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審問刑曹諸囚犯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咱洪景來也是個一米七大個頂門立戶的漢子,咋這事情還沒到頭上,竟這般逡巡猶豫!

“既然閣郎還有顧忌,不如這樣!”李濟初別的不行,這種偵探窺測,埋伏等候的事情最是熟練不過。

他的辦法很簡單,他不現身,但可以讓一個在漢陽根本無人認識的人現身。

荷善!

家裡的小丫頭,首先她是從鐵山帶來的,在漢陽肯定無人認識。其次在漢陽的時候,她並不像李濟初韓五石他們男人一樣,跟着洪景來拋頭露面,出現在公衆場合。

整個漢陽,幾乎無人認識這個小丫鬟。那由她稍作打扮,就可以去往順化坊打探消息。

李濟初認爲可以讓荷善作爲引子,兜售洪景來家鄉的特產姜梨糖。金昌始明顯是個聰明人,如果發現了荷善應該會現身出來。

而李濟初喬裝隱在暗處,他是見過金昌始的,這是捕獵者天生的敏銳。只要和荷善約定好,李濟初在的話,就是普通顧客,荷善正常賣糖給那人。如果李濟初離開,那就意味着見到人了,可以道一句“萬事大吉”的吉利話,然後離開。

金昌始能在漢陽潛伏,消息必然靈通,哪裡會不知道現在漢陽的情況。給他說一句“萬事大吉”,他肯定能回過味來,立刻跑路。

只要他人跑了,廣闊天地大有可爲,無有人證物證,就再也攀咬不到洪景來!

天色將黑,今晚大家各自安歇,不做其他。第二天一早,洪景來就把荷善叫了出來,塞給她一大盒姜梨糖,命她去城裡兜售。

老母親洪氏看到洪景來這樣,並沒有多說什麼。她知道洪景來有些陰暗下的勢力,似洪景來這樣在漢陽黨爭大舞臺上表演的人,總歸會有些不想見人的東西。

“濟初,你帶着荷善去!”洪景來按着計劃吩咐道。

至於荷善,那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不必要告訴她太多東西。讓李濟初引着她去順化坊就行,最好一路兜售過去,不引人注目最是妥當。

小丫頭一看是她李濟初大哥帶她出去,小臉紅撲撲的,還以爲她的心思被洪氏和洪景來發現了。兩位主人給她個機會,讓她和她的李大哥能出去逛街。

望着兩人出門,洪景來和韓三石分頭上值。韓三石繼續去議政府六曹做門郎,小心打聽。而洪景來則去殿上,如今這天字第一號欽案乃是李玜親自督辦,李玜那邊日夜都有人呈送消息。

反正現在掌握各方渠道的消息最重要,消息越多,能分析出來東西就越多。就怕兩眼一抹黑,什麼屁事都不知道,那稀裡糊塗被牽扯出來就冤枉大了。

曲意逢迎了一番李玜,瞭解了不少情況,確認幾個被捕的漢陽教徒都是不知道刺殺內情的。而兩個受傷落網的契兄弟則是都在救治之中,還沒有或者說無法展開審訊。

至於李喜命,那不在洪景來的考慮範圍內,這人雖然犯下這麼大的事,但到現在還是牙關緊閉,一個人都不牽扯進來。

下值以後,洪景來藉着內醫院副提調官的身份,調了個醫官,去刑曹的大獄中檢看那兩個契兄弟。刑曹參判宣煙那是老熟人,進門方便得很。

“那兩個賊匪可曾招供?”洪景來和宣煙搭話。

最近關心這事情的官員多了去了,宣煙接待的都有好幾位。都是希望得到些線索,在此案中立下功勞,賣好於金祖淳的。洪景來來前他剛送走一位,兩者的問話都一模一樣。

“不是老哥我瞞你,這要是有線索,老哥我早就……”宣煙和洪景來比較熟,說話也不遮掩着。

“哈哈哈哈……老兄說的是!”洪景來當然陪着他打哈哈。

那兩個契兄弟說是在大獄,不如說是關在一間單獨的小院裡,屋子裡散發着一種腐爛和草藥混雜的味道。顯然兩人的情況很不好,天氣又熱,受傷之處已經開始出現潰爛,人也陷入昏迷之中。

吩咐那個醫官去爲兩人診治,洪景來繼續和宣煙攀談。

“主上也是極爲在意這兩人,還是要盡力救治。”

“惠民署和活人署調了四個醫官醫女在此,隨時有人照看。”

“這兩人到此之後,金參判可曾來過?”

