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書院,一個小型的機關鎖擺在了李躍面前。
“這東西都從哪裡弄來的?”
李躍看着桌子上擺的東西,心裡充滿了好奇。
他對這東西很熟練,以前沒事就沒少用公家的材料做這些小東西,自己也曾經動手製作過此物,裡面奇奧無窮,不想在這裡見到,讓他有一種恍然隔世之感。
問了問高福,很明顯他也不知道是誰給的,只曉得東西是過來時就在桌子上的。
吩咐高福去調查情況,但整個侯府都沒人曉得這件事情,好像這機關鎖就是憑空出現的一樣。
這種詭異的情況李躍是第二次遇到,長安可沒有這玩意,沒這東西,是誰送過來的?
按下第一個鎖柱,移開第二根,李躍隨手解開機關鎖,發現在鎖中心的空隙裡夾着一張紙條,打開看,上面只寫着一個字,墨。
李躍愣了一下,看着手中的紙條竟然有些愣神。
他非常喜歡墨家,首先墨家涉及科學的部分非常多,《墨子》最後一部分(《備城門》到《雜守》)是有關守城方法的詳細介紹,具體到了各種賞罰、物資、守城器械的製備,可惜的是其實戰價值侷限於當時。
中間墨辨或墨經部分牽涉到物理、數學、邏輯,但這段語言遺漏佚失較多,幾乎不可解。
據說其中邏輯論證很嚴密,但李躍看來,文本大多佚失到只剩二字、三字句,能推斷出的信息着實有限。
這是李躍最初開始喜歡墨家的原因,很多小說遊戲也借用這部分設定創作想象中的古代科技體系,好像還有一個流派叫“青花朋克”。
墨家的社會基礎是行會,是手工匠人的組織,帶有俠客團體性質——一個建立於俠義之上的幫會。
想到《公輸》裡面墨子說的“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這三百門徒,其實都是遊俠。
因此墨家也類似於一個保鏢公司。
這些特徵使其特立於當時的諸門派之外。
李躍一直認爲墨家沒有四分五裂而是留存更久,應該是一個很有趣的組織,平時研究科學技術但是也供奉神鬼,這也是個槽點……順便當打手,形成一個天地會式的結義組織。
但最近的尋找也都讓他沒有多大信心,畢竟呂氏春秋可只說了這些墨家弟子的隔屁時間。
《呂氏春秋》講過兩個墨家的故事,一個是楚肅王的時代,楚肅王想清洗楚國的貴族,這些貴族不甘心束手待斃,但是也沒有能力抵抗,就紛紛流亡。
其中有一位叫陽城君,這個就和墨家扯上關係了。因爲墨子的晚年是陽城君的座上客,墨子去世了,繼承地位當上墨家鉅子的這位叫孟勝,這個一直是得到了陽城君的厚待。當初陽城君就把自己的封地,魯陽這個地方託付給孟勝,所以看到楚國軍隊開過來了,準備接管魯陽,孟勝就決定死守魯陽城。
當時就有墨家弟子對這個選擇表示難以理解,因爲現在實力太過懸殊了,我們現在和楚國軍隊打仗是以卵擊石,打不過的,何況陽城君自己都逃走了,我們替他死守,這毫無意義。但是孟勝堅持,他認爲正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仍然毫不退縮,這種道德勇氣纔是墨者之意。
現在我們犧牲了,將來天下人都會記得,我們墨家的精神就是這麼的高尚。於是死守,當然最終城池被攻破,有185個墨家弟子殉難。
並且這個故事跟歐亞大陸另一頭,就是希臘人的斯巴達300勇士的傳說,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
終城池被攻破,有185個墨家弟子殉難。並且這個故事跟歐亞大陸另一頭,就是希臘人的斯巴達300勇士的傳說,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墨家弟子當中,有兩個人本來是有足夠正當的理由離開絕地的,但是他們後來還是回來選擇死亡。
李躍一直以爲墨家這會就已經沒了,當時流行的學術門派諸多,比較知名的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縱橫家、陰陽家等,除了我們比較熟知的儒、道、法這三家,剩下的一些學術流派因爲隨着歷史的發展逐漸被取締消失,根據史書中的隻言片語以及後世人們的杜撰作品,讓這些學術流派多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畢竟秦統一了六國後,墨家的學術思想也沒了用武之地。漸漸地曾經這個龐大的社會性學術團體就這麼解散了,直至消失不見。
雖然墨家的學術思想已經變得不再適用,但墨家作爲當時社會上最大的一個具有技術研發技能的學術團體,他們留下的機關秘術,卻讓人很是嚮往。
墨子擅長工巧和製作,在軍事技術方面高於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爲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
可以一口氣連射六十多支箭的連弩車,主要負責的是攻擊敵軍的主力聚集地,從而給敵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甚至還有讓李躍感到離譜的是,墨子當初還設計出了最早的坦克雛形,籍車。這件兵器全身鐵皮,一發動就可以投射出炭火的武器裝備。
離譜,李躍只能說是離譜。
叫來高福告訴他能做出連環鎖的人開頭可能不小。
高福聞言嚇的也是不輕,要是有人對李躍有惡意,那麼他就是第一個該收拾的。
“候爺,要不將此事報給公爺?”
李躍頓了頓,“其實說不說都是一樣的,這些人對我並沒有惡意,如果有,這會我可能已經躺在這裡了,你去私下找我爹說說,現在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去找人,要是找的太兇了,這搞不好還可能引人反感。對方丟來一個機關鎖可能是想看看我見識,不過這小玩意可難不了我。”
李躍隨手撥弄了幾下鎖芯,總之人家制造出來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吩咐木匠過來車材料,李躍則開始在裡邊進行了二次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