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

“少爺,那老頭不是個好人!”

“什麼好人?”

阮小二比劃道:“我是說他不是好人。”

這次,阮小二的眼神異常堅定,只不過手中拿着啃了一半的肉餅暴露了他沒吃完就罵廚子的卑劣行徑。

這貨還有臉吃! wωw• ttкan• c o

可阮小二不這麼想,他一口將肉餅塞在嘴裡,雙頰一會兒鼓起一會兒塌陷,好一頓嚼之後,大口嚥下去,才說起來:“他看不起我!”

這個理由連李逵都覺得都不成立,當朝二品大員,憑什麼要看得起你這個隨從?還是從七品小官的隨從?再說了,要不是有求於李逵,就邢恕的地位,看不起李逵也很正常。

“吃糊塗了?他憑什麼看得起你?”李逵訓斥道。

阮小二不服氣了,挺着胸膛道:“不是說看不起,是不屑看人的樣子。就像是我老家魚行的掌櫃看我們的眼神,似乎看我們就像是看魚的眼神一樣。原先我不明白,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我們打漁辛苦一年把漁獲交給魚行賣,最終大家都會稀裡糊塗的倒欠魚行老闆的錢。那老頭看少爺的眼神和魚行老闆看我鄉親的眼神一模一樣。”

能一樣嗎?

至於阮小二家鄉的漁夫爲什麼辛苦一年會倒欠魚行老闆的錢,李逵雖沒有親身經歷,但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借錢。

漁民想要多打魚,就必須要買船。而買船的錢家裡又拿不出來,只好去借錢。但利息高地離譜,導致他們明明很辛苦的勞作,卻沒有任何積蓄。

李逵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阮小二身上,但有時候,阮小二也會跑過來找存在感,比如說現在,通過阮小二本人的細微觀察,邢恕這老傢伙是壞蛋。並且阮小二很忠心的來向李逵邀功。

李逵低頭瞥了一眼阮小二,擡手給他後腦勺來了一下子,不下重手,就是警告他,別胡說八道。

都還沒有出巷子,萬一讓人聽到了多尷尬。

再說了,阮小二你小子就心裡沒點數,你也不是個好人。

可阮小二又懨懨道:“少爺,我不喜歡京城。”

這話說的斬釘截鐵,讓李逵也沒法反駁,當然,李逵也不喜歡京城。他原以爲自己中進士之後,應該可以肆意的去過想要的生活了。可他卻發現,自己被困在了京城,要不是自己主動鬧騰,找了個建造大鐘的機會,他在京城的生活,就像是皇帝背後的影子。

這樣的生活,甚至還不如在百丈村廝混的時候,可以縱情山水,肆意妄爲。他來大宋,可不是給大宋造大鐘玩的。

可實際上,京城就像是一個被千萬條規矩束博住的巨大屋子,每一個人都想要做出些出格的事,卻被規矩困的死死的,不能動彈。

想到這些,李逵難免憂傷起來:“我也不喜歡。看來得換個地方了,要不然繼續呆在京城會憋屈死。”

他可能厭倦了在京城的生活,既然這樣,李逵覺得邢恕這個坑也不見得一定會是坑。

很難得的,他竟然在早朝之後,主動等待大臣。當然李逵不能去在皇城中當街攔住邢恕,但他可以去刑部衙門等。

再次見到邢恕的時候,這位頗有計謀的奸臣也擺着一張愁眉苦臉的臉,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寇準四十歲就當宰相了,可他呢?

除非能夠解決皇帝對他的芥蒂,但解除麻煩哪有那麼容易?

想了一夜,也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卻在回到他的刑部後,卻聽到親信對他輕聲道:“大人,李逵來了。”

“他來做什麼?”

邢恕很不想見李逵,昨天是他有求於人,但在他沒有想到解除皇帝心中的刺之前,是不願意和李逵見面的。他更怕李逵代表皇帝來訓斥他的欽差。

“李直秘,沒什麼事的話,還請李直秘以後少來刑部大堂。”

“尚書大人在怕什麼?”

李逵冷笑着,突然道:“大人既然想過要改弦易張,但不知大人可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你應該知道,當初的事,你讓陛下承受了很多不該有的非議。”

“這個……這個……”邢恕支支吾吾起來,他雖然官階比李逵大了不知多少,但面對李逵的質問,他還是表現出氣場上的弱勢。因爲李逵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李逵可以代表皇帝來質問大臣,但他不能。

李逵沉着臉,不說話,直接走到了邢恕的面前。像是面前突然立了一堵牆似的,讓邢恕驚慌地退了兩步。可李逵不管邢恕的反應如何,直截了當道:“邢大人,要下官給刑尚書說明白嗎?”

