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空降兵系

;振邦他們乘坐的火車到達流陽的時候,只經是十七匕…放

此時,臺島戰場上,日軍第十師攻打一三零團守衛的三灣鄉的戰鬥也達到瘋狂狀態。..

十六日夜間,攻到三灣鄉的日軍發現擋住去路的是十五軍、而不是五十四軍之後,充分發揮了“不信邪”的精神,卯足勁的一頓猛攻。

不是日軍不信邪,而是日軍看準了時機。

雖然在各個方面,作爲教導部隊的一三零團都不亞於在二零九高地教記了日軍第七師的一三三團,但是今非昔比,一三零團不但沒有能夠構築起足夠堅固的防禦陣地,日軍也得到了更加完善的支援。

從一開始,戰鬥就打得異常慘烈。

到十七日天亮,一三零團的傷亡率超過七成,而且陣亡人數是傷員的三倍。

與一三零團一樣,守在頭份鎮的一三四團的傷亡也非常慘重甚至還要巨大一些。

攻打頭份鎮的美軍沒有像日軍那樣猛攻,而是充分利用了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因爲在此之前,一三四團的目的地是濁水溪北岸的防禦陣地,所以在到達頭份鎮的時候,與一三零團一樣,根本沒有時間構築起足夠牢固的防禦陣地。面對美軍幾近瘋狂的轟炸與炮擊,一三四團的損失自然非常巨大。

兩個空降團不惜代價的頑強阻擊,爲更多的官兵爭取到了生還與再戰的機會。

到十七日天亮,五十四軍除了兩千多名重傷員之外,全部退到頭份鎮以南,並且按照計劃趕往最近的港口,搭乘渡輪返回大陸。最終。超過五千名的五十四軍官兵回到大陸,他們成爲了重建五十四軍的骨幹力量。

撤回擊的,遠不止五豐四軍的五千多官兵。

被擊潰的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中,大約有八千名官兵成功回到濁水溪北岸,並且搭乘渡輪返回大陸。後來,在這八千名官兵的基礎上重建的兩個集團軍成爲中隊在本土東南戰場上的絕對主力。

二十軍的情況要糟糕一些。只有不到三千人撤回大陸。可貴的是,這三千名官兵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指戰員。而且大多成爲重建二十軍的骨幹力量,在後來的衛國戰爭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此之前。還有四千多名四十一軍的官兵撤了回去。

單純從傷亡來看,最慘的還是十五軍。雖然按照羅耀武的安排。十五軍應該在五十四軍之並撤退。但是五十四軍提前潰散,十五軍不得不北上堵漏,結果成爲最後撤退的部隊,也成爲在臺海戰爭中傷亡最大的部隊。

撤回大陸的時候,十五軍僅剩下不到一千五百名還能繼續作戰的官兵,而且這包括了像葉振邦這樣的,在戰略撤退階段到來之前就已經撤回去的官兵。根據不完全統計,在臺海戰爭期間,十五軍傷亡官兵數量超過了五十四軍與四十一軍的總和,僅在戰爭期間補充給十五軍的兵員就超過一萬八千人。

用十五軍老兵的話來說,能活着從臺島回來,不但要有能力,還得有運氣!

當然,十七日的時候,戰略撤退工作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十五軍八個團的上萬名官兵仍然在前線奮戰,只有身負重傷。失去作戰能力的官兵纔有資格領到船票,跟隨傷員返回大陸。

可以說,這也是最幸運的地方。

在回到大陸的一萬七千多名傷員中,除了五千多人因爲肢體殘缺無法服役之外。其餘一萬一千多名傷員都在半年之內陸續康復。

這些官兵中,超過六成回到重建的十五軍,成爲絕對主力,其他四成在新編部隊服役,而且絕大部分都成爲戰地軍官。

“空降兵派系”由此誕生。

對於葉振邦來說,能在十七日到達瀋陽,見到黎衛東,也算得上是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大不小的轉折點。

這一天,高層正式批准了由總參謀部提交,實際由陳必時起卓的改編方案。十五軍仍然留在空軍編制之中。只不過由空降十五軍改變爲第十五集團軍。成爲空軍的第一個陸戰集團軍。

這個名稱上的變化,對編制的影響並不大,主要影響到了十五軍的官兵。

在此之前。像三十八軍、五十四軍、三十九軍、二十七軍、四十一軍這樣的陸軍王牌部隊早就進行了類似的改變,由“軍”升級爲“集團軍。”在編制上也做了調整,部分師級部隊改變爲旅級部隊,以提高部隊的作戰效率。

因爲十五軍是空軍編制下的空降兵,所以沒有進行類似的改變。

由此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十五軍的最高指揮官就是少將軍長,其他集團軍的最高指揮官則可以是中將司令。雖然在很多時候,集團軍”二二浩揮官也是少將軍長,比如五十四軍的方博輝就是洲但是隻要混得了幾年,得到提拔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年,陳必時在晉升速度上輸給了方士謙,就因爲他是少將軍長,而方士謙在離開五十四軍的時候就已經是中將集團軍司令了。

毫無疑問。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羅耀武。

可以說,陳必時爭取到這次改編就是爲了羅耀武,讓他最得意的手下能在離開十五軍的時候成爲空軍中將。

在軍隊裡。少將與中將的差距不是一級。而是三級!

