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報應的話,那對於皇太極來說,眼前的這種情況就是報應了。清寧宮內,劍拔弩張,而一代英主皇太極卻躺在龍榻上,烏青的嘴角尚有一絲血跡,而原本孔武有力的手臂,此時也無力的搭在榻弦上,再看看跪在地上的痛哭的幾個嬪妃。一代英主就這樣被李無庸的一場戰爭而氣死了。

而更讓人擔心的是,一生雄才大略的皇太極卻犯下了一生當中最大的錯誤,死前沒有立下遺昭,偌大的江山居然沒有指明誰來繼承,這不由的不說是一大敗筆。

而更爲奇怪的是,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此時的情景居然一十七年前同出一轍,十七年前,同樣是這裡,只不過躺在龍榻上的人不同而已,那個時候是努爾哈赤,地上的卻是皇太極、代善、多爾袞、阿敏、莽古爾泰等大臣,那個時候的他們,也同如今一樣,絲毫沒有失去父親的悲傷的意,他們所討論的也是汗位,最終皇太極取得了勝利,努爾哈赤的棺梓也得以安入寢陵。

只不過今天牀上換了一個人罷了,從老子換成了兒子,皇太極躺在上面,下面的仍然是六十多歲的代善以及他的兒子,豪格、多爾袞、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英郡王阿濟格、穎郡王阿達禮以及其他的王公貝勒,再到後面就是索尼、螯拜、蘇克沙哈、范文程、洪承疇等諸大臣了。

根據努爾哈赤有遺詔,規定皇位的繼承要滿洲貴族來討論。有七個人的意見舉足輕重:四個親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

豪格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爲皇太極長子,三十四歲(比多爾袞年長兩歲),正值壯年;第二,人才出衆,容貌不凡,有弓馬才;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第四,皇太極生前親掌的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尤其是兩黃旗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爾袞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時年三十歲;第二,受到父親的鐘愛。而更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由代善攝位。而代善鑑於當時情勢,轉而擁立皇太極;第三,多爾袞兄弟爲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旗主貝勒,這兩個旗支持多爾袞;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爾袞兄弟佔了三個席位;第五,多爾袞多次統軍出征,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屢立大功。

八旗甲冑從實力對比看,豪格有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正白、鑲白兩旗的支持。那麼,其餘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紅和鑲紅兩旗、濟爾哈朗掌管的鑲藍旗的意見就至關重要。

大家正在吹鬍子瞪眼睛,誰也不做出頭鳥,大殿內頓時靜悄悄的一片,偌大的一個大殿此時卻顯的沉悶不已。多爾袞眼珠望了望左右,心裡不由的打了鼓,論勢力自己好象有點勢單力孤,更何況那個該死的流言對我也十分的不利,於是連忙對多鐸使了個眼色。多鐸見狀,連忙出聲道:“如此下去,大家都在爭奪,不如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

多爾袞佯怒道:“:“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裡,也不只是你一個人。”

多鐸又說:“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代善)!”

禮親王代善眼珠一轉,連忙出聲道:“本王老矣,不堪國事?肅親王乃帝之長子,當承大統”。

豪格問言眼睛禁不住露出喜色,心裡暗道:“覺得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大局可定。”當下搖了搖手道:“小侄福少德薄,非所堪當!”

多鐸聞言失聲笑道:“本來就不準備立你的,既然你承認自己不行,那就更好。”

豪格一聽,臉皮氣的發紅,他本來是假意謙讓,想讓衆人“堅請不已”,然後順勢登上皇帝寶座,如今卻被豪格抓了把柄,如何不生氣,當下口不擇言的說道:“父皇是因爲得到錦州失守的消息才病重駕崩的,一切都是李無庸弄的鬼,我們誰殺了李無庸就立誰爲王。”

話語一出,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代善、多爾袞等王公大臣互望了一眼,也不由的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了這個提議了,想來也是,無論這個時候誰來即位,首先要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替皇太極報仇,就象皇太極當初即位一樣,首先乾的一件事情就是使用離間計殺了袁崇煥,這個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誰殺了李無庸,誰能爲皇太極報了大仇,誰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登上皇帝寶座。

只是李無庸真的是那樣的好殺嗎?在人羣中看了半響的洪承疇搖了搖頭。雖然與李無庸相交日短,但也還是比較李無庸的,依照李無庸的狡詐,會讓你們抓到嗎?

