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想盡辦法”

克服了恐懼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亞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三個軍團的尤利烏斯家族大軍,經過了這一天的血火搏殺以後,三千五百名騎兵最終返回軍營的只有寥寥一千左右的騎兵而已;遭逢今日大戰以後,損失慘重的弗拉維斯並沒有責怪這些在戰場上崩潰的騎兵們,而是將他們收攏了起來。

輔助軍團的兩千名弓箭手幾乎全部損失殆盡了,倒是那些敢於衝擊美因茨部落長槍兵方陣的高盧蠻族戰士們還有五百多人存活了下來;對於這些戰鬥的英雄,弗拉維斯並沒有讓他們再歸屬於各個軍團的輔助軍團,而是直接將他們調到了自己的麾下。

法裡烏斯的第四軍團,在今天的戰鬥中付出了將近兩千五百名重裝步兵的傷亡代價;雖然真正的陣亡人數只有一千五百名重裝步兵而已,但重傷的那一千人也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戰鬥力了。也就是說,法裡烏斯的第四軍團,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也就只有三千五百名重裝步兵的戰鬥力了。

朱利爾斯的第九軍團,在慘烈的戰鬥中更多的承擔了美因茨部落長槍兵方陣的進攻;以至於第九軍團的將士們付出了將近兩千五百人的陣亡代價,而重傷者也有五百之衆。也就是說,朱利爾斯的第九軍團,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也就只有三千名重裝步兵的戰鬥力了。

傷亡最小的是克萊德的第八軍團,六千人的重裝步兵部隊,在戰鬥結束的時候只付出了不到一千五百人陣亡和五百人重傷的代價而已,剩餘戰鬥力高達四千之衆;但是,第八軍團在戰場上的表現卻是讓弗拉維斯最爲失望的,也是最差強人意的。

擁有整整六千名重裝步兵的第八軍團,他們的敵人只是敵人的貴族騎兵而已;後來,隨着歐多瓦卡率領兩千名日耳曼斧頭兵加入戰鬥,佔據着絕對優勢的第八軍團竟然被打的瀕臨崩潰!

要不是弗拉維斯及時派出了四百親衛騎兵支援,克萊德的第八軍團可能真的就在戰場上全軍崩潰了;歐多瓦卡的強橫是影響戰鬥局勢的重要因素,但在弗拉維斯看來,克萊德的不作爲纔是導致第八軍團士氣大降、戰鬥力銳減的關鍵性因素。

當然,弗拉維斯之所以重用克萊德,並任命他爲第八軍團的軍團長,可不是因爲克萊德有什麼過人的本事和出衆的能力;只不過是弗拉維斯爲了穩定諾里庫姆地區而採取的一種策略罷了。

從更爲深層次的角度來說,隨着尤利烏斯家族的領土擴張,越來越多非羅馬共和國傳統勢力範圍的行省被征服;尤利烏斯家族對人才的使用也不可能永遠侷限於羅馬人而已,克萊德的存在也算是尤利烏斯家族重用外族人才的一種宣傳吧。

事實證明,克萊德的表現真的不足以勝任這個第八軍團的軍團長職務,但弗拉維斯還是不會罷免他的軍團長職位;而第八軍團損失的將士,也會在戰爭以後由諾里庫姆地區的薩爾茨堡部落進行補充,這是克萊德自己應該付出的代價!

而眼下襬在弗拉維斯面前的卻是另外一個難題,經過了這一天激烈的戰鬥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三個軍團,加起來也就只剩下一萬零五百名重裝步兵和五百左右的高盧戰士;至於那一千左右的蠻族騎兵,那也就是發揮發揮偵察和傳令的作用了,根本不堪大用。

總兵力銳減至一萬兩千之衆,還有兩千重傷的傷員需要照顧,弗拉維斯幾乎已經沒有可能率領這支軍隊完成對美因茨部落的征服之戰了;要知道,在今天的戰鬥中美因茨部落的軍隊傷亡代價比尤利烏斯家族要小,雙方的總兵力已經相差無幾了。

更爲關鍵的是,美因茨部落的軍隊在戰鬥力方面的確勝過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再加上他們的兵種配合和堅定的戰鬥意志;同等兵力規模之下,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

但是,弗拉維斯卻也不能放棄這場戰爭就此撤軍;因爲凱撒的大軍已經完成了對馬科曼尼地區的征服,並且正在開往卡狄地區的路上,這種時候弗拉維斯也不能撤軍!

