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

大軍迤儷而行,福臨的鑾駕在多鐸的保護下,朝山海關行了過去,而在鑾駕內的大玉兒心裡的不安正在逐漸的蔓延開來。作爲李無庸的部下,尤其是第一批跟隨他的步將,基本上都得到了李無庸的真傳,無論是施琅、羅振川,或者是在荊襄一帶打的大軍狼狽而逃的曹百原,更就不提有惡魔將軍之稱的谷振東了,四大將軍聯手基本上是攻防兼備,而更有甚者的是在南京的帝**事大學中,集合了唐軍手下精銳的優秀軍事指揮者,最可怕的是這些人對自己知道的一切從來都是傾囊相授,李無庸和手下大將的一些“無賴”打法也成爲這些人追求的最佳戰鬥指揮思想。眼前雖然主導戰爭的是李闖逆賊手下的李來亨,但是大玉兒卻清楚的知道,任何一個帝王,是不可能放心自己手下最精銳的騎兵掌握在一個剛剛投降的將領手中,在他的手下必然有自己的心腹,暗中監視與掌控着這支軍隊的基層軍官。

不可否認的是,大玉兒也許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但是卻是一個很好的謀士,對屠龍之術的研究,已經達到了頂峰,而對於整個帝國當中,論忠心,也許是那些從龍已久的幾員大將,但是若是論絕對的忠誠,卻沒有哪個可以與南京紫金山下的帝**事大學出來的學生相比較。要是想攔住自己的這些隊伍,李來亨只是一個很好的騎兵將領,以騎兵來防守。在軍事史上還是一個沒有出現地情況,更何況的是一個擁有火銃與大刀的軍隊。擔任防守的必然是火銃隊,而擔任這項任務的必然是從南京帝**事大學出來的人,能夠把火銃使用的象自己地手臂一樣的靈活,這樣地軍隊雖然沒有騎兵那樣的擁有很強的衝擊力,但是若是論防守來說,只要是手中的火藥沒有用完。加上使用的恰當,那他的危害要遠比那些來去如風的騎兵要恐怖地多。雖然如今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斷後。但誰知道,這些已經被拋棄的軍隊能夠擋的了多久,這點連大玉兒都不知道。

“王爺,有緊急軍情。”正在沉思的大玉兒忽然被外面的探子緊急的聲音所驚醒過來。本來就擔心的心馬上就被提了上來。

“有什麼情況?”大玉兒也不待多鐸問話,就搶過了話頭。

“回太后地話。”那探子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多鐸,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映,連忙回答道:“回太后的話。我軍兩側有疑兵出現。”

“還真的有疑兵。”大玉兒忽然冷笑道:“李無庸的手下胃口還真地大,居然想把我們的幾十萬人留在這裡,他真的以爲他有這麼的大的胃口嗎?”

“太后英明。”多鐸當然知道大玉兒這個時候說這些話的含義,如今時間就是生命,後面的李無庸的大軍即將來臨,吳三桂的殘軍是不可能抵擋的了李來亨地大軍,就更不用提跟在後面地李無庸的大軍了。這個時候一旦消息傳出來,不但軍心將會受到沉重打擊。恐怕到了最後連逃亡地心思都沒有了。振奮軍心纔是現在要做的。“我有大軍幾十萬,前面的敵人也不過幾萬,我等吐口吐沫就能把他們淹的死,如今居然還想把我等攔在這裡。簡直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攝政王說的對,我大清擁有無數的勇士,又何懼他幾萬人馬。”大玉兒輕笑道。旁邊的扈從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於是在多鐸的率領下。大軍緩緩而行,朝山海關不緊不慢的開了過來。

“多鐸倒是真的厲害,不愧是繼多爾袞以後,大清的又一個頂樑柱,遇到這種情況,居然還這樣沉着、冷靜。可惜啊!身處敵國,否則真要喝上一杯。”孟熹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對身邊的親兵說道。

“就算在怎麼冷靜,也是很難逃脫滅亡的命運。”親兵不屑的說道。

“鉅鹿一戰,清軍的有生力量已經被陛下消滅,剩下的也是不可能應付我大軍壓境。”孟熹淡笑道:“只要我軍能夠抵擋的了這些殘餘剩下的力量。陛下的大軍就會很快的壓上來。清軍滅亡的時候快要到了。傳本將命令。派遣十支小分隊,呈階級抵抗。把他們的速度給拖住,然後把他們引到我們的防線。”

