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此夷船非彼夷船

一聽到“夷船”兩個字,洪大守自然驚訝萬分。往前數一百五十年,“夷”在中國特指的就是“東夷”。

以東夷制北虜,以北虜制東夷。

明代末年最重要的邊疆策略之一,聯絡蒙古人攻打滿人,引誘滿人去打蒙古人。

策略不能說不好,但這個策略的基礎是你本身自己的實力足以一挑二,強大到他們都不能單獨打上來。

但很顯然,那時候的大明,明顯已經沒有一挑二,還讓你一隻手的實力了。

結果自然是玩崩了,袁督師送米送面給蒙古人,蒙古人轉頭就投了後金。

兩個強盜合起夥來,兵強馬壯,那最終的結果就不是簡單的明火執仗到你家搬東西了,那是要住進你家的。

滿清入了關,這個夷自然就不許再用了。歷經三朝XX獄,往昔文獻記錄中凡涉及滿清發家的記錄能刪則刪,能毀則毀。凡有韃、虜、夷、寇等字樣的一概毀禁,所以即使到了9102年滿清的源流也根本無法徹底查明。

這大約屬於比較罕見的自己滅亡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了。

閒話少說,到了嘉慶年,這個“夷”就是“西夷”,就是泛指一切歐美等國人士。

這種起名方法和隔壁日本一樣,明明自己還沒個美名呢,就把到日本的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英國、荷蘭的商人傳教士一律稱作南蠻人。

最後一個黑船來航,直接完蛋,另一個更不要去提了。

要睜眼看世界啊!

李禧著帶來的這個消息,他自己沒啥感覺,畢竟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李朝行商人,他的世界範疇還沒有走出東亞。

洪大守就是因爲知道的太多,反而想的太多,立馬腦海裡就浮現出遊戲《拿破崙全面戰爭》裡那艘122門大炮的一級風帆戰列艦,納爾遜站在船首,於特拉法加爾會戰法西聯軍。

精法落淚!

“此夷船非彼夷船!”沈維鐈卻不以爲然,臉色並沒有因爲李禧著帶來的消息而綻開笑顏。

“此話怎講?”洪大守沒懂。

“西洋夷船越海九萬里而來,一船須走一年又十個月方到廣州,大洋之上氣候變化萬端,風高浪急。內河沙船漕船根本無用,全要堅船巨帆才能跨海而來。

當今聖上只撥三省海關關平銀一十五萬五千兩,別說造三十條夷船,造五條夷船尚且不足,怎麼會是英夷佛夷那等大船。”

“這……………,那這夷船是?”

“老閘船,俗名鴨屁股。”沈維鐈明顯見過。

“鴨屁股?”

洪大守只聽這個很“可愛”的名字,就已經知道是什麼夷船了。

紅單船!

鎮壓XX天國起義的時候,奉命徵募,從廣東馳援江寧的商船。大者也就十餘丈,小的七八丈,多的可以載炮二十四門,少的十二門甚至八門。

“可是紅單船?”

“誒,難道高麗也用紅單船?”

沈維鐈是浙江人,熟悉浙江的大多知道,浙江靠近太湖的嘉興、湖州等地地平八闊,水網密集,都是大片的水田桑林。等杭州過了往南,就開始是起伏的丘陵山區。

好些縣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都是國家級貧困縣,沒得辦法生活下去的老百姓自然會選擇其他的生存方式。

