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血戰到底

公消甲奇舉棋不定的時候,羅耀武卻在大發雷?? ※

原因無二,第三十九集團軍沒有能夠按照他的部署,在二日天亮之前攻到寬甸,而在在距離寬甸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

只不過,發火歸發火,羅耀武卻沒有責怪誰。

在誰是誰非的問題上,羅耀武很有原則。導致第三十九集團軍進攻不力的原因並不是部隊作戰不勇猛,而是後勤保障跟不上。??天亮前,攻到寬甸附近的裝甲部隊是在彈藥油料耗盡之後才停下來的。

當時,運送彈藥油料的車隊還在一百多公里的大後方!

導致後勤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後勤部隊不肯賣命,而是收容的戰俘太多,僅臨陣倒戈的朝鮮僞軍就有兩萬多,還有一萬多韓軍戰俘。

在此之前,羅耀武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俘虜。

結果就是,後勤部隊不得不花大力氣收容與運送戰俘。

如果不是全世界都盯着這場戰爭,羅耀武還真有可能下令就地處決戰俘,免得拖了進攻部隊的後腿。

不管怎麼說,第三十九集團軍能在天亮前攻到第四步兵師身後,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要知道,這已經是第二次重建後的第三十九集團軍。

當時,羅耀武最擔心的還不是第三十九集團軍,而是守在寬甸的四十五師。

天亮前,美軍就攻入了城區。雖然四十五師沒有全線潰退,而是退入城區繼續與美軍戰鬥,但是隻要美軍突破了寬甸防線,羅耀武布的這盤棋就沒辦法下下去了。

天亮前。羅耀武就給董文卓大了電話,要他拼到最後一個人,絕不後退。

羅耀武並不懷疑董文卓的拼勁,這傢伙從團長升的代理師長,再成爲正師長,越拼越有幹勁。

他只擔心四十五師真會拼到最後一個人。

天亮前,如果不是美軍傷亡過大,停止了進攻,羅耀武很有可能讓充當戰役預備隊的第四十集團軍殺上去。

當時,羅耀武甚至想過,要將部署在吉林的第十六集團軍抽調過來。

只不過,美軍也拼得精疲力竭,無力再進。

加上來自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威脅,羅耀武甚至可以肯定,第四步兵師會在白天向長甸方向運動,爭取與集團軍會師。

果真如此的話,這場戰役就勝了一半。

受此影響,天亮後,羅耀武就給指揮四十三師與四十四師的黎衛東下了命令,讓他密切關注北面的戰鬥,作好阻擊第四步兵師的準備。

上午十點左右,第四步兵師開始向南突圍。

收到消息後,羅耀武高興得跳了起來。

他也不得不佩服葉振邦的眼力。竟然在沒有多少依據的情況下,認爲應該集中兵力圍殲第四步兵師,而不是對付第二騎兵師。

葉振邦沒有先見之明,只是憑直覺認爲,第四步兵師要好對付一些。

當然,勝了一半,不等於全勝。

如果接下來的戰鬥打不好,不但無法全勝,連那一半勝果也得不到。

接下來的戰鬥,就是圍殲第四步兵師,吃掉這支美軍王牌部隊!

要知道,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不管是在臺海戰場上、還是在朝鮮戰場上,中**隊還沒有殲滅過一支美軍師級部隊。

真要一口氣吃下了第四步兵師,那絕對是長士氣的大好事。

從第四步兵師南下突圍的時間來看,帕特里奇已經看到了危險,知道中**隊把矛頭對準子第四步兵師。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第四步兵師很有可能搶在第三十九集團軍再次發起進攻之前打下寬甸。

問題是,第四步兵師打下寬甸後,肯定會實力大損。

突破了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小西邊還有第二十六集團軍,而以第四步兵師在寬甸的表現來看,肯定無法突破第二十六集團軍的防線,也就不可能到達丹東,與第二騎兵師、以及韓軍集團軍會師。

南下突圍,成爲了第四步兵師的不二選擇。

既然要突圍,那就晚走不如早走。越早開始,突圍的希望也就越大。

在這一點上,帕特里奇的認識非常清楚。最大的威脅來自第三十九集團軍,如果不能趕在該集團軍恢復戰鬥力之前突破中**隊的包圍,第四步兵師肯定得完蛋!

