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黃河長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清援明打敗清帝野心狼。”

高音喇叭中傳來的雄壯男女聲大合唱,令符有地熱血沸騰,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來。

時間,大帥誓師後第五日。

緊急調撥的北上艦隊,集結在新區碼頭。做爲第一批北上成員,符有地昨天就已經在某艘運輸船上了。

今天,從他在甲板的角度看下去,依舊是忙碌的一天。寬廣的水泥坪碼頭上,排列着一個個整齊的士兵方陣。揹着綠色帆布單兵大揹包的官軍,肩上揹着火槍,正在軍官的指揮下依次上船。

十個等候上船的方陣,每個方陣五百人。而在視線盡頭,還有更多的方陣在集結。

此次北上定鼎之戰,大燕國確實是把所有家底都掏出來了。

包括南洋抽調回來的一部分官軍,以及剛從西江流域治安戰中抽身的第一師大部在內。僅僅從廣州出發的正規軍,總人數就高達一萬兩千人。

這其中,步兵總數九千,炮兵總數三千。

本次用來北伐的大軍,兵齡在三年以上的老兵佔了百分之七十,可謂是誠意十足。

接下來,北上艦隊還要在上海再匯合五千以上的官兵,令步炮兵總數超過一萬七千人。

以上所有北伐軍,臨時編組成了高達八個團,二十四個營的強大野戰軍主力。

考慮到現在是一個由皇權、內閣制政府,乃至魔幻型軍隊等摻雜起來的一個魔改政權,所以大燕國當下的軍制,並沒有完全照搬後世,而是結合了一部分復古頭銜,用來做爲臨時的戰時指揮框架。

原陸軍司令韓小波,被戰時內閣首相大人,在北伐軍總司令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北方大都督的銜頭。他是本次軍事行動的實際指揮者。

原特種兵司令衛遠,

擔任了北伐軍參謀長。

爲了保證萬無一失,陸軍此次精銳盡出。高達五十人以上的穿越衆團隊參與了本次北伐,指揮權鋪設到了副營一級。

事實上,韓小波這個北方大都督,其下轄的軍事力量可不僅僅有這一萬七千人。

隨同北伐軍出征的,還有總數不下一萬的開拓軍。而這只是第一撥,後續還會有船隊補充增援。

開拓軍雖說訓練、裝備各方面都差一點,但做爲城隘守軍和治安戰力來用,還是很管用的。

而一旦北伐軍在天津登陸,屆時,包括天津飛虎營、永平李繼春部、東江鎮諸部,乃至預計會達到五萬以上的當地輔兵,都在韓小波指揮範圍之內。

毫無疑問,全員配備了後膛槍,擁有高達三百門以上各式口徑火炮的北伐軍,就是當前地表最強軍事力量。

碼頭上,滾滾而來的登船軍人和移出泊位的運輸船,成爲了今天接下來的主要節目。

儘管有多座碼頭同時啓用,但這股浪潮一直持續到深夜還沒有停歇.各種軍火物資在不停吊裝進艙,還有從各地調集來的開拓軍也在陸續登船。

直到第二日清晨,整整作業了三天,總數高達二萬多人的北伐艦隊,終於齊整待發了。

八月十日一早,當其時,碼頭上驕陽初升,瑞光普照。一身上將制服的韓小波,帶着北伐軍高層,向前來送行的曹川,內閣衆大佬,以及其他人敬了軍禮:“大家等我們勝利的好消息吧!”

依舊穿着坐蟒袍的曹川曹皇帝,笑呵呵拍了韓小波的肩膀:“你先走,我後面就去江南坐鎮,免得那幫士紳瞎跳騰。”

一旁眼中帶着鼓勵神色的夏首輔,最後不放心,還是又叮囑了韓小波幾句:“你這一去擺席,大概要招待兩三桌客人鬼知道一共有幾桌。所以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及時和後方保持聯絡。”

“是,一定注意!”

一刻鐘後,隨着一聲長長的汽笛,由三十餘艘大小船隻組成的北伐艦隊,出航了。

這個時間點,距離清兵正式叩關的八月十五,還有整整五天。

五天時間,船隊肯定趕不到遙遠的天津,即便中繼站上海都趕不到。

所幸現在是夏季,北上是順風。再加上沿海航道熟悉,蒸汽船隊沿途都有大港可以補給煤水。所以這一路,北伐船隊保持了六節以上的航速。

最終,出發後的第八天,北伐船隊順利趕到了上海港外海。

原本以爲要一路奔赴天津的符有地,不曾想,只在上海港休息了一天。

十九日這天,符有地和部分獄政同僚又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換乘:由兩艘戰列艦、四艘高速巡洋艦,外加十餘艘運輸船組成的長江艦隊,搭載着數量爲兩千的開拓軍和大量軍糧,正式闖入了長江。

