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韓五石利誘威逼

保護着家小先行的韓五石回到嘉山,他的到來當然讓小城有所擾動。

畢竟他哥哥韓五石乃是漢陽從五品的議政府門郎,在小小的嘉山就好似天上的神仙人物一般,且韓五石本身也是九品司勇,並非白身。

洪景來反出漢陽,意圖造反的事情自然也還沒有傳到偏遠的嘉山縣城。大家只當他是回鄉探親,還紛紛上門拜訪他。

趁着消息沒有走漏,韓五石也抓緊時間。他們兄弟跟隨洪景來很早,但是既不像李在朝李濟初契兄弟幾個武藝精強,且兄弟上百。又不像李禧著那樣,有縱橫海外的關係和資本。

總不能學將來某位說相聲的,說學逗唱只佔一個忠字吧。

忠誠固然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是現在是打江山的時候,光有忠誠可不管用,還要有實力才行啊。你要在團體內部發揮作用,就要做出成績,讓人服氣,不然最後一定會邊緣化。

韓五石也不知道他大哥被洪景來命令去招募沙俄哥薩克,整訓騎兵,只知道不能其他人都有跟腳,都能拉出隊伍,他們兄弟兩個卻毫無實力。

於是他望着滿院來拜訪的鄉人同黨,這可不就是現成的隊伍!

說幹就幹,韓五石立刻打起自己鄉黨們的主意。怎麼樣才能說服他們跟着自己起兵造反,且最好能武裝起來,拿根竹竿太不像樣。

在韓五石家吃吃喝喝的老鄉們,還不知道他們已經被韓五石拉了清單。

把家小悄悄送到城外一個族兄家裡,韓五石再度召集嘉山的老鄉們。原本這正是農忙的時候,大家還想着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忙,但既然是韓家二哥叫,那必然是要去的。

和當年嘉山有人開金礦,大夥兒請韓家兄弟主持討要補償一樣,嘉山的許多百姓還是都賣韓五石一個面子的。韓家在嘉山多少也算是有些名望,韓家兄弟爲人又仗義,能服衆,是故一呼百應。

辦法說來也簡單,韓五石先問大夥兒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其實這算是廢話,收成好的話,官府的催課就更加嚴厲。收成不好的話,那正好遂了韓五石的願。

大夥兒七嘴八舌的,總歸訴說着生活的辛苦,什麼年景不好,又起風災,雨水不足,不一而足。農民的辛苦總歸都是這樣,大同小異。但是這樣一番訴苦,也確定把大夥兒的情緒給調動了起來,大夥兒一道痛罵官府的橫徵暴斂。

羣情激憤之時,終於有人順着韓五石的心思,喊出了一句韓家二哥有沒有發財的路子,帶大夥兒過上一個肥年。

就等你這句話了!

“聽說龜城的年貢米會經過嘉山運到平京!”韓五石說出了略帶着魔鬼般誘惑的這句話。

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大夥兒都懂,乾點大事兒怎麼能禍害嘉山的鄉親呢。但是龜城的百姓幹我屁事,我們去奪了他們應該上交的年貢米,以後他們是補交還是免除,與我們無關。

現在到處都是山賊盜匪,官兵又費拉不堪。咱們鄉里鄉親的,幹一票大的。劫了龜城的貢米,一起過一個肥年。

不信他們龜城還能跨省辦案!

座下有人聽了這提議,猛的嚥了一口口水。這雖然不是什麼殺官造反,但是搶奪糧米,也屬於大案了。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年頭就是這樣,他們連結營出門敲詐勒索都幹得出來,距離這事,也就差一個帶頭的,帶他們跨出這最後一步。

在座的鄉親本來就情緒激動,這時候被韓五石一挑撥,紛紛答應。摩拳擦掌,就等着一道去劫奪龜城運往平京的年貢米。

韓五石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拖延,一旦有人冷靜下來就會退縮,必須乘熱打鐵,現在羣情振奮,一幫大老爺們,腦子一熱,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幹得出來。

