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寺院修建的差不多的時候,悟清大師也帶着衆僧人在法興寺舉辦了兩場大座講經和一場上燈勝會,在此期間盧妃娘娘還在寺院舉行兩次佈施活動,慢慢的老百姓也對佛教有了一定了解。現在就等着寺廟建成再舉行一次智仁大師的升座說法活動,陛下交給盧妃的任務就完成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把陛下送給狄仁傑的禮物帶給他。
盧妃娘娘讓綠梅去告訴李隆基、薛崇簡來和高力士來陪自己用晚膳。
李隆基和薛崇簡到了之後,李隆基給盧妃請安道:“母妃金安。”薛崇簡和高力士給盧妃請安道:“盧妃娘娘金安”
盧妃看着李隆基、薛崇簡和高力士來了,說道:“餓了吧?快來吃飯。”
高力士連連退卻,說道:“娘娘,我是個奴才,平日殿下已經很看得起我了,我怎麼能和娘娘一起同桌呢?這實在是逾矩了。”
盧妃娘娘說道:“高力士,這不是在宮裡,不用講那麼多規矩,再說你們是抓採花賊有功,本宮特批你和我同桌吃一次飯。”
李隆基說道:“力士,來吧。母妃誠心邀請,你就不要推辭了。”
高力士掃視了一下週圍,盧妃娘娘、李隆基和薛崇簡都點了點頭,便作揖說道:“多謝娘娘,那小的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然後四個人相視一笑,李隆基一看桌子上有魚有肉,驚奇的說道:“母妃,近日來,爲了弘揚佛法,我們都是吃素,怎麼今日開葷了?”
盧妃笑道:“吃了這麼多日素了,你不想打個牙祭?”
李隆基嘿嘿一笑說道:“當然想,可想吃您做的這道紅燒鱸魚了。”
盧妃說道:“年輕人多吃點。崇簡也嚐嚐我做的鱸魚。你表弟可喜歡吃了。力士你也多夾菜。”說着加了一塊魚肚子給了薛崇簡。
薛崇簡說道:“多謝盧妃娘娘。”然後四個人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飯。
飯後李隆基說道:“今天吃的真滿足,鱸魚爽滑細膩,餘味無窮,還有雞腿菇炒肉,肉嫩菇鮮。”
薛崇簡也甚是開心,說道:“是啊,這一桌美味佳餚,色香味俱全,我也很很滿足。”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吃完之後,高力士和綠梅一起收拾餐桌。
盧妃開心的說道:“甚好甚好。我這裡還有件事需要你們去辦。”
李隆基說道:“母妃請吩咐。”
盧妃繼續說道:“我來之前,陛下交代我來到崆峒山之後抽時間去寧州看望一趟狄大人,他現在在寧州做刺史,以前是陛下的肱骨之臣,由於朝堂鬥爭被下放到了寧州,但是陛下對他甚是看重和尊重,讓我給狄大人帶着兩件禮物,即一匹汗血寶馬和一枚南海夜明珠。”
薛崇簡說道:“送的禮物如此珍奇,看來陛下確實很看重狄大人,估計不久狄大人就會官復原職了。”
盧妃說道:“嗯嗯,崇簡也是一個熟知朝務、足智多謀的相才。陛下當年迫於形勢,下放狄大人到寧州做地方父母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保護他。後來樑王武三思和來俊臣等人多次上書,希望賜死狄仁傑,但是陛下都一一回絕了。現在來俊臣已死,狄大人又是良相忠臣,陛下肯定是要重用的。替陛下送東西這件事我已經告知陛下就交由你們去辦,她也批准了。你們此去不用趕着回來,這裡的收尾工程估計得兩個多月,你們多跟着狄大人學一學地方政務,瞭解一下地方官吏的公務和管理制度以及老百姓對朝廷都有哪些期許。切記,到了那裡不能暴露身份,就你們三個去,我怕有人動歪心思你們,記住了嗎?”