如果弗拉維斯在這種關鍵的時候撤軍的話,就算美因茨部落在付出經歷此戰的傷亡以後無法及時援助卡狄地區的達姆部落;上日耳曼的特里爾部落和下日耳曼的巴達維部落,卻是可以派遣他們各自部落的援軍通過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增援卡狄地區的達姆部落。

以達姆部落的實力,且不說凱撒的兩個軍團能不能成功佔據卡狄地區;就算是凱撒的大軍成功的佔據了卡狄地區,其也不可能在哥特部落和博登肖姆部落,以及特里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的四面進攻之下守住卡狄地區,畢竟那可是日耳曼人的地盤,凱撒的大軍根本無法獲得當地人的支持。

這也就意味着,無論弗拉維斯能不能打得贏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他都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選擇撤軍;否則的話,他就會讓凱撒及其大軍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這是弗拉維斯不可能做的事情。

撤軍是不可能的,而繼續進軍也是沒有實力的;於是,留給弗拉維斯的選擇只有在原地打造堅實的軍營進行堅守了。除了堅守以外,弗拉維斯還得采取其他的措施來加強自己的力量;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弗拉維斯從始至終就沒有放棄過!

爲了能夠讓凱撒明白目前的局勢,弗拉維斯特意給凱撒寫了一封信,裡面詳細的描述了弗拉維斯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希望凱撒可以明白目前的局勢;如果凱撒可以順利拿下卡狄地區的話,能堅守就堅守,不能堅守就退守馬科曼尼地區,一切以保護自身安危爲重。

除了這封給凱撒的信件以外,弗拉維斯還給凱撒麾下的三位軍團長各自寫了一封信;對於留守馬科曼尼地區的拉賓努斯,弗拉維斯給他的命令是一定要守好馬科曼尼地區,並做好隨時接應凱撒大軍的準備,無論如何一定要確保凱撒的撤退後路無虞。

而給瓦魯斯和塞西爾的命令,卻是讓他們一定要在凱撒的身邊保護好凱撒的安全;就算是全軍覆沒,也要確保凱撒可以安然無恙的回到尤利烏斯家族。以尤利烏斯家族的實力,輸一兩場戰爭並不可怕,但尤利烏斯家族卻不能失去凱撒;凱撒的安危遠比三個軍團都要重要!

這四封信,每封信都被弗拉維斯寫了十遍,之後弗拉維斯叫來了四十名親衛騎兵,讓他們每個人都帶上一封信,然後就讓他們出發了;弗拉維斯爲了保護好凱撒,也算是盡心盡力了。

安排好凱撒的事情以後,弗拉維斯就開始想辦法加強自己的力量了;立即親衛騎兵回到諾里庫姆地區,命令三個軍團的器械大隊迅速趕往大軍所在地只是弗拉維斯的第一個辦法而已,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傳達組建新軍團的命令給坐鎮亞雷提恩的昆圖斯·尤利烏斯。

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高盧戰士讓弗拉維斯刮目相看,也讓弗拉維斯產生了招募更多高盧蠻族戰士爲自己所用的想法;再加上弗拉維斯現在手中確實缺乏足夠的兵力,而組建新的軍團也是補充兵力的最好方式。

如果以尤利烏斯家族統治下的羅馬人爲新兵組建軍團的話,那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要想成爲可以走上戰場的戰士,還需要經過最少數月的嚴格訓練纔可以;而招募高盧蠻族的戰士們就沒有那麼複雜了,那些有戰鬥經驗的高盧蠻族戰士,只要擁有了武器裝備,就可以立即成爲合格的戰士。

至於所謂的軍隊配合問題,有嚴格配合訓練的第四軍團和第九軍團,在與日耳曼蠻族軍隊的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可不見得就比不懂配合的高盧蠻族戰士優秀;這個時候,弗拉維斯早就開看了,對付日耳曼蠻族,最好的軍隊並不是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而是同爲蠻族的高盧戰士。

