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破壞中國人的計劃

1848年9月26日上午,普魯士王國政府宣佈,原定於半個月後舉行的腓特烈.威廉四世陛下的葬禮,將推遲兩個月後舉行。新國王威廉一世的等級典禮,也將順延兩個月。

普魯士王國的這一聲明,讓歐洲各國十分的震驚。要知道,在得知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的消息之後,很多歐洲國家的君主已經打算啓程,前往柏林,參加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葬禮了。以及慶賀威廉一世的登基典禮。普魯士王國突然改變了日期安排,讓很多國家都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隨後,他們就知道普魯士王國這麼做的原因了。普魯士王國的各大報紙,都開始大篇幅的報道中華帝國的那位尊貴的皇太子,將代表帝國前往普魯士王國,悼念腓特烈.威廉四世。並且,參加威廉一世的登基典禮。這下子,大家都能夠理解普魯士王國爲什麼會這麼做了。畢竟,中華帝國距離普魯士王國太過遙遠了,尊貴的皇太子殿下從遙遠的中華帝國趕來,就算是乘軍艦,也需要足足一個半月的時間。

年僅十歲的皇太子,將忍受長途跋涉之苦來普魯士王國,悼念普魯士王國的國王,以及出席新國王的登基典禮。這對於兩千多萬普魯士人而言,無疑讓他們很是感動。雖然,在歐洲各國,對中華帝國的感觀都還停留在落後、野蠻和殘忍上,但是,隨着東西方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大家對中華帝國的感觀也在不斷的發生着變化。特別是在中華帝國相繼擊敗了俄國,然後逼迫美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中華帝國已經成爲了當世最強大的幾個國家之一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一些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對普魯士王國這樣的做法。非常的不滿。歐洲纔是世界的中心,腓特烈.威廉四世國王,是一個偉大的君主,爲什麼要爲了一個來自於東方的野蠻國家的皇太子就推辭葬禮的時間呢?

只不過,這樣的聲音太小,很快就被淹沒了。畢竟,德國的官方,對於帝國皇太子的來訪。是持歡迎態度的。而歐洲各國,對於帝國皇太子出訪普魯士王國,也是反應不一。

高興的國家,除了普魯士王國之外,大概就只有西班牙王國和比利時王國了。西班牙王國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得知中國皇太子要出訪歐洲,當即向還停留在西班牙王國的帝國外交大臣林子豪表示,希望皇太子殿下在合適的時候,能夠順道訪問西班牙王國。畢竟,西班牙王國是帝國的盟友,皇太子殿下到了歐洲。怎麼能夠不來西班牙一趟呢?

帝國外交大臣林子豪當然不會拒絕西班牙王國的邀請了,他表示,在皇太子殿下完成了對普魯士王國的訪問之後。就會對西班牙王國進行訪問。

比利時王國,和中華帝國則有着姻親關係。當初,帝國皇帝龍宇飛出訪歐洲的時候曾替帝國皇太子龍華,答應了和比利時王國聯姻。比利時王國的公主瑪麗.夏洛特,將成爲帝國皇太子龍華的妃子中的一個。當然,那不會是太子妃。現在,瑪麗.夏洛特公主也已經歲了。再過幾年的話,他們或許就可以完婚了。

現在比利時王國的日子可不太好受。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是法國七月王朝時期的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女婿。在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成爲法國的總統之後,比利時王國和法國的關係就出現了轉折。雖然。鑑於當時法國同中華帝國的關係,法國曾經承諾。會保證比利時王國的安全。但是,隨着法國同中華帝國之間的盟友關係不復存在。他們當初的承諾,必然也不會履行的。並且,隨着法國同中華帝國的矛盾不斷的擴大,法國或許還將由比利時王國的保護者變爲敵人。到時候的比利時王國,日子將更加的難受。

