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拉攏1

秦瓊要急着趕去上任,所以無法在此地久留。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向李淵、單達幾人告辭,前往大興城去了。

而李淵雖然心中有些着急,怕楊廣再次派人前來殺他,但是竇夫人剛剛生產,身體極爲虛弱,根本無法走動。只好在盤古寺暫留。

單達能成爲天下綠林總瓢把子,自然不是魯莽之輩,聯想到昨天的事,知道李淵在擔心什麼,笑着說道:“唐國公不必擔心,我單達雖然本事有限,無法與秦二哥相比,但是一些小毛賊還不看在眼中。”

說完將自己的大砍刀取來,在李淵面前耍了一遍刀法。

李淵也是久經戰陣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立馬就看出單達的武藝不凡,便安心的留了下來。

楊廣在逃離之後,一路上不敢停留,直接回到了王府中。此時王府之中楊素已經在等候了,聽到楊廣與宇文化及父子來了,忙迎了出來。

看到楊廣滿頭的大汗,手捂着左肩,心中極爲驚訝。此時卻也不是詢問的時候,等王府中的郎中將楊廣的傷勢處理完之後。

楊素方纔問道:“殿下,您這是?”

楊廣苦笑着將方纔發生的事說了一遍,楊素一聽就知道是宇文化及想要借楊廣之手將老對頭李淵弄死。不過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也沒有必要爲了一個外人弄得太僵。只是看了宇文化及一眼,便沒有再說話。

楊廣摸着自己的左肩說道:“那秦瓊可真是夠厲害的,雖然也曾看過他習武。可是沒有想到真正對上的時候會這麼的厲害。”

楊素沉吟片刻說道:“殿下,秦瓊恐怕是已經認出你來了!”

楊廣大驚,說道:“不可能吧,當時本王黑巾蒙面,並不曾與秦瓊照面,秦瓊怎麼可能認出本王來呢?”

宇文化及也有些着急,秦瓊現在是正受到天子的寵幸。萬一將此事告知楊堅,對他們的大事可是極爲的不妙。

說道:“對啊。我們都是黑巾蒙面,他秦瓊不可能認出來吧?”

楊素冷哼一聲,說道:“殿下,您仔細想想。秦瓊在將你打落馬下前後的對手可有活着的?”

楊廣仔細一想出了一身地冷汗,說道:“和秦瓊交過手的,除本王外。沒有一個活

楊素聞言接着說道:“秦瓊在老夫麾下也曾效力近年,對秦瓊還是比較瞭解的。秦瓊兩臂有千斤之力,若真是打實打在殿下的身上,殿下的胳膊早就廢了。不可能只受了這麼一點點的傷勢。您這樣地傷勢恐怕不是秦瓊打下去,而是秦瓊順勢撥下馬去的。”楊廣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本王與秦瓊並沒有過多的交往,只有在前往遼西的路上。爲了拉攏秦瓊,和秦瓊交往的時間多了一點。他怎麼可能認出本王來呢?”

楊素說道:“殿下,從老夫與秦瓊地交往來看,秦瓊是一個極爲細心的人。向來能從細微處發現不尋常之處。殿下在前往遼西的時候與秦瓊一路同行,恐怕秦瓊早就將殿下的舉動記在心中。遇上殿下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了殿下。”

楊廣仔細一想,也是冷汗連連,說道:“國公如此說,確實有些道理。先前沒有注意,現在想起來。秦瓊再遇上本王地時候眼神有些不對,有一絲地猶豫。”

楊素捋須微笑,爲自己的判斷正確佩服不已。可惜他們都不知道,秦瓊的那一絲猶豫是在想,到底殺不殺楊廣,而不是認出了楊廣而震驚。

楊廣有些着急的說道:“現在如何是好?秦瓊乃是父皇近臣。若是將此事告知父皇。我等……。”

楊素擺擺手說道:“殿下放心,秦瓊是不會將此事說出去的。”

宇文化及忙問道:“不會說?越國公何以知道?”

楊素捋須說道:“在與殿下對上之前。和秦瓊交手地都被秦瓊打死,這是秦瓊的習慣使然。秦瓊在與人交手的時候,若是使用雙鐗習慣攻擊頭部。

而老夫之所以說秦瓊認出殿下來了,就是根據這一點。秦瓊雖然外表和善,但是實際上是極爲和狠辣的,絕不會給對手傷到自己的機會。

再將殿下打下馬之後,下殺手將其他人打死,是爲了滅口。這表明秦瓊並不想將此事告知陛下。畢竟殿下與陛下乃是父子,秦瓊他也不敢冒險。”

宇文化及說道:“那我們現在即必須早些拉攏秦瓊,讓秦瓊遊離於我們之外,始終是一個問題。遲早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楊廣點頭說道:“不說秦瓊手握重兵,能力不凡。對我們行事很有幫助,就單說這件事,我們也要讓秦瓊假如我們一方。”