此時,弗拉維斯也算是明白了爲什麼卡拉貝斯喜歡用高盧蠻族戰士組建的軍團去對付那些其他的高盧蠻族部落軍隊,而招募自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卻只能給在戰場上擔任有限的作用;這些都是有作用的,而不僅僅是喜好問題。

弗拉維斯進攻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的美因茨部落受挫,而卡拉貝斯的大軍已經佔據了裡蒙部落的阿奎塔尼地區;這個阿奎塔尼地區,與高盧蠻族最強大的阿萊西亞部落統治的大高盧地區卻又是相連的,只要卡拉貝斯願意,他可以隨時率軍北上攻進阿萊西亞部落的大高盧地區。

這樣的地理位置分佈,讓弗拉維斯看到了兩面夾擊日耳曼蠻族的希望;於是,弗拉維斯又給卡拉貝斯寫去了一封信,內容是讓卡拉貝斯暫時不要進攻其他的高盧蠻族部落,儘可能立即率軍北上進攻大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部落。

只要卡拉貝斯能夠擊敗阿萊西亞部落佔領大高盧地區,就可以從西面進攻日耳曼蠻族的上日耳曼地區;這樣的話,弗拉維斯就可以徹底放心美因茨部落不會有強力增援出現了,也可以暫時放緩對美因茨部落的進攻計劃。(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七章·參謀制度”“第六十章·溫柔瑪麗”“第六百三十三章·兵敗美因茨”“第十六章·三家之謀”“第663章·逐個擊破”“第三百五十八章·戰獒軍團”“第一百四十三章·輔助軍團”“第448章·2國結盟”“第八十四章·應對措施”“第二百八十八章·兩家聯盟”“第一百七十章·的黎波里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異鄉妹妹”“第二百三十一章·謀劃救援”“第四十九章·各奔東西”“第一百九十四章·西線戰事·六”“第五百二十四章·全軍歸降”“第五百五十四章·強敵入侵”“第一百二十一章·伊庇魯斯”“第一百二十四章·準備出發”“第六百一十四章·北非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第三百八十二章·決議出征”“第二百六十五章·狙擊馬略”“第九十二章·盛大凱旋”“第六百八十一章·征服不列顛”“第444章·合縱連橫”“第473章·公報私仇”“第二百五十五章·二將降服”“第一百一十二章·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七章·安然離去”“第一百三十章·軍團問題”“第五百一十九章·大戰爆發”“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三十五章·軍功等級”“第三百六十八章·遠方來使”“第八十八章·馬略身份”“第六章·即位典禮·上”“第六百三十五章·殲滅之戰”“第九章·宴會之爭·下”“第五百四十八章·竭盡全力”“第461章·6院1部·上”“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二百三十二章·阿瑞斯”“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三百一十七章·秘密情報”“第二百五十三章·臨陣逃跑”“第四百三十六章·安定降將”“第二百三十四章·田園生活·一”“第二百七十七章·北非大軍”“第一百八十八章·馬爾庫斯到訪”“第四百一十五章·扎馬對戰·五”“第二百三十九章·田園生活·六”“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戰圖爾博·四”“第六百五十七章·兩國覆滅”“第六百八十八章·六國聯盟”“第二百七十七章·北非大軍”“第一百八十七章·巴利阿里新政”“第五百一十五章·糧草短缺”“第四百一十二章·扎馬對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連夜出走”“第三百五十章·羅訥河之戰·中”“第一百一十章·有女明月”“第一百零一章·鉅款收入”“第441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七十九章·新的副將”“第二百八十九章·九大軍團”“第三百四十八章·兩軍對壘”“第六百三十六章·鷹旗風雲”“第二百八十七章·馬略政策”“第三百零四章·伊利里亞”“第四十五章·自毀長城”“第六百零二章·五年時光·二”“第三百五十七章·高盧總督”“第三百七十九章·繼續談判”“第八十三章·羅馬歷史”“第五百一十章·相應擴軍”“第六百八十五章·東方諸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戰爭開啓”“第一百七十六章·先西后南”“第二十五章·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列普提斯之戰”“第三百二十章·聯盟色蒙”“第四百七十四章·戰前爭鬥”“第六百零六章·五年時光·六”“第六百二十六章·繼承人之爭”“第458章·戰後諸事·2”“第二百五十六章·投降之因”“第一百零五章·羅馬生活·二”“第六百八十二章·軍隊規劃”“第五百一十四章·進攻對象”“第一百三十四章·畢業典禮”“第五百四十七章·假退陷阱”“第四百二十三章·戰神之殤”“第三百七十章·仇恨萌芽”“第六十八章·利利俾戰役·中”“第八章·宴會之爭·上”“第二十二章·普里斯卡”“第六百四十一章·新興勢力”“第448章·2國結盟”“第446章·伊比利亞變局”
