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歸程

說起來像是逃一樣離開上海後,埃德爾訪問過廣州,新加坡、孟買、亞歷山大、伊斯坦布爾。

其中在廣州,埃德爾與蔣校長和勵志當精衛的人都一一見過面。對於未來值掌這片土地二十多年蔣校長,埃德爾是懷着複雜的心情。要說這位也算是人傑,能從破產的邊緣成爲領袖一樣的人物,這可不是運氣。眼光、手段、權謀、機遇缺一不可。而且這片土地上有野心的人太多了,更是讓其成爲地獄般的難度。

不過或許他太注重權謀,沒辦法讓整個政黨形成凝聚力,所以其黨內的反對者歷來不少。比起現在的盟友未來的大敵來說就是差了些火候,這也是他爲什麼未來會被趕到海島的原因。

至於勵志當精衛的人,埃德爾在於其交談中發現,這完全就是一個能力比不上野心的人,未來輸給校長完全是應有之義。

既然知道未來的歷史,埃德爾當然需要與其交好。至於校長對於這位西方強國的實權君主,當然希望結個善緣。於是在兩方都有意的情況下,兩人的私人迅速升溫。以至於在當地的紅色顧問看到此處都爲之憤憤不平。

而埃德爾也乘機向廣州政府出售了一批軍械,沒管當地紅色顧問以及在當地利益巨大英國人的感受。這批軍械也不多就是一個師的裝備,不過這依然讓廣州上下高興不已。因爲這批軍械是賒賬的,怎麼能不高興。這片大陸對於德械情有獨鍾,而羅馬尼亞就是使用的德械。

而埃德爾相信,第一軍的成立必將加快。

所以在埃德爾要離開時,廣州上下爲此還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歡送會。儘管沒有達成羅馬尼亞承認其政府的唯一合法性,但是這也是好的開始。而且對於新晉列強羅馬尼亞如此看中自己,相信廣州政府接下來一定會通過全國輿論大肆報道,至少要讓他們相信廣州政府有能力成爲北洋的替代者。

埃德爾對於廣州的訪問,其中獲利最大的就是校長。因爲埃德爾與其良好的私人關係,至少能夠幫助他在政壇站穩腳跟。說不定將來這個關係還能有大用。

而埃德爾隨後抵達新加坡,這個基本有中國移民組成的城市,是東南亞的明珠以及戰略要點的東方的直布羅陀,所以英國在這裡修建要塞安排駐軍。

WWW_ttKan_¢o

埃德爾在這裡只是簡單的停留了一段時間,拜訪了當地總督以及名流。

而在孟買,埃德爾則在這裡停留時間較長,主要是他想看看這個最受英國重視的殖民地到底是什麼樣子。畢竟在最後一個印度人戰死之前,大英帝國是不會投降的。

埃德爾在當地觀察中發現,印度的確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幫助英國人統治的主要是第一等級婆羅門,他們充當傳遞上下情況的官員。

而維持當地以及負責在各個殖民地平定叛亂,則是主要由第二等級剎帝利組成的英印軍隊。其上層軍官則由英國人組成,下層基礎軍官以及士兵則是印度人。儘管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比不上歐洲列強,但是用於平叛以及當炮灰還是合格的。

至於第三等級的吠舍以及首陀羅,則爲大英政府提供財政收入。埃德爾發現這些印度人對於英國的統治基本很順從,許多人已經習慣了英國人高高在上的統治。至於未來爲什麼印度會獨立,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兩個後起之秀蘇聯以及美國的強逼之下。

有時候埃德爾不得不承認,這些印度人真的被各色宗教洗腦。明明生活的苦不堪言,卻將自己所剩不多財物捐贈給寺廟,寄予來世能過的好些。也不想想哪怕真有來世,那些婆羅門、剎帝利的資金不是比你更雄厚,哪怕搞投胎競拍你買不起,最終還是得投過首陀羅的命。

埃德爾在看完之後感嘆着,真是天生被統治的民族。

離開孟買後,埃德爾抵達埃及亞歷山大港,他來這裡主要是爲了觀光。除了見一下埃及國王福阿德一世,很多人對這位英國人扶持的傀儡很有可能不熟,不過他的兒子一定大名鼎鼎。作爲能夠被食物噎死他也是出類拔萃,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個國王喜歡偷東西。在1943年極具歷史的開羅會議期間丘吉爾的懷錶不見了,就是這位奇葩國王偷走了。

埃德爾在看完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國王谷等一系列古代埃及人的傑作之後,心滿意足的向最後一站進發。希望下次他來這裡的時候能夠以征服者的身份,蘇伊士運河太誘惑人了。

埃德爾的下一站就是土耳其,作爲掌控黑海海峽的國家,埃德爾目前沒有任何野心。沒辦法還隔着一個保加利亞,他有力氣也沒有地方使。所以現在加強兩國的經濟合作,就是埃德爾唯一能辦到的事。而且與土耳其的經濟合作,對羅馬尼亞也有巨大的好處。

衆做周知,羅馬尼亞在農業與重工業上發展不錯,而以紡織爲代表的輕工業上則有些不盡人如意。而這次埃德爾打算鼓勵一下國內的輕工業發展,那麼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土耳其的羊毛、菸草、鐵礦等極爲出名,所以埃德爾打算與土耳其方面商談一下經濟合作。

另一方面,土耳其與蘇聯儘管目前關係良好。但是歷史上兩國可是血海深仇,埃德爾想試試能不能撬動土耳其與蘇聯的關係。當然不成埃德爾也沒有損失,土耳其也不可能因爲這件事就與羅馬尼亞交惡。

要知道目前土耳其與歐洲各國關係不算良好,能多一個朋友總比對一個敵人強啊。而且羅馬尼亞的實力有目共睹,土耳其政府就是腦袋發瘋纔會得罪羅馬尼亞。

所以埃德爾在伊斯坦布爾與總統凱末爾的交流後,這位土耳其國父對於加強經濟合作抱着歡迎的態度。因爲剛剛結束戰爭沒幾年,土耳其也需要休養生息。而對於埃德爾談到蘇俄的問題,老狐狸凱末爾則是不發一言。

知道自己意圖被看穿的埃德爾也不生氣,繼續與這國父交流執政思想。不過兩國的情況不同,但是兩個的交流中各自都有所得。

埃德爾在伊斯坦布爾待了一個星期後,乘船離開這裡。

羅馬尼亞,你的國王回來了。

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600章 戰爭總結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126章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707章 空襲 (中)第333章 還鄉(上)第339章 喀山黃金(三)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203章 工會(上)第124章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743章 美援?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313章 後續(三)第二章 採購 上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736章 奪島(上)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03章 工會(上)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557章 和談(上)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313章 後續(三)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608章 1933年第736章 奪島(上)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217章 坦克(上)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54章 坦克騎兵會戰(中)第506章 歸國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313章 後續(三)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
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600章 戰爭總結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126章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707章 空襲 (中)第333章 還鄉(上)第339章 喀山黃金(三)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203章 工會(上)第124章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743章 美援?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313章 後續(三)第二章 採購 上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736章 奪島(上)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03章 工會(上)第208章 難民(上)二合一大章第557章 和談(上)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313章 後續(三)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608章 1933年第736章 奪島(上)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217章 坦克(上)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54章 坦克騎兵會戰(中)第506章 歸國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313章 後續(三)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