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慶殿中搏功名

皇帝當然不會明着對李逵說,你去考吧?只要按照朕的心思去寫,保準你中狀元。

趙煦的執政經驗再不足,這種話也會說出口。

但皇帝說過一句話:“朕會照應你們的。”

這話就足夠了。

範沖和李逵都是聰明人,即便當時反應不過來,但出宮之後一合計,就體會出這句話的深意來了。皇帝照應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順着皇帝的心意去做事。真要是和皇帝唱反調,趙煦即便是對李逵的印象再好,也容不得李逵落了天家的臉面。

那麼結果就只有一個,皇帝要推行變法,李逵或者範衝,兩人之中必須有一個要死命的吹捧變法的好處,順帶最好連神宗皇帝也吹捧一番,才能合了皇帝的心意。

這事,範衝不能做,因爲父子總是繞不過去的坎。

李逵也不能做,一是不想做,二是師門的原因。和師門決裂,雖不如和家族決裂的後果嚴重,但也會臭大街。

蘇過的選擇比他們更少,只能跟着蘇轍一條道走到黑。

想來想去,李逵覺得與其這好處讓別人得去,不如給個和自己親近的人。這時候馬昱就送上門來了。

說起來,中狀元很不容易。

別說什麼狀元必須要模樣周正,長相端莊之類的傻話。在省試之前,容貌根本就不會被納入考試的成績之中。閱卷都是糊名謄錄的卷子,千篇一律的館閣文體,誰知道寫考卷的士子模樣如何,是否俊俏?唯獨最後一關的殿試,容貌纔會成爲決定狀元歸屬的附加分。

但也不是任何進士都有機會受到皇帝接見的。

一般情況來說,主考和大臣們擬訂殿試排名,少則十幾,多則三五十,要是皇帝勤奮些,上百也有可能。但幾乎沒有一個皇帝有心思將所有的殿試卷子都看一遍並且評分。畢竟殿試之後,最晚三五天就會出成績。皇帝也要恰飯睡覺把妹的大忙人,怎麼可能和幾百份卷子死磕下去?

一般如果是三十份被大臣們推選出來的卷子的話,皇帝爲了謹慎期間,會見其中的一半以上士子。

這時候,長的好看才真正的體現出優勢來了。

按理說,大宋的科舉制度已經很完善了,可即便如此,還是會出幺蛾子。

大宋的科舉繼承了唐朝的科舉制度,開增了縣試,解試,省試的科舉格局。並獨創性的使用了糊名謄錄制度大大杜絕了科考舞弊的可能。而殿試製度補全之後,大宋的科舉制度奠定了華夏今後千年的科舉制度。形成了解試,省試和殿試,三層選拔制度。極大的維護了科舉的公平選拔的制度。

但在殿試中狀元階段,還是會出紕漏。

比如說太祖是個直爽的人,曾經做出規定:殿試成績要是差不多,就按照交卷速度來決定狀元歸屬。

但也例外的,有一次,進士王嗣宗和陳識同時交卷,評卷相當。於是太祖坐在龍椅上一拍腦袋道:“打一場,贏的中狀元。”

文狀元,變成了武狀元。

寇準主持殿試的時候,開創了大宋殿試地域黑的先河,還說過這樣的話:“南方下國人,不宜冠多士。”

還有一次,真宗喜歡選長相好看的當狀元。

神宗時期,皇帝因爲癡迷黃裳的文采,皇帝是新科進士的迷弟,黃裳在參加殿試之前就內定了狀元。

再比如:宗室不宜爲狀元。

長幼有序……

反正,大宋的殿試黑點很多。誰知道,皇帝什麼時候腦子抽了一下,出昏招?

如今,皇帝想要讓新科士子們吹捧他的老爹,這也不算出格。畢竟,趙煦與他祖宗相比,做的並不算是太出格。

至於說李逵能中狀元嗎?

當然能。

狀元是朝臣評選出部分卷子,通常不會超過三十份,然後讓皇帝決定選那份卷子爲狀元。可以說,決定狀元歸屬的人只有皇帝,他要是覺得李逵行,李逵就是狀元。這和他膚色黝黑,身材高大,面相兇惡都沒有關係。反正皇帝不隔應,臣子也不會有意見。

可這事,李逵不能做,做了就是欺師滅祖,和蘇門割裂。

這等不義氣的行爲,李逵這麼可能毀掉自己的名聲?

至於馬昱?

只要文家不在乎,他是沒有立場可言的。狀元哎,以前根本就不敢想,如今有人送上門來,他要是還扭扭捏捏的裝清高,萬一李逵不告訴他中狀元的秘密了呢?

