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入定出神

bookmark

“真空妙有?那是什麼意思?”

馬看山對佛教所知甚少,不由得問出聲來。

永正和尚微微笑道:“說起來,這個說法最初還是來自於道教,只不過現在還講這個的已經很少了。”

“你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詞吧。”永正和尚問道。

馬看山點點頭,這個說法基本上初中畢業的小孩子也能說上來。

永正和尚繼續道:“知道這個就足夠了。你們道教講,無,名萬物之始。因此可看,無指的是物質。小的講,道教修的是性命,重在離世。無也是性命的指代。而佛教的空,指的是萬物皆空,重在修心。因此空,即是心中萬般想法。”

馬看山有些奇怪,怎麼好端端地,這個永正和尚開始給自己講起佛法來了。

但轉念一想,他也有些釋然,這個和尚本就是濱醫大的教授據說還是全國第一個佛學博士,講佛法應該是他的本職。

而他講的這些並不是完全依託於佛教的理論,而是跟道教相比較,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道教的“無”,和佛教的“空”。

道教講究大道無爲,也就是無爲而治,這可不僅僅是說國家,也是在說個人的修行。

那麼爲什麼稱“道”爲“無”呢?無是無形無象的意思,而非空無一物,“道”作爲一無限存在,作爲萬物本源,必不能有具體的形體,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爲天下母”的能力。

馬看山身爲茅山教掌教大弟子,學的可不僅僅是如何捉鬼降妖。

他只是順着永正和尚的話稍微往深處想了一下,心中便有了一絲明悟。

原本他還要說些什麼,但突然間閉上了嘴,端端正正的坐在木頭椅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見他這個樣子,永正和尚似乎早有預料,一句話沒說,只是笑着點了點頭。

一旁那個正在百無聊賴地數着窗臺上螞蟻的小和尚永惠不解的問道:“師兄,你跟他講真空妙有幹什麼呀,我記得師父說過,對於心意不堅的人,如果誤入真空境會出大麻煩的。”

永正和尚知道自己這個小師弟天賦極高,在佛法上的造詣絲毫不遜於自己,便笑着小聲解釋道:“他是未來的茅山宗掌教,是被他師父逼着入紅塵受歷練。這半年來他把自己裝的太滿,而且在修行一路上執念已生,着了相,我在此點化於他,是爲了我們佛道兩教能夠共同借鑑進步。至於他這一覺醒過來後能悟到多少,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永惠的心思明顯沒放在自己師兄這番話的含義上,他只聽進去了前半句:“他的師父真好,我要是能在功課之餘多出去玩玩就好了。”

別看他們倆相差了能有20幾歲,但實際上卻是師兄弟,永惠是永正的師父收的最後一個徒弟,天資聰慧,在佛法上的造詣絲毫不遜色於永正。

如今兩人的師父已經圓寂,永正暫代海安寺主持一職,永惠的功課都是他親自督促。

於是他笑道:“也罷,今時不比往日,要想弘揚佛法,只會閉門造車是不成的,以後每月我準你一天的假,”

“師兄萬歲!”

“噓……”

在沒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這一對師兄弟倒像是父子倆一樣,一邊說笑着一邊走了出去。

他們倆這麼一走,屋子裡頓時又安靜了下來。

當馬看山再次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這間小小的屋子中空無一人,只有一盞特意被調暗的檯燈發出昏黃的燈光。

桌子上擺着一個長方形的木質餐盤,上面放了一碟炒青菜,一碟拌豆腐,還有兩個饅頭和一小碗稠稠的小米粥。

道教自古以來就有入定出神的概念,很多小說中提到的元神脫殼,本源就是來自於此。

但一直以來,道教並不過分的強調入定,反而對於不持戒、不懂理的枯坐入定持反對態度。

至少在馬看山15歲以後,馬正陽真人就不在要求他每日必須要入定一次了。

不管是修佛還是修道都是要下苦功夫的,但這裡面還有一個“參悟”的功夫。

道教認爲,只要功夫到了,一舉一動都是修行,哪怕是方外之人,所爲即所修。

而就在剛纔,馬看山是在無意之中入定,甚至在他睜開眼的那一刻,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就好像前一秒他還在和永正和尚說話,可下一秒就變成了他一個人坐在椅子上。

屋裡沒有鐘錶,馬看山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大致判斷出現在是晚上七點左右,他沒想到自己這一入定竟然過去了這麼久,這在他的整個修行經歷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他揉了揉眼睛,緩緩站了起來。

這間屋子裡的傢俱都非常樸素,用料也都很簡單,而且看上去這屋裡的傢俱最新的也要比馬看山的年紀大,所以他這一站起身,身下的椅子發出了“吱”的一聲響。

幾乎就在同時,馬看山敏銳的捕捉到,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突然響起了一陣呼吸聲。

果然,幾秒鐘之後,小和尚永惠從隔壁的屋子走了出來。

他揉了揉自己的右手腕,見馬看山醒來,欣喜道:“你什麼時候醒的呀?”

