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家史

老K按照過去說法是根紅苗壯純工人家庭出身,在那個無比幸福時代也曾經驕傲自豪過一陣子。他爺爺和當年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曾經是個農民,家裡以種水稻爲主。爺爺上過5年私塾,在家裡種過幾年地,然後就跟着村裡一位長輩去漢冶萍公司當礦工。據爺爺自己說他年輕時好喜維新愛動腦筋琢磨,下井挖煤第二年他無意間發現事故苗頭,馬上喊大家立刻撤出工作面。有人不相信行動遲緩結果受傷,但沒有一個人死亡。事後工長冀大叔說你小子雖然年輕但有靈性,以後你就在幹活之外負責安全,發現有危險馬上喊大家撤出。在礦上幹幾年活之後爺爺和邊氏結婚,親奶奶她爹是鐵路火車司機,由冀大叔做媒定親。太爺爺太奶奶來看過後雖然對她不太滿意,個子不高小腳沒上過學,但女方提出不要彩禮錢還幫助蓋房子也就同意了。邊氏1944年2月因病去世,老K1947年出生所以他沒見過邊氏,不過爺爺後老伴彭氏奶奶對他也挺好。彭氏高個子天足念過私塾,她沒上過班但確實做到了三從四德,裁剪手藝不錯愛穿旗袍愛打扮。對孩子們她從不發脾氣,孫輩人都是上學之前就跟着她讀《三字經》《百家姓》《論語》等古書,給老K打下很好國學基礎。當時礦工中有不少人蔘加幫會組織,太爺爺認爲幫會盡幹些傷天害理事情不讓爺爺參加。但是爺爺也有幾位拜把子兄弟,爺爺排行老三。其他人是老大胡大爺,齊二爺,樓四爺,方五爺。以後胡大爺死於井下事故,齊二爺在煤礦幹到解放後退休。樓四爺參加北伐軍和南昌起義,當過紅軍營長在抗戰中犧牲留下兩個女兒,小女兒就是老K他娘。樓四爺離開後,外婆和她兩個女兒由幾位把兄弟接濟生活費和上學學費。1932年外婆帶着兩個女兒回農村自己孃家,老K只在烈士紀念館見過外公照片,據說那是從煤礦人事檔案裡找出來。方五爺1936年離開煤礦,去湖南一家礦山幹活。抗戰期間他一家後撤四川,在一家煤礦幹活當工長,以後留在四川沒回來。

爺爺結婚第三年伯父大鵬出生,那一年秋天來了能人李隆郅(李立三),帶領工人組織起俱樂部,講解各種道理讓爺爺深受教育。第二年縣**關閉工人俱樂部,資方三個月沒發工資。毛先生、李隆郅、劉先生先後前來組織工人和資方鬥爭,最終大罷工取得勝利。改善了工人勞動和生活條件。後世研究者根據歷史檔案得出結論說;這次罷工勝利也與當時**財政困難需要馬上覆工,這家官營企業領導人窮苦人家出身良心未泯,最後關頭選擇妥協沒有使用武力鎮壓有關。1924年他離開後,新任企業領導就不再妥協,槍殺工會領導人。以後爺爺總結他預防事故經驗寫出來傳授給其他工人,改進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煤礦主管英國人龐先生接見爺爺鼓勵他一番,讓他當工長提升工資。爺爺說這位英國工程師當時在煤礦主管技術工作,能說比較簡單中國話,1938年底他離開煤礦回國,日本人接管煤礦。礦工們說這個英國佬至少有良心,在減少安全事故上下過很大力氣。那些日本鬼子都是黑心腸,只顧增加產量不顧礦工死活。