楊素點頭說道:“不錯,一定要讓秦瓊投入我們一方。秦瓊掌管左武衛,守衛着整個皇城和宮城。有了秦瓊之後,宮中有什麼消息,我們都能更快的知道,對我們極爲地有利。老夫和秦瓊還有些交情,便由老夫前去說服秦瓊。”

楊廣起身說道:“此事就交給國公了。”

楊素點頭說道:“此事老夫自然是義不容辭。不過殿下,不管我們怎麼做,最後決定殿下能不能成爲皇儲地還是陛下。所以殿下還是要常進宮,向皇后娘娘表示孝道。

這世上唯一能夠影響陛下的就只有皇后娘娘。”

楊廣點頭說道:“知道,母后乃是本王生母,本王自然會進孝道。”

楊素點頭說道:“那老夫就告辭了,秦瓊雖然現在地官職已經不在老夫之下。不過以秦瓊的性子來說,今天應當會去拜見老夫,希望今天就能將秦瓊搞定。”

楊廣也知道輕重緩急,點頭說道:“國公快去吧,這件事乃是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

楊素點點頭對楊廣與宇文化及拱手一禮便離開了。

等楊素離開之後,宇文化及對楊廣說道:“殿下,秦瓊當年是楊素的手下。日後兩人恐怕難免會勾結到一起啊。”

楊廣微微一笑,說道:“不會的。秦瓊真正依靠的還是靠山王與北平王兩位。而靠山王與北平王兩位都對這位越國公不太滿意,註定秦瓊是不會投入楊素的帳下的。再着說了,秦瓊真正感激的恐怕還是已經過世地韓擒虎,他楊素還算不上。”

宇文化及聞言一笑,說道:“還是殿下看得清楚,老臣望塵莫及。”

楊廣笑笑。沒有說話。

不過秦瓊當晚卻是留在了城外,沒有進城,讓楊素白等了一天。楊素本就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人,秦瓊到晚上還沒有過來拜見自己,心中有些不快。便讓人前去打聽秦瓊今天去了那些人的府中。

當得知秦瓊還沒有進城的時候,心裡又平衡了。

秦瓊在大興也是有一處住處的。乃是當年江南平叛結束之後,文帝賞賜給秦瓊的。由於自那之後,秦瓊便一直在齊州,這座府邸也一直沒有住過。

在秦瓊拜楊林當義父之後,楊林便讓自己在大興王府的管家打理秦瓊地府邸。而且也比文帝剛賞賜下來的時候大了許多。

昨天沒有進城。但是秦瓊也已經將自己到來之事派人告訴了府中衆人。這天天一亮齊州侯府上下就在等着秦瓊的到來。

大興東門的士卒。原本在懶洋洋的收進城所要繳納的費用。突然見遠方一隊人馬在數百騎兵地護送下緩緩而來。

雖然還不知道來的是誰,但是能夠出動數百騎兵護送的,那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忙將城門口的百姓趕過一邊。等着這位大人物地到來。

等秦瓊等人進城之後,城門士卒方纔擦拭了一下額頭上地冷汗。向身邊的什長問道:“頭,剛纔進去的是誰啊?怎麼有那麼多的騎兵護送?那些騎兵身上的煞氣好重啊!”

什長搖搖頭說道:“這個我卻是也不知道。那些騎兵一看就是從戰場上下來地,而且是殺過好多人的,不然身上不可能有那麼重的煞氣。”

這時一名入伍時間不長的新兵突然說道:“剛纔進去的那位將軍我認識!”

幾名士卒忙問道:“你認識?是誰?你怎麼認識的?”

“剛纔進城地就是新任地左武衛大將軍秦瓊秦叔寶!秦大將軍班師回朝的時候我見過,所以認識,就是因爲看到了秦大將軍地威風,所以我纔想要當兵!”

聽到新兵的話。衆人都是一陣嗤笑。說道:“就你這樣還相當大將軍?”

秦瓊到家之後,將家人安頓好。便前去大興宮見楊堅。

楊堅對秦瓊慰勉一番,便讓秦瓊離去了。

回到家中的秦瓊稍微休息一下,畢竟在大興宮門口等候的時間也不短。隨後便前往越國公府,拜見楊素。

楊素自從得到秦瓊進城的消息之後,便讓家人打探秦瓊的動向。知道秦瓊離開皇宮便到了自己這邊,心中也是一陣的舒坦。

讓人將秦瓊請進來之後,便坐在客廳等候秦瓊。

等秦瓊到了院中,楊素也從客廳走出,迎了上去。雖說他曾經是秦瓊的上司,但是那已經是過去時了,秦瓊現在的官職可不比他小,只比他這個尚書左僕射低了一階而已。

如果讓人知道他坐在客廳中等着秦瓊前來拜見,傳到楊堅的耳中,他也不好受。

秦瓊看到楊素迎出來,忙上前抱拳說道:“怎敢勞老大人出迎。”

“哈哈哈!應當的!應當的!叔寶請!”一邊說一邊拉着秦瓊的收走進了客廳。

來到客廳,等下人上過茶之後。楊素說道:“你們都出去吧,沒有我的招呼,誰也不準進來。”

越國公府中的下人都是受過嚴格的培訓的,一聽這話就知道楊素有機密的事對秦瓊說,忙退出客廳將客廳的門拉上。

秦瓊也大概想到了楊素準備對自己說什麼。

果然,等下人都出去之後。楊素對秦瓊說道:“叔寶,你我也算是舊相識,有些話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直接對你說吧。”

秦瓊忙說道:“老大人對秦瓊有提攜之恩,老大人有事沒事儘管吩咐就是。”

楊素微微一笑說道:“晉王千歲,讓老夫代他像你道謝。”

秦瓊端起旁邊的茶盞,喝了一口說道:“老大人,遼西一戰確實是在晉王殿下的指揮下我們才能取勝,何來道謝一說?”

