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

龍椅上的李無庸眉目微微一皺,早立太子是有一定的好處,也確實象這些人所說的定國本,有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定,更何況李無庸是從馬上得到的天下,如今天下未平,李無庸有可能要御駕親征,戰場上刀箭可是不長眼睛的,一旦有個什麼意外,李無庸苦心經營多年的大唐王朝想不亂都難。

但是在李無庸的思考中,太子不光是個守成之君,他更希望的是他下一個接任者也同樣是一位英主,能夠繼續帶領漢家天下走的更遠一點。儘管李無庸現在已經有三個兒子,長子也有三歲了,但是三歲的孩子如何能看出賢愚,萬一遇上一個阿斗,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而李無庸擔心的另一個就是奪嫡了,歷史上這種事情可是屢見不鮮,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最爲著名的莫過於清朝的九子奪嫡了,一旦真的要到那個地步的話,恐怕在史書上,李無庸的大名也會被大書而特書吧!而在奪嫡的過程中,朝中大臣也會趁機混水摸魚,一旦站錯了位置,等新皇登基後,就會拉一方打一方,內部的爭鬥不斷的消耗帝國的實力,這種情況是李無庸最不希望看到的。

尋找和建立一個合理的繼承製度纔是很重要的事情,李無庸想了想,望着底下的大臣冷冷的說道:“古時立儲君,莫過於立長、立嫡、立賢這三種,王長子李定朔爲淑妃所出,二皇子爲皇后所出,四子怡郡王爲德妃所出,朕如今春秋鼎盛,三十不到,日後必然還有王子出生。立長,趙郡王才三歲,諸位大人,你能告訴朕,趙郡王日後是一位英主嗎/恐怕誰也沒有把握吧!當初唐太宗是何等的英雄,他的長子承乾,三子恪、四子泰等等,諸王子奪嫡,諸子皆亡,最後是九子李治一個有仁孝卻無主見的人被力爲太子,可結果怎樣呢!泱泱大唐卻被武氏所奪,一個王朝的興衰與在位者有着很大的關係,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此事不是朕來決定,更不是你們所決定的。”隨着李無庸聲音的越來越冷,底下的衆人越來越不安,劉謙等幾個大臣更是冷汗直流。

“朕會立一個合理的制度,用它來替我們大唐選定一個優秀的太子,這個制度不光能選一個太子,還能爲後世所借鑑。”

“敢問陛下是何制度?”宋獻策心中一驚。

“歷史上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想要這把椅子,無非是看中了這把椅子所代表的東西,誰有了這把椅子,就擁有了四海九州,誰坐上了這把椅子,就表示天下都是他的了,就可以爲所欲爲,但是朕要是給這把椅子加上把枷鎖呢!朕要把它變成累贅,何斌來了嗎?”李無庸嘴角露出一絲邪笑。

“臣在。”

“天下的商戶、百姓都有這這樣和那樣的稅收,農民、商人都是一種職業,有職業的都要收稅,朕以及朕的後世子孫有皇帝的,也有王爺的,皇帝、王爺也是一種職業,既然如此,也是要收稅的,要收稅就必須要定俸祿。何斌,你說朕的俸祿該是多少啊?”

“陛下,萬萬不可。”李無庸的話剛一說完,劉謙等一百多位大臣連忙叫了起來,天下還沒有給皇帝定俸祿的呢!更就別提要收稅了。

“陛下,您富有四海,天下都是您的!這俸祿一事?”

“朕看每月十萬兩吧!每日朕所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皇后和諸位皇妃、沒有開牙建府的皇子和公主,這些都是朕的俸祿來養活了,還有每月入商部稅收兩千兩,你看如何?”李無庸仔細的盤算了一下,輕輕的說了出來,也不管跪在地上衆人的反映。

“陛下聖明。”何斌拱手道。

“王夫之。”

“臣在。”王夫之趕緊向前移了幾步。

“你主管刑部,不光要使天下沒有一件冤案,更爲重要的是要完善我大唐的法典,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案件,法律是爲了維護王朝的統治,但是也要記住,天子與庶民同罪的道理,就是朕犯了過失,也要受到處罰。”李無庸狠狠的說道。

“臣領旨。”這個時候誰都知道李無庸的心情有些不對了,哪裡敢還有任何的議論。

“至於怎樣立太子的事情?”李無庸想了想說道:“太子不光德行高超,在處理其他事物上也要高人一等,政務、行軍打仗上也要得心應手,王子成年後,可以舉行一場軍事對抗,勝者纔有可能問鼎太子的寶座,只知道讀書,讀四書的太子是不可能爲我大唐帶來繁榮和輝煌的。亭林,具體的操作,你回去可以寫個章程上來。”

“臣遵旨。”

今天的朝堂可真是熱鬧了,從一開始的谷振東在關外的事情,轉移到了立儲君,最後居然弄的皇帝要給自己定俸祿,並且還要交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一條又一條的,無不說明着今日的朝廷與以前歷代的朝廷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之處。

“最後一件事就是關外的事情了,既然谷大將軍在關外弄的風水四起,多爾袞的後方不穩,想必他也要抽取重兵回援,一旦回援,本來就失去補給的四萬大軍在草原上,弄不好也會象朕上次一樣狼狽而回。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偏師的意義了。救援、牽制纔是重要的。劉啓,你就去一次吧!三萬火槍隊,然後從京師左右兩大營中各選兩萬人馬出征山東。與施琅合力拖住多爾袞。振川,你坐鎮河南,防備李自成的敗兵。李巖,你就坐鎮湖南,對付南明吧!至於安徽的劉澤清,朕就自己對付他吧!然後再合力北上。”

“臣等遵旨。”

“退朝。”李無庸揮了揮龍袍朝後宮走去。

而殿上的宋獻策、劉謙、顧炎武等三人互相望一眼,紛紛嘆了口氣,只有商部的何斌滿面笑容。官紳一起當差一起納糧,這纔是今日朝會的主要內容。李無庸以身作則,逼的底下的衆人不得不交稅,不得不讓自己的子女到軍隊裡鍛鍊一番。試想皇帝都給自己定了俸祿,都要交上兩千兩的稅收,你難道比皇帝還大嗎?皇帝的兒子都要進入軍隊,難道你的兒子比皇帝的兒子還要金貴嗎?一大比收入就這樣的落入了朝廷的腰包裡了。好一個奸詐的哈皇帝啊!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十五回 進京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十回 成親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
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十五回 進京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十回 成親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