那還廢話什麼,韓五石立刻揀選青壯,將其中有勇力的數百人草草混編。許多人家中本就有刀劍棍棒,爲了和礦山上的狂徒械鬥嘛,很正常。

這些人就作爲打劫貢米的主力,剩下上千人都拿根棍子在後面搖旗吶喊,搶到了大米以後則充作運兵,把大米搬運到家中。

還假模假樣的一起拜祭了祖先和神明,表示誰都不允許出首告發,如果有在打劫途中被殺的,他的妻兒子女由大夥兒共同撫養,不能偏私。拿刀劍上去肉搏搶米的拿三份,參與搬運的只能拿一份。

最後殺了一隻牛,上千人祭拜完,一人喝了一口沒有祭肉的肉湯,便義氣昂昂的上路了。

辦這種事肯定不會在嘉山本地幹,起碼要離開嘉山一兩天的路,做戲做全套嘛。

龜城的運兵被韓五石指揮的民壯們輕而易舉的摧垮,只是幾夕之間就逃散一空。至於運糧的百姓,那都是一樣的苦哈哈,大夥兒自然不會爲難。

正唱着歌兒運着糧食回嘉山,傳來消息,洪景來將於九月十二在鐵山五峰山起兵,傳令韓五石在嘉山響應。

將令一到,韓五石自然換了顏色,對着美滋滋的鄉親們說搶劫貢米死路一條。現在大夥兒都已經犯了死罪,官府肯定不會放過大夥兒。

鐵山的洪大將軍已經起兵舉義,只有跟着他,打破了嘉山和龜城的官府,才能免除罪責。到時候不僅手裡的糧米還是自己的,還能夠分田地分衣服。

舉兵造反!

這個詞彙“轟”的一聲炸過在場衆人的腦殼,他們那裡想過造反的事情。可這時,老天爺像是配合韓五石似的,憑空的,滿天風雲卷涌,九道金雷從天而降,盪滌污穢。

有一個人跪下,就有兩個人跪下,沒多久所有人都跪下,爲這罕見的天候所制。

“替天行道!就在此時!”韓五石的呼聲穿透人心。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大夥兒被感染的一道大喊。

韓五石隨即帶領衆人衝回嘉山,立刻有鄉黨打開城門,嘉山城破。

擒拿住嘉山的大小官吏之後,韓五石焚燒官衙,將所有的還債債券全部燒燬,宣佈免除今年的一切捐稅,民心大振!