“遵將軍令。”親兵飛快的領命而去。

“王爺,前面有大軍攔路。”探馬飛奔而來,直衝到豪格跟前。

“去,告訴多鐸。”豪格皺着眉頭對親兵說道。雖然自己祖父與父親打下的江山即將有滅亡的危險,在這個時候,大家應該同舟共濟纔對。豪格不是傻蛋,他當然知道這一點,但是他對多爾袞兄弟仍然是心存恨意,在他看來,大清之所以會有今天,就是因爲多爾袞的一系列的措施有着很大的關係,而多鐸是個什麼樣的人,說的徹底點,就是充當多爾袞爪牙的角色,有了這個爪牙,多爾袞的一系列的措施纔得到貫徹。

豪格望着對面數百步外的簡單的壕溝,冷冷一笑,自己的先鋒大軍共有兩萬人馬,加上自己的一些包衣奴才,共計有五萬人馬,而對面也不過是個千人隊而已。

望着前面黑壓壓的大軍,第一梯次的千人統領是一個叫唐的軍的都尉,是大唐帝**事大學的第二期畢業的學員。

“火銃準備。”

“弓箭手準備。騎兵衝鋒。”豪格揮舞着手中的戰刀,那是努爾哈赤使用過的戰刀,後來皇太極即位後,自己也曾經使用過,當豪格第一次上戰場後,皇太極親自把這把戰刀賜給了豪格。從此以後。豪格就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把戰刀,如今這次也是一樣,他豪格今日要用自己祖宗的榮譽爲祖宗打下地江山殺出一條血路來。

“衝。”在豪格的指揮下,兩藍旗的大軍跟隨着他的統帥朝前面的陣地殺了過去。

望着呼嘯而來的清軍,唐的軍大喜。論火銃地情況,在帝國將軍上下,也只有帝**事大學的人知道地最多。火銃的威力強大,其強大也是有限制的。對於騎兵,鬆散的陣型的火銃有着很大的限制,它是很難形成有強大的殺傷力,而如今地這種情況剛好就符合了火銃的優勢發揮。“二百步,交叉射擊。”

“砰砰。”一陣象蠶豆似的響聲從陣地上想了起來。兩百步的距離不算遠,但是在這兩百步中,剛好是火銃威力發揮最強大的時候。密集的陣型和衆多的火器讓清軍不斷的跌落在地上。戰馬也不斷地倒在了地上。清軍陣地一下子大亂起來。

豪格很快的發現了這種情況,顯然發現了自己的指揮失誤,手中的戰刀也再次舞動起來,大聲喊道:“鬆散陣型,進攻。”

隨着豪格的命令的下達,清軍在這危急關頭也爆發了自己全部地潛力,明明知道前面有危險,但是還是毫不猶豫的衝了上去。擺出鬆散的陣型朝千人小隊衝了過去。

火銃的威力是很強大,但是當對方的陣型有了變化,而加上敵人衆多,火銃的發射速度也慢慢的跟不上對方進攻的速度。兩百步的距離也不算太遠,雖然仍然有傷亡,但是到底還是讓清軍衝了上來。唐的軍一見不對頭。在集中火力打退豪格地又一次衝鋒過後,毫不猶豫地朝後揮了揮手,千人小隊很快的飛身上馬,朝後面地奔了過去,只留下了一陣灰塵和千匹馬屁股給了身後的豪格大軍。氣的豪格臉色發青,手中的馬鞭狠狠的扔在了地上。等到親點下一人數的時候,知道一下子損失了千餘人馬,心中更是大怒了。只得派人告訴跟在後面的多鐸,自己率領着剩下的大軍尾隨而上。

豪格很是聰明,對方的人顯然很難纏。不可能只有一個阻攔點。如果貿然的追上去,弄不好中個埋伏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大軍緩緩而行。果然還沒有到一里的時候,又發現了一條戰壕,仍然象以前一樣等待着自己的到來。