比利時王國是從荷蘭王國獨立出來的國家,荷蘭王國自然不會甘心比利時王國脫離荷蘭。之前,因爲中華帝國對比利時王國的保護,以及近在咫尺的法國的威脅,使得荷蘭王國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現在,法國態度的轉變,無疑給了荷蘭王國一個機會了。當初,中華帝國在南洋,擊敗了荷蘭王國的軍隊,從荷蘭王國手中奪取了荷屬印尼,這使得兩國之間結下了不解之仇。一旦有機會的話,荷蘭王國必定會對比利時王國下手了。雖然,在中華帝國的幫助下,比利時王國的軍事實力比幾年前強大了不少。但是,要對付荷蘭王國,甚至是極有可能對他們入侵的法國,他們的實力,依舊顯得不夠看。

這一次,帝國皇太子龍華出訪歐洲,如果能夠順道在比利時王國停留的話,這對於那些對比利時王國心懷不軌的國家,無疑是一個震懾。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當即召見了帝國駐比利時王國公使,希望帝國皇太子殿下,能夠在合適的時候訪問比利時王國,也見一下瑪麗.夏洛特公主。

帝國駐比利時王國的公使,表示會把這一情況向帝國外交部彙報。但皇太子殿下的行程該怎麼確定,可不是他能夠決定的。即便是這樣,也讓利奧波德一世國王很滿意了。

除了這幾個國家之外,對帝國皇太子龍華出訪普魯士王國不滿的國家,無疑就要屬荷蘭、法國和英國了。荷蘭王國實力弱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法國和英國,可是大國。

法國雖然曾經是中華帝國的盟友,但是現在,雙方的盟友關係已經蕩然無存了。而法國同普魯士王國,因爲德意志南部四個邦國的原因,關係也非常的惡劣。中華帝國派皇太子出訪普魯士王國,明顯就是要拉攏普魯士王國,這對於法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法國總統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當即指示外交部長瓦萊夫斯基伯爵,加快和英國的談判進程,儘快讓兩國能夠達成一致,成爲盟友。在背叛了中華帝國之後,法國已經倒向了英國了。不過,法國畢竟是一個大國,他們不會向美國一樣,毫無原則的倒向英國。法國希望藉助英國的實力,讓自己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又不會成爲英國的手下。

雖然當初拿破崙大帝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就只剩下英國和俄國了。但是,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總統,自詡他叔叔的繼承人,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幹出一番比他叔叔還要大的驚天偉業出來。現在法國和英國結盟,也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等到擊敗了共同的敵人之後,爲了利益,英法兩國肯定也會分道揚鑣的。不過,中華帝國快速崛起之後,法國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機會,那可就很難說了。

另外,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總統,也計劃登基稱帝。雖然這一次對美國的戰爭,不是那麼幹淨利落。但法國好歹也算是戰勝國,他們在美國東北部,得到了一塊總面積爲十六點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已經是相當於法國本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了。這使得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總統在法國的聲望,大大的上升。他稱帝的時機,也已經成熟了。預計,再過不久,他就會將法蘭西共和國,更名爲法蘭西帝國了。

英國是普魯士王國的傳統盟友,當初法蘭西帝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人就支持普魯士王國抗擊法國。在好幾次的反法同盟當中,他們都攜手作戰,成爲反法同盟的中堅力量。這一次,英國成功的離間了中華帝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破壞了中法西同盟。他們也絕對不會允許,中華帝國拉攏普魯士王國。這樣的話,英國人之前所做的努力,將全部白費。

在英國內閣討論如何應對這一危機的時候,激進的陸軍大臣安格爾西侯爵,更是提出讓海軍派遣主力艦隊,直接將護送帝國皇太子龍華前往普魯士王國的中國艦隊給消滅掉。這樣的話,不僅可以破壞中華帝國的計劃,更能夠削弱中國海軍的實力。

不過,這個瘋子一樣的計劃,並沒有得到批准。雖然,英國海軍發起突然襲擊,或許能夠成功。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導致英國和中華帝國的全面戰爭的爆發。印度,將首先遭到攻擊。英國海軍就算初期能夠佔據優勢,但也不一定能夠將優勢保存下去。