長江艦隊的目的地很明確:武漢三鎮。

對於致力於迅速平息明末亂世的穿越衆來說,原本歷史上,張獻忠這種流竄湖廣、江西,最終入蜀一路搞大屠殺的行爲,是必須要阻止的。

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現在纔是1636年,張獻忠之流還在甘陝和官軍打拉鋸戰。只要大燕國及時派遣部隊進駐武漢三鎮,就能卡住所有流寇南下湖廣、西竄入蜀的道路,將彼輩限制在陝洛等地。

這次的初航只是探路。一俟航道打通,部隊在武漢站穩腳跟,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員、火炮和糧食被調集過去。

出航後的長江艦隊,殺氣騰騰。眼下這個節骨眼,除了沒有公開舉旗造反,曹大帥麾下的部隊已經不再有任何顧忌。艦隊就是奔着打通長江航道去的,兩艘戰列艦已經做好了炮轟鎮江要塞的準備。

不過,對於糜爛已久的明國水師來說,這一場仗大概率是打不起來的.南京城裡的各路大佬,想必也是明白局勢懂道理的聰明人,大約不會讓那些破爛江防部隊往戰列艦的炮口上撞。

八月十九日,長江艦隊出航。

一天後的八月二十日,規模更大,增加了五千陸軍的北伐艦隊,再次從上海港啓航。目標:天津大沽口。

這一刻,北方長城最重要的天險喜峰口,已經被清軍攻佔四天。

————————————————————————————

有關於萬里長城上的諸多關隘,在歷史各時期的側重點,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在明末這個時間段,喜峰口,毫無疑問就是明清戰略交鋒的網紅熱點了。

從導航地圖上看過去,後金的戰略選擇,一目瞭然。

首先,位於盛京(瀋陽)的滿蒙大軍想要南下,最近也最平坦舒服的道路,無疑是沿海的遼西走廊。

可遼西走廊不是那麼好走的。這條道不但盤踞着關寧軍主力,還修建了一系列連鎖堡壘+城池,可謂是步步泥濘。

歷史上,終明一代,雖說屢屢圍繞此地獲得戰術性勝利,但後金政權始終無法打穿遼西走廊.直到那一天,吳三桂親自下令放開山海關,與滿蒙大軍一起,擊敗了李自成主力。

既然地圖最右邊的遼西走廊走不了,那麼想要入關搶劫,後金只能退而求其次,將行軍路線往左邊捎捎,鑽丘陵了。

燕山以北的丘陵地帶,東邊是遼西走廊,西邊是蒙古大沙漠。除非想要穿越大漠去山西轉一圈,否則的話,出瀋陽,走丘陵,最終穿過喜峰口,就是後金到達明代京畿的最佳路線了。

這一條路線,是後金多次入關的主幹線路。和後世G101的線路有重合:平泉-朝陽-阜新-瀋陽。

後金兵馬對於這條路線,是走熟了的。沿途大多是河谷地帶,好走。最關鍵的是,沿途還有淩河、青龍河可提供大軍飲水。

路的終點,就是高海拔的喜峰口天險。

雖說喜峰口附近還有其他關隘,但只有喜峰口這裡能快速通過大股兵馬。所以每次入關,後金兵鋒所指,一定有喜峰口在內。

喜峰口的重要性,不光在入關初期,其實越到後期越來越重要。

這麼說吧,來的時候,輕裝入關的清軍,可以選擇不同路線,心情好繞一圈大沙漠都行。

但是一旦入關劫掠結束,攜帶着巨量財貨和被擄掠人口的清軍,就變成了一條臃腫的大蛇。

這個時候,大蛇就必須從喜峰口一帶出關,走最短的道路,避開大沙漠和關寧軍,回到盛京。

綜上,喜峰口失陷,就是戰役發令槍響。

這一次,同樣不例外。

8月16日,崇禎皇帝收到建虜叩關消息的第二天,喜峰口告破。多達數萬的建虜前軍、中軍,從喜峰口魚貫而入。

此次入關,崇德皇帝皇太極和歷史上一樣,並沒有親征。

替代皇太極指揮十二萬滿蒙大軍的,是正白旗主,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

與此同時,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正藍旗)、超品公額駙揚古利(正黃旗)二人,與阿濟格一同,組成了入關三巨頭。

接下來,熟悉的劇情再一次上演:建虜大軍首先沿着喜峰口下山,然後在五十里處的山腳,攻佔了戰略要地三屯營。

三屯營,是燕山走廊的關節要點。此地是丁字路口,北邊是喜峰口,西邊是遵化,再往西,是薊鎮。最後一道關卡薊鎮過後,就算是出了燕山走廊。一馬平川的京畿平原地帶,屆時就會暴露在進攻者面前。