“初捕到時來過,但是那時這兩人就已經高熱不退,無法審問,盡說些胡話。”宣煙看着兩個契兄弟,搖了搖頭。

“什麼胡話呢?”洪景來自然是別有心思的。

“盡是些什麼殺盡爾等狗官,天父上帝下界,天兵天將之類云云。”

“此等逆教,動搖人心,委實可惡!”

“可不是,還稱逆首禹君則是大神師,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點石成金的本事,不日將帶雄兵十萬前來。”

“盡是些臆想!”洪景來也不禁失笑。

禹君則給這幫人洗腦也太成功了,果然是個角色。到了這般地步,還是相信他們的大神師會向天父上帝借兵,下凡來解救他們。

“勞煩老兄了。”

“不妨事,不妨事,若是老弟能發現些什麼,這不也有老哥我的功勞嘛。”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兩人心有默契。

既然兩個契兄弟出氣多進氣少,洪景來就放心了,擺明了就是不中用了,不能開口招供。於是便請宣煙帶他去看看幾個被捕的漢陽教徒,這些人也許瞭解不少教會內部的信息,要是把禹君則的藏身之處供出來了,也是大事。

由於漢陽教會的會長姜完淑是女性,且此案乃是欽案,所以幾人也單獨關在一個小院裡。

但他們是健康人,自然免不了吃金芝淳和宣煙的苦頭。顯然已經遭到了刑訊逼供,面貌神色都不太好。

“這幾人可曾招供?”洪景來也完全不認識這些人,隨意問道。

“此乃大殿同副承旨洪景來大監,代替主上殿下前來問話,爾等還要心存僥倖嘛!”宣煙做了多年地方官,嚇起老百姓來一套一套的。

被提溜出來的幾人一無所答,完全不理會宣煙的喝問。

唯有跪倒在地的洪弼周在聽到同副承旨的官名時,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

1.五峰鐵山初始興20.對半入股做生意27.財政還需再整頓33.是反其道而行之13.金斗吉精明會算19.孔尚炫圖窮匕見25.惠慶宮惠嬪洪氏17.一步千鈞行難重35.幸好嘉慶隨意問33.沈西平舉郡來投31.男人的苦誰都懂17.一步千鈞行難重10.江原一道盡慘白27.羅禪國先使一步12.發展眼光看問題29.兵進畿輔壓漢陽1.登壇誓師出兵去7.僻派喪鐘已鳴響41.大監戲言願通榜4.偏生前月興教案3.金益淳不戰而降18.且讓貴秭做我姐5.漢陽喚京亦如何19.華夷變態赫赫名18.解脫煩惱歸家鄉47.下臣萬不敢受書25.旅途困頓摧人折14.爲官清廉金常明14.咱也算是大舅哥30.原來清宮有巧匠20.舍科夫喚我親朋40.德川家慶元服禮8.萬折必東思皇明20.身隕漢陽終命絕42.一身輕鬆反家鄉8.衆口一致請延後2.天下何處不吃人14.再見連襟話家常14.還要振奮思前路37.沈煥改判敦寧府31.一語能得天子心1.行前先舉韓三石28.古邑誠然真大勝46.扶持新辦造船場8.一場造化在眼前35.被指惡逆非道孫1.爭相投效門下犬27.洪聰珏調修城司26.再裹行囊向漢陽7.初議人選復着難19.巧遇故人有眉目15.竟爲盜賊所欺騙5.可惜不曾得署理23.廣開土王大碑拓11.實則閣郎頗不同6.君恩厚重教旨到18.在下調所右衛門9.得手白銀一千九15.王大妃棄卒保車8.萬折必東思皇明25.惠慶宮惠嬪洪氏8.終於尋得書儈商21.毫無反對之聲浪13.萬古逆賊洪景來23.老父母寶城宣煙27.財政還需再整頓1.我今穿越入朝鮮29.