25.退而其次巡防艦13.洪弼周難耐酷刑30.嘉慶年景愈漸衰50.東洋市場尚可爲26.驟然發難夜混戰32.洪大爾來何其遲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15.設法偷換是與非18.坐觀鬥米三百錢1.洪妃鬆口聯姻事5.江原被災亂事起19.身在局中卻無力8.錢囊空空赴義州36.只聞一句大不好4.辛酉大獄牽連廣20.舍科夫喚我親朋25.何策可使民知法31.男人的苦誰都懂36.官授堂上副承旨27.似有波濤再興事12.父言神廟不可動51.抽絲剝繭細甄別9.京商團夕陽落幕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31.漢陽一朝傾倒盡27.漢陽喪鐘已敲響30.逆教一案有眉目18.異變陡生宮門外6.韓三石一語中的15.王大妃棄卒保車11.教導兵出動驅離27.暫且棲身大樹下18.敵來我往爭勝機35.規劃仁川大都市17.疏通關係進九門6.不約而同趨安州3.推力韓確任富山5.恢復鄉校選儒官17.幕後操縱坑純王9.安州城不戰自潰1.宮內家中齊有喜26.金斗吉尋得出路17.一步千鈞行難重1.我今穿越入朝鮮3.鮁魚有利十六倍14.還是合作免紛爭13.鄉班實在意難平27.洪聰珏調修城司24.可會造夾板大船28.協濟上官得美評10.今年貢差大操辦47.下臣萬不敢受書20.繼位禮成大業定17.天平一朝換傾倒22.性命操於股掌間19.夤夜浪戰不得脫1.禧著演說鹿兒島25.先擒後放通消息2.鐵山有人伸手來14.咱也算是大舅哥12.發展眼光看問題20.洪氏旌表爲節婦28.坐館成均好出路2.黨內意見歸一致24.義理二字勢如山36.營外南面起煙塵1.籌謀甲山尋銅精28.恰有文學清華缺12.驚聞常明褫爵祿44.英吉利不好相與23.廣開土王大碑拓5.李家宗親頗寒酸24.趙萬永外放全羅15.暫宿荒村野店中27.清理首尾脫困境14.卻把桔梗做山參3.夜中有人求請來6.閔廷爀任請安使10.口蘑一斤同白銀6.君恩厚重教旨到7.先生教我莫輕動21.所謂臉面價十兩13.萬古逆賊洪景來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13.韃騎一萬破慶興8.錢囊空空赴義州43.米澤彈正可聽聞19.野店外槍林叢叢25.何策可使民知法21.各自懷揣精明意26.添頭搭腳合六百34.拳腳交加如雨點26.一哭能解萬般難9.昌德宮毀於一旦13.論理你我是叔侄6.不約而同趨安州27.似有波濤再興事7.漢江口十死無生30.原來清宮有巧匠42.一身輕鬆反家鄉
25.退而其次巡防艦13.洪弼周難耐酷刑30.嘉慶年景愈漸衰50.東洋市場尚可爲26.驟然發難夜混戰32.洪大爾來何其遲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15.設法偷換是與非18.坐觀鬥米三百錢1.洪妃鬆口聯姻事5.江原被災亂事起19.身在局中卻無力8.錢囊空空赴義州36.只聞一句大不好4.辛酉大獄牽連廣20.舍科夫喚我親朋25.何策可使民知法31.男人的苦誰都懂36.官授堂上副承旨27.似有波濤再興事12.父言神廟不可動51.抽絲剝繭細甄別9.京商團夕陽落幕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31.漢陽一朝傾倒盡27.漢陽喪鐘已敲響30.逆教一案有眉目18.異變陡生宮門外6.韓三石一語中的15.王大妃棄卒保車11.教導兵出動驅離27.暫且棲身大樹下18.敵來我往爭勝機35.規劃仁川大都市17.疏通關係進九門6.不約而同趨安州3.推力韓確任富山5.恢復鄉校選儒官17.幕後操縱坑純王9.安州城不戰自潰1.宮內家中齊有喜26.金斗吉尋得出路17.一步千鈞行難重1.我今穿越入朝鮮3.鮁魚有利十六倍14.還是合作免紛爭13.鄉班實在意難平27.洪聰珏調修城司24.可會造夾板大船28.協濟上官得美評10.今年貢差大操辦47.下臣萬不敢受書20.繼位禮成大業定17.天平一朝換傾倒22.性命操於股掌間19.夤夜浪戰不得脫1.禧著演說鹿兒島25.先擒後放通消息2.鐵山有人伸手來14.咱也算是大舅哥12.發展眼光看問題20.洪氏旌表爲節婦28.坐館成均好出路2.黨內意見歸一致24.義理二字勢如山36.營外南面起煙塵1.籌謀甲山尋銅精28.恰有文學清華缺12.驚聞常明褫爵祿44.英吉利不好相與23.廣開土王大碑拓5.李家宗親頗寒酸24.趙萬永外放全羅15.暫宿荒村野店中27.清理首尾脫困境14.卻把桔梗做山參3.夜中有人求請來6.閔廷爀任請安使10.口蘑一斤同白銀6.君恩厚重教旨到7.先生教我莫輕動21.所謂臉面價十兩13.萬古逆賊洪景來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13.韃騎一萬破慶興8.錢囊空空赴義州43.米澤彈正可聽聞19.野店外槍林叢叢25.何策可使民知法21.各自懷揣精明意26.添頭搭腳合六百34.拳腳交加如雨點26.一哭能解萬般難9.昌德宮毀於一旦13.論理你我是叔侄6.不約而同趨安州27.似有波濤再興事7.漢江口十死無生30.原來清宮有巧匠42.一身輕鬆反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