雖然罷工勝利提高了工人待遇,但在當時條件下根本買不起房子。礦工大多數都不是本地人,他們使用各種廢舊材料外加自己砍樹採石利用煤矸石砌牆蓋起各種簡易房子,老K家就住在這種貧民窟棚戶區裡。1924年姑姑鵬美出生,1926年爸爸鵬立出生。1927初年爺爺老丈人說煤礦下井太危險,我在鐵路你就來鐵路上班吧。爺爺去見鐵路紀段長時他說你在煤礦小有名氣,來我們這裡也希望你能好好幹活,你就來機務段學習修理火車頭吧。爺爺到鐵路機務段上班後很快就掌握了蒸汽機車維修技術,三年後成爲機務段技術能手。到鐵路後工資高於煤礦,1931年秋天爺爺在城裡租房居住,原來那4間棚子送給齊大爺讓他兒子結婚用。年底太爺爺太奶奶進城到家裡來一次,太爺爺說人往高處走,那些破棚子就不是人住地方。你這到鐵路漲了工錢,還搬到城裡讓孩子們在城裡上學做的很對,真要感謝你老丈人。爺爺說到鐵路機務段一開始修理英國造德國造機車,以後修過比利時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機車。抗戰期間原有機車被日軍打壞不少,爲適應運輸需要,日本人從國內運來一些二手舊機車。這些舊機車需要大修才能使用,機務段段長和工頭都換成日本人,對待工人十分兇狠經常剋扣工資。家裡雖然經常餓肚子吃不飽飯,但爺爺堅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讓姑姑和爸爸去上學。抗戰勝利後缺少機車鐵路幾乎陷於癱瘓,美國人雖然免費提供了KD6和KD7型蒸汽機車但數量太少。長官讓爺爺帶領工人去搜集舊機車,把抗戰期間被日本人打壞,還有報廢舊蒸汽機車大修後繼續使用。火車司機不夠用時,爺爺也曾經被抽調去當火車司機,到過省城和株洲、衢州。

1937年夏天伯父大鵬初中畢業,到一家食品廠當工人。1938年初伯父被國軍抓去當壯丁,隊伍一到前線就被日軍擊潰,他和同學一起逃走去參加新四軍。1942年爸爸初中畢業到發電廠當工人,他說當年發電廠有4臺發電機組。兩臺是1912年從法國進口老式機組,兩臺是1935年從德國進口,當時最先進機組。抗戰初期日本飛機轟炸市區和附近國軍陣地,但沒有轟炸發電廠和煤礦。估計是因爲日本公司在這裡面有股份,日本人需要煤礦增產以實現所謂以戰養戰。日軍佔領這個地區後,把不少戰俘送到煤礦,要求煤礦提高產量供應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需要。爺爺說去煤礦太危險,託人送禮才讓爸爸進發電廠當工人。爸爸在發電廠先當工人,解放後當過班組長車間主任副廠長,1986年離休。他說法國機組1955年淘汰換成1臺捷克斯洛伐克造10萬千瓦機組,變壓器由匈牙利進口。兩臺德國機組1984年85年淘汰,換成1臺蘇聯造50萬千瓦發電機組。1943年姑姑在省城護士學校畢業,到那裡一家醫院當護士。1944年春初親奶奶邊氏因病去世死後葬在城西一座荒山上,年底爺爺出錢在那裡買下週圍三畝不能耕種山坡地。以後幾年每年春天都去栽樹,在周圍地界上種上一排柏樹,一排松樹。後來爺爺曾對老K說那時候鈔票貶值很厲害,拿在手裡也沒用,不如買地好讓自己身後有地方安放。9月姑姑結婚,姑父甄永德是湘雅醫學院畢業在那家醫院當外科醫生。

1945年7月姑姑家表哥甄玉勝出生,年底爺爺和彭氏結婚。她前夫羅家清末從外省遷過來在本地做官,她是從小定親孃家和羅家是老鄉朋友,也是清末從外地遷移過來。辛亥革命後羅家不再做官改經商,原來在縣城是中等人家,她前夫染上抽大煙惡習把家產大部分揮霍掉只剩一處房產。抗戰爆發後她兩個兒子被抓壯丁去當國軍沒了音信,男人讓日本人抓去當勞工不知死在何處,孃家人離開撤往貴州。抗戰勝利後她前夫弟弟回來一次,賣掉他們那部分財產後搬到廣州居住。彭氏弟弟來信說他們已經搬到廣西桂林,他在一所小學當老師,準備留在那裡不回來了。爺爺和彭氏結婚最大好處是不用再租房子,全家搬到她前夫留下院子裡。這處房子曾經大部分出租用來解決彭氏生活來源問題,爺爺如何與奶奶搞對象他從沒說過。爸爸說當年他們婚前有約定,爺爺和爸爸要讓她衣食無憂,將來給她養老,她同意以後照看孫輩人。那處房子北房5間,東西房各三間,兩個人結婚後把院子裡半死不活幾棵樹全部連根刨掉當柴火用,種上兩棵蜜桔,門窗由爺爺帶着爸爸修理重新刷漆。1955年房子大修,院子裡用石板鋪設一個十字形甬道,連接大門和三個房門以方便下雨天走路。和小巷內其他院子一起通上自來水,增設下水道。1990年更換全部電線和電錶,以適應使用家用電器後用電需要。1998年大修更換大門和部分已經腐朽門窗,仍然使用木製門窗。

