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

在全世界都在談論烏克蘭大饑荒的時候,德國卻陷入了政治動盪。

1931年11月初,興登堡會見了希特勒。興登堡對這位“波希米亞下士”沒有任何好感,事後對親信說:“他最多隻能當個郵政部長。”

由於當時議會內所有包括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德國中央黨的民主黨派爲了防止阿道夫·希特勒成爲德國總理,而一起支持興登堡,因此興登堡得以在1932年再次委任布呂寧爲總理。

1932年春天興登堡7年任期屆滿,老總統本願退休,但由於**黨徒們的嘲弄與諷刺,已經年屆八旬的興登堡決定再次出山,他再度被提名爲候選人。**黨提名希特勒爲候選人。共產黨的候選人是臺爾曼。

在第一輪選舉中,興登堡有49.6%的選票,希特勒有30%的選票,沒有一個候選人獲得絕對多數。4月10日舉行第二輪選舉,興登堡以53%壓過希特勒的36.8%當選。然而,數週後,老戰友格勒納爲施萊謝爾陰謀所陷害,被迫辭去部長職務。

在這次選舉的過程中,希特勒深知自己在民衆中的威望遜於興登堡,便提出了“尊敬興登堡,投票希特勒”的口號,企圖借興登堡之勢來擡高自己的身價。

結果希特勒落選,但卻給興登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興登堡連任總統後,置廣大民衆反對於不顧,準備起用希特勒,並對勸其警惕希特勒的人說:“我應該把盜獵者變成守林人。”

1932年興登堡已臻85歲。由於他年邁力衰,心身不濟,興登堡越來越依靠他自己的一小批右翼的朋友和戰友的顧問了。這些人中包括他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他的莊園的鄰居、庫爾特·馮·施萊謝爾中將和弗朗茨·馮·帕彭。

這些人勸他解僱布呂寧而提名帕彭爲總理,因爲他們希望帕彭的政策更偏右。這個計劃失敗後這些人考慮過通過政變來達到這個目的,但施萊謝爾拒絕提供軍隊進行政變,因此這個計劃也被放棄了。後提議由弗蘭茨·馮·巴本組織“貴族內閣”,而巴本與***勢力有密切的聯繫。爲了履行其“馴服**黨的奇蹟”企圖延請**黨員入閣。

興登堡對巴本非常看中,所以特別尊重其職權,但巴本並未能馴服**黨。此時的希特勒根本不買興登堡的帳。希特勒在大選中看到他的德國工人黨有一定實力,故而斷然拒絕興登堡要他與巴本共同組閣的要求。並且提出:“作爲德國最大的政黨領導,我,要負責的是包括一切方面在內的整個權力。”

希特勒不僅蔑視巴本,同時還對12月繼任巴本總理職務的施萊謝爾持敵對態度,堅持他自己組閣,而興登堡則嫌希特勒跋扈而不同意。他見希特勒有可能威脅自己的政治地位,不禁惱怒,立即轉變180°,公開聲明:“出於對祖國的義務和良心,我無權把整個政府的權力只交給一心想獨攬大權的**運動。”

1932年11月一批工業家和銀行家向興登堡提出請願書,要求任命希特勒爲總理。但在1932年12月2日,興登堡罷免了與***勢力有密切聯繫的巴本總理,讓施萊謝爾組閣。這一手直接威脅到希特勒的全面奪權的計劃,因爲當時***勢力畢竟羽翼未豐,而且施萊謝爾有一個分裂**黨的計劃。

於是,希特勒一方面找巴本“賠罪”,另一方面,請出德國壟斷財團的頭面人物向興登堡提出請願書,爲其從中通融。本來就是右翼代表的興登堡見希特勒已“回心轉意”,願與自己合作了,遂又萌生了利用這個“守林人”的念頭。

而此時的施萊徹爾卻做出一個讓興登堡異常老火的舉動,他計劃在東德沒收破產的容克的莊園。身爲起代言人的興登堡當然反對這項計劃支持容克,而施萊徹爾得不到興登堡的支持,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不但拒絕與反對的容克再來往,且公開向他們宣戰。

這樣,興登堡的客廳裡便擠滿了容克家屬的代表,憤怒地要求解散施萊徹爾政府。不僅如此,施萊徹爾還把軍方的憤怒招到自己頭上。施萊徹爾作爲一名軍人出身的總理理應記住,容克和軍官團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歷史已有兩百年了。

施萊徹爾的蠢舉其受益人是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很巧妙地利用了越來越高漲的不滿情緒。爲了能從11月失敗中東山再起,重新在羣衆中獲得威信,他孤注一擲,幾乎在利珀的每個城市和鄉村發表演說。所到之處,他都受到熱情歡迎。1月15日,他獲得了39.6%的民衆選票,增加了17%。這證明,他個人的演講相當有吸引力。

而此時按照道理應該由希特勒擔任總理,不過興登堡依然對其不滿意。其中最大的障礙不是總統本人,而是總統的兒子——他公開鄙視希特勒。但是,奧斯卡·興登堡的此種感情是出自妄自尊大,而不是意識形態的不同。爲了解決他們之間的分岐,奧斯卡接受了邀請,於1月22日星期日晚在裡賓特洛甫家裡會面。

巴本、希特勒、戈林和弗蘭克已在客廳內等候。氣氛很緊張。一陣尷尬寒暄後,希特勒突然向奧斯卡建議,兩人到隔壁房間去。而兩人的密談的結果,後來據奧斯卡說,希特勒壟斷了話題。只有他希特勒才能將德國從赤色分子手中解救出來,只有他希特勒才能當強有力的總理。因爲沒有國社黨的支持,任何其它政府都站不住腳。

