈瀾芸也不可能讓他們白乾活,就給了每人一個月二兩銀子的工錢,算下來這在珍珠海場幹活比往年彭老漢自己養珍珠賺得還要多。
只是這海場圍好了,珍珠蚌也都放進去了,彭老漢只能照着自己之前研究出來的一些經驗,將這些珍珠蚌裡有可能有珍珠的挑選出來放到一邊,那些沒有可能長出珍珠的則放到另外一邊繼續養着。
說白了,就是全憑天意。
沈瀾芸來了幾次海場,就在想,能不能有什麼辦法能讓珍珠蚌能百分之百的產出珍珠。
要想知道這珍珠是珍珠蚌怎麼產出來的,就得將珍珠蚌給掰開來看。
可是接連開了好幾個,都只是已經成型的珍珠,實在不知道這珍珠蚌是如何產出珍珠的,倒是有幾個拆開了的裡頭珍珠還未成型,可以只能勉強看到一團深色的東西。
沈瀾芸也不急,只讓彭老漢慢慢研究,總能找到方法的。
海場建成之後,白若辰和小石頭就像找到了玩耍的地方,整日的泡在還廠裡和彭螺二妞等人玩,彭海能每天見到爹孃妹妹也高興,更加小心翼翼的伺候白若辰了。
到了十二月,江安城的幾個港口開始熱鬧了起來,原來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都會有一批船隻靠岸,大多數都是藩國人的也有一些做海上生意的中原人,但是很少。
這次靠港的船隻裡,只有一艘船是幾個中原商人合夥經營的,他們的船比不上藩國人的船,出去一趟回來也得一年了,船上的東西幾家人分,到手其實就分不到多少了。
反倒是藩國人的船隻,每次靠港都滿滿當當的,這時候就有不少中原商人去找他們買東西,跟他們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