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號,東大正式開學。
陳楓的生活又恢復了常態,逃課,上課,碼字,休息,和小女友一起逛街,吃吃吃,買買買,週末兩人則會挑個近一點的地方遊玩一下。
唯有的不同是他的“書友翻唱大會”正式開始了。
當陳楓“單章+微博”宣佈這個消息的時候,書友其實並沒有他想象中那樣的激動,官方到是蠻配合,陳楓僅僅是打了個招呼,就給了一個活動的專項推薦,看的出來,企鵝閱讀還是非常重視他這位大佬的,滋味酸爽啊,當年小撲街熬成大老爺。
開課的第二週,企鵝閱讀的影視版權運營主管王繼儒+企鵝影視旗下的專業導演兼編劇姜玉涵專程到東海大學來找陳楓,他們談了一個小時左右,事情還是關於《妳的名字》的影視版權。
可能是得到了些風聲,他們有些急,談話之初,就將姜玉涵導演的資歷,曾經拍攝的幾部國內知名動畫電影的事情一一擺出,毫無疑問這是他們從某些渠道知道了陳楓想拍動畫電影的想法。
而這一次他們開價直接從5千萬漲到8千萬,後來又開到了1個億,陳楓還是沒賣,當然他也沒說“你們給的價錢少,寒假期間就有人給我開到了1.5億。”這樣的屁話。
他只是由衷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本書的版權他不想賣,也不想由其他人改編,如果改就只能是他自己。
兩位目的明確的大佬對這樣的頑固的陳楓無語至極,嘰裡呱啦又是一大推理由和許諾。
可陳楓不是小孩子,他是絕計不會相信那些不由自己掌控的東西,說實在點,現在改編權在他手裡,他不賣可能他說的話是真理,賣了,呵呵,那就叫建議,建議你懂嗎?
說過分些,我建議你去吃屎,你會不會吃呢?結果很顯然啊……什麼狗屁建議,你怎麼不去吃。
這不就結了,這就叫建議。
當然這個“建議”是非常過分了,但道理卻是一樣的。
有些東西賣了,你當場反悔都來不及。
成年人籤個字,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喊個爸爸。
這就是陳楓不賣影視改編權的主要原因,他不想他的話成爲建議,他要的是掌控,要的是他腦子裡,在他想象中的屬於他和林語安的《妳的名字》。
在他的思想裡,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瑕疵,特別是相處的那個過程,神聖而美好,不容侵犯。
這就像一個人始終堅守的一塊地方,他爲此甘願損失一些東西,陳楓也是如此,他的美好,他的愛情,誰也不能侵入,即使你很有錢,力量很大,也不行。
一番探討交流下來,企鵝撒羽而歸。
陳楓說他要當導演,還要當編劇,更可怕的是他的亂入要求“擁有對電影的一票否決權”
What?
你一個作者,儘管出名了些,也不能提這樣的要求吧!
從業15年的王繼儒沒見過,從業20年的姜玉涵也沒見過,他們都是有生之年第一次聽說“只要我陳楓對電影不滿意,它就不可以上映。”這樣的要求。
搜嘎。
思密達。
通通去死咧。
這樣的作者比投資人都要讓人頭皮發麻。
有生之年啊,有生之年的系列啊。
算了,算了,您是老大,您的本子留着,我們不買了還不成嗎!
媽耶,按你這個要求,合着我們幹了三五年一個電影好不容易拍好了,你一句話就能否了,我們那還玩個屁。
自己玩蛋去吧,小屁孩。
陳楓笑呵呵和人握手,把黑着臉的兩人送走,他心裡怎麼想的,就怎樣說了。
當然還有很多要求,他還沒提,說真的,兩人不高興的太早了,不然他再提個“淨收益分配,給自己5成的要求。”二人得氣個好歹。
呵,還真不是爲了擡槓,只希望消息傳出去,再也沒人來煩自己就好了。
知難而退也是華夏國的傳統美德呀!
爲什麼那麼多人就不懂呢?
早知道我不想賣,非要爲難編輯,爲難我,搞出來個迎難而上,對不住,後輩的我只能大膽發揮一把“演技”了。
貴客好走,陳某人遠送。
既然沒有“知音漫客”那樣的魄力,爲何又要“裝個13”來一波“我很強,我能辦到呢?”
貴客已走,這天晚上,馨園336,陳楓按時工作,他現在加工的是《再世歌王》的一個小高潮,主角陳子豪給別人寫歌,歌名《獨角戲》
在這裡,他要突出是陳子豪的創作能力,編曲能力,而不是唱歌能力。
因而輸出的對象,也就會唱這首歌的人被陳楓設計成了結婚又離婚的歌壇大將,80年代的華夏國女神墨月,她的人生磨難從成名後放棄事業倒追心中男神開始,最開始他們過的的確很幸福。
只可惜一場災難打亂一切。(華夏國並不存在這個人,屬於架空系列)
那是發生在華夏國渝州的一場可怕地震,他和她都被埋在廢墟之下,消防人員第一個找到了她,她掙扎對救自己的人說:“救他,他在那邊,他是我丈夫。”
“你好傻呀,現在時間就是生命,我救他,妳呢?”
“他是我丈夫,先救他。”
時間就是生命,她的丈夫活了,她卻因爲時間被耽擱的緣故失去了雙腿。
地震發生半年後,他們離婚。
從開始到最後,他們一共走了8年,最後她青春不在,事業不在,失去了雙腿。
她的堅強,她的信念只源於兩個字“活着”。
她曾經有萬念俱灰,也有悲傷哭泣的自我摧殘,最後她站了起來。
勿入戲,陳楓如此設計,自然是爲了抓住讀者的情緒。
裝大筆,就要裝的有水平,歌曲搬上來別的不說,動人心絃是一樣,歌詞引人聯想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點。
GET,GET,要讓讀者高潮這纔是重要的。
人設插入後,當下的情景在陳楓下筆化成這樣幾句話:“25歲成名的她遇到了一個男人,一眼就認定他是這輩子的最愛,不顧矜持的追着他跑。26歲時嫁給了小自己3歲他,28歲爲他生子,如今6年過去了,他們的孩子死於災難,她的愛情灰飛煙滅,她將何去何從。
想想那些年墨月的忍讓和妥協最後只換來一地的心碎,原來所有的愛到到頭來都只是自己獨自的幻想,這場不切實際的愛情獨角戲,或許開始就是錯的。”
她說她不後悔,因爲有時候,你很愛一個人,其實只是你自己的事,像一出獨角戲。到最後,最感動的人,不過是你自己。可是,有什麼關係呢?既然你自己選擇了,再苦再累再痛,又有何資格說後悔呢?
墨月這樣說,但爲什麼她唱歌的時候會流淚。
是誰導演這場戲,在這孤單角色裡,對白總是自言自語,對手都是回憶,看不出什麼結局。
自始至終全是你,讓我投入太徹底,故事如果註定悲劇,何苦給我美麗,演出相聚和別離。
沒有星星的夜裡,我用淚光吸引你,既然愛你不能言語,只能微笑哭泣,讓我從此忘了你。
沒有星星的夜裡,我把往事留給你,如果一切只是演戲,要你好好看戲,心碎只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