寬甸沒有機場也沒有港口,第四步兵師無法像六十多年前的美軍陸戰隊那樣,從海上與空中撤退。

確定了第四步兵師的去向,在決定第七步兵師的行動時,帕特里奇又爲難了。

回撤到長甸河口?

只要第七步兵師撤回去,肯定能夠守住長甸河口,還能支援第四步兵師。增大第四步兵師的突圍希望。

問題是,如此一來,攻打丹東的行動基本上泡湯了。

至少在近期之內,美軍別想打下丹東。

打不下丹東,美軍就別想深入中國本土。

從整體戰略上來看,在東北打不起來。那麼在東南方向上的戰略進攻也會受

帕特里奇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雖然對他來說,損失的不過是名譽,但是他知道,只要打成這個樣子,還會丟掉前程。

國內的政客,還有加布裡埃爾,肯定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

無論如何也要打下丹東,而且越快越好。

這個時候,帕特里奇不得不賭上一把,那就是把希望寄託在集團軍身上,希望這支韓軍能夠守住長甸河口,並且協助第四步兵師突圍。??也點是說,第七步兵師繼續向丹東挺進。

爲了加快攻佔丹東的速度,帕特里奇還命令韓軍集團軍全線壓上。

當然,第二騎兵師也沒閒着。

這支美軍部隊分兵兩路,分頭迎擊正在圍上來的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

最重要的,還是讓第二機步師加快行軍速度,全速趕往長甸河口,迎接第四步兵師。

可以說,帕特里奇也是鼓孤注一擲了。

是死是活,是成是敗,就看這一戰。

與之相應的,打到這個時候,羅耀武也沒有多少餘力了。

二日下午,四十三師與四十四師主動與韓軍脫離接觸,向東運動,在寬甸通往長甸的方向上設置了兩道防線。

這一部署是羅耀武的安排。原因很簡單。美軍第二機步師正在趕來。既要阻止第四步兵師突圍,又要攔截第二機步師,必須設置兩道防線,而且兩道防線都不能有漏洞。

爲了防止第四步兵師在撤退途中向西運動,四十五師還在當天下午開出寬甸,沿着二零一國道向南運動,在沿途部署防線。

這樣一來,寬甸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沒有別的選擇,羅耀武只能讓已經到達戰場外圍的第四十集團軍參戰。去堵上這個足以讓第四步兵師飛走的缺口。

也就是說,到二日下午。羅耀武已經把唯一的預備隊用上了。

與帕特里奇一樣,爲了加大殲滅第四步兵師的機會,羅耀武還向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下達了增援丹東、圍攻第二騎兵師的命令。

只不過,這兩個集團軍還肩負着戰略防禦的重任,所以沒有全力投廣”

要是在這裡拼光了,美軍的第七步兵師。甚至是韓軍的主力部隊都能佔領丹東,掃蕩正個遼東半島。

萬幸的是,經過一天的準備,第三十九集團軍在二日傍晚恢復了作戰能力。

雖然美軍已經在這個時候不顧一切的加大了空中打擊的力度。重點轟炸第三十九集團軍的裝甲突擊部隊,但是在遠程防空系統與野戰防空部隊的掩護下,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損失並不大,沒有到喪失突擊能力的地步。

二日傍晚,接到羅耀武的命令之後,第三十九集團軍迅速展開。全速南下。

圍殲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就此打響。

三個集團軍。對付一個步兵師!

