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

有詩云: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曉蒼蒼。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滿建章。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共沐恩波鳳池裡,朝朝染翰侍君王。

詩中的內容描寫的是君王早朝時的情景,在卯時時刻,衆官員在有司官員的引導下朝見皇帝的情景。如今大唐帝國初立,隨着南京的官員到來,早朝也就集中在太和殿裡舉行了。太和殿又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今名。

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爲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爲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個走獸,數量之多爲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樑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明間設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00m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地鞏固;甪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爲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十八座。龜、鶴爲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地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爲高8.13m地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在大唐帝國中,只有王、郡王能在太和門等候,而所有的公以下的官員都集結在午門以前等候上朝,而如今大唐帝國中,諸王子年紀尚小,在太和門等候也就沒有人了。而在午門前,卯時三刻剛過的時候。午門就等候了許多的官員,三三兩兩地集結在一起,不時的說着話,在以前的早朝中,都是卯時開始早朝,而李無庸卻認爲卯時太早,改在了辰時,一方面讓衆人能夠免受寒冷之苦。另一方面李無庸認爲卯時太早,皇帝這個時候一般都睡的很舒服,自己可以這個時候起來,但是後來的皇帝卻是不能,一來一去之下,這些皇帝不早朝的情況也就出現了。所以也就改在辰時了。

“看,國丈來了。”人羣中不知道誰說了一聲,衆人連忙轉頭望去,果然見一羣人簇擁着一頂綠尼大轎緩緩走了過來,而走在轎子前面的是一身紫色官袍,胸前補子上居然繡的是麒麟補子,眼尖地人馬上就認出來是國丈劉啓的家臣當朝一品大將軍,左衛大統領、申國公劉啓,在衆大臣中,也只有劉謙纔有如此的待遇。讓當朝一品大將軍當護衛的。

隨着轎門的打開。露出了劉謙的身影。

“老爺,到了午門了。”劉啓在旁邊低聲說道。

“劉啓啊!老夫都說了多少次了。你如今是當朝一品,又是國公之尊,不可對老夫如此。”劉謙嘆了口氣道。

“小子不管有多少地成就,總是老爺門下出去的,護衛老爺也是應該的。”劉啓仍然是當初的樣子。

“哎!”劉謙搖了搖頭,自己也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卻沒有任何的改變,劉啓仍然是大清早的等在家門口,都是一品大將軍了,連個轎子都不坐,還是騎着高頭大馬。也幸虧自己的主子是李無庸,否則恐怕早就被人蔘倒了。

“參見國公大人。”“參見國丈大人。”衆多的大臣也紛紛來到劉謙的轎前。劉謙也對衆人拱了拱手,雖然他也知道這些人對他巴結,有的人是真心敬佩,但是更多地人卻是想借着他劉謙這顆大樹望上爬。

“軍師與尚書令來了嗎?”劉謙望了望左右,問道。

“兩位大人並沒有趕到。”劉啓在旁邊說道。

“劉啓啊!今日陛下恐怕要在太和殿點將出徵了,你可要準備好了。”劉謙望了望左右,忽然對劉啓輕聲說道。

劉啓吃了一驚,雖然四川地情況自己也是知道一些,以前相互算計的張獻忠地三個乾兒子,這次罕見的聯合在一起,實力一下子超過了楊展,楊展也呈現了不支的情況,告急的文書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一封。而李無庸彷彿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思,今日從劉謙嘴巴里得到消息,如何不讓他吃了一驚。

“軍師,你可是來晚了?”正在沉思的劉啓忽然被劉謙爽朗的聲音給打斷了。擡頭一看,果見宋獻策那矮小的身軀站在前方。

“國丈,陛下仁慈,不忍我等受風霜之苦,把早朝時間推遲到了辰時,下官身子骨可是老了,不能與國丈相比較,所以來的晚了,不過尚書令可是比我等來的更晚啊!”宋獻策笑道。

“軍師又何必拿下官來說話呢!”顧炎武滿面紅光的走了上來,年紀才三旬就已經成了帝國的宰相了,這在歷朝歷代中也是很少見的,年少得志啊!饒是他做事穩健,但是眼睛裡也顯示出他心中的興奮。

