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

“螯拜?”衆人都與螯拜對過陣,當然知道螯拜長的是什麼樣子了,不過衆人沒想到的是,螯拜居然在這個地方與衆人見面。更沒想到堂堂的清軍大將會被李來亨抓住。倒是很意外的事情。

“哼,李無庸這輩子算你命好,到了下輩子,我還要與你爲敵。”螯拜大概也知道李無庸不會放過自己,當下也充了一把英雄。

望着眼前的螯拜,李無庸臉上忽喜忽怒又是悲傷,好半響方纔平靜下來,指着螯拜後面的一個人問道:“來亨,他是何人?”

“陛下,據那些被俘虜的小兵說他就是多爾袞手下的大將,清軍以後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李來亨得意的回答道。沒想到劉啓的一紙命令,居然讓自己撿了如此大的功勞,清軍的兩個輔政大臣都被自己捉到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了,一個侯爵之位看樣子是真的跑不掉了。

“哈哈哈,索尼、螯拜、蘇克沙哈、遏必隆,螯拜,大概你也想不到,你們這些所謂的大清四傑會死在朕的手中吧!朕倒要看看,除掉了你,多爾袞還有多少的將軍可以聽候他的調遣。”李無庸得意的大笑起來,在清朝初年,多爾袞死後,大清的江山就是靠的就是這所謂的清初四傑的功勞,而在康熙的初期更是功不可沒了。如今居然被李無庸一網打盡,如何不讓他興奮與得意呢!

“李無庸,你別高興太早了。我大清還有百萬之衆,我一個螯拜算什麼,我大清還有無數個螯拜會爲我報仇的,李無庸,你就等着被我滿州人追殺吧!”螯拜不斷地掙扎着身上的繩索,只可惜的是大概是因爲此人力大無窮,李來亨也怕他跑掉。還特地的用牛筋綁住,兩三個大漢緊緊的抓住。不讓他動彈。

“只可惜,你是看不到了。”李無庸冷冷的說道:“壓下去,小心看管,明日朕要親自斬給多爾袞看看。”

看着被拉出去的螯拜兩人,李無庸微笑地對李來亨說道:“李愛卿不愧是朕的福將啊!居然把螯拜二人給逮過來,朕也可以對地起死去的曹愛卿,李將軍。班師之日,朕必當重重有賞!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還有一場大戰呢!”

而李來亨謝恩後正準備退了出去,突然谷振東大喊道:“李將軍慢走。”又轉身對李無庸拱手道:“陛下,臣有話說。”

李無庸皺了一下眉頭,但很快的就舒展開來,微笑道:“你說。”

“陛下,臣以爲多爾袞命不久也!”谷振東忽然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陛下,想螯拜之流在胡人當中。也算是一個人物,臣常聞胡人雖然殘暴,但是從來沒有遇見過在戰場上當逃兵的人物,更何況螯拜這斯英勇,和陛下大戰了幾十個回合也不退兵,可見此人是不可能當逃兵的。可奇怪的是如今多爾袞身處爲難之中。面臨着我軍前後夾擊地危險,這個時候應該是最關鍵的時候,螯拜怎麼可能當逃兵呢!”

“這也許是螯拜見多爾袞情勢不對,想保住性命獨自逃跑呢?”傅以漸突然說道。

“不可能,雖然我不知道遏必隆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螯拜卻是知道一點的,若是大清朝只剩下一個小皇帝了,而他又大權在握,我倒是相信他有這麼大的膽量,但是如今這種情況。螯拜是沒有那麼大的膽子丟棄主帥而逃跑的。”李無庸結合歷史猜測道。

“陛下聖明。”谷振東說道:“所以臣認爲螯拜此次想從小道回北京。必然是有中重大事情,否則象他這種戰場上的瘋子。是不可能離開戰場地;而且,臣還可以猜測的到,多爾袞不行了,否則憑藉他這種人,是不可能甘心認輸的,拼死也要搏一回,他能讓螯拜回京師,那就是說明他自認爲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所以他纔想到讓螯拜回北京,告訴孝莊太后和清軍的王公大臣,讓他們做好準備,要麼是借兵對抗,要麼就是兵退山海關外,憑藉山海關天險,擋住我軍北上清軍老巢的道路,而清軍則可以乘機在我關外發展,重新積蓄實力,造成明朝末年的事實,在合適地時候再次南下與陛下爭奪天下。”