出海就是一條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道路。

和福建廣東一樣,浙江很多州縣的百姓也是出海討生活的。沈維鐈自然見識過各式各樣的海船,包括最普通的福船廣船,也有紅單船。

由於是採用葡萄牙式的流線型尖底船體,鋪設龍骨,增加船體厚度。同時又採用中國式的硬帆,而不是歐式的軟帆。

結果就是比歐洲船更適宜中國近海,需要船員更少。比中國船拉的貨多,還跑的更快。

乍看之下,幾乎是一項完美的發明。

可它採用中國式的硬帆,就註定了他要與大海正面抗爭,被船帆限制,紅單船最大也就十丈多一些。不然這船在海上遇着狂風巨浪,就可能要玩完。

商船終究是商船。

裝載74門大炮,雙層甲板的三桅風帆大船,在歐洲只能算剛摸着戰列艦的門。

而頂天只能在船舷上裝載二十四門大炮,炮手毫無遮蔽,口徑也不足夠大(幾百斤到二千斤紅夷大炮)的紅單船,在歐洲,大概也就是條普通商船。

得了,沒啥好說了,錯把鴨屁股當成戰列艦,洪大守還能如何。

“我國內尚用板屋船駛洋。”滿清好歹有紅單船,而李朝,不提也罷。

二百年前李舜臣抗倭用的什麼船,如今李朝還當寶一樣繼續用着。

“唉,亦不知海防之要!”沈維鐈被洪大守說的板屋船給氣着了,原以爲自己已經很爛,恨鐵不成鋼,結果沒想到居然還有更爛的過的美滋滋,開心着呢。

“朝廷難道要用商船去剿海寇?國家經制的師船(不是一種船型,就是經制水師戰船)呢?”

“師船?福船倒是有幾條,就怕是追不上海寇。”

“海寇有夷船?”

“何止是有夷船,廣東水寇朱濆甚至連接廣南阮逆。”【注1】

“洋船洋炮一應俱全?”洪大守沒想到這年頭海盜都有國際聯盟。

“蔡寇行掠浙、閩、粵三省洋麪,凡到港商船一律收船標錢四百塊銀洋,出港的倍之,你說蔡寇有不有洋船洋炮?”

哦嚯!

難怪後來李長庚率兵和蔡牽會戰,結果清軍水師明明數量更多,卻打不過蔡牽的戰船。李長庚發炮打不着蔡牽,蔡牽反過來一炮打死了李長庚。

合着滿清此刻的水師水平已經低到了如此程度,連一個海盜都難以剿滅。

“朝廷難道還治不的海寇了?”

“無非是先封官許願,分化拉攏,最後船多打船少吧。”沈維鐈有些無奈。

“萬萬沒想到,原來上邦大國,亦是如此境地。”

