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

劍眉星目,面容剛毅,一襲白衫顯的英姿不凡,皇極殿內衆大臣不由的暗贊劉謙好眼光。

“草民李無庸奉旨覲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殿之上響起了李無庸那中正平和的聲音,聲音入耳,讓人從心裡感覺到一絲文雅。

“你是誠意伯的女婿,現在誠意伯僅有一女,百年之後,這誠意伯的位置也是你的,你就不用稱草民了,稱臣吧!草民也是上不了這皇極殿的,你先起來回話!”崇禎皇帝好不容易說話中有一絲讚許。

“微臣遵旨!”

“李無庸,你出生何地?家中尚有何人?”崇禎皇帝問道。

“回陛下的話,臣並非中土人士,乃是永樂年間,隨三寶大人出使西洋所留的一支。去年方回中土,蒙誠意伯看重,以女相許。”李無庸恭敬的回道。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讚許道:“原來是從西洋回到我大明,如此不忘朝廷之人,乃真忠義之士也。那如今的南洋情景如何?朕好象記得他們許久沒有向朝廷進貢了。”

李無庸心中暗自鄙視,江河日下,天下大亂,還有多少番邦前來進貢的,但儘管如此,還是跪倒在地,大哭道:“請陛下爲西洋的漢人做主。”

崇禎皇帝見狀,心裡一驚,他原來是準備詢問李無庸的底細,畢竟勳臣之後不能是個來歷不名的傢伙,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出乎他的意外,當下威嚴的說道:“李無庸,你先起來回話。”

“謝陛下。”李無庸用手袖輕輕的擦去眼角的眼淚,恭身道:“陛下,臣與西洋大明子民盼王師久矣!自三寶公遠下西洋以有數百年之久,數百年來,我漢家子民在西洋個島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已經zhan有西洋居民的十之有七,然而數十年以來,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先後在我西洋諸島,以槍炮統治我我皇子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臣懇請陛下遣王師收復失地,解民於倒懸。”言辭之懇切,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滿懷雄心的崇禎皇帝更是激動不已,這可是個顯示我天朝上國的好機會,但事實又擺在眼前,國內尚有叛亂未清,關外又有重兵壓境,哪裡還有多餘的兵馬去支援那不毛之地,更何況朝廷水師糜爛久矣。

崇禎皇帝心裡嘆了口氣,失望的眼神朝禮部侍郎錢謙益望去,作爲崇禎的錦囊的錢謙益當然明白崇禎的爲難之處,連忙出列道:“陛下,臣認爲此事還須從長計議,如今我大明內部尚有少許蟊賊在作亂,而關外的後金雖然仍在苟延殘喘,但朝廷不得不防,臣建議不若等殲滅關外後金後再組建王師收復西洋等處。”

崇禎聞言,連忙微笑道:“對,錢愛卿說的有道理,攘外必先安內。此事再議。對了,李愛卿,剛纔在討論山東叛變的事情,你先把詳細的情況說說看。”

李無庸心裡一絲冷笑,臉上卻是恭敬之狀,不緊不慢的把孔有德叛變的事情講了出來,當然把孫元化的表現說的頭頭是道,而對劉謙以及自己的表現只是略略帶過,抑揚頓挫的語調把兵變說的驚險刺激,聽的皇極殿內鴉雀無聲,只剩下李無庸那清朗的聲音在大殿內迴響。好半響才停了下來。

大殿內又陷入寂靜之中,這次連李無庸也忐忑不安了,事情已經很明顯了,孫元化的是非功過也同樣很明顯,他是有過,但是過失並不能讓他去死。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孔有德在山東境內縱橫千里,破壞之大,影響之深總得找個人來頂替了。衆大臣墜墜不安。

崇禎皇帝一臉的陰森,剛毅的臉龐上烏雲滿面,軍隊千里行軍卻不見絲毫的糧草,更甚者引起了兵變,損失不可估量。“衆卿,此事該如何處理啊?內閣?”