“剛醒,沒多久。”

馬看山漫不經心地答道。

永惠毫不着惱,見桌子上的飯菜已經涼透,趕緊上前端起餐盤,衝楊逆道:“你先等一等,我去把飯熱一下再給你端過來。”

馬看山哪好意思讓一個最多上小學的孩子給自己服務,忙道:“謝謝小師父了,我自己來吧。”

永惠笑道:“外間有微波爐,很快的,2分鐘就好了,你等一下。”

說着,也不管馬看山的拒絕,端着餐盤就出去了。

而此時的馬看山心中卻是一片驚濤駭浪,因爲他發現,自己剛纔明明不知道永惠就在隔壁房間,可爲什麼還會聽到他的呼吸聲呢?

如果這個還能用幻覺來解釋的話,可當他暗運心法時,竟然出現了一種非常玄妙的感覺。

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95章:罪魁禍首第20章:步罡踏斗第139章:我也有式神第83章:除夕夜出生的孩子第9章:山海有相逢第115章:倭女第149章:最後一戰(下)第104章:勤工助學第71章:合力除僵第113章:留學生賓館第22章:熱鬧的後山第1章:道士上山第52章:微信殺人事件第88章:陰陽術與量子物理學第123章:一千三百年前的秘密第43章:家神綠蚺第37章:葛老婆子第57章:以我之血爲你之名第73章:意想不到的闖入者第126章:真空妙有第90章:荒野血墳第101章:假期生活第84章:天眼通(上)第149章:最後一戰(下)第119章:海安寺第58章:夢迴青丘第127章:入定出神第72章:一僕一寵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129章:禪房夜思第30章:夢裡青丘第20章:步罡踏斗第41章:孩子他爹第134章:捨身一擊第84章:天眼通(上)第94章:鬼母託孤第142章:茅山離火第91章:離火困煞局第60章:校長有求第107章:監控室第87章:案發現場第6章:義結金蘭第2章:茅山正宗第138章:裡高野第71章:合力除僵第42章:四神將罡第33章:李家堂姐第4章:附鬼活偶第84章:天眼通(上)第42章:四神將罡第3章:三個半方法第4章:附鬼活偶第9章:山海有相逢第19章:綠僵降世第15章:這是什麼班級?!第35章:死人婚第87章:案發現場第46章:有人跳樓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72章:一僕一寵第90章:荒野血墳第148章:最後一戰(中)第108章:嚇人的監控視頻第135章:以一敵五第44章:芙蓉樹上第124章:家族榮耀第112章:關鍵線索第61章:九陰離火第51章:釣魚第31章:畫邊妖第103章:保安隊第43章:家神綠蚺第150章:塵埃落定第59章:真有妖怪第140章:九兒第99章:塵埃落定第55章:三師兄第45章:蚺毒第138章:裡高野第114章:不止一個第49章:劾鬼符第69章:陰火養魃第71章:合力除僵第45章:蚺毒第62章:宋采薇第47章:女寢鬼影第143章:來自馬看山的憤怒第36章:石牛村第108章:嚇人的監控視頻第93章:棺材裡的男嬰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88章:陰陽術與量子物理學第125章:裡高野第107章:監控室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99章:塵埃落定第57章:以我之血爲你之名
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95章:罪魁禍首第20章:步罡踏斗第139章:我也有式神第83章:除夕夜出生的孩子第9章:山海有相逢第115章:倭女第149章:最後一戰(下)第104章:勤工助學第71章:合力除僵第113章:留學生賓館第22章:熱鬧的後山第1章:道士上山第52章:微信殺人事件第88章:陰陽術與量子物理學第123章:一千三百年前的秘密第43章:家神綠蚺第37章:葛老婆子第57章:以我之血爲你之名第73章:意想不到的闖入者第126章:真空妙有第90章:荒野血墳第101章:假期生活第84章:天眼通(上)第149章:最後一戰(下)第119章:海安寺第58章:夢迴青丘第127章:入定出神第72章:一僕一寵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129章:禪房夜思第30章:夢裡青丘第20章:步罡踏斗第41章:孩子他爹第134章:捨身一擊第84章:天眼通(上)第94章:鬼母託孤第142章:茅山離火第91章:離火困煞局第60章:校長有求第107章:監控室第87章:案發現場第6章:義結金蘭第2章:茅山正宗第138章:裡高野第71章:合力除僵第42章:四神將罡第33章:李家堂姐第4章:附鬼活偶第84章:天眼通(上)第42章:四神將罡第3章:三個半方法第4章:附鬼活偶第9章:山海有相逢第19章:綠僵降世第15章:這是什麼班級?!第35章:死人婚第87章:案發現場第46章:有人跳樓第81章:回家過年(上)第72章:一僕一寵第90章:荒野血墳第148章:最後一戰(中)第108章:嚇人的監控視頻第135章:以一敵五第44章:芙蓉樹上第124章:家族榮耀第112章:關鍵線索第61章:九陰離火第51章:釣魚第31章:畫邊妖第103章:保安隊第43章:家神綠蚺第150章:塵埃落定第59章:真有妖怪第140章:九兒第99章:塵埃落定第55章:三師兄第45章:蚺毒第138章:裡高野第114章:不止一個第49章:劾鬼符第69章:陰火養魃第71章:合力除僵第45章:蚺毒第62章:宋采薇第47章:女寢鬼影第143章:來自馬看山的憤怒第36章:石牛村第108章:嚇人的監控視頻第93章:棺材裡的男嬰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88章:陰陽術與量子物理學第125章:裡高野第107章:監控室第132章:百鬼夜行(下)第99章:塵埃落定第57章:以我之血爲你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