他後半生,註定會在悔恨中度過。

馬昱當即站起來,躬身依次對李逵、範衝作揖行禮,他倒是想行大禮,爲了狀元,面子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該扔掉,還是得扔掉。感覺作揖的規矩太小,乾脆行大禮,跪倒在地上。

“人傑,元長,生我者父母,恩我者兩位,小弟在此立誓,馬昱絕不背叛,如有二心,天誅地滅!”馬昱肅穆道,說的是情深意切,可是味道有點不對勁。

能爲了富貴不要氣節的讀書人,都是奸佞。

這話似乎是師祖說的,李逵腦子裡突然蹦噠出這麼一句話,着實讓他吃驚不已。可最近一段時間,自己似乎經常莫名其妙的有人給他下跪,信誓旦旦地說些效忠的話。之前是高俅,也是說了差不多的話,現在變成了貢士馬昱,將來這傢伙還可能是狀元。

李逵琢磨着,自己似乎不想做奸臣,也已經走在了奸臣的不歸路上了。

範衝急忙扶起馬昱:“伯仁兄,你我同窗多年,何必如此?”

馬昱能不表示嗎?

可範衝根本就拉不起馬昱,馬昱也知道,眼前兩人之中,範衝不過是個跟班,就像是他被李逵幾人綁了送去潞國公府。主角應該是畢漸,他不過是隨後的贈品。之所以最後他成就了美事,主要是畢漸這傢伙心太大了,被文公看出了端倪,果斷放棄。

要不然,聯姻潞國公府這等好事也輪不上他。

範衝也是如此,這位真要是被皇帝賞識的話,範祖禹也不會被貶謫去了嶺南這等險惡之地。

馬昱心知肚明,他要投靠的不是什麼範衝,而是李逵。至於說李逵會不會接受,他並沒有把握。在他看來,李逵神秘的如同黑夜的山魈,根本看不清真正這位的真正深淺。

範衝拉不動馬昱,但李逵伸手在地上一撈,馬昱就像是紙做的人似的,被李逵給提起來了,李逵並沒有客氣。

給人下跪,就能得個狀元。

這不虧。

這也是因爲這個狀元他不能去爭,要不然也不會有馬昱什麼事。

就如此……如此……如此……

李逵直接在馬昱的耳邊說了一陣,馬昱驚詫莫名,駭然道:“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你應該明白了,我和範兄不能爭這狀元了吧?”李逵砸吧了幾下嘴巴,發出嘖嘖的感慨道:“別告訴我,你連給先帝的功績吹捧都寫不出來?”

“這絕無可能。”

說到寫文章,太學出生的新晉貢士馬昱自然毫無壓力。他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到,如何能夠通過省試,順利拔貢,且成績在貢士中也是極爲優秀的一小撮?

不過,李逵還算地道,隨即又告訴馬昱:“但是馬兄你要想清楚,這事雖然簡單,可不見得結局一定會很好。還記得太學之中有位前輩周邦彥嗎?”

“這位學長是太學中的傳奇。”說起周邦彥,馬昱不住神往。次年來京城,就幾個月的功夫,寫了幾篇吹捧皇帝的賦,竟然被神宗皇帝看重,直接賜進士出身。之後升遷之快,大宋官場半年過往之中,也是少有。只是,這位前輩如今混得並不好,主要是保守派將他視爲眼中釘,變法派也沒把他當自己人。

但做官這種事,怎麼敢打包票註定會一帆風順?

李逵幫他,是恩情。不幫他是本分。

即便李逵不出手幫忙,馬昱也要感謝一番李逵。要不是有李逵在省試放榜之日,將他綁了送去文家,他能夠獲得如此好的姻緣嗎?文家這等豪門大閥,可不是他這樣的士子能夠夠得上的存在。只要他和文家小娘成親了,今後他也算是大宋頂級世家圈子裡的一員了。以前範衝這樣的貴公子不待見他,今後卻要和他兄弟相稱。

這就是一樁好姻緣,改變一個人的力量。

但仕途之路還是需要馬昱自己去走,更何況,周邦彥沒有家族的依靠。但是馬昱並非沒有。之前沒有,現在和潞國公府聯姻之後,他就有了。周邦彥即便是如今不順,但他也是風光過的人。自己不過是恩蔭小官家出來的士子,還敢挑三揀四?

馬昱果斷道:“只爭朝夕,不看過往。”

“好,李某就喜歡和馬兄這等爽快的朋友來往。但馬兄,你可要當心,別走漏了風聲。陛下年輕,最是捨不得臉面,我們做臣子的只能處處維護,不能給他添亂。”李逵提醒道。

馬昱也是個果斷的人,立刻說道:“李兄,爲了以防萬一,小弟馬上去和館舍官員商議,調換舍號。”他隨後爲難道:“小弟見李兄這裡還有空鋪,不知李兄是否會嫌棄?”