“第二百四十七章·參謀制度”“第六十章·溫柔瑪麗”“第六百三十三章·兵敗美因茨”“第十六章·三家之謀”“第663章·逐個擊破”“第三百五十八章·戰獒軍團”“第一百四十三章·輔助軍團”“第448章·2國結盟”“第八十四章·應對措施”“第二百八十八章·兩家聯盟”“第一百七十章·的黎波里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異鄉妹妹”“第二百三十一章·謀劃救援”“第四十九章·各奔東西”“第一百九十四章·西線戰事·六”“第五百二十四章·全軍歸降”“第五百五十四章·強敵入侵”“第一百二十一章·伊庇魯斯”“第一百二十四章·準備出發”“第六百一十四章·北非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第三百八十二章·決議出征”“第二百六十五章·狙擊馬略”“第九十二章·盛大凱旋”“第六百八十一章·征服不列顛”“第444章·合縱連橫”“第473章·公報私仇”“第二百五十五章·二將降服”“第一百一十二章·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七章·安然離去”“第一百三十章·軍團問題”“第五百一十九章·大戰爆發”“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三十五章·軍功等級”“第三百六十八章·遠方來使”“第八十八章·馬略身份”“第六章·即位典禮·上”“第六百三十五章·殲滅之戰”“第九章·宴會之爭·下”“第五百四十八章·竭盡全力”“第461章·6院1部·上”“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二百三十二章·阿瑞斯”“第五百八十五章·新的聯盟”“第三百一十七章·秘密情報”“第二百五十三章·臨陣逃跑”“第四百三十六章·安定降將”“第二百三十四章·田園生活·一”“第二百七十七章·北非大軍”“第一百八十八章·馬爾庫斯到訪”“第四百一十五章·扎馬對戰·五”“第二百三十九章·田園生活·六”“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戰圖爾博·四”“第六百五十七章·兩國覆滅”“第六百八十八章·六國聯盟”“第二百七十七章·北非大軍”“第一百八十七章·巴利阿里新政”“第五百一十五章·糧草短缺”“第四百一十二章·扎馬對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連夜出走”“第三百五十章·羅訥河之戰·中”“第一百一十章·有女明月”“第一百零一章·鉅款收入”“第441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七十九章·新的副將”“第二百八十九章·九大軍團”“第三百四十八章·兩軍對壘”“第六百三十六章·鷹旗風雲”“第二百八十七章·馬略政策”“第三百零四章·伊利里亞”“第四十五章·自毀長城”“第六百零二章·五年時光·二”“第三百五十七章·高盧總督”“第三百七十九章·繼續談判”“第八十三章·羅馬歷史”“第五百一十章·相應擴軍”“第六百八十五章·東方諸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戰爭開啓”“第一百七十六章·先西后南”“第二十五章·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列普提斯之戰”“第三百二十章·聯盟色蒙”“第四百七十四章·戰前爭鬥”“第六百零六章·五年時光·六”“第六百二十六章·繼承人之爭”“第458章·戰後諸事·2”“第二百五十六章·投降之因”“第一百零五章·羅馬生活·二”“第六百八十二章·軍隊規劃”“第五百一十四章·進攻對象”“第一百三十四章·畢業典禮”“第五百四十七章·假退陷阱”“第四百二十三章·戰神之殤”“第三百七十章·仇恨萌芽”“第六十八章·利利俾戰役·中”“第八章·宴會之爭·上”“第二十二章·普里斯卡”“第六百四十一章·新興勢力”“第448章·2國結盟”“第446章·伊比利亞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