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

“主公。”宋獻策等人待李無庸進了大廳後,恭敬的行了一個大禮,自從李無庸韜略福建、布兵香山澳、收復臺灣、征討扶桑後,威勢日顯,舉手擡足間皆有一絲威嚴,宋獻策等人也不敢象以前一樣不分上下了,雖然李無庸腦海裡並沒有二六九等這樣的觀點,平日說話也對宋獻策等文人尊敬有加,但宋獻策等人卻是不同,克守屬下之道。

“各位請坐。”李無庸微笑道。

“謝主公。”

“宋先生,你不地道啊!本將軍有後了,這樣的大事居然不告訴本將軍,你這樣做,恐有不妥之處吧!施琅,你說說該怎麼罰軍師啊!”李無庸開玩笑的說道。

“主公應罰軍師納妾。”施琅也知道李無庸是在開玩笑的,索性也壯着膽子開了個玩笑。

果然李無庸點點頭笑道:“施琅說的有道理。”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其他人也是一陣大笑,大廳內笑聲連連,好半響才停了下來。

“主公,年關將近,還請主公示下。”宋獻策趕忙實施轉移**,也在意料之中的把衆人的眼光轉了過來,畢竟大勝後獎勵也同樣是驚人的。

“自從本將軍與諸位起兵福建以來,以有年餘,經年以來,蒙諸位不棄,與我李無庸風雨同舟,同患難,奮勇拼搏,纔有了今天的局面,我李無庸在這裡謝謝大家了。”說完站起身來,深深的鞠了個躬。

“屬下不敢,屬下等願爲主公效力。”宋獻策等人拱手大聲唱道。李無庸趕忙稱謝,雖然李無庸有着超出常人的眼光與韜略,但帝國畢竟不是一個人能建設起來的,宋獻策等一干忠心的屬下才是李無庸最大的依靠與資本。

“主公,現在主公已經完全擁有臺灣及其所屬的澎湖列島,金門,廈門,手下已有數萬精兵強將,割據臺灣之勢已成,屬下等恭請主公即王位,以與明朝分庭抗禮。”宋獻策待衆人坐定後,猛的拋出個炮彈。炸的衆人膽戰心驚,不過很快的冷靜下來,也都紛紛站起身來,大聲道:“恭請主公自立爲王。”

“不可,不可,此事不可再議。”李無庸皺着眉頭望了宋獻策一眼,心裡暗自奇怪宋獻策這個智謀之士怎麼腦袋也發熱了,居然冒出這樣的昏招來。其實這也怪不得宋獻策,李無庸昨天的一句話給了宋獻策許多的遐想,再說現在中原大亂,羣雄割據,各地稱王者不計其數,李無庸現在兵強馬壯,又割據海外,稱王也不算過分。

“主公這是爲何?”劉啓嚷嚷道:“現在中原阿貓阿狗都已經稱王了,主公爲何稱不得,主公總比那些阿貓阿狗的強,是吧!”

“不可,不可。”李無庸擺手道:“如今中原大亂,但還沒有到最後關頭,現在稱王只能是槍打出頭鳥,看看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哪個不是被多餘他們幾倍的官兵圍剿,我們漢人有個特點,自己家裡的東西寧願被外人偷走,都不願意被自己家裡的僕人偷走,這就是歷史上爲什麼統治者狠狠的鎮壓農民起義,而對外戰爭能打就打,不能打的就求和的原因。明王朝雖然腐朽,但是他二百多年的統治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摧毀的,在南方,那些士紳們,他們支持的還是明王朝,我們現在若是救萬民於倒懸,第一個面對的就是他們。這不是我想要的,明朝開國皇帝洪武皇帝能夠從一個小和尚到皇帝,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九個字,高築牆,廣積量,緩稱王,我們現在是在積蓄力量,坐觀中原烽煙,何必爲那虛名而浪費了大好的時機呢?軍師,你看呢?”