“嫌棄倒是不會,但我打呼,說不定會影響你殿試發揮。不如這樣,元長的館舍也有空鋪,你和他擠一擠,順便打磨文章,務必要將狀元得來。”李逵建議道。

範衝也沒意見。

考前的幾日,很快就過去了。

這幾天,李逵甚至有種錯覺,馬昱表現出過度的熱情,甚至將一再表示希望將他寫的文章讓李逵幫忙指點。

李逵能指點個毛線?

他寫文章的水平,至少辭藻之類的,馬昱能將李逵甩開八條街。畢竟這位在省試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士子。而李逵能得到省試第二十名,更多的是大師伯黃庭堅的幫忙。

三月初。

殿試如期舉行。

李逵突兀的站在準備進宮參加殿試的學子之中,八尺多的漢子,在一羣周圍普遍七尺左右的士子中,有點鶴立雞羣的感覺。

“貢士入宮!”

從大半夜開始在宣德門外站着,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讓進入宮中。士子們早就飢腸轆轆,但卻都彷彿忘記了飢餓,帶着肅穆的凝重,緩緩走進了宣德門之中。穿過第二道宮門,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赫然出現在了眼前,在晨曦之中,綠色的彩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披上了一層寶光。

這就是大慶殿。

大宋宮廷唯一能夠拿的出手的大殿。

除了極少數見識過大慶典巍峨的世家子弟,大部分參加殿試的貢士,親眼見到氣勢如此恢宏的建築,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對皇家的威儀又加深了一次認識。

肅穆的士子們收斂起了內心的緊張,似乎人人都被賦予了一層神聖的使命。

在大殿邊上文德殿之中,主考官李清臣雙手託着考題躬身進入殿內。

“臣,門下侍郎李清臣,知紹聖元年殿試主考官,奏請殿試題目,請陛下御覽。”

太監郝隨接過李清臣手中的奏章,轉交給了皇帝趙煦:“陛下!”

“愛卿平身!”

趙煦畢竟是第一次主持殿試,內心的激動讓他迫不及待地展開了李清臣出的考題,問政七題,都一樣。策論一共兩道題,趙煦的目光在策論乙號題上停留了很久,然後用硃砂筆寫下一個大大的——準。

情緒激動的趙煦點頭道:“此題甚附朕意,以此爲題,爲紹聖開紀元!”

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353章 榜下滯銷貨第486章 浪子書生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125章 陰溝裡翻船(加更)第524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468章 陰險小人第652章 大科學家李逵第666章 吃空餉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240章 縣試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786章 山賊的春天第660章 遷墳第205章 個個淳樸可愛第055章 羊入虎口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第552章 恭請無敵神武大將軍第144章 史文恭第080章 學藝第218章 造反四要素第075章 不務正業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246章 縣試第一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163章 人精第105章 岀鹽了第498章 讀書人的雅事第694章 人人都愛李二郎第640章 叛徒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275章 對子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020章 李捕頭第667章 被山賊套路的官軍第282章 熬鷹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431章 魔王出淵第184章 吃定你了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736章 要當爹了第019章 發財計劃受阻第707章 兩員虎將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548章 黑大帥第250章 這就是個傻子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415章 肥羊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733章 妖孽附體第293章 黑三郎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390章 議親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447章 撈一把就走第142章 幫手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281章 小二第550章 樑家的廢物第757章 忽然間後背涼了!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558章 壓力第291章 命犯桃花的阮小二第026章 考驗第805章 揚帆遠航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177章 喊爹都沒用第388章 妖道,哪裡走?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361章 暴露了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442章 殺俘第020章 李捕頭第603章 打出來的纔是實力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
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353章 榜下滯銷貨第486章 浪子書生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125章 陰溝裡翻船(加更)第524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468章 陰險小人第652章 大科學家李逵第666章 吃空餉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240章 縣試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786章 山賊的春天第660章 遷墳第205章 個個淳樸可愛第055章 羊入虎口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第552章 恭請無敵神武大將軍第144章 史文恭第080章 學藝第218章 造反四要素第075章 不務正業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246章 縣試第一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163章 人精第105章 岀鹽了第498章 讀書人的雅事第694章 人人都愛李二郎第640章 叛徒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275章 對子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631章 青塘事了第020章 李捕頭第667章 被山賊套路的官軍第282章 熬鷹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431章 魔王出淵第184章 吃定你了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736章 要當爹了第019章 發財計劃受阻第707章 兩員虎將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548章 黑大帥第250章 這就是個傻子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415章 肥羊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733章 妖孽附體第293章 黑三郎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390章 議親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447章 撈一把就走第142章 幫手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281章 小二第550章 樑家的廢物第757章 忽然間後背涼了!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558章 壓力第291章 命犯桃花的阮小二第026章 考驗第805章 揚帆遠航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177章 喊爹都沒用第388章 妖道,哪裡走?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361章 暴露了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442章 殺俘第020章 李捕頭第603章 打出來的纔是實力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