1946年3月爹孃結婚,媽媽小學畢業後一直在村裡種地。彭氏堅持兩個人婚禮要在教堂舉行,爺爺得到人家那麼大好處不敢反對。於是兩個人3月24號在一座天主教教堂裡舉行婚禮,由一位意大利神甫洛倫佐主持婚禮。媽媽說那位神甫中國話說得很好,1951年底回國。媽媽結婚前只在村裡種過地,結婚後彭氏奶奶教她學會裁剪衣服,用家裡飛人牌縫紉機做衣服。還教她學會刺繡烹飪,換上自己做旗袍和化妝打扮,當然也帶着她去教堂參加各種活動。媽媽來了以後奶奶除去星期天去教堂和去看病,平時從不出門外邊事請一概不管。1956年教堂關閉改成學校,一直到1985學校搬走教堂才重新開放。先由媽媽陪着奶奶去教堂參加各種活動,1988年以後改由老K媳婦老M星期天上午陪她去教堂。天主教教堂重新開放後奶奶拿出壓箱底幾十年旗袍穿上,在小巷裡成了知名老年模特,也有人叫她出土文物她都不在乎。以後她裁剪,讓媽媽和老M在家穿旗袍。媽媽已經退休,她說平時穿旗袍沒問題,老M每天上班,偶爾休息日在家穿旗袍。奶奶說過去教堂窗戶上都是彩色玻璃圖案,內容是各種宗教故事。1966年學生停課一年多,一些壞孩子肆意破壞,彩色玻璃全被打壞換成普通玻璃。1998年由私人捐款,教堂在意大利定做新彩色玻璃窗換上。

1946年初彭氏和前夫小兒子羅宇民回來一次,當時羅宇民是國軍上尉,隊伍要北上去山東。他說哥哥1944年在雲南騰衝作戰犧牲,他已經結婚有個兒子,把妻兒送到廣州叔叔家他好放心上前線。和爺爺這位繼父談過後他說大叔我感覺你人不錯,等天下太平了我帶妻兒來看你們。解放後爺爺歷史清白技術高超。他當上八級工勞模技術革新能手,1950年起當副段長到1958年底退休。1950年12月羅宇民從廣州來信,他所在國軍部隊1948年由軍長率領在前線起義投誠參加解放軍。他曾擔任解放軍營長,隊伍南下到廣東後爲和妻兒團聚,他自己申請調到廣東省公安廳工作。1947年3月姑姑生表姐甄玉平,7月老K出生,1949年6月弟弟出生。1951年2月爺爺收到大娘錢琪鳳一封信,她和大伯1942年結婚,1943年生個兒子起名勝東。以後又生個女兒,可惜兩歲夭折。1948年大伯在淮海戰役中犧牲,她現在二次結婚任副縣長家住在浙江餘杭縣城。隨信寄來他們母子照片,還有一份部隊出具烈士證明。爺爺看完信淚流滿面,雖然成了光榮烈屬,可這心裡滋味不好受呀。奶奶彭氏按她前夫成分解放後屬於捱整對象,但和爺爺結婚讓她在多次運動平安無事。1950年秋天媽媽參加工作,到一家還沒有完全建成化工廠上班。以後那家工廠發展成全省最大企業之一,媽媽工作到1983年退休。媽媽上班以後,日常買菜等事情又全由奶奶負責,直到爺爺退休。爺爺退休後外邊事情由他管,教堂已經關門,老K小時候奶奶只有去看病時才走出家門,平時從不出門但對孫輩人學習管的很嚴格。1951年7月妹妹出生,爸媽實現了兒女雙全。

老K參加工作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光榮家史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漂老K之戰疫光榮家史老K參加工作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當上清潔工物業開始供暖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當上清潔工光榮家史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物業開始供暖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漂老K之戰疫物業開始供暖物業開始供暖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光榮家史物業開始供暖老漂老K之戰疫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光榮家史老K參加工作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光榮家史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老K當上清潔工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漂老K之戰疫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老漂老K之戰疫物業開始供暖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
老K參加工作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光榮家史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漂老K之戰疫光榮家史老K參加工作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當上清潔工物業開始供暖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當上清潔工光榮家史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物業開始供暖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漂老K之戰疫物業開始供暖物業開始供暖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光榮家史物業開始供暖老漂老K之戰疫夫妻二人成爲老漂光榮家史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K當上清潔工光榮家史老K參加工作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光榮家史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老K當上清潔工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老K當上清潔工老K參加工作老漂老K之戰疫夫妻二人成爲老漂老漂老K之戰疫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兒子買學區房搬家老K參加工作兒子買學區房搬家光榮家史老漂老K之戰疫老漂老K之戰疫物業開始供暖老K當上清潔工老漂老K之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