周延儒望了望站在自己前面的徐光啓嘆了口氣道:“陛下,此次叛亂雖然是由於孫元化沒有撥付糧草之故,但山東由於楊肇基大軍在剿匪,山東境內也無糧可調,所以臣以爲這不是孫元化的錯誤,更何況他已經剿滅了叛亂,可以說是功過相抵,朝廷可以不予追究。而山東巡撫餘大成擅自做主,導致叛軍勢大,縱橫齊魯,該斬。”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冷聲道:“就這麼辦吧!”皇極殿內頓時一陣輕嘆聲,李無庸知道這聲嘆是什麼意思,心裡不由的暗驚:這明朝的官不好做,而崇禎皇帝的官是不能做,面對這個喜怒無常,猜忌心甚重的皇帝,在他底下效命不是擔心自己能不能建功立業,而是擔心自己的小命的問題。這下更加堅定了李無庸另立山頭的想法。

正在沉思的李無庸突然感覺有人喊自己,仔細分辨正是崇禎的聲音,連忙驚醒了過來,出聲道:“臣在。”

“李無庸,你從登州到京城,千里迢迢,飛馬報訊,功勞不小,朕決定賞你,說你要什麼官?”崇禎臉上好不容易出現了笑容。也同樣是好不容易提出了賞別人的話。讓衆大臣對李無庸嫉妒不已。而他們卻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李無庸心裡卻是膽戰心驚,作爲後來人,深深的瞭解崇禎的爲人,反正讓他記得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在這種人手下做官也別想安穩了。

當下跪倒奏道:“臣不願意做官。”

崇禎大奇,這世上居然還有人不願意做官的,那些讀書的人十年寒窗苦讀不就是有着一日能夠鵬程萬里,當下奇道:“爲什麼?”

李無庸突然嬉皮笑臉的說道:“做官的沒錢,上次臣成親時,孫大人作爲一個從二品的大官,給臣只送了一百兩銀子,聽說還是借的,所以臣不喜歡做官。”

崇禎臉上一暗,他也知道國庫內已經沒多少銀子了,當下道:“你喜歡做什麼?”

“靠,做你的官,還不如做皇帝呢!”李無庸心裡暗道。不過這話倒是不敢說,當下道:“臣喜歡經商,這樣可以賺許多錢!”

“那你就去做個商人吧!”崇禎皇帝臉色一變。說着就甩袖而去。

高起潛連忙大聲喊道:“退朝。”

衆大臣連忙山呼萬歲,然後笑嘻嘻的拉幫結火的離去,當然有些人還不忘對李無庸發出一陣刺耳的笑聲,寓意不意自明。

不一會兒,偌大的皇極殿只剩下一個跪在大殿中的李無庸了,李無庸擡頭望了望龍椅,纔不急不慢的出了大殿。

“李公子,李公子,請慢行!”一陣尖細的嗓音在李無庸的背後響起。

李無庸連忙回頭望去,正是高起潛,連忙拱手道:“李無庸見過高公公。”

“李公子,陛下要咱家來問李公子一句話,答對了就有賞,答錯了…”

李無庸眼珠一轉,連忙從袖筒裡摸出三張千兩的銀票,塞在高起潛的手裡,笑道:“無庸初次見過公公,略表意思。”

高起潛望了望手中的銀票,又是一聲刺耳的笑容,笑道:“李公子真是痛快人。陛下想讓咱家問問李公子,那孫元化真的死了嗎?”說着盯着李無庸的眼睛,李無庸頓時象被毒蛇盯住了一樣,背上不由一陣哆嗦。象被溼透了一樣。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的特務統治比哪朝哪代都厲害。

李無庸心裡不由的轉過了千百遍,猛的靈光一閃,心裡頓時明白了大概,這崇禎皇帝顯然是早就知道了,但卻在朝上沒說出來,只是私下的問罪,顯然是不想殺孫元化,也同樣是不想殺李無庸了。

當下正了正,讒笑道:“孫元化必須死,而且世上再也沒有孫元化這個人了。”

高起潛點了點頭,笑道:“李公子果然是個妙人。”

“高公公不愧是陛下的心腹。陛下有公公在身邊,萬事無憂也!”說完兩人不由的互望了一眼哈哈大笑。

“李公子,陛下說你上次成親,朝廷沒有派人到場,這次陛下從內孥中賞你三千兩銀子做爲祝賀。李公子還是隨我去領吧!”高起潛笑道。

“公公說哪裡話,臣哪裡還敢要陛下的賞賜,依小子之見,臣到登州路途遙遠,這三千兩還是由公公替我保管如何?”李無庸推辭道。

“李公子這話不妥,這是陛下所賜,老奴哪裡敢要。”高起潛奸笑道。

李無庸皺了皺眉頭,又從袖筒裡摸出了三千兩塞在高起潛的手中,笑道:“那就有勞公公了。”

“嘿嘿,老奴就不客氣了,誠意伯這邊請。”

靠,花了我六千兩,崇禎,你給我等着,你現在訛詐我的錢,日後我要你的江山來還。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十六回 朝議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十五回 進京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
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十六回 朝議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十五回 進京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