“你的意思是說,多爾袞要死了。”李無庸大吃一驚。

“陛下,就算他沒死,就大概只有一口氣了。”谷振東說道。

“不錯,不錯,你猜的不錯。”李無庸有些興奮的在那裡走來走去,一直以來,多爾袞就是他的生死大敵,兩人從李無庸第一次出關開始,兩人都視對方爲生死大敵,而在黃河岸邊更是棋逢對手了,你我斗的死去活來,不分高低,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後要不是李無庸耍了一個漂亮的大迂迴,逼迫大玉兒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把多爾袞招回北京,恐怕這個時候,李無庸還和多爾袞在那裡乾耗着呢!如今多爾袞既然有隨時死去的可能性,讓李無庸如何不喜,在羣臣面前失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陛下,雖然如此,但是我等還有更重要地事情去做,那多爾袞可是給陛下送了一份厚禮,若不是他,那孝莊太后恐怕跑掉都有可能了。陛下後宮之中豈不是?嘿嘿。”閆應元突然在旁邊開了個玩笑。

“閆愛卿說地對,如果讓大玉兒跑掉了,我大唐不但不能很快的收復關外,更有可能讓其壯大與發展,給朕造成**煩,所以一定要在多爾袞滅亡地消息傳出去前,拖住大玉兒,讓她困在北京。”李無庸很快的反映過來,若是大玉兒帶領大清的文武衆人返回瀋陽。恐怕雙方地戰爭還要打上幾年,弄不好,大玉兒這種人打不過乾脆躲到那黑山白水之間去,雖然大唐兵多將廣,但是撒到那關外去,還不是石頭丟到大海里,連一個浪花也不會起來的。清軍擁有精銳的騎兵。而到那個時候,唐軍卻要緊守城池。還不是被對方壓着打。更何況東北是滿州的老家,真打起來,還不不知道是誰佔的便宜大呢!把大玉兒留在關內纔是真正的道理。“李來亨,你去,率領你手下的三萬精騎,馬上出發,無聊地時候在北京附近轉上兩圈。讓北京城的小娘們認識一下你地威風。”

聽着李無庸的命令,李來亨並沒有因爲剛剛到來又要行軍而不高興,反而興高采烈的領命而去,對於他來說,能夠率領唐軍騎兵縱橫疆場,遠比呆在李無庸隨朝伴駕來的好,真正的將軍纔是如此,縱橫疆場不會爲富貴而羈絆。

“這纔是真正的將軍啊!軍令如山倒。看樣子,朕以後,朝廷也有了新的領軍人物了。”李無庸對身邊人感嘆道。

“陛下聖明。”衆人又是一陣恭賀之聲。

“衆將士,今日好生休息,明日午時待劉大將軍到來,我軍即可大舉進攻。消滅城下地多爾袞,早奏凱歌還朝慶功。”李無庸揮了揮手,這個時候,他纔有那個資格說出這些話來,經過近一年的戰爭,見分曉的日子總算是要來到了。已經佔有絕對優勢的唐朝大軍,也已經做好了戰後慶功的準備了。

次日午時,劉啓也率領着大軍趕了過來,如此一來,鉅鹿城下也聚集了十數萬大軍。與清軍的實力也差不了多少了。大軍在鉅鹿城下亮相,李無庸身着金黃色盔甲。手執長槍,坐騎疾風不安分的敲打着地面。

在他的右邊,是手上握着狼牙大棒地劉大個兒,然後就是劉啓、鄭成功等將,左邊立的是谷振東、李豐等人,森嚴聳立。在他們的後面的是李無庸的近衛軍,臉上都帶着猙獰面具,分外嚇人,然後弓箭手列左右兩翼,步兵站中間,騎兵在最後。

看着對面龜縮在大寨中的清軍,依稀可見地是他們臉上的不安與害怕,見他們只是端着手中的長矛,死死的盯着唐軍看。

“去喊多爾袞出來答話。”李無庸忽然對身邊的劉大個兒說道。

劉啓等將聞言臉上忽然露出奇怪的笑容,但是臉上很快的也露出奇怪的笑容,只有劉大個兒是個渾人,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揮舞着手中的狼牙棒,踏着塵土,朝清軍大寨走了過去,然後在離大寨一箭之地停了下來,手中地狼牙棒,狠狠地砸在地上,頓時把地面砸了一個老大的坑,塵土濺地有一人多高,嚇的兩軍中的戰士一跳,沒想到劉大個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多爾袞,我家陛下請你出來答話!”天生的大嗓門,讓戰場上的兩軍都聽的清清楚楚,紛紛等待着對面的重要人物出現。只可惜等了好久也不見那個昔日的那個穿着黃金索子甲的偉岸身影出現。