羅耀武還真捨得花本錢。

夜間的戰鬥打得非常激烈。

雖然與葉振邦判斷的一樣。第四步兵師擅長突擊作戰,防禦作戰能力並不突出,但是美軍的素質擺在那,加上得到了韓軍遠程炮兵??第七步兵師的航空旅全力支援,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力仍然不容低估。

打得最激烈的地方不在戰場北面,而是在戰場南面。

四十四師正面迎戰突圍的第四步兵師。而且沒有城市做依託,只能依靠臨時構築的野戰防禦工事。

可以說,四十四師就是拿人在頂,直接與美軍拼消耗,看誰頂得住。

打到三日凌晨,美軍第二機步師的先頭部隊在長甸河口的渡口上岸。

因爲第四步兵師的突圍力量越來越弱,所以第二機步師的先頭部隊沒做休整。就在兩個韓軍步兵師的協助下。向北面四十三師的防線發起了進攻。

一邊要拼死吃掉美軍主力。

一邊要拼死救出被困部隊。

戰鬥打得有多蠶列,可想而知。

快天亮的時候,雙方都有點頂不住了。四十三師與四十四師的戰鬥減員超過七成,就連在西面協助的四十五師也損失了上千官兵。

如果不是警衛與參謀拖住,羅耀武還真有可能飛赴前線,親自指揮第十五集團軍。

萬幸的是,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傷亡也不

僅僅一個晚上,這咋。在突圍的時候還有大約一萬五千名官兵的部隊就只剩下了不到四千名戰鬥人員。

這一仗。恐怕也是美軍打得最慘的戰鬥了。

天亮前,羅耀武給第三十九集團軍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必須在早晨八點三十分之前幹掉第四步兵師!

爲了加強這道命令,羅耀武甚至**裸的威脅了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全體官兵。

那就是,如果打不好,就撤消第三十九集團軍的編制。

至於他有沒有這咋。權力,那就不好說了。D!~!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亂世英雄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8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強強對抗第48章 國境防線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8章 一席之談第31章 千鈞一髮第56章 開闢戰線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58章 水到渠成第4章 好話在前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8章 一席之談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24章 決戰前夕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9章 當機立斷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7章 尋求突破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6章 炮火打擊第60章 這是戰場第82章 戰地少尉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3章 捷足先登第5章 兩種聲音第9章 兩線作戰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36章 巨大漏洞第87章 面授機宜第6章 鬆弛有度第33章 野外決戰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3章 假戲真做第66章 遍地主力第46章 舉步維艱第97章 前後反差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全面戰爭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0章 最後底線第30章 一石千浪第74章 穩操勝券第6章 重大發現第58章 水到渠成第95章 棟樑之危第53章 強行上馬第24章 決戰前夕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7章 自投羅網第41章 背靠本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48章 國境防線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章 瘋狂計劃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80章 爲將之道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71章 積極自救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41章 大敵將至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26章 大勢所趨第5章 烈火將軍第97章 前後反差第35章 坦克大戰第9章 兩線作戰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5章 兩種聲音第11章 完美伏擊
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8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強強對抗第48章 國境防線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8章 一席之談第31章 千鈞一髮第56章 開闢戰線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58章 水到渠成第4章 好話在前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8章 一席之談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24章 決戰前夕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9章 當機立斷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7章 尋求突破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6章 炮火打擊第60章 這是戰場第82章 戰地少尉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3章 捷足先登第5章 兩種聲音第9章 兩線作戰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36章 巨大漏洞第87章 面授機宜第6章 鬆弛有度第33章 野外決戰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3章 假戲真做第66章 遍地主力第46章 舉步維艱第97章 前後反差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全面戰爭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0章 最後底線第30章 一石千浪第74章 穩操勝券第6章 重大發現第58章 水到渠成第95章 棟樑之危第53章 強行上馬第24章 決戰前夕第26章 徹底放鬆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7章 自投羅網第41章 背靠本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48章 國境防線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章 瘋狂計劃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80章 爲將之道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71章 積極自救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41章 大敵將至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26章 大勢所趨第5章 烈火將軍第97章 前後反差第35章 坦克大戰第9章 兩線作戰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5章 兩種聲音第11章 完美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