邢恕嘴角苦笑道:“李直秘,你應該知道,當初宣仁太后並不希望宮掖之中有人能夠影響到陛下,這也是爲什麼宣仁太后會將陛下生母賜封爲太妃的原因了。母以子貴,但如果讓朱太妃當上了太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是啊!因爲皇帝年幼,垂簾聽政的可以是太后,也可以是太皇太后,更大的一種可能是兩宮共同聽政。但如果太后不是皇帝的生母,那麼這個人只能是太皇太后。”

邢恕停頓了一下,偷偷瞄了一眼李逵,不知道這傢伙聽進去沒聽進去。更讓他憤怒的是,李逵似乎有點心不在焉,就見他剔了剔手指中的灰塵,咧嘴道:“重要嗎?”

邢恕愕然,隨後苦笑道:“不重要,因爲提出建議的這個人是老夫,一旦老夫被陛下知道了,那麼結局是無可挽回的。陛下甚至會認爲自己的皇帝位名不正言不順,造成這種結果的人恰恰是老夫。可老夫能怎麼辦?當時老夫不建議高氏兄弟,你以爲他們就不會泡製出更離譜的事來嗎?”

“比如……?”,李逵追問。

“刺殺朱太妃。”邢恕不準備退讓了,他似乎這纔想起來,這是刑部大堂,是他的地盤。

李逵雙手一攤,嘲諷道:“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陛下生母被封爲太妃的結果已經造成了,如今你說要投靠陛下,改變這個結局,才能做到。”

“改變,怎麼改變?”

邢恕怒了,他不是沒有想過,可他是刑部尚書,不是太上皇,怎麼可能去廢除宣仁太后時期的詔書?

再說了,這雖然是陛下願意看到的結果,但向太后呢?

這位可還活着呢。

李逵留給邢恕一個背影,丟下一句話:“你是有辦法的人,別告訴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遺詔,遺詔。只要僞造一份遺詔,就能將太妃變成太后,陛下也會因爲朱太妃賜封太后,而不再會擔心後患。”

“很好,你去辦,必須在坤元節那天將事情捅出來。不然,你這輩子都別想要獲得陛下的諒解。”

李逵說完,就闊步離開了刑部。

邢恕咕咚一下跌落在大堂上的官椅之上,揉着腦門一陣刺痛。這事也太難辦了,但不辦還真不行。

“老爺,李直秘走了!”

“以後他來,不需要通報了。”

宮掖。

蹴鞠場邊,小皇帝趙煦越來越享受這種奔跑之後的暢快之意,將原本的蹴鞠規則改地面目全非。並且樂此不疲。

見到李逵的那一刻,趙煦挺意外。雖說他早就將李逵當成了自己的親信,是最能信任的人之一。但李逵這傢伙吧,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經常冒個頭,就不見了蹤跡。難得這天會特地呆在球場邊上,守着他一整天。

越來越像是個合格的直秘閣了。

這時候,趙煦琢磨,是否要升李逵爲從六品的起居舍人?

只不過,這個官職需要歷練之後才能升任。至於說讓六位比李逵官職高的官員做保這種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唯一的是歷練,到地方上擔任通判是歷練,出使遼國也是歷練,但總之有一條,需要離開京城。

皇帝如果一意孤行,那麼李逵將來的履歷裡就會有一條,倖臣。這會讓他在文官之中被孤立起來。

不過,李逵做官才幾個月,突然間升遷還是連升兩級,有點過分了。

李逵等到趙煦盡心了,纔對皇帝低聲道:“陛下,刑部尚書邢恕想要爲陛下排憂解難,此人頗有恆心,陛下是否願意給他機會?”