“主公之言精闢,屬下等人慚愧。”宋獻策黑臉微紅道。

“你們是身在局中,所以爲眼前的現象所迷惑,而我則不同,超然如外,縱觀前後才能得到如此結論。軍師也不必灰心。”李無庸安慰道:“當然,我們也不能故步自封,也要向前走一步,眼下形勢對我們來說,也不算太壞,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時間,依我看,大明王朝支撐不到多少時間了,李自成已經出了明王朝的包圍了,他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河南,河南災民衆多,舉旗一揮,能得兵百萬,這不是朝廷想看到的,同樣也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他李自成要災民,同樣我們也要,明年我會一邊向朝廷上書,遷移災民,而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到各地流言,讓這些災民都到臺灣來。這樣我們就有了基礎,有了以後對抗滿清的資本了。”

“主公聖明。”

“以前我們管的地方沒多少,現在不同了,地方大了,我們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了,免的毫無頭緒。”李無庸掃了衆人一眼,大頭終於來了,衆人不由的端起精神來。

“本將軍要成立大都督府,本將軍自認大都督,下設七個部門,宋先生爲長史,司都督府大小事儀,協助本將軍治理政務。還兼領兵司,主管兵事。”

“謝主公。”在意料之中,宋獻策成爲文臣之首。

“勞煩岳父大人爲尚書令兼吏部司天官,負責都督府官員調度。臺灣分臺南、臺中、臺北三縣,臺南與臺中可以由朝廷來派遣官吏,給崇禎點面子,至於臺北,是我臺灣的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基地,岳父可以派個信的過的人過去。”

“謝主公。”

“顧炎武爲禮部司天官,主持臺灣教育科考,記住臺灣上下只尊聖人孔子,適齡兒童學六藝,能文允武,不得學習朱子等理學文章典籍。”

“屬下遵令。”

“王夫之主管刑部司。”

“謝主公。”

“黃宗羲掌戶部司,掌我軍範圍內人丁遷移、安置等事宜。”

“是,主公。”

“何斌,你掌商部司,管理臺灣上下貿易事宜,在短時間內遞個條程給我,可以與而農商議一下,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免的商市混亂。”

“是,主公。”

“還有工部司,由孫元化來主持吧!還有在浙江錢溏有個叫戴倉的,讓人把他弄來,他以前做過朝廷的監軍的,後來見識了官場黑暗,現在賦閒在家,此人擅長製造軍械,又喜歡繪畫,是個人才。火器雖然有着很大的缺陷,但是他是我軍現在克敵制勝的唯一法寶,有了缺陷可以改,使他更加先進,避免或者減少缺陷,火炮在一定程度上,是剋制滿清鐵騎的最好的東西,別忘了,滿清頭子努爾哈赤還是被大炮給炸死的,我們不能小瞧了他,以後你們可以在一起研究一下,爭取弄個行動方便,威力較大的火炮來,你們可以在臺灣找個地方,又安全,有很保密的地方,劃個地盤,去研究一下,那地方作爲一個軍事重地。”

“謝過主公。”坐在角落裡的孫元化嘆了口氣。

“現在臺灣金銀是有了,那我們就要建設一個美麗的臺灣,那些扶桑的俘虜,是用來幹什麼的啊!那是用來修路架橋的,路面一律用青石鋪路,兩邊要有陰溝,是用來瀉水的,臺灣要美麗,第一點就要乾淨,反正那些俘虜只要給他們點吃的就行了,死了也不用賠償的,死了就燒了,然後扔到海里去。倭寇是不是人的,還有俘虜不夠,就到扶桑去招收,臺灣中部有硫磺、黃金等礦產,總的要人去挖的,我們的時間不多,就用這些扶桑人爲我們幹活吧!”雖然李無庸隨便說兩句,但是堂下的人都不由的打了個顫抖,一言定生死,而且還是無數人的生死,不過對象是倭人,大家也就沒什麼可以計較的了。

“好了,剛纔是政務方面的,現在我們來把軍隊的事情解決一下。”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十六回 朝議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十回 成親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七回 籌劃
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十六回 朝議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十回 成親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七回 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