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

出了媚香樓,李無庸迫不及待的帶着秦九朝皇宮方向走去,畢竟皇宮申時就要落鎖,堂堂帝國的皇帝深夜叫門可是一件不大好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卻是南京城最熱鬧的時候,秦淮河也纔剛剛入巷,各路英雄也都剛剛進入氣氛之中,加上近日秋闈臨近,李無庸不時的在岸上聽到有人做詩的聲音,而大街上也有許多的士子成羣結隊在遊玩,看樣子南京城的繁華與美麗吸引了不少的文人騷客。

“走,秦九,我們吃點東西再回去。”李無庸摺扇一收就朝路旁邊的一個做餛飩的小攤走去。

“客官請慢坐。”做餛飩是一位老人,熟練的粘着肉餡,然後放入鍋裡,不一會兒就是一碗香餑餑的餛飩了。

“老伯,您做的餛飩真好吃啊!”李無庸吃了一口後,忍不住的稱讚起來。

“那是,這餛飩是我祖傳下來的技藝,想當年洪武皇帝也吃過,他老人家都說我們家的餛飩好吃呢!”老人言語間充滿着得意。

“老人家,您應該說是僞洪武皇帝,您難道就不怕給官府人抓去嗎?”一個在一旁吃餛飩的士子提醒道。

“我們是平頭老百姓,哪裡知道那麼多啊!”老人輕輕的嘀咕道。到了最後聲音幾不可聞,顯然他也很害怕。

“當今雄才大略,海納百川。是少有的明君,想當初,剛進南京地時候,就祭祀洪武皇帝,並且娶了崇禎之後九公主爲妃,哪裡還在乎這麼多。再說洪武皇帝也是我漢族以來,最英武的皇帝。若是沒有他,我們這些人恐怕還在給蒙古人放馬牧羊呢!哪裡還有今日啊!”一個清朗而中氣十足的聲音回答道。

李無庸臉色一奇。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場上的那些老人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明朝的一些事情。在這個小攤上,一個繁華的鬧市中,居然有人如此稱讚洪武皇帝。倒是出人意料。當下轉身朝那說話的人看去,只見他二十六七地年齡,面目剛毅,眼睛中是凜然不犯的正氣。一身青色長衫大概是由於洗地次數太多,如今都已經有些發白了。

“喲,這不是我們的騎驢進士嗎?”剛開始說話的那個士子對那個青年譏笑道。

“傅以漸?”李無庸吃了一驚,沒想到居然能在這裡遇到他。這個山東士子自小家境貧寒,卻性情剛毅,也同時造就了他博覽羣書的那種勇氣,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這個時代。窮苦百姓家的兒子一般都會比那些富貴人家地孩子更能成才,當然這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象在晉朝,門第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沒有門第,就算你再有才。也是沒有用處的。科舉儘管它有許多的缺點,但是不得不承認,它爲國家吸取了不少的有用人才,比那些指馬爲虎的人要好的多。

而更讓李無庸佩服地是傅以漸的態度,要是一般人聽到別人恥笑,臉色肯定漲的通紅,或者勃然大怒,鉢大的拳頭就會打了過去。而傅以漸卻神色平靜,臉上波瀾不起。李無庸知道這並非他沒有羞恥之心,而是他不屑。不屑與別人在這個問題上進行討論。其心胸氣度更讓人敬佩了。

旁邊的秦九見李無庸臉上露出了讚賞的笑容。知道對面那個衣着貧寒,騎着驢子卻毫無羞色地士子必然是得到皇上的讚賞了。最起碼一個進士是跑不了了,看樣子以後可得在他面前要老實點。

“心胸如此之大,就是做個宰相也行啊!就是不知道才學如何?”李無庸的話讓秦九更是吃了一驚了,他想不不到的是,李無庸本就是窮苦人家出身,對於象那些有骨氣、有上進心又有才學的人佩服不已。而不幸的是傅以漸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今國家初立,這樣的人才李無庸想放走都難啊!

“走,十天後,朕看看這個傅以漸是不是真的有才能。”李無庸丟下一錠銀子就朝宮城走去。留下身後繁華的鬧市。

想那傅以漸自己也不知道,在一個偶然地機會裡,居然碰到李無庸這樣地一個貴人。

“陛下,臣等奉旨主持本朝第一次科考,今舉會試名單二百三十三人,恭請陛下御覽!”御書房內,顧炎武與濟世兩人跪在地上承奏道。

“兩位愛卿,不知道這兩百多人裡,有多少是本朝急需的人才啊?”李無庸接過奏章翻了翻。

“回陛下地話,如今新朝鼎立,國力日益增強,也同樣引來無數人才,如江蘇常州府武進縣人呂宮、山東東昌府聊城縣人傅以漸、湖北黃州府黃岡縣人劉大壯、江蘇鎮江府溧陽縣人馬世俊等等也都是年輕俊才。”濟世滿臉的興奮之色。

“陛下,這個傅以漸在安民方面也確實有獨特見解,他主張陛下實行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這樣有利於朝廷的人口增長,臣等準備擬他爲會試第一名。還請陛下定奪。”顧炎武到底是臺灣出身的,注重的是務實。

“這個傅以漸,朕也知道,如今南京城的士子們都知道一個騎驢的考生。此人是個大才啊!幼年聰明過人,三歲能誦書、五歲熟讀經史、十歲工屬文,博覽羣書。人才不可多得啊!傳旨三天後的殿試在武英殿舉行,在京的三省六部的官員都來看看,恩,再傳旨,讓那個傅以漸,騎着那匹毛驢來考試吧!哈哈哈!”下面的顧炎武與濟世吃了一驚,以前有騎駿馬進午門的,沒想到現在還有騎驢來上朝的,也不知道那個傅以漸有什麼奇特的地方,讓陛下如此看重。

“秦九,你現在就去傳旨。”李無庸哈哈大笑道。

而此時的傅以漸也象往常一樣,坐在客棧裡,桌面上擺的是一杯清茶而已。而在他不遠處的桌子,赫然是他的老鄉山東李名山正在與一屆考生前來聚會。

“李兄,聽說你在考場上是下筆如有神,筆落驚風雨啊!這次會試第一名肯定是你了,小弟先在這裡恭喜李兄了。”一個士子端起酒杯,滿臉的阿諛之色。

“那是,不象某些人,騎着一頭醜驢還想當狀元啊!”說完,衆人一片哈哈大笑聲。

“聖旨到,山東傅以漸接旨。”就在這個時候,秦九帶着御林軍開道,來到這個叫做“客滿樓”的客棧來傳旨。

“陛下有旨,準山東士子、會試第一名傅以漸騎驢入武英殿參加殿試。欽此。”秦九面帶笑容的望着跪在地上的年輕士子,很有可能是大唐開國第一狀元。

“傅會元,接旨吧!”

“草民謝主隆恩。”饒是傅以漸心志堅定,這個時候也給震驚了。

“公公,陛下也知道草民騎毛驢的?”

“當然知道。”秦九知道他日後必然會被李無庸重用,當下提示道:“莫要改了本色,陛下乃是英明之君,不會有門戶之見,好好表現吧!”

“謝公公提醒,他日必有所報。”這個時候傅以漸再傻也知道李無庸對他青睞有加了。

望着秦九離去的身影,李名山嘴巴張的老大,好半響才說道:“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七回 籌劃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十回 成親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
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七回 籌劃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十回 成親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