豪格一看,也不敢猶豫,對於他們來說,時間真的是生命了。“鬆散陣型。進攻。”數萬騎兵蜂擁而上,有的是正藍旗的士兵,有的是正藍旗的包衣等等,也有許多是屬於豪格一系的奴才等等。

守衛唐軍第二條防線的是李來亨手下的親兵李成的年輕人,他同李來亨一樣,也喜歡使用“奇”兵,再他看來,如果使用單兵種的作戰,唐軍的火銃也確實是個防守的利器,但是是多兵種的配合自從人類文明史誕生以來,就在使用這種方法了。冷熱兩種兵器的配合使用,在這個時代,才能更好的發揮熱兵器的作用。

“傳本將命令,左、右兩翼不準輕易亂動,中軍在兩百步開始射擊。”李成冷靜的說道。

“該死的南人。”豪格看着對面嚴陣以待的唐軍狠狠的罵道。“進攻。”

不過讓豪格很奇怪的是這次的抵抗卻遠沒有前次來的有力,給予了己方很大的殺傷力,雖然火力仍然是那樣的強大,但是損失較以前要小的許多。

看着快要到達自己陣地的清軍,李成神色凝重起來,自己的作戰方法雖然在自己的畢業考試的時候得到那些教授的認同,但是也只是在演習中得到過證明,但是若是論與敵人的野戰,卻還是沒有得到過證明。

“撤。”李成咬了咬牙齒,冷靜的下了命令。

“追。”豪格見狀,心中大喜,暗想道:這唐軍中是有着不少的能人,但是到底還是有不少庸才,眼前這種情況,雙方追求的都是時間,誰能夠得到時間的照顧,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拖延戰爭的時間是唐軍可以也是最應該做到的。而眼前的這個將領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保住有生力量或者可以說是逃跑纔是最恰當的。

“砰砰。”就在豪格大軍進行突擊的時候,左右雙翼突然傳出了一陣火銃的聲音,兩翼毫無防備的清軍紛紛跌下馬來。

“有埋伏。”豪格心中吃了一驚。馬頭一轉,果見兩翼有着數百個騎兵衝了過來,人雖然很少,但是卻給了清軍很大的衝擊。豪格大怒,什麼時候連這數百人的小隊伍也欺負到了自己的頭上來了,當下腦袋一熱,長刀揮舞,大喝道:“消滅他們。”清軍頓時從中間分開,朝兩翼撲了過去。

而兩翼的唐軍見清軍追了上來,當下趕忙胡亂的放了幾下了,帶走了幾個新鮮的生命,又朝來路衝了過去。而豪格正準備追擊的時候,李成原先潰退的幾百人又殺了回來。

“兵分三路,給我追。”豪格這個時候才知道對方不是膽小,更不是愚蠢,而是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性格,衝動的老毛病這個時候又發作起來。根本沒有給予自己冷靜的時間,不斷的以騷擾的形式,拖住自己的時間,給予李無庸大軍合圍的時間。不過這個時候,豪格不知道的是自己又犯了一個重要的錯誤。這個時候,對方要拖住自己,而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時間。最要緊的是兵力的大小,對方算起來也不過是兩萬大軍,而自己卻不同,就不算上自己的兵馬,就是跟在身後的多鐸也可以用吐沫子淹死對方。

用兵之道,奇正相結合,奇兵雖然能在最重要的關頭給予對方致命一擊,但是正道纔是用兵之根本。用絕對優勢的兵力,勢壓對方,纔是這個時候最重要的。而不是在這個時候追擊這些散兵遊勇。而等到多鐸親自率領大軍趕來的時候,前鋒兩藍旗的手下衆人已經散的漫山遍野都是。

望着不斷追擊的兩藍旗的士兵,多鐸狠狠的瞪了一眼豪格,而豪格也知道自己犯了一個什麼樣的錯誤。

“還愣着幹什麼?點集兵馬,隨本王追擊。”說完狠狠的抽了下坐騎,飛奔而去。

十道防線,一萬兵馬,呈梯次防禦,豪格一道接着一道的打了過去。雖然一萬人馬很少,但是憑藉先進的武器與優秀的指揮技術,數萬兩藍旗不斷的消耗,最後連多鐸也不得不派出大軍前去支援。

經過大半日的艱苦奮戰終於到達了最後一道防線,也是由孟熹親自防守的陣線了。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
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