楊素聞言哈哈一笑,說道:“叔寶啊,你現在也學會打哈哈了。難道昨天剛剛纔發生的是,你已經忘了麼?”

秦瓊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道:“原來老大人說的是這件事。”

楊素一聽,剛準備將手中的茶盞端起。就聽秦瓊說道:“唐國公雖然說是殿下的表親,但也是我大隋的官員,秦瓊既然見到了,自然不會不管。

不過唐國公已經謝過了,殿下就不必再道謝了。再說殿下乃是君,秦瓊乃是臣。受不得殿下一個謝字。”

楊素也沒有想道不過數年未見,秦瓊已經變得如此的老辣,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毛頭小夥子了。微微一愣,說道:“叔寶,你心中很清楚不是嗎?何必與老夫繞彎子呢?昨天你已經認出了殿下不是嗎?

殿下念及你沒有傷他性命,特讓老夫向你道謝。”

第91章 乞降第41章 攻城第133章 南陽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32章 禍端第60章 水戰(上)第120章 平叛幷州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35章 箭術1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123章 圍城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29章 伐陳9第14章 參軍2第75章 親事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206章 朝議(下)第76章 認親1第79章 認親4第73章 回家第73章 回家第198章 見面第56章 糧草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63章 士氣第196章 分道揚鑣上第39章 麥鐵杖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30章 伐陳10第67章 援兵第123章 圍城第86章 互傳1第128章 五王第一五九章第99章 惡少2第172章 議事第157章 西行第86章 互傳1第67章 援兵第38章 舉薦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43章 軍法第146章 鬧花燈(下)第一五九章第45章 京口、晉陵第83章 出征遼西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46章 傷愈出戰第55章 破敵第80章 太保(上)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4章 擒齊將楊林顯威第61章 水戰(下)第152章 牙帳宴飲第199章 父子對話第138章 戰南陽5第2章 太平郎第115章 人才第42章 破城第120章 平叛幷州第154章 無題第181章 雙刀會(2)第143章 洞房花燭第107章 出塵上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66章 揚名第142章 婚事第54章 後山第一五九章第71章 平叛第一功(3)第98章 惡少1第163章 元慶(下)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116章 宰相之才第58章 江潮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49章 設計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211章 李元霸之死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76章 三雄揚威3第12章 習武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56章 楊玄感第147章 相府大戰第2章 太平郎第90章 新城第53章 猛於虎!第107章 出塵上第95章 李元霸第40章 開戰第34章 覲見第18章 校場比武2第95章 李元霸第94章 宿命第131章 五招第74章 回家2第127章 回京
第91章 乞降第41章 攻城第133章 南陽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32章 禍端第60章 水戰(上)第120章 平叛幷州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35章 箭術1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123章 圍城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29章 伐陳9第14章 參軍2第75章 親事第3章 起雄兵北周伐齊第206章 朝議(下)第76章 認親1第79章 認親4第73章 回家第73章 回家第198章 見面第56章 糧草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63章 士氣第196章 分道揚鑣上第39章 麥鐵杖第187章 秦瓊到來第179章 好快的刀第30章 伐陳10第67章 援兵第123章 圍城第86章 互傳1第128章 五王第一五九章第99章 惡少2第172章 議事第157章 西行第86章 互傳1第67章 援兵第38章 舉薦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43章 軍法第146章 鬧花燈(下)第一五九章第45章 京口、晉陵第83章 出征遼西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46章 傷愈出戰第55章 破敵第80章 太保(上)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4章 擒齊將楊林顯威第61章 水戰(下)第152章 牙帳宴飲第199章 父子對話第138章 戰南陽5第2章 太平郎第115章 人才第42章 破城第120章 平叛幷州第154章 無題第181章 雙刀會(2)第143章 洞房花燭第107章 出塵上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66章 揚名第142章 婚事第54章 後山第一五九章第71章 平叛第一功(3)第98章 惡少1第163章 元慶(下)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116章 宰相之才第58章 江潮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49章 設計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211章 李元霸之死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176章 三雄揚威3第12章 習武第145章 鬧花燈(中)第156章 楊玄感第147章 相府大戰第2章 太平郎第90章 新城第53章 猛於虎!第107章 出塵上第95章 李元霸第40章 開戰第34章 覲見第18章 校場比武2第95章 李元霸第94章 宿命第131章 五招第74章 回家2第127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