但是,英國人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着中華帝國拉攏普魯士王國的,英國內閣經過討論之後決定,由外交大臣格蘭維爾伯爵代表英國,前往普魯士王國,參加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葬禮和威廉一世的登基典禮。另外,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阿爾伯特.愛德華王子,也將代表英國,前往普魯士王國。

第228章 女王的演講第1353章 海軍崛起第32章 製造火炮第1073章 戰利品第1044章 印度特使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1267章 裁軍第1273章 瘋狂造艦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29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237章 戰虎門第22章 單兵利器第1072章 必須反擊第148章 大戰開始爲新書求月票第986章 災難性後果第1110章 撿便宜第875章 破壞中國人的計劃第227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594章 敵蹤現第1411章 棋子第50章 新華國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1441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273章 夜襲第957章 帝國的憤怒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65章 大禍臨頭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644章 屠殺第962章 突襲第421章 決戰關東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417章 地雷示警第637章 氣得吐血第275章 僵持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173章 無條件投降第25章 大戰開始第129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552章 死戰到底第524章 炫耀武力第868章 英法美聯盟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272章 沒落的騎兵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1120章 要決戰了第252章 塵埃落定第1379章 禍起蕭牆第377章 關鍵問題第343章 艦炮VS岸防炮第598章 哥薩克,衝鋒!第1031章 聯姻第551章 埃及總督第703章 中法西聯軍第1502章 提督的決斷第935章 對抗加劇第559章 法國革命第289章 將軍逃跑第13章 代理人第1527章 巷戰第779章 帝國首都第582章 圍殲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364章 敲詐勒索第1144章 求和第692章 購買領土第315章 戰爭威脅第714章 最後一擊第1183章 下一個目標第1124章 切斷退路第418章 慘敗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164章 乞和第150章 首戰勝利第488章 平分緬甸第187章 軍銜第874章 威廉一世第649章 有功無過第33章 龍宇飛的改革第903章 西疆省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1450章 大戰爆發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207章 突襲順化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1193章 死戰到底第446章 港澳問題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章 女海盜第621章 圍攻汝寧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361章 新皇登基第247章 叛變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1114章 認輸?
第228章 女王的演講第1353章 海軍崛起第32章 製造火炮第1073章 戰利品第1044章 印度特使第1052章 印度攻略第1267章 裁軍第1273章 瘋狂造艦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29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237章 戰虎門第22章 單兵利器第1072章 必須反擊第148章 大戰開始爲新書求月票第986章 災難性後果第1110章 撿便宜第875章 破壞中國人的計劃第227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594章 敵蹤現第1411章 棋子第50章 新華國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1441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273章 夜襲第957章 帝國的憤怒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65章 大禍臨頭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644章 屠殺第962章 突襲第421章 決戰關東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417章 地雷示警第637章 氣得吐血第275章 僵持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173章 無條件投降第25章 大戰開始第129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552章 死戰到底第524章 炫耀武力第868章 英法美聯盟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272章 沒落的騎兵第380章 國家建設第1120章 要決戰了第252章 塵埃落定第1379章 禍起蕭牆第377章 關鍵問題第343章 艦炮VS岸防炮第598章 哥薩克,衝鋒!第1031章 聯姻第551章 埃及總督第703章 中法西聯軍第1502章 提督的決斷第935章 對抗加劇第559章 法國革命第289章 將軍逃跑第13章 代理人第1527章 巷戰第779章 帝國首都第582章 圍殲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364章 敲詐勒索第1144章 求和第692章 購買領土第315章 戰爭威脅第714章 最後一擊第1183章 下一個目標第1124章 切斷退路第418章 慘敗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164章 乞和第150章 首戰勝利第488章 平分緬甸第187章 軍銜第874章 威廉一世第649章 有功無過第33章 龍宇飛的改革第903章 西疆省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1450章 大戰爆發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207章 突襲順化第326章 狂喜的滿清第1193章 死戰到底第446章 港澳問題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章 女海盜第621章 圍攻汝寧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361章 新皇登基第247章 叛變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1114章 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