三屯營的東邊,是遷西。出了遷西,就出了燕山走廊東口。屆時,遷安,永平,直至山海關一線,都是平原,無險可守。

8月16日,喜峰口告破,17日,三屯營失陷。

上一次,見到敵軍殺來,被長期剋扣軍餉的三屯營守軍,就勢打開城門,反手賣了巡撫王元雅。

這一次,虜騎遇到的,是更加虛弱的大明。三屯營雖爲要隘,但“塞垣頹落,軍伍廢弛”,虜騎前鋒並沒有費多大功夫,就佔領了這個戰略要點。

任何一處天險雄關,能讓它發揮出應有效果的,終歸是人和體制。而時下的大明,早已朽爛不堪。像三屯營這種怎麼強調都不爲過的軍事要隘,依舊像上次一樣,一推就倒。

17日,虜騎兵鋒直指遵化。

理論上來講,突破三屯營後,後金大軍就該全力往西打通燕山走廊,直至京城腳下。在這個基礎上,大軍一邊圍困大明京城,一邊分兵在最富碩的京畿平原擄掠財富人口。

至於說三屯營以東的遷安、永平等地,至少也要等第一批戰利品後送的時候,後金纔會分出少量人手去佔領,以防被人抄了後路。

歷史上,這個戰略是正確的,從沒有出過差錯。

事實上,奉旨勤王的關寧軍,會第一時間南下繞開燕山走廊,去京城參加會戰,並不會跟在後金大軍屁股後邊收復失地。

因爲當後金佔據三屯營後,面對北虜軍士據守的關隘,關寧軍完全沒有信心強攻下來。

而歷史在這個位面,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了改變。

——————————————————————————————

三屯營失陷後第二日,18日晨,隆隆作響的馬蹄聲,迴盪在了燕山走廊東口。

少頃,烏雲一般的騎兵,涌出了山口。

打頭的騎兵,高舉一面旗幟。如果有人對剛剛被皇太極下令修正過的滿文有研究的話,就會認出帶兵將領名銜:超品公,額駙揚古利。

舒穆祿·揚古利,清朝開國元勳之一。隸滿洲正黃旗,庫爾喀部首領郎柱之子,娶努爾哈赤女爲妻。

楊古利此人,身爲努爾哈赤的女婿,早在努爾哈赤征戰期間,就追隨其左右,戰功卓著,經驗豐富。

這一次出關的滿蒙大軍,楊古利是三號人物。

之所以派位高權重,久經戰陣的楊古利率軍提前東出燕山走廊,還是防備穿越者的緣故。

畢竟當年的京觀,實在令人心有餘悸。

雖說這一次有確切消息,南方曹氏大軍不會短期內北上。但這個年代打仗都是以月、年爲單位的,不能輕忽。

於是,楊古利在突破三屯營的第一時間,就率領本部兵馬東出走廊。其部的戰略目標很簡單:盡最大可能佔據河北東部平原上的據點,在未來,遲滯可能從天津方向出現的曹氏兵馬。

這個戰略,是大軍出發前,崇德皇帝召集諸將討論時,一致決定的,不容更改的一條重要決策。

爲此,在原來擬定的十萬軍士的基礎上,滿清朝廷還專門給楊古利增加了兩萬步兵用來攻城或者守城,這是歷史上沒有的。

今天,楊古利帶着麾下兩千騎兵先鋒,來了。

策馬登上一座淺淺的土丘,臉型削瘦,肩背卻是寬厚的楊古利,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二十餘里外的遷西縣城。

接下來,他目光橫掃。廣袤的河北平原,灤河,乃至遠方的植被村落,都落入了他眼中。

“阿克丹,你帶五百騎,去東邊看看。”

“諾。”

“圖渾,你帶五百人,繞過縣城,去南邊看看”

“諾。”

“我帶剩餘人馬去取縣城,你們天黑前要回來。”

“諾!”

寥寥幾句命令後,多達兩千的楊古利本部騎兵,徐徐散開,像三把雨傘一樣鋪開在了平原。

下馬休息了一柱香功夫,楊古利本人帶着一千騎兵,沿着灤河,開始徐徐南下。二十幾裡的路程,不到一個時辰就走完了。

下一刻,面對已經放下了吊橋,虛掩的遷西城北門,饒是百經戰事的楊附額,也不禁疑竇滿心,頗有當年司馬懿在西城下的感覺

大約是城頭少了個彈琴的來烘托鬼魅氣氛的緣故,也就猶豫了兩分鐘,楊附額便派了一個小隊騎兵進了縣城。

沒過多久,先鋒隔着吊橋,興奮地拉開了縣城大門,遙遙揮手:“附額,縣城裡明人都跑啦!”

“還真跑了?”

半個時辰後,徹底在無人縣城裡逛了一圈的楊附額,坐在縣太爺大堂上,着實有點出乎意料:明人還真是吃一塹長一智啊,全縣老少這麼就跑了?!腿停快啊!

