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

漢中城下,旌旗大帳綿延數十里,這裡正是大唐帝國西征的大本營所在,李巖的十萬大軍與李無庸的十五萬大軍,共計二十五萬大軍都雲集如此。

此時的中軍大帳中,李巖、紅娘子等西征大將老老實實的跪在御案前,劉啓、羅振川、曹百原等隨駕將軍則站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大帳中氣氛陡然的凝重起來。皇帝李無庸臉色平靜,也看不出其中的任何喜怒之色,都說天威難測,這個時候誰也不敢說出聲來,天知道皇帝的心裡是怎麼想的,雖然李巖位列國公,平日裡與衆人的關係也還比較融洽,但是如今卻是損兵折將,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在金殿之上親自點的將,大唐帝國剛剛統一了北方,只剩下兩個小小的四川與雲南了,沒想到的是擁有十萬大軍的李巖居然損兵折將。

“起來吧!”李無庸嘆息道:“那李定國也確實是個人物,你能保住自己的大營都不錯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你李巖也是個久經沙場的將軍了,居然被他襲了大營,怎麼說都說不過去,雖然是軍前小挫,但是朕要是不罰你,恐怕以後軍令難行,朕今日就罰你一年俸祿,你可心服?”

“臣謝陛下隆恩。”李巖等人大喜。紛紛站起身來,退到三將之後。

“如今朕大軍二十五萬來取四川,那張獻忠必然有防備,各位將軍必須緊守關口。不可掉以輕心,要知道危國公的今日就是你們地榜樣,李定國、劉文秀不可小窺啊!張獻忠有此二人守住四川門戶,不想點辦法,還真不知道怎樣對付他呢!”李無庸掃了一眼案上的地圖淡笑道。

衆人也不知道李無庸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陛下,臣近日曾聽聞四川中有人謠言。陛下準備招降李定國,並且準備把他列在凌煙閣上。並且要風國公之位?不知道此事是否當真?”李巖見大帳中無一人說話,只得做了出頭鳥。

“喲,危國公知道的還蠻快的啊!朕還以爲你還要段時間才知道這個消息呢!”李無庸大笑道:“不錯,是有這個消息,這個消息是朕命人散發出去的,一方面朕也確實有此意,李定國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大唐需要這樣地將軍,授予一個國公,也不算破格;其二,那張獻忠雖然也有兒子,但是年紀幼小,根本不能承擔大任,朕曾聽聞張獻忠不止一次的對孫可望說,準備在他們四個人當中挑選一個做太子。雖然大西在朕看來不過是一羣盜匪罷了,但是在他們地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那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個人卻不是那麼想的,那張椅子誰都想坐上去,只可惜的李定國無論是在兵法韜略,還是在四川中的人望都遠遠超過他們三個人。張獻忠也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傢伙,離間之計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起到作用的,但是那螞蟻毀堤地時候,不是一下子就成功,而是一步一步的來,朕一次不行,就用第二次,慢慢的來,朕就不相信那張獻忠不中招。”

“陛下盛名。”劉啓等將齊聲高呼道。

四川不同於別的戰場,在這裡到處都可以稱的上是天險。那大西軍隊在這裡算是主人了。地利之熟悉要遠遠的超過唐軍,再加上李定國等人也都是能征善戰之輩。把四川守的象鐵桶一樣,李無庸若不想點偏門,還不知道這場戰爭會打到什麼時候呢!

“李巖,朕問你,如今漢中的防備如何?”

“回陛下地話,如今的漢中城是由僞西政權下的大將王尚禮鎮守,有兩萬人馬。但是在他的周圍僞西的四王各自收拾兵馬,與漢中成了犄角之勢,實難攻取。”李巖上前一步,在地圖上仔細的把情況一一指給李無庸觀看。

“如此倒確實厲害,你那十萬大軍也確實不好攻取了,王尚禮,這個人你熟悉嗎?”李無庸忽然問道。

“回陛下地話,張獻忠建立僞西政權的時候,不但封了四個養子爲王,其中孫可望爲僞平東王,劉文秀爲僞撫南王,李定國爲僞安西王,艾能奇爲僞定北王,而在軍事上則設五軍都督府,中軍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後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分兵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爲宿衛’,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名爲御營,張獻忠自己統帥。又命孫可望爲平東將軍,監十九營;李定國爲安西將軍,監十六營;劉文秀爲撫南將軍,監十五營;艾能奇爲定北將軍,監二十營。每營約五千人,僞西大約有兵五十萬人。”