“多爾袞,我家陛下請你出來答話!你是不是沒膽子出來啊!”劉大個兒忽然對後面揮了揮手,就在李無庸奇怪間,只見自己大軍中有不少人也高聲喊道:“多爾袞,快出來。”“多爾袞江山不穩。”…各種叫喊聲連李無庸都笑了出來,而反觀對方,卻是臉上一片惶恐之色,儘管多爾袞也自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但是爲了給予清廷多一些時間準備,特地的讓心腹掌管軍隊,堅決抵抗。

“來呀!”李無庸見多爾袞龜縮不出,當下也確定多爾袞是真的不行了,當下也等不了許多了,吩咐左右道:“把螯拜與遏必隆壓上來,斬首祭旗。”

不一會兒,只見幾個壯漢把兩人推了出來,跪倒在兩軍之間,李無庸敲了一下疾風,上前幾步,馬鞭指着清軍大營,大聲喊道:“多爾袞,你知道朕的面前跪的是誰嗎?朕告訴你,是螯拜,你們的滿州第一勇士,遏必隆,雖然名聲不顯,嘿嘿,但是也是滿州的重要人物了,如今他們都落在朕的手上。朕知道你還沒有斷氣呢!朕也不想讓你斷氣,朕對你可是聞名以久了,今日就想見上一面,好好的說上兩句話。朕還有另外一個消息告訴你,那就是多虧了你的提醒,否則我還真忘記了應該派遣大軍包圍北京啊!多爾袞,你等着,朕馬上就可以見到你了,千萬要挺住啊!”

“王爺,王爺,不好了!”一個親衛一路不知道摔了多少交,才爬到多爾袞的中軍大帳中,大聲說道:“螯拜大人和遏必隆大人被李無庸給逮住了,說還要殺了祭旗呢!”

還有幾口氣的多爾袞一聽,胸膛氣的發顫,嘴巴里不停的念道:“天不助大清,天不助我!傳本王命令,進攻、進攻。”親兵忍着心中的悲痛朝大帳外奔了出去。

“殺。”李無庸冷冷的吩咐兩位執法隊員道。

看着兩個斗大的頭顱跌落塵埃,看着那兩雙不肯閉目的眼睛,李無庸在心裡冷冷一笑,心道:“史書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歷史由於我的到來,已經面目全非了,雖然你們也有着一定的才能,只可惜,朕和朕的江山不能容許你的存在,你不甘心也罷!氣憤也罷!這些都已經成爲歷史。我的到來註定着就是改變一切。”

拔馬面向大軍,舉起手中的森冷長槍,大聲說道:“將士們,激動的時刻即將來到,朕彷彿已經看到勝利在向我們招手,將士們,你們立功的時候到了。朕乃是天子,是上天授予朕爲大地的真命天子,聽從朕的命令,就是上天的命令,現在朕命令你們,殺過去,衝過去,消滅面前一切敢於反抗的敵人。大唐必勝。”

“大唐必勝!”“大唐必勝!”數十萬將士大聲喊道。

“弟兄們!隨我衝過去!”劉大個兒揮舞着手中的大棒,朝清軍大寨殺了過去,跟在他後面的是無數的拿刀捉槍的大唐將士。在這個時候,清軍射過來的箭支彷彿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了,大寨前面的鹿角很快的被人摧毀,寨門被攻破、左翼被攻破,右翼被攻破,中軍被擊潰等等,一系列的消息很快的彙集到了李無庸的手中。

“陛下,我們捉到多爾袞了,不過已經斷氣了。”谷振東不顧擦拭臉上的血跡,迫不及待的對李無庸說道。

“好好安葬吧!”李無庸嘆了口氣,自己的又一個敵手死去了,成爲了李無庸前進道路上的踏腳石。

後記:炎黃十年六月初九,高祖皇帝在鉅鹿破後金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病逝。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十六回 朝議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
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十六回 朝議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