【注1】:此時西山朝的阮氏還沒有亡國,受到滿清承認的安南國王是西山朝。而將來那個胡志X推翻的大南國皇帝保大皇帝的阮朝(清官方稱越南國),如今還算是逆賊。

33.是反其道而行之6.朝中有人好定案27.暫且棲身大樹下7.今日一步何對錯22.官督民辦不可行1.揀選誰家好女兒31.難道簡在帝王心8.一場造化在眼前33.天下第一好生意36.營外南面起煙塵2.先行發現多砂金9.我當盛禮祀皇明16.撿起一座慶興城41.若使幕府財政寬16.通盤清算殺千人8.漳州口似可輕取13.樟腦一丸覷變化28.命做夷船三十條44.貞純王大妃薨逝43.驚聞荷蘭大消息19.當年善緣結善果20.商量鑄幣機等項15.初面孽生金平淳26.小趙明眼洞時局18.殿上因紙起爭鬥16.一封辯折值五千27.王師飛檄復南北15.聚田莊謀改田制28.協濟上官得美評20.趙萬永千里來投19.身在局中卻無力34.如此一部豆漿機33.東南萬里波濤涌16.大事臨頭終決意20.屹立四朝之洪妃26.添頭搭腳合六百1.禧著演說鹿兒島17.樸臺青眼委冬差2.韓五石利誘威逼4.原來金氏有五女13.左右風向忽不定31.道光與我神助攻14.蒸汽機萬難推廣8.怎苦我一郡百姓9.我當盛禮祀皇明7.刑場騷亂衆驚慌2.滿院飄香一百兩22.龍川飄民出送來5.今科我意選良民6.黎民士庶皆可應7.有司衙門大比責14.金昌始縱火拒捕37.宮門外羣龍無首21.毫無反對之聲浪24.萬永愛我西洋學28.先從廢妃尋突破8.漢陽血淚發家史10.華陽萬人疏驚世1.禧著演說鹿兒島30.金平淳開肅靖門12.金芝淳三路進兵34.一言能決人生死26.唯獨百姓不能食18.洪景來暫充大使34.我與尚沃論財計21.毫無反對之聲浪9.原來小趙亦國戚18.攻摧驛站釋官奴10.辛酉大戲波折多6.拯天救命大神師12.金芝淳三路進兵3.院中一番口舌爭9.安州城不戰自潰29.紅頂皇商富貴傳27.漢陽喪鐘已敲響39.鯛魚穩固兩邦交12.方面兼顧不遺漏16.以禮相交得小友22.無師自通打茶圍1.籌謀甲山尋銅精17.脫出漢陽成虎豹18.在下調所右衛門25.旅途困頓摧人折20.世道不靖香教興19.身在局中卻無力22.行前淘換京銀錢16.五峰山別有乾坤10.口蘑一斤同白銀4.教旨明發天下驚9.得手白銀一千九3.李伸手圖金礦14.還是合作免紛爭12.父言神廟不可動23.勤王保駕投新君10.訓練營至大同江29.洪妃傳遞密信來33.大同世界奇妙遊10.李朝漂民來坊津28.心中暗籌借洋兵第一輪交鋒開始
33.是反其道而行之6.朝中有人好定案27.暫且棲身大樹下7.今日一步何對錯22.官督民辦不可行1.揀選誰家好女兒31.難道簡在帝王心8.一場造化在眼前33.天下第一好生意36.營外南面起煙塵2.先行發現多砂金9.我當盛禮祀皇明16.撿起一座慶興城41.若使幕府財政寬16.通盤清算殺千人8.漳州口似可輕取13.樟腦一丸覷變化28.命做夷船三十條44.貞純王大妃薨逝43.驚聞荷蘭大消息19.當年善緣結善果20.商量鑄幣機等項15.初面孽生金平淳26.小趙明眼洞時局18.殿上因紙起爭鬥16.一封辯折值五千27.王師飛檄復南北15.聚田莊謀改田制28.協濟上官得美評20.趙萬永千里來投19.身在局中卻無力34.如此一部豆漿機33.東南萬里波濤涌16.大事臨頭終決意20.屹立四朝之洪妃26.添頭搭腳合六百1.禧著演說鹿兒島17.樸臺青眼委冬差2.韓五石利誘威逼4.原來金氏有五女13.左右風向忽不定31.道光與我神助攻14.蒸汽機萬難推廣8.怎苦我一郡百姓9.我當盛禮祀皇明7.刑場騷亂衆驚慌2.滿院飄香一百兩22.龍川飄民出送來5.今科我意選良民6.黎民士庶皆可應7.有司衙門大比責14.金昌始縱火拒捕37.宮門外羣龍無首21.毫無反對之聲浪24.萬永愛我西洋學28.先從廢妃尋突破8.漢陽血淚發家史10.華陽萬人疏驚世1.禧著演說鹿兒島30.金平淳開肅靖門12.金芝淳三路進兵34.一言能決人生死26.唯獨百姓不能食18.洪景來暫充大使34.我與尚沃論財計21.毫無反對之聲浪9.原來小趙亦國戚18.攻摧驛站釋官奴10.辛酉大戲波折多6.拯天救命大神師12.金芝淳三路進兵3.院中一番口舌爭9.安州城不戰自潰29.紅頂皇商富貴傳27.漢陽喪鐘已敲響39.鯛魚穩固兩邦交12.方面兼顧不遺漏16.以禮相交得小友22.無師自通打茶圍1.籌謀甲山尋銅精17.脫出漢陽成虎豹18.在下調所右衛門25.旅途困頓摧人折20.世道不靖香教興19.身在局中卻無力22.行前淘換京銀錢16.五峰山別有乾坤10.口蘑一斤同白銀4.教旨明發天下驚9.得手白銀一千九3.李伸手圖金礦14.還是合作免紛爭12.父言神廟不可動23.勤王保駕投新君10.訓練營至大同江29.洪妃傳遞密信來33.大同世界奇妙遊10.李朝漂民來坊津28.心中暗籌借洋兵第一輪交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