漢陽有使傳信來36.營外南面起煙塵34.露西亞試圖南下21.一場謀劃似成空8.一場造化在眼前14.純元王妃神助攻33.是反其道而行之9.李氏如願得中標28還請娘娘救性命11.誰叫小說掙錢多16.五峰山別有乾坤26.主上可願決死戰10.華陽萬人疏驚世37.登用實學諸子弟10.彩繪天地和春圖28.先從廢妃尋突破5.趙萬永不可小覷15.三石勸我做準備17.鍊鐵亦有萬般難33.洪妃猶自不鬆口20.屹立四朝之洪妃48.自大狂遇小肚腸35.規劃仁川大都市11.教導兵出動驅離20.洪氏旌表爲節婦17.柳大房裡通外國24.一網兜盡漢陽兵42.於寡人有何益哉56.寸步難行真無力4.巧言變色金家奴32.一言顛倒黑白間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鳴炮升堂理政事
1.五峰鐵山初始興20.對半入股做生意27.財政還需再整頓33.是反其道而行之13.金斗吉精明會算19.孔尚炫圖窮匕見25.惠慶宮惠嬪洪氏17.一步千鈞行難重35.幸好嘉慶隨意問33.沈西平舉郡來投31.男人的苦誰都懂17.一步千鈞行難重10.江原一道盡慘白27.羅禪國先使一步12.發展眼光看問題29.兵進畿輔壓漢陽1.登壇誓師出兵去7.僻派喪鐘已鳴響41.大監戲言願通榜4.偏生前月興教案3.金益淳不戰而降18.且讓貴秭做我姐5.漢陽喚京亦如何19.華夷變態赫赫名18.解脫煩惱歸家鄉47.下臣萬不敢受書25.旅途困頓摧人折14.爲官清廉金常明14.咱也算是大舅哥30.原來清宮有巧匠20.舍科夫喚我親朋40.德川家慶元服禮8.萬折必東思皇明20.身隕漢陽終命絕42.一身輕鬆反家鄉8.衆口一致請延後2.天下何處不吃人14.再見連襟話家常14.還要振奮思前路37.沈煥改判敦寧府31.一語能得天子心1.行前先舉韓三石28.古邑誠然真大勝46.扶持新辦造船場8.一場造化在眼前35.被指惡逆非道孫1.爭相投效門下犬27.洪聰珏調修城司26.再裹行囊向漢陽7.初議人選復着難19.巧遇故人有眉目15.竟爲盜賊所欺騙5.可惜不曾得署理23.廣開土王大碑拓11.實則閣郎頗不同6.君恩厚重教旨到18.在下調所右衛門9.得手白銀一千九15.王大妃棄卒保車8.萬折必東思皇明25.惠慶宮惠嬪洪氏8.終於尋得書儈商21.毫無反對之聲浪13.萬古逆賊洪景來23.老父母寶城宣煙27.財政還需再整頓1.我今穿越入朝鮮29.漢陽有使傳信來36.營外南面起煙塵34.露西亞試圖南下21.一場謀劃似成空8.一場造化在眼前14.純元王妃神助攻33.是反其道而行之9.李氏如願得中標28還請娘娘救性命11.誰叫小說掙錢多16.五峰山別有乾坤26.主上可願決死戰10.華陽萬人疏驚世37.登用實學諸子弟10.彩繪天地和春圖28.先從廢妃尋突破5.趙萬永不可小覷15.三石勸我做準備17.鍊鐵亦有萬般難33.洪妃猶自不鬆口20.屹立四朝之洪妃48.自大狂遇小肚腸35.規劃仁川大都市11.教導兵出動驅離20.洪氏旌表爲節婦17.柳大房裡通外國24.一網兜盡漢陽兵42.於寡人有何益哉56.寸步難行真無力4.巧言變色金家奴32.一言顛倒黑白間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鳴炮升堂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