“邢恕!哼——”

趙煦聽到這個人的名字,臉色頓時難看起來,他們母子要不是這貨的陰謀詭計害的一直在後宮之中被壓了一頭,也不會最後讓趙煦和皇祖母的關係緊張成那個樣子。在宣仁太后最後的執政時期,趙煦已經有劍拔弩張之勢了。

如果朱太妃不是太妃,而是太后。

那麼趙煦就不會一個人去抵抗皇祖母的怒火,而且宣仁太后也會更加忌憚趙煦母子的反應。適當的放權,在生前就會讓趙煦親政。從而讓他感覺自己真的是大宋皇帝,而不是一個什麼事都需要請示的傀儡。

要不是去年宣仁太后薨了,誰也不知道趙煦會在什麼時候親政。他更不清楚,自己的傀儡生涯會在那天突然結束,或是從皇帝的寶座上被人揪下來。

面對邢恕,趙煦難以心平氣和的對待。

尤其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比氣勢,他不如章惇、蘇轍;比講道理,李清臣、楊畏這樣的能說到他懷疑人生;比陰謀詭計,他更不是個,更何況是當年和蔡確一起商量傭立新君的邢恕?

趙煦急忙對李逵道:“拒絕他,不要和這個人有任何的來往,他很危險。”

蔡確的倒臺,讓很多秘密都被泄露了出來。比如說,蔡確和邢恕曾經密謀立泰王。王珪一度有生死之憂,被他們脅迫等等。

不得不說,皇帝趙煦不見得是一個聰明的皇帝,但確實算得上是個有情有義的皇帝。對於身邊親近之人,他忍不住想要保護的念頭從來沒有斷過。即便是像郝隨這樣做了吃裡扒外的事,皇帝也沒有打算追究。就算是朝臣和內臣有傳遞宮中消息的慣例。但真要是被皇帝知曉了,朝臣一點事都不會有,但是宦官往往會小命不保。

可郝隨還是保住了小命,只不過這傢伙過些天就要被髮配去西北了。

突然皇帝因爲擔心他的安全,讓阻止他與虎謀皮,這種心意,讓李逵感覺沒跟錯人。僅憑這一點,李逵就不會認爲自己做的事毫無意義。誰也不想在一個喜怒無常的暴君身邊當官。

李逵輕聲道:“臣給邢恕出了個難題,如果他知難而退,他應該會放棄靠近陛下。但如果她解決了難題,陛下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好處?”趙煦古怪的看向李逵,實在不願意承認,自己和李逵竟然也有差距。

似乎他除了生在了帝王家,任何方面都是平庸之人。

李逵笑道:“我認爲宣仁太后一定是對陛下愛護有加的長輩,她老人家怎麼可能不留下一兩份遺詔,將當年對陛下的不公改過來呢?”

遺詔?

怎麼可能有。

宣仁太后病死的時候,趙煦可是就在跟前。要是有遺詔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可見李逵篤定的樣子,讓他也不免心裡嘀咕起來,莫非真的有?

李逵蠱惑的聲音再次想起:“陛下,萬一有呢?”

趙煦糊塗了,他年紀不大,還不到老糊塗的年紀,怎麼可能記錯?可見李逵也不是開玩笑的樣子,琢磨起來,突然他想到他父皇神宗皇帝,病入膏肓之際,連話都說不會出來了,還不是擬訂了‘遺詔’嗎?

王珪和蔡確,還有章惇,加上記錄的李清臣,將皇帝的意志記錄下來,並公佈於朝堂之上。

可實際上,如果沒有宣仁太后的點頭,當時還是延安郡王趙煦根本就沒有機會當皇帝,有沒有遺詔作用不大。但有時候卻很有用了,比如說賜封朱太妃爲太后,這個旨意皇帝很難下,向太后根本就不會願意讓皇帝如願。要是死去的宣仁太后能留下一封遺詔,那麼朱太妃,變朱太后,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了。

心裡活泛起來的皇帝,覺得李逵意有所指,問:“這遺詔需要多少人經手?”

“高氏兄弟,最爲近親,來做這個見證最好不過;陛下,能不出面最好不出面;但當時宰相範純仁必須要點頭,蘇頌老爺子應該能說通,兩個顧命大臣,應該夠了;另外加一個擬訂旨意的翰林學士李清臣,只要他們說是真的,這份遺詔就是真的。”

“哈……”

趙煦驚呆了,他沒想到一直是心頭壓着的心病,要解決起來如此簡單?趙煦開始琢磨起來,搞定高氏兄弟很容易,節度使加銜允諾富貴,不怕高氏兄弟反水。

只是範純仁老爺子,別看他是個老好人,但趙煦覺得反而是最難辦的人。至於李清臣?這位如今焦頭爛額,深怕因爲西北軍備讓皇帝記恨,正想要表現一番。

所以算起來,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趙煦對李逵的態度立刻發生了變化,原本他覺得李逵不過是個親信培養,足夠了。沒想到,李逵竟然在不聲不響之間,竟然替他謀劃如此大事。

只是,李逵說完之後,突然加了一句:“不過陛下,向太后恐怕會很不滿。必然會爲此事大發雷霆,任何人遞詔書,都會被她老人家記恨。臣以爲,邢恕也不會遞這份遺詔。”

當然會不滿,朱太妃原先不過是宮女,神宗皇帝竟然和宮女生了倆兒子,沒和她生。說出來,當皇后的心裡能舒坦?