更重要的是,只有成爲中將,羅耀武才能名正言順在某個戰略方向上當家做主,而不是臨時性的代理指揮官。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大昇天。

如果說羅耀武得道了的話,那麼十五軍的全體官兵都沾了光。

比如說,葉振邦就不再是“小戰地軍官而是正式任命的一三三團少校參謀長。

雖然按照新訂的規矩,像葉振邦這種從士兵與士官提拔上來、再轉正的軍官都要在適當的時候接受基礎知識培,比如去國防大學、或者其他軍事院校學習半年到一年小修滿足夠的學分,拿到文憑之後才能享受軍官的全部待遇,而在此之前,只能享受戰時待遇。但是在最重要的指揮權上,“準軍官”的待遇已經完全與軍官看齊了,不但具有戰地指揮權,也具有其他一切權利。

更重要的是,十五軍擴充爲集團軍,自然需要更多的軍官。

雖然對甘應明等幾個跟着葉振邦混的空降兵來說,是否擴編的影響都不大,反正羅耀武早就做出了承諾,但是對於那些沒有跟着葉振邦前往瀋陽,又有足夠能力的空降兵小比如丁浩洋小小勇、池銳網、任俠歌等人來說,這就等於爲他們打開了成爲軍官的大門,讓他們有機會當上連排長。

到了瀋陽,葉振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羅耀武的命令,把幾個手下的人事安排發了回去,請求軍長批示。

此時,羅耀武仍然是十五軍軍長。

拿到批文後,葉振邦就以一三三團代理參謀長的身份,開始安排臨時職務。因爲黎衛東組建的只是相當於新兵練營的臨時部隊,所以葉振邦安排新兵營的各級軍官,與一三三團原有的編制並不矛盾。

事實上,當時葉振邦所在的部隊並不是一三三團,只是後來重建一三三團的前身。

葉振邦也不需要爲人事衝突擔心,如果一三三團的連長有幸活着回到大陸,而且還能集戰場,肯定會得到提拔,至少也能成爲營長,說不定還有機會進師部與軍部,肯定不會與臨時安排的連排長髮生衝突。

第二天,第一批十五軍的傷員就來到瀋陽。

都是已經康復、或者即將康復的傷員。按照安排,他們都將編入基層部隊,成爲各個連排的骨幹力量。

這其中就有大腿上有個槍眼的池銳剛。

雖然葉振邦希望他能留在團部,但是池銳網與其他幾個空降兵一樣,要求去連隊。這麼做,除了不想讓葉振邦尷尬之外,還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事實上,葉振邦身邊也要不了那麼多老兵。

隨同池銳剛過來的還有任俠歌、郭曖紅等人。

讓葉振邦有點意外的是,在這批傷員中,竟然還有一個不屬於十五軍的軍官。

當然,大家都認識他,即二十四軍預備坦克排長,在二零九高地保衛戰中幹掉了三輛日軍的式坦克、被葉振邦與諸葛宏彥從即將爆炸的坦克中救出來、在大陸的醫院裡享受了一段美好時光的易小春同志。

按他的話來說,在接到羅耀武的召喚時。他就是十五軍的人了。

更重要的是,新成立的第十五集團軍肯定有裝甲部隊,因此需要他這種上過戰場、有着豐富戰鬥經驗、還有豐碩戰果的坦克軍官。

確實如此。按照新的編制體系,一三三團就有一個加強坦克連。

所謂人多好辦事,隨着一批批優秀官兵前來報道,一三三團的重建工作步入快車道,葉振邦的組織與領導能力第一次在戰場之外的地方得到展現。

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能在沒有文職軍人幫助的情況下,玩轉有一千多號官兵的部隊!

讓葉振邦更加不敢相信的是小黎衛東給了他絕對的自主權,除了一些葉振邦不能解決的麻煩事,這位剛剛獲得晉升的少將很少來找他,甚至很少給他電話。

只有一點沒有改變,隨着戰場局勢繼續惡化,十五軍的重建工作顯得愈發緊迫!

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77章 推心置腹第36章 進攻受阻第33章 陰差陽錯第25章 慶祝方式第72章 特種戰法第99章 只要三天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危機時刻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46章 步兵防線第6章 鬆弛有度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5章 烈火將軍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7章 血戰到底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65章 實力說話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82章 戰地少尉第4章 飢寒交迫第11章 內憂外患第20章 火力打擊第82章 戰地少尉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2章 生死瞬間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9章 先南後北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7章 戰場揚威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3章 身份問題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54章 空降一師第29章 箭在弦上第91章 熱血已冷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47章 三個小時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78章 再接再厲第26章 大勢所趨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57章 人情關係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47章 強力增援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81章 壓軸大戲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39章 火速增兵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61章 美軍參戰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40章 壞的開始第23章 發動羣衆
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77章 推心置腹第36章 進攻受阻第33章 陰差陽錯第25章 慶祝方式第72章 特種戰法第99章 只要三天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危機時刻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46章 步兵防線第6章 鬆弛有度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5章 烈火將軍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7章 血戰到底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65章 實力說話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82章 戰地少尉第4章 飢寒交迫第11章 內憂外患第20章 火力打擊第82章 戰地少尉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2章 生死瞬間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9章 先南後北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7章 戰場揚威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3章 身份問題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54章 空降一師第29章 箭在弦上第91章 熱血已冷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47章 三個小時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78章 再接再厲第26章 大勢所趨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57章 人情關係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47章 強力增援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81章 壓軸大戲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39章 火速增兵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61章 美軍參戰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40章 壞的開始第23章 發動羣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