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準備好了嗎?阿奇教練來了。”
ESPN的頭版頭條以此爲標題,撰寫了一篇專欄,在一片熙熙攘攘的驚悚浮誇標題之中顯得有些獨樹一幟。
主流媒體紛紛傾向於將陸一奇塑造爲張揚狂妄、自信傲慢、目中無人的形象,以絕對強勢的姿態登場。
而他們則認爲這位年輕教練顯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入一個什麼樣的聯盟,“就好像三十年前進入越南的新兵蛋子一般”,戲謔與調侃的負面情緒成爲撰寫新聞稿件和標題的主導因素,滿地都是尖刺。
一家家媒體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傢伙。
他們並沒有針對綠灣包裝工的意思,只是陸一奇剛好站在他們的“爆點”之上,法弗退役風波才消停平息沒有多久,陸一奇就再次掀起沸沸揚揚的媒體狂潮,一個個幸災樂禍地煽風點火,場面好不熱鬧。
“紐約郵報”就是典型代表,以長者口吻循循善誘地表示:
“就任之後就得意地忘記了自己的位置和能力,卻不知道進入聯盟纔是第一步而已。”
整篇報道話裡話外都在不斷反覆強調着陸一奇的年輕氣盛不懂事,接下來勢必要連續栽跟頭才能成長。
在這樣一片喧囂吵鬧之中,ESPN的專欄不需要花費多少力氣就脫穎而出。
文章之中詳細介紹了陸一奇的生平、履歷和戰績,重點強調了堪薩斯州立大學兩場冠軍賽的臨場指揮,以及休賽期綠灣包裝工的全程封閉訓練。
同樣的新聞素材,在瓦萊莉雅筆下卻煥發出全新生命力,她認爲陸一奇是一位思路清晰、謀而後動、少年老成的教練;同時,正是因爲陸一奇明白職業聯盟非同小可,他纔會選擇封閉訓練,也纔會選擇張揚行事。
“保持低調,不會讓人們’原諒’他的年輕與青澀;選擇張揚,反而能夠凸顯他的青春活力。也許在一羣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之中,這纔是他的最大優勢,而他現在正在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
瓦萊莉雅提供了一個不同視角,爲同樣的新聞事件注入了不同觀點,再次爲“陸一奇就任綠灣包裝工主教練”的新聞熱潮添柴加火,讓“法弗退役風波”這出狗血連續劇成功地延續到了續集,精彩得以繼續。
不過,ESPN的觀點終究是少數派,面對無根無基的陸一奇,質疑目光還是佔據絕對上風,人人都在期待着:
嘴皮子功夫不是真本事,是騾子還是馬,出來溜達溜達才能夠見分曉。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以名人堂賽作爲起點,季前賽緩緩拉開了序幕。
NFL的季前賽安排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因爲戰術手冊的繁複和球員陣容的龐大,球隊需要根據不同戰術、不同狀況來考察不同排列組合以及陣容深度。
一般來說,四場季前賽的目的和意義都有着些許差異。前兩場比賽是檢驗訓練營的成果,基礎戰術是主要考察項目,主力陣容可能上場一節或者半節比賽,找找手感、活動身體;剩餘比賽時間則由二隊、三隊輪流登場。
考察戰術的同時,也是考察球員能力。
主力陣容與替補陣容,還有第三套輪換陣容,這些位置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一檔攻防與三檔攻防,紅區進攻與紅區防守,四檔攻防,這些特殊檔次的要求也都是不同的,教練組必須根據自己的戰術挑選不同球員的組合,又或者是根據不同的球員組合來調整戰術。
這也意味着教練組必須對最終五十三人大名單的每一位球員都瞭如指掌,季前賽就是最好的考察舞臺,同時也是球員們最好的展示舞臺。
第三場和第四場比賽,相對而言更加重要一些,主力陣容很有可能會打滿半場比賽,部分關鍵位置甚至可能打滿全場,真正地檢驗一下新賽季揭幕之前的狀態與能力,並且根據實際狀況着實局部調整。
對於每支球隊來說,季前賽的勝負並不重要,戰術演練和陣容磨合纔是最重要的,沒有球隊會應付了事。
而且,今年綠灣包裝工的情況還有些特殊。
整個教練組徹底洗牌,還是由一名NFL新手帶隊;主力陣容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整個戰術體系與風格基本被全部推翻,這也意味着所有戰術和組合都必須從頭開始——
而且訓練營的時間也稍顯太短,從六月到八月,滿打滿算也只有整整兩個月時間,對於戰術演練來說確實非常緊湊。
尤其是教練風格,麥卡錫和陸一奇都是進攻組出身,但執教理念與風格都不同,再加上陸一奇的年輕與稚嫩,這也意味着綠灣包裝工需要更多時間和空間來完成演練與調整,季前賽也就更加寶貴了。
人人都在期待着陸一奇的“初登場”。
不少專家都在熱切討論着:陸一奇是否會竭盡全力地在季前賽爭取勝利,反而可能忽略戰術練兵的核心目標;又或者說,陸一奇如何在比賽勝利與戰術演習之間尋找平衡;更進一步,陸一奇如何在討好球迷與備戰新賽季之間權衡。
畢竟,對於身處爭議漩渦之中的年輕少帥來說,勝利永遠都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良方,陸一奇迫切需要通過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季前賽;但季前賽本身就肩負着更深刻的作用,特別是對一支“全新球隊”來說。
這也是陸一奇第一次以主教練的身份站在綠灣主場接受球迷的歡呼,比起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來說,這纔是真正的“正式亮相”,因爲教練的戰場就應該是球場,壓力就在無形之中一層一層地疊加起來。
但遺憾的是,綠灣包裝工沒有能夠爲新任主教練贏得開門紅。
終場哨聲響起的時候,他們以“20:17”的比分輸掉了比賽,陸一奇的職業聯盟首秀以一記任意球的分差迎來了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