“一個四川居然養了五十萬大軍,還真是有錢,還定東、安西,口氣倒是不小。”李無庸冷冷的說道。

“陛下說的極是,那四川雖然號稱巴蜀糧倉,那也是前幾年的事情了,這幾年由於災荒與戰爭,四川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四川了,那張獻忠也是靠搶奪百姓、富戶之糧方能有如此規模,川中的百姓早就對張獻忠深惡痛絕了,都在期盼着川兵儘快到來。”說話的是一個聲音尖尖的年輕將軍。

“你是何人?”李無庸大爲驚奇的看着眼前地這個臉如女子,眉宇間又充滿着英氣地將軍,李無庸有理由相信,若是再佩上一銀龍長槍的話,肯定是趙子龍再世。

“回陛下地話,他…她就是秦老將軍的孫女馬玉。”那馬玉隨着李巖話語的落下,原本一白玉似的臉孔羞的通紅。

“秦老將軍?可是忠貞侯秦良玉老將軍的後人?”李無庸大吃一驚。

“正是臣之祖母。”馬玉很快的適應過來。

“秦老夫人忠貞愛國,是位巾幗英雄啊!可惜了朕不能早到四川來,否則必定要見上一見我朝的佘太君、穆桂英一樣的人物了,可惜了,可惜!”李無庸對這個歷史上的奇女子倒是敬佩有加,只可惜的自己沒有見過此人的颯爽英姿。

“陛下若是想見她其實也不難。”曹百原忽然道:“陛下何不等收復重慶後,命人照着老夫人的畫像,雕刻成像,放在重慶某一顯眼位置,讓衆人瞻仰。”

“不錯,曹將軍此言甚是。”李無庸依稀的記得好象秦良玉的老家就爲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女將軍立了一座銅像來表示紀念。

“陛下,臣之祖母何德何能讓當陛下如此厚賞?”馬玉一聽吃了一驚,她沒想到的是李無庸如此重視自己的祖母,不光賞其爵位,還讓她千古流芳。

“朕曾聽公主提過秦老夫人,老夫人爲人機智,有膽略,通曉詩詞,弓馬嫺熟,儀態氣度高雅嫺靜,律下極嚴,其部令行禁止,紀律井然。萬曆二十七年,播州宣撫使楊應龍反。老夫人夫妻二人逆襲擊敗叛軍,並乘勝追擊,連破金築等七寨。其後和酉陽諸軍攻佔桑木關,大破叛軍。崇禎三年,永平四城失守,北京危急。老夫人率白桿兵勤王,各地勤王部隊微縮不前。是老夫人拿出家財,激勵兵士奮戰,爲收復永平四城建立了功勳,北京也轉危爲安。老夫人的事蹟,朕經常聽人說啊!如此大將,卻不爲崇禎皇帝所重視,可嘆啊!你父親馬祥麟可好?”李無庸忽然問道。

“回陛下的話,如今秦老夫人之後,馬將軍因爲早年打仗中眼睛受傷,如今閒賦在家,其餘的如秦懷遠、馬德音及老夫人子孫馬光仁、馬佑詔等在四川總兵楊展手下效命。”李巖趕緊回答道。

“恩,一門忠烈,雖然其大部分時間都效命與前朝,但是崇禎皇帝也可以說是朕之岳父,現在又是效命於朕;另一方面如此忠烈之後,若是不賞豈不讓天下小瞧了朕,小瞧了我大唐,傳朕旨意,封馬祥麟爲驃騎將軍,繼承秦老夫人爵位爲忠貞侯,再賜秦家‘一門忠烈’匾額一塊,以示褒獎。”李無庸大聲道。

“微臣代家父謝過陛下厚恩。”

“你先起來吧!好好的跟隨朕,你雖是女子,但是朕男女一視同仁,只要你立了功勞,朕不吝重賞。”李無庸揮了揮手對衆人說道:“同樣,你們也是一樣,不要到時候,一個堂堂男子漢居然連個女子都比不過,恐怕面子上也說不過去吧!”

“陛下說的話臣等緊記。爲國立功。”大帳內衆人大聲喊道。

“告訴底下的士兵們,我大唐不是宋朝,重文輕武,也不象前明那樣昏庸,只要他們能建立功勞,朕就不吝賜賞,朕在臺灣所定的軍功賞爵是不會改變的,你們也不要擔心以後沒有功勞可見,朕告訴你,在陸地上,還有廣袤的天地,在海洋的那邊,還有一個可以與我大唐相比擬的土地,上面沒有國家,沒有軍隊,一個無主之地等着你們去佔領。告訴你們,只要有時間,我大唐的金鷹劍盾旗幟會插到太陽能照耀的每個角落。而你們有的可以封公,也可以封侯。只要忠於朕,忠於我大唐,忠於我華夏,富貴將與爾存在。”

“臣等誓死忠於陛下、忠於大唐、忠於華夏。”中軍之外,吹起了好號聲,聲震四野。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
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