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釜底抽薪

被中民搶走了囤積在沈北新區的軍事物資,讓帕特里奇與服部留名萬分震驚。..

對羅耀武來說,這卻沒什麼好稀奇的。

早在第四次戰役的時候,羅耀武就打過美日聯軍的主意,打算趁日軍剛剛上岸,去搶奪囤積在東港的軍事物資,滿足軍隊作戰需求。只是受後來的調查工作影響,加上王虞珉及時伸出援手,讓他不得不硬着頭皮與美日聯軍打了一仗。

當然,糧搶到了,仗還得打,只是接下來的戰鬥,中隊就沒佔到多少便宜了。

五月二十九日,吃掉了從新民縣出發的兩個日軍師,以及被圍困在沈北新區北面的六個日軍師中的三個,將另外三個打成殘廢,還連帶教訓了北上救援的四個日軍師之後,羅耀武給三個主力集團軍,以及協助作戰的部隊下達了撤退命令。

沒有堅持下去,不是羅耀武不想幹掉其他幾個日軍師,而是沒那個能力了。

打到這個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彈藥已經亮起紅燈,幾乎所有主戰裝備都沒有彈藥,全都變成了步兵。

情況最糟糕的還是第十五集團軍,即要在沈北新區與日軍兩線作戰,還得協助第六十五集團軍殲滅另外兩個日軍師。打到這時候,第十五集團軍不但彈藥所剩無幾,部隊的減員率也超過五成。

再打下去,這三個集團軍都會被拖垮。

更重要的是,戰場重點已經轉到彰武。

在帕特里奇的連番催促下,美軍從二十八日下午發起猛攻,到二十九日上午,已經打到彰武縣城外圍。

雖然羅耀武在二十八日夜間就把第十六集團軍抽調了過來,甚至因此放棄了康平,但是該集團軍在前期阻擊戰中消耗太大,後來又參與了圍殲日軍的戰鬥,根本沒有辦法堵上防線上的漏洞。

羅耀武不得不連續派上預備隊,也就是新編集團軍與民兵大隊。

因爲往後方轉運物資需要兩天,即在五月三十日夜間才能完成,所以在此之前,必須守住彰武,一點差池都不能有。

打到二十九日夜間,隨着美軍開始攻打彰武縣城,羅耀武差點帶着警衛部隊上前線。

萬幸的是,這個時候,黎衛東帶着第十五集團軍的四十四師撤了回來。

“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全部部隊撤下來爲止。”羅耀武不相信別人,但是絕對不會懷疑黎衛東。“物資運送工作要到明天晚上才能完成,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還在外面,,還有幾個新編集團軍與民兵大隊沒有撤下來,所以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堅持到六月一日凌晨。”

“放心吧,堅持不到六月一日,老子就不回去見你。”

羅耀武點了點頭,把葉振邦叫了過來。“把警衛營留下,只帶一個警衛排,其他的全部參與防禦作戰。”

“軍長……”

“少羅嗦,快去安排。你得跟我回去。”

“我?”

羅耀武沒再理會葉振邦,把黎衛東叫到一旁,向他大致介紹彰武的防禦部署情況。

葉振邦也很是惱火,因爲他從九連帶出來的兄弟都在警衛部隊。

“沒事,我留下來。”諸葛宏彥現在已經是警衛營的少校營長了。

“一定要把兄弟們帶出來。”

“還用你說嗎?我可沒有活夠,而且還指望着你升上去後,也提拔我當個參謀呢。”

葉振邦苦笑了一下,雖然他知道諸葛宏彥在開玩笑,但是他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天亮前,羅耀武帶着戰區司令部撤出了彰武。此時,美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攻入城區。雖然司令官撤走了,但是守城官兵的士氣沒有受到影響,因爲司令官堅持到了最後。如果司令部完蛋了,這仗也就別打了。

對美軍來說,攻打彰武縣城算得上是攻入遼河平原之後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鬥。

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強攻瀋陽還要慘烈。

要知道,羅耀武在這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部署防禦。在此之前,姚萬平還在彰武花了不少精力。

這不是一座縣城,而是一座從地下到地上都武裝起來的軍事要塞。

因爲運送物資的鐵路,還有一零一國道都在縣城西北,所以美軍從東南攻入之後,沒能及時切斷運輸通道。

彰武縣城的攻防戰也主要圍繞着一零一國道的控制權展開。

接下來的兩天之內,第十五集團軍死死的釘在這裡。

當然,能夠堅持下去,多虧了那些撤下來的兄弟部隊。

美軍在彰武要對付的不是第十五集團軍,而是輪番上來作戰的整個中隊。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撤下來的時候,還在向上打了幾次戰術反擊,把美軍的迂迴包抄部隊給打了回去。

問題是,美軍主力部隊不是吹出來的,而中隊的戰鬥力都嚴重下降。

打到五月三十一日,羅耀武不得不讓拉在最後的一個新編集團軍與兩個民兵大隊就地解散,組成地方游擊隊,專門騷擾與破壞美軍的後勤保障線,緩解第十五集團軍在彰武縣城的防禦壓力。