隨後奧斯卡也同意讓希特勒擔任總理。於是最大的障礙取消了,現在希特勒就只需要等興登堡任命起擔任總理。而興登堡雖然同意希特勒擔任總理,不過要求新政府必須由瓦爾納·馮·勃洛姆堡將軍但任國防部長,由巴本擔任副總理。

在次日上午,巴本會見了希特勒將興登堡的要求提出,對於興登堡的要求希特勒同意了。不過希特勒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舉行新大選,併發布授權法,授予他超過先前總理權力。時至下午,巴本向興登堡彙報說,各方已同意這個新政府。只在此時,巴本才提到希特勒之新大選之要求,並說得聽來合情合理。他強調了希特勒的承諾:這是最後一次大選。

既然都談妥了,那麼隨後興登堡簽署命令結束施萊徹爾的總理職務,隨後人民希特勒擔任總理。

至此希特勒終於登上了總理的寶座。那個連高中都畢不了業的人,那個未能考取美術學院的人,那個在維也納街頭當過流浪漢的人,現在,在1933年1月30日,卻當上了德國總理。

阿道夫·希特勒突然擔任總理,最驚奇的要算是柏林的**黨員們。多年來,他們過着貧困的生活,在首都街頭冒着生命危險,常常又與元首的願望相違。現在,他們的夢想一舉得到實現了。不過,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報紙才得知當晚要舉行火炬遊行。

每個身強力壯的衝鋒隊員和黨衛軍成員都穿着制服外出。不少人原以爲又會與警察發生麻煩的,可他們驚奇地發現,連警察也面帶笑容,有些人還佩上了卍字章。衝鋒隊員們舉着火炬,於黃昏從提埃加登出發,踏着軍樂,以良好的秩序,列隊從布蘭登堡大門下走過。數以千計的國防軍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一小時又一小時過去了,他們仍高唱着《維塞爾森林之歌》和其它戰歌,列隊沿威廉大街走過。他們首先向興登堡致意——他站在總統府的一個窗前;片刻後,他們才向希特勒致意。希特勒站在總理府的一個窗前,深情地俯視着他們。

威廉大街兩旁的樹上爬滿了青年小夥子,孩子們則像“一串串葡萄”掛滿了鐵籬。在寒冬的夜晚,火流照亮了黑夜,令人陶醉的熱烈氣氛越來越濃。所有這一切都是經表演大師戈培爾排練過的。

連希特勒也莫名其妙地問:“在短短几個小時內,他從哪裡變來這幾千幾萬支火把?”

原因是戈培爾控制了電臺,通過現場廣播,全德國都欣賞到了火炬遊行的壯景。

巴本站在希特勒身後,觀看了火炬遊行。他發現,當隊伍接近興登堡時,人們向他尊敬地呼喊。一看到希特勒,他們便瘋狂地歡呼。

“對比是非常鮮明的,似乎突出了從一個垂死的統治向新的革命力量的過渡……這是一次異乎尋常的經歷,那永無止境的歡呼勝利之喊聲“歡呼!歡呼!歡呼勝利!有如警鐘,在我耳中迴響”。

在那個醉人的夜晚,律師漢斯·弗蘭克也站在希特勒身後。“只有上帝才知道,那天我們的心靈是多麼純潔”。

在窗下,歡慶勝利的人們高興得淚流滿面。“大家的感覺都相同——生活會更好”,一個曾與斯登尼斯一起叛亂的褐衫黨徒回憶說。“

從現實看,雖然沒理由相信生活會改善,但他們卻又相信。他們重又有了希望。我認爲,德國找不出另一個人,能像希特勒那時一樣,給我們帶來希望、信任和愛。”

“那晚的奇怪感覺,有些一直伴我至今天。”

隨父母參加遊行的梅麗達·瑪希曼寫道。“那非凡的腳步聲,那紅黑相間的旗幟所構成的盛景,人們臉上跳動的火光,還有那先前是如此活潑,如此多愁善感,今天又是如此悠揚的歌聲……”

在大多數外國觀察家看來,這是個不祥之兆。“火河從法國大使館前流過”,法國大使弗朗斯瓦·本塞寫道,“我帶着沉重的心情和預感,觀看了這個火流。”

希特勒與赫斯、戈林、戈培爾、羅姆和弗蘭克在一間小屋裡吃夜屑。他禁不住說個不停:“今天,有些外國人說我反耶穌,我唯一反的是列寧。”

希特勒說個不停,一口氣把話題轉到了共產主義。“今晚標誌着所謂的紅色柏林的終結。只有在沒有出路時,人們才紅的。那些常依靠所謂人民的智慧的人們,又總是對羣衆無禮。人民的感情或多或少,像女人的感情。”

大家踱過花園時,希特勒還在說個不停。“這座總理府像個雪茄盒。接待客人很不像樣子。我們得將它全面改觀。”

當晚,滿心歡喜的戈培爾在日記中寫道:“真是像一場夢……像個神話故事……新的帝國面世了。14年的努力,一朝取勝。德國革命開始了!”

那晚德國人很少醒悟到了這點,也許誰也沒有想起。

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706章 空襲(上)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421章 反攻(下)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280章 準備(一)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287章 錯過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第140章 羅馬尼亞宣戰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282章 準備(二)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608章 1933年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381章 無題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424章 收尾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18章 坦克(下)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765章 激戰(下)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789章 提議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
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706章 空襲(上)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421章 反攻(下)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280章 準備(一)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287章 錯過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第140章 羅馬尼亞宣戰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282章 準備(二)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608章 1933年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381章 無題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424章 收尾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18章 坦克(下)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765章 激戰(下)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789章 提議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