寧遠城,李無庸站在高高的城牆上,眺望着北方,突然聽到羅振川那興奮的聲音喊道:“主公,探馬來報,皇太極十天前駕崩了。聽說是吐血身亡的。”

哪裡李無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興,只是淡淡的問道:“我們的將士們都準備好了嗎?糧草可都燒了,戰馬可都帶齊了?”

“都準備好了。”羅振川連忙收起了笑臉。“兩萬多人,每人都有嗎,每人都帶了十天的乾糧,跑到山海關沒有問題。”

“那還楞着幹什麼?等着別人來殺你啊!快走,後金人要殺過來了。”李無庸狠狠的敲了下羅振川的腦袋,笑罵道。

硝煙漸去,還沒有半日的路程,多爾袞與豪格帶領的數萬大軍就來到了寧遠城下,而迎接他們的是敞開的城門,城頭上也沒有任何旗幟,顯然是敵人早就跑走了,好不容易抓個人問問,才知道對方上午就走了。豪格狠狠的抽了一鞭子。

“追。”叔侄兩互相望了一眼。

沒過多長時間,雄偉的山海關就矗立在衆人眼裡,望着關上那火紅色的大明旗幟,饒是李無庸心情堅毅,也不由的吐了口氣。

“本將軍乃薊遼副督師李無庸,今日回朝,是哪位將軍守官,還不打開城門。”李無庸大聲喊道。

關上的將士一聽居然是李無庸回朝,頓時大驚,李無庸的事蹟最近幾個月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了,千里擊大漠,巧計滅十三萬聯軍,突出重圍等等,端的是位英雄好漢,雖然崇禎帝對李無庸大加貶斥,但在民間有識之士卻打心裡讚歎他,一些民間說書早就把他編成了一部書,到處傳說。先前衆人原本以爲他已經死了,沒想到居然是活的好好的,如何不讓人吃驚。

守關將士不敢怠慢,連忙伸出頭,恭敬的說道:“李將軍,此事關係重大,讓小的去稟報我家將軍,大人還請稍稍等待。”說完頭又縮了回去。

不一會兒就見,一個年輕將軍站在城頭上,李無庸擡眼望去,不是吳三桂又是何人,李無庸心中一喜,剛想打招呼,哪知就聽吳三桂臉色一變,大喝道:“你是何人,居然敢冒李督師的名諱,想李將軍出兵之時,僅有一萬人馬,如今你怎麼有兩萬多人馬?分明有詐,依本將看,恐怕你是後金的奸細纔是真的吧!”

李無庸正待解釋,突然身後傳來一陣震動,喊殺聲驚天動地,連忙朝後望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見無數的敵軍漫山遍野的殺了過來,爲首的旗幟正是正黃旗與正白旗。李無庸當然知道是多爾袞他們追了過來。

當下也顧不得身份了,大聲喊道:“吳將軍,還請看在往日同僚的份上,打開關門,放我等入關。”

城牆上的吳三桂臉色猙獰,大聲喝道:“還想狡辯,看看你們的身後,後金士兵無數,爾等分明是來詐關的,給我放箭。”周圍的親兵原來還在懷疑,如今果見後面跟着大隊的清兵,也就信了**分,頓時城牆上箭如雨的下來,底下的李無庸士兵促不急紡,哪裡能躲閃的快,一輪箭雨下來,就死了數百人,李無庸也是在衆人保護下才出了射程之外。

望着狼狽的李無庸,吳三桂心裡不由的暢快起來:“李無庸,今日也讓你嚐嚐死亡的滋味,當初你殺我舅舅與兄長的時候,恐怕也沒有想到你會有今天吧!如今前有狼後有虎,你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看你如何逃出生天。”

“主公,如今該如何是好?”羅振川着急道。

李無庸望着眼前的這個天下第一雄關,頓時有種無力的感覺,又轉首望着不斷接近的後金大軍,心裡大呼:“難道天要絕我李無庸不成?”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七回 籌劃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四回 戰 (一)
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七回 籌劃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四回 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