正是如此,黎衛東才挺過了最後一個夜晚,在六月一日天亮之前率部隊撤出彰武縣城。

撤下來的時候,總兵力將近五萬的第十五集團軍只剩下了一萬二千人,其中還有八千多名提前撤下來的傷員與非戰鬥人員。

真正從彰武縣城撤出來的,也就四千來人。

可以說,第十五集團軍再次用銅牆鐵壁般的防禦作戰書寫了奇蹟,也震撼了敵人。

爲了打下彰武縣城,美軍七個師輪番上陣,最後還動用了兩個預備隊師。到第十五集團軍主動撤出的時候,至少有一萬七千名美軍陣亡,還有近三萬人負傷。

打到五月三十一日夜間,帕特里奇差點向加布裡埃爾申請使用戰術核武器。

當然,比起日軍,美軍的這點傷亡就不算什麼了。

到彰武會戰結束的時候,日軍十三個師團全軍覆沒,七個師團遭到重創,近二十四萬官兵陣亡,六萬多官兵負傷,反到是沒有幾個俘虜。

從戰鬥損失來看,日軍也不比韓軍好多少。

一場會戰就傷亡三十萬人,韓軍也就這個水平。

當然,中民也爲此付出了沉重代價。除掉民兵縱隊的準軍事人員,主力集團軍、新編集團軍與後來獲得了正式番號的民兵大隊總共陣亡十八萬餘人,傷十一萬餘人,還有近兩萬名官兵被俘。

有意思的是,被俘官兵多半在美軍手中。

也就是說,日軍也沒有收戰俘。

如果算上民兵縱隊的損失,中民的傷亡數量超過了美日聯軍。

只是從會戰結果來看,羅耀武終於扭轉了局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即便只是非常有限的主動權。

打到這個時候,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部隊不到二十個師團,其中只有十多個師團具有較爲完備的戰鬥力,而且只有四個是主力師團,其他都是二線步兵部隊。與之相比,美軍的戰鬥部隊也有十多個師,且至少有四個主力師。即便是二線的國民警衛隊,戰鬥力也要比日軍強得多。

也就是說,美軍成了東北戰場上的主力。

如此一來,該怎麼打,就得聽帕特里奇的了。

大概是羞愧難當,福田康夫在會戰結束當天就在自己的房間裡切腹,結果被警衛人員發現,沒能死成,只是也無法繼續指揮日軍作戰了。

因爲日軍沒了主帥,所以帕特里奇再次兼任前線總指揮,訂下了進攻華北的戰略。

實際上,帕特里奇此時已經預料到,中隊遇到了大麻煩:缺乏糧食!

因爲康平與彰武淪陷,就算還能經內蒙進入吉林與黑龍江,但是彰武直通內蒙通遼,所以中隊很難獲取吉林與黑龍江兩省的夏糧與秋糧,不然羅耀武也不會在會戰後期,出動那麼多兵力搶掠美日聯軍的物資。

更重要的是,會戰結束前,羅耀武就下令在吉林與黑龍江清野。

也就是說,他主動放棄了那邊的夏糧與秋糧,免得時刻惦記着,影響作戰決策。

雖然中民從美日聯軍這裡搶走的軍糧並不少,帕特里奇得到的數據是,至少有四十萬噸麪粉與三十五萬噸大米,還有二十多萬噸罐頭等食物,基本上把美日聯軍囤積在前線的軍糧洗劫一空,讓帕特里奇不得不抓緊時間往前線送糧,但是這點糧食,也就夠中隊堅持幾個月而已。

如果已經在中國大後方蔓延的饑荒發展到東北前線,情況將更加糟糕。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再接再厲,在冬天到來之前打過錦州,就有機會在來年春天之前翻過山海關,攻入華北平原。

從時間上看,美日聯軍可以從容不迫的組織起下一輪進攻。

當然,前提是得讓主力部隊恢復戰鬥力,並且儘快增派作戰部隊。在此期間,還得在向上好好打一仗,讓中國當局不得不把至關重要的作戰物資送往東南戰場,使得羅耀武指揮的東北軍無法迅速恢復戰鬥力。

只要把這幾件事做好了,接下來的戰鬥就好打得多了。

可以說,在戰略上,帕特里奇的判斷非常準確。

問題是,羅耀武也壓根沒有想過後方援助,不然也不會在高層會議上與負責內政的管元山吹鬍子瞪眼。

回到東北前線,羅耀武就打算自食其力。

帕特里奇想玩釜底抽薪這一招,恐怕找錯了地方。

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9章 當機立斷第84章 託人帶信第59章 度外之慮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章 戰略契機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47章 強力增援第7章 攔路奪命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31章 萬事俱備第99章 爭分奪秒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0章 最後底線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38章 加大投入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7章 自投羅網第97章 前後反差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20章 痛失戰友第16章 親密接觸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59章 秘密進駐第44章 再次入朝第29章 權利宣言第98章 破釜沉舟第69章 一地得失第2章 積極準備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38章 額外獎賞第39章 戰鬥英雄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62章 額外任務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4章 飢寒交迫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章 從天而降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89章 戰略勝利第30章 客串演出第7章 漏網之魚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95章 棟樑之危第79章 出其不意第45章 艱難突圍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64章 遷都決議
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9章 當機立斷第84章 託人帶信第59章 度外之慮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章 戰略契機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47章 強力增援第7章 攔路奪命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31章 萬事俱備第99章 爭分奪秒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0章 最後底線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38章 加大投入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7章 自投羅網第97章 前後反差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20章 痛失戰友第16章 親密接觸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59章 秘密進駐第44章 再次入朝第29章 權利宣言第98章 破釜沉舟第69章 一地得失第2章 積極準備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38章 額外獎賞第39章 戰鬥英雄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62章 額外任務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4章 飢寒交迫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章 從天而降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89章 戰略勝利第30章 客串演出第7章 漏網之魚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95章 棟樑之危第79章 出其不意第45章 艱難突圍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64章 遷都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