令附額大人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

傍晚,他撒出去的兩股人馬都回來了。這兩夥人不約而同帶回來了壞消息:半日馬程內的明國村落,無一例外,全部被焚燒一空.老鄉統統地不見的幹活。

猛然起身,望着已經跌落城牆的夕陽餘輝,楊附額這一刻突覺不妙:從叩關那一刻算起,他是馬不停蹄趕來遷西縣城的。

如果說看見狼煙,縣城官員早有預案也就罷了。可四鄉民衆如何能狠心焚了家園,靠着兩條腿跑出了馬腿範圍?

如此詭異的堅壁清野,令楊附額寒意上身。冥冥中,一個不願意提起的姓氏,突然間出現在了附額的思緒裡:“不會的,就是鄉民見到狼煙跑了。”

強行讓自家鎮定下來,附額當即下令:“緊閉四門,飽食休息,明日隨我南下查探。”

“諾。”

“哼,我倒要看看,這東三府的鄉民,真個跑光了不成!”

——————————————————————————————————

是夜,月晦星稀,天乾物燥,伸手僅見半指,正是夜黑風高殺人夜。

縣城外的小樹林中,觀察了一番的幾個黑影,向後方發出了電波信息。

足足三個小時後,一千名牽着裹了蹄子的馬,步行而至的春雷營精銳,來到了小樹林。稍事休息後,指揮官一聲令下,士兵全體上馬,點燃火把,向縣城衝去。

城頭放哨的八旗精銳,在騎兵衝鋒後的第一時間,就發出了警報。與此同時,休息狀態的旗兵在淒厲的角號聲中,開始陸續從牀上起身。

原本因爲心憂沒有睡覺的楊古利,披着外衣跑上了城牆:他需要評估來敵信息, 才能發出作戰指令。

登上城牆的楊附額,第一時間估出了來敵數目。不過,在這樣的夜色下,楊古利再傻也不會派兵摸黑出城,誰知道對手在哪裡有埋伏。

至於城下的騎兵.關緊四門就完事了。明早天一亮,區區千把人,分分鐘要他好看。

下一刻,密密麻麻的火箭越過了楊附額頭頂。

“不好!是火攻!城內有埋伏!”

楊附額不愧是身經百戰的旅行區UP主,被人刷了火箭,立刻明白了榜一大哥的用意。

然而,已經遲了。

隨着第一撥火箭落下,縣城內那些被塗抹,鋪灑,粉刷了各種國家明令禁止的易燃易爆品的房屋,火焰瞬間沖天而起。木結構爲主的遷西縣城,分分鐘燒出了令粉絲頭皮發麻的燃爆效果,外面的弟兄們,隔着城牆都感受到了這股火辣的熱情。

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152節 積分第500節 自己人第710節 收線(二)第502節 臺北(一)第61節 學霸第34節 綁票(一)第212節 殺王(九)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46節 瞧病第637節 箭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7節 出航前(二)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129節 城市化第156節 卡位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15節 購物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1節 學霸第134節 砸響窯第440節 三屯營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321節 脫毒第450節 直線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160節 亮相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129節 城市化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122節 利潤點第506節 拆遷款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5節 南望第505節 臺北(四)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486節 黑導遊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6節 迴歸第212節 殺王(九)第204節 殺王(一)第496節 裂縫第307節 建制(五)第200節 展銷會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05節 建制(三)第450節 直線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257節 辭職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24節 校場(三)第716節 收線(八)第457節 各方(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83節 北歸(八)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45節 熊道第11節 接着忽悠第328節 會議(三)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251節 後遺症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684節 北歸(九)第86節 崑崙人第371節 問診第163節 新服務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82章 分基地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99節 山精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725節 接力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
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152節 積分第500節 自己人第710節 收線(二)第502節 臺北(一)第61節 學霸第34節 綁票(一)第212節 殺王(九)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46節 瞧病第637節 箭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7節 出航前(二)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129節 城市化第156節 卡位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15節 購物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1節 學霸第134節 砸響窯第440節 三屯營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321節 脫毒第450節 直線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160節 亮相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129節 城市化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122節 利潤點第506節 拆遷款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5節 南望第505節 臺北(四)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486節 黑導遊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6節 迴歸第212節 殺王(九)第204節 殺王(一)第496節 裂縫第307節 建制(五)第200節 展銷會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05節 建制(三)第450節 直線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257節 辭職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24節 校場(三)第716節 收線(八)第457節 各方(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83節 北歸(八)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45節 熊道第11節 接着忽悠第328節 會議(三)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251節 後遺症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684節 北歸(九)第86節 崑崙人第371節 問診第163節 新服務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82章 分基地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99節 山精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725節 接力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