李隆基和薛崇簡點了點頭。
盧妃說道:“明日準備一下,後日啓程,帶上高力士一起。我已經給狄大人寫信說了此事。你們去了多觀察、多思考,少發表意見。”
洛陽這邊,武則天基本已經放棄立武氏後人爲太子的想法,打算將廬陵王接回長安。接到聖旨李顯十分憂慮,變得沉默寡言,因爲他知道母親生性多疑,除了對皇位的摯愛,對其他東西和人都是喜怒無常。王妃韋氏和女兒裹兒則很是開心,她們覺得終於可以離開這個偏遠荒涼且毫無生氣小地方。
王妃韋氏明白自己丈夫生性軟弱,懼怕武則天,看到丈夫神態,便說道:“殿下不要怕,我會一直陪着你,回去我們小心謹慎些就可以了。”
李顯嘆了嘆氣,點了點頭。
李裹兒說道:“父親,聽說洛陽車水馬龍,宮殿雄偉壯麗,釵環成千上萬,女兒都沒有見過。回去之後,女兒都想去看看。”
李顯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只要裹兒喜歡,都買與你。”
李裹兒挽起李顯的胳膊,靠在李顯的肩膀上,俏皮的說道:“父親可不許變卦奧。”
李顯突然嘆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這裡山清水秀,環境清雅,與世無爭,也很美好。你以後會懷念這裡的。”
李裹兒心裡覺得不可置否,嘴上卻說道:“也許吧,不過只要能陪在父親母親身邊,哪裡都好。”
兩日後,李隆基、薛崇簡和高力士一起沿着一千多年前修建的秦直道向東走,他們估計兩日就能到達寧州,但是進入寧州境內後,一路上陰雨綿綿,他們就放慢了行進的速度,結果路上走了四日。進入寧州城之後,發現河水氾濫,洪澇成災。走之前他們查了寧州城的地圖,發現那裡三河交匯,地勢較低,首府沿山而上。
到達府衙之後,看到狄仁傑的夫人吳氏帶着兩個婢女向他們行禮,並說到:“臨淄王大駕光臨,小的有失遠迎。”
李隆基說道:“尊夫人免禮,狄公去哪裡了?”
吳氏站起來說道:“回臨淄王的話,近日來寧州水災嚴重,多出道路被毀,莊家被淹,還有許多百姓家裡的房子也被沖垮了。我家官人正在和其他官員一起在河堤指揮官兵和老百姓加固河堤,已經兩天沒有回來了。”
薛崇簡說道:“狄公真是一方的好父母官,這一路上聽到的都是老百姓在誇讚他。原來狄公真的是勤政爲民、殫精竭慮,一心爲老百姓着想。”
吳氏回道:“這都是刺史本分,百姓們擡愛了。”
李隆基說道:“陛下讓我們帶了一匹汗血寶馬和一顆南海夜明珠給狄公,請夫人收好。”
吳氏驚喜跪下並回道:“謝陛下賞賜。”
正在這時他們看到一臉疲憊,穿着蓑衣的狄仁傑回來了,他腳上的鞋子都磨破了。狄仁傑看到李隆基和薛崇簡來了,就向他們行了禮。
李隆基說道:“狄公不必多禮,趕快去換身乾衣服,休息一下,別生病了,百姓還等着您治理水患。”
狄仁傑回道:“那我先去換一下衣服。”
吳氏道:“官人那你快去吧,臨淄王一行剛到,還沒有用膳。我去準備些飯菜,你們邊吃邊聊。”
換完衣服,洗了臉,狄仁傑、李隆基和薛崇簡一起吃飯。
李隆基看一下桌子的飯菜,一個醋溜白菜、一隻清蒸黃花雞,一小碟涼拌黃瓜絲,一小蝶涼拌萵筍絲,一條紅燒鯉魚,一個麻婆豆腐,還有一個菠菜蛋花湯,主食是淡紫色的薄餅。
狄仁傑笑呵呵的說道:“託殿下的福,我今日的伙食都改善了,還有一隻雞,不錯。”
李隆基看到狄仁傑作風如此簡樸,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說道:“那我也打算和狄公一起吃兩個月你的伙食。”
狄仁傑一驚,說道:“這麼久?微臣的俸祿恐怕不夠。”
薛崇簡說道:“狄公不必擔心,我們給貴夫人交伙食費。”
狄仁傑哈哈一笑道:“如此甚好。”
李隆基吃了一口薄餅,感覺比較軟糯香甜,但是比他平時吃的白色薄餅粗糙多了,便問道:“狄大人,這是什麼做的?”
狄仁傑回道:“這是用高粱面加了少許小麥面做的,這是老百姓的家常主食,臨淄王以前在宮裡吃的是小麥面做的。那種老百姓是吃不起的。這個在寧州一般是卷着涼拌黃瓜絲、萵筍絲或者蘿蔔絲吃的,味道不錯。當然也可以就着菜吃”說着攤開一張餅,夾上黃瓜和萵筍,滿足吃了起來。薛崇簡也模仿着狄仁傑吃了起來。
李隆基說道:“大人,吃完飯我們也想和你去河堤看看。”
狄仁傑想了一下,說道:“估計暴雨這兩天就停了,而且河堤危險,你們年齡還小,就不要去了。”
薛崇簡說道:“我們也想爲老百姓出一份力。”
狄仁傑說道:“這個好辦,暴雨過後,有好多事需要做,比如重修橋樑,安撫百姓,改造河道等等。今天你們好好想一想,休息一下,明天雨停了,再去給老百姓出力。”
聽到狄仁傑的話,兩個人默默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