面對向太后,趙煦也有點驚慌,畢竟他和母親朱太妃一直生活在向太后的陰影之下,不敢抗拒。

李逵見趙煦竟然開始意志鬆動起來,他可不希望趙煦半途而廢,走上一步,躬身道:“臣願意做那個遞詔書之人!”

“李卿,這如何使得?”

皇帝趙煦動容了,眼眶裡閃着感動的光芒,遞送詔書雖沒有性命之憂,但李逵想要繼續留在京城就難了。而且在向太后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回京。這個代價,太大了。

第569章 大科學家——李·因斯坦·逵第211章 自投羅網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522章 野路子第637章 興龍節第430章 誤入戰場第397章 急着當姐夫的皇帝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750章 連蒙帶騙第030章 煩人的東西第467章 將門的信念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157章 奸商第720章 鐵憨憨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510章 夏奸第374章 這是爺們該乾的事?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070章 大王不好了!第120章 蓮藕燉排骨第564章 送瘟神第254章 沒有三叔公治不了的人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544章 黑旋風第456章 援軍被圍第637章 興龍節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067章 膨脹的老孃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402章 官迷第222章 舐犢情深第308章 威逼,還是威逼第049章 正主沒來第502章 比倒黴第774章 大宋回來了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052章 座下第一猛將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690章 連大刑都沒用,你竟然敢招?第136章 死局第217章 和稀泥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272章 爲何你如此優秀?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254章 沒有三叔公治不了的人第543章 賊叛軍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280章 沂州第一才子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724章 爹,你老糊塗了第355章 煉體小成第193章 幹票大的再走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253章 偏心第614章 首功之論第434章 不走了!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576章 老陰貨第567章 黑油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305章 子母雷第808章 突然就惹不起了第765章 謹慎第158章 漲價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414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李逵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013章 大老虎來了第259章 小養由基第708章 牛頓的蘋果,李逵的拉麪!第337章 二哥,不要慫,就是幹!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304章 黑狗精投胎第034章 圍觀打老虎第712章 託妻獻子第08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157章 奸商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557章 心繫大宋第662章 兵統局的新員工第365章 完成小目標第336章 聖旨到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難了!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709章 韭菜們又要迫不及待了(求月票)
第569章 大科學家——李·因斯坦·逵第211章 自投羅網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522章 野路子第637章 興龍節第430章 誤入戰場第397章 急着當姐夫的皇帝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750章 連蒙帶騙第030章 煩人的東西第467章 將門的信念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157章 奸商第720章 鐵憨憨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510章 夏奸第374章 這是爺們該乾的事?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070章 大王不好了!第120章 蓮藕燉排骨第564章 送瘟神第254章 沒有三叔公治不了的人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544章 黑旋風第456章 援軍被圍第637章 興龍節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067章 膨脹的老孃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402章 官迷第222章 舐犢情深第308章 威逼,還是威逼第049章 正主沒來第502章 比倒黴第774章 大宋回來了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052章 座下第一猛將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690章 連大刑都沒用,你竟然敢招?第136章 死局第217章 和稀泥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272章 爲何你如此優秀?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254章 沒有三叔公治不了的人第543章 賊叛軍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280章 沂州第一才子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724章 爹,你老糊塗了第355章 煉體小成第193章 幹票大的再走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253章 偏心第614章 首功之論第434章 不走了!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576章 老陰貨第567章 黑油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305章 子母雷第808章 突然就惹不起了第765章 謹慎第158章 漲價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414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李逵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013章 大老虎來了第259章 小養由基第708章 牛頓的蘋果,李逵的拉麪!第337章 二哥,不要慫,就是幹!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304章 黑狗精投胎第034章 圍觀打老虎第712章 託妻獻子第08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157章 奸商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557章 心繫大宋第662章 兵統局的新員工第365章 完成小目標第336章 聖旨到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難了!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709章 韭菜們又要迫不及待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