“鄂國公到”、“英國公到”、“危國公到”…隨着辰時地接近,大唐帝國的大小臣工也紛紛趕到了午門前。等待着皇帝的駕到。

“皇上早朝,衆臣早朝。”太和殿前響起了秦九的大喝聲。於是在有司官員的引導下,衆人排成了兩派,文武對列,文官前的是軍師宋獻策、侍中劉謙、尚書令顧炎武,而武將是施琅、劉啓、谷振東等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和殿內響起了一陣山呼聲,大皇帝李無庸御駕太和殿。開始了大唐王朝遷都北京後的第一次大朝。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秦九掃了衆人一眼。冷森森地說道。

此時的大殿內,在京地六品以上的官員都集中在這裡,但是在這裡上奏的都是大事,一般的小事由三省八部就可以解決了。否則就算李無庸精力再怎麼充沛也忍受不了那麼多的奏章。而這些官員雖然也是來議事的,但大多都是個擺設,但是這種在大殿內議事,又何嘗不是一種升遷的途徑呢!只要自己地一道主張或者建議被皇帝所認同。升遷的速度將會是大大的有,也不用苦等三年一度的吏部考覈了。

“陛下,如今天下一統在即,僅有四川一帶逆賊張獻忠不服王化,臣叩請陛下早日發天兵,收復四川。”秦九話剛落音,兼管兵部尚書的中書令、軍師宋獻策就站了出來。

旁邊的劉謙大喜,見宋獻策帶頭說了出來。也站了出來奏道:“四川總兵楊展數日飛報三省,告急文書也堆滿了整個兵部,賊人賊多勢中,自秦老夫人去世後,秦軍逐漸勢弱,士氣也遠輸於以前。張獻忠三子首次聯合在一起,楊展不敵也是肯定的。陛下還是早做打算的好!”其餘衆人也都紛紛站了出來,武將們更是期待着馬上要出兵一樣。畢竟帝國快要一統天下,以後打仗地日子也不會太多,逮到一次就是一次。

李無庸坐在寶座上,看着衆人,嘴角上露出奇怪的笑容,道:“衆愛卿,如今國家初定,民心思定。那張獻忠在四川聽說橫徵暴斂。不得民心。那巴蜀之地,山川險惡。朕雖想早日還四川百姓一個太平天下,但是恐怕戰爭日久,會不利我朝建設發展。”

“陛下仁慈,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爲天子,則爲上天之子,那川中百姓也爲陛下子民,陛下怎可以區別對待呢!”劉啓忽然說道。

“喲,我們的忠厚將軍嘴巴也厲害了啊!”李無庸笑道:“既然如此,傳檄天下,朕要親征四川。”

“陛下不可。”顧炎武連忙說道:“陛下乃天下至尊,豈能冒箭石之危,至險境,如今我朝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施琅、劉啓、谷振東等將軍都是將帥之才,陛下可選一人前去就可以平定巴蜀,又何必親自前往。”

“那衆愛卿以爲何人前往的好?”李無庸望了衆人一眼。

“巴蜀道路難行,當以沉穩厚重之人前往,陛下曾誇讚劉啓將軍沉穩厚重,實爲不可多得的穩將,臣以爲可以擔此重任。”李無庸睜眼看去,見是禮部侍郎袁三甲。

“其他的各位臣工可有別地意思嗎?”李無庸又望了衆人一眼。

“臣以爲英國公可以出任大將軍,收復四川。”高一功忽然出列說道。

“英國公雖然每戰必勝,但是四川是我漢家天下,張獻忠也是我漢家子民,不可。”王夫之連忙阻止道。誰都知道谷振東打仗的方法,仔細尋思一下也確實如此。

“軍師,你看呢?”李無庸望着低頭不做聲的宋獻策說道。

“臣以爲危國公可以出任撫遠大將軍。”宋獻策看了看劉謙,然後低頭說道。

“恩,軍師言之有理。”李無庸忽然點了點頭,“封危國公李巖爲撫遠大將軍統領左右衛大軍十萬,回合四川總兵楊展出兵四川。退朝吧!”說完甩了甩袖子就朝後殿走了過去,留下了一臉奇怪的衆人。

劉謙望了望上面的龍椅,又望了望馬上要出殿門的宋獻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也跟着朝外面走了出去,剛在殿門口就見一小太監走到身邊手道:“國丈大人,皇后娘娘有請。”

“皇后娘娘?”劉謙吃了一驚。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十六回 朝議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十回 成親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十回 成親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
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十六回 朝議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十回 成親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十回 成親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