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

埃德爾看完關於摩托化步兵的編制之後,發現後面還有內容,於是翻過篇繼續看到這是關於騎兵師的改制的內容。

說起羅馬尼亞騎兵師,在一戰和蘇波戰爭都有上佳的表現。但是在羅蘇戰爭後,騎兵師的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隨着軍中大量車輛的運用,其引以爲傲的機動能力別說比裝甲師了,連步兵師都快追上來了。尤其是在摩托化步兵誕生後,其配合裝甲師的工作也被剝奪了。

所以對於這個騎兵師,費列伊特上將也打算將其進行改動,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騎兵下馬的問題,爲此費列伊特打算將騎兵師的馬匹數量從三萬多匹直接縮減到三千多匹,留下的戰馬主要是用作小規模戰鬥、偵查還有通訊所用。

其中將目前騎兵師的三個騎兵旅改爲兩個摩托化步兵團,與摩托化步兵師編制下的一樣。

不過與其不同的是,騎兵師下屬還將改編一個坦克營(38輛)以作爲其突擊所用。而且針對騎兵師師屬部隊過少的狀況,也將得到改變。

其炮兵團也將從主要以輕便爲主的75野炮,改爲以105爲主的榴彈炮。改編內容如下,炮兵團54野炮12門105榴彈炮改成48門自行105榴彈炮。

另外偵查連也將擴充爲偵查營。因爲之前騎兵師是以騎兵爲主,本身偵查能力就很強,所以對師屬偵查需求不高,但是現在就必須擴大偵查部隊的規模。

而且其偵察營編制與其他師不同,其馬匹數量要比其他部隊要高出不少。主要原因還是騎兵師中,會騎馬偵查手段的人太多,要是完全照搬其他師的模式,反而降低了其偵查的手段。

通信營:474人,輕機槍17挺,摩托32輛,輪式車輛84輛,馬匹53匹。

反坦克營:521人,輕機槍18挺,50毫米反坦克炮36門,摩托46輛,輪式車輛114輛。

師屬防空營:20毫米防空炮12門,40毫米防空炮4門,88毫米防空炮8門,輪式車輛54輛,官兵657人。

另外師輜重團:2100人,輕機槍30挺,摩托88輛,輪式車輛283輛,馬車195輛,馬535匹。

全師人員達到19100多人,裝備車輛2200輛,可以看做一個加強了坦克的摩托化步兵師。

這樣改編後的騎兵師已經完全看不出騎兵的影子,爲此埃德爾有些擔心的問道。“這樣的大改動,騎兵師上下會不會有意見。”

“陛下請放心,對於這樣的改動,騎兵師上下都非常支持。”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費列伊特上將毫不猶豫的回答着。

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有些出入,但是作爲總參謀長的費列伊特對此一點也不擔心。因爲作爲軍方第一人的他,對將騎兵師改編的事一點也不怕有什麼波瀾。敢於反對的人很明顯看不清未來的軍事理念,這種人不可能有前途。

而埃德爾對此名沒有異議,騎兵在歐洲已經屬於被淘汰的兵種。雖然巴爾幹和東歐其他國家依然還有大量的騎兵存在,但是這些都是沒辦法威脅到羅馬尼亞。重機槍和坦克的出現,已經讓騎兵加快了退出戰爭舞臺。

爲此他對於將騎兵改制也是非常贊成的,不過對於摩托化步兵編制過大的問題,他還是有着不同意見。因爲他好像記得,二戰時德國摩托化步兵師比起一般的步兵師好像人數要少上不少。

所以他指着師級總人數這一塊問道。“18000多人的摩托化步兵師人數是不是過多了,會不會造成編制過於臃腫?”

“陛下請放心,我們之前演習時試過,這樣編制的摩托化步兵師並不會造成編制臃腫問題。因爲我們要求的是團級部隊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而摩托化步兵師其指揮系統因爲消減旅級編制後,同樣不會因爲層層傳達造成信息延誤的問題。”

費列伊特上將然後針對騎兵師改革的問題也進行了解答。“而對於騎兵師的改制,其主要是想在裝甲師和摩托化步兵師之間,摸索出一個既能獨立突破又能跟隨裝甲師作戰,還能守衛要點的理想化師級實驗部隊。”

費列伊特是而非的話,讓埃德爾突然之間想到了機械化步兵師這個詞。雖然機械化步兵很多人都以爲二戰已經有了,但是這個最多是個概念。機械化步兵在二戰後才發揚光大,之前要麼是裝甲師,要麼是摩托化步兵師。

嚴格意義上的機械化步兵需要做到乘車作戰下車奪點隨車衝擊,可以直接乘坐步兵戰車進入戰場,直到衝到對面臉上隨車步兵才下車展開突擊。這樣的作戰方式才能被叫做機械化步兵,但是這種步兵埃德爾記得二戰後期都最多有個雛形。

而自己總參謀長想要在二戰前達成這個要求,看起來一點也不現實。

當然埃德爾也不可能直接說自己總參謀長的想法不切實際,因爲自己對軍事上的瞭解不多,說出來也沒人信啊,而且挫傷自己總參謀長的積極性重視沒那麼好。別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自己毫不猶豫的決絕別人的想法,讓工作怎麼開展。

所以埃德爾只能給予鼓勵。“這個想法很不錯,我們值得一試。”

不知道埃德爾內心想法的費列伊特上將,在得到鼓勵後感嘆的說到。“陛下,這個想法我也是在多次演習後纔想到的。對於裝甲師和摩步師兩則的優缺點進行對比之後,或許可以組建一個有着兩者優點的師級部隊。”

費列伊特說到這裡話音一轉。“當然,這個想法也有可能是我過於異想天開。也有可能目前技術達不到。但是我們不去試試,又怎麼知道行不通呢。”

看起來費列伊特對於組建這樣的部隊也是內心沒底,這樣就更好了。等到演習時,或許他就會發現問題。

不過埃德爾現在還不想討論這個問題,因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需要商討。

“費列伊特上將,你認爲如果我們將部隊擴充到上百萬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第251章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602章 截胡(上)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三章 採購 下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212章 新飛機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744章 無題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655章 訪問(上)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十六章 飛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708章 空襲(下)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六章 瑣事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286章 準備(六)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
第251章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602章 截胡(上)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八十章 嘉獎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三章 採購 下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212章 新飛機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744章 無題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655章 訪問(上)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十六章 飛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708章 空襲(下)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六章 瑣事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286章 準備(六)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