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章程不錯,卻斷不可行

此刻,在內閣值房中。

明朝帝國內閣的三個當家人都在。、

實際上,新君尚幼,不能親政,三個閣老就是整個帝國的掌櫃。

蘇木的預感是對的。

大學士謝遷一拍桌子,將一個條陳扔到桌上,滿面怒容:“荒謬,荒謬,蘇木黃口小兒,懂得什麼國是大政!”

條陳封面都用錦緞封面,用的是上好的花椒白版紙,上面還有司禮監代簽的批紅,顯然,宮中對這個摺子非常重視。

沒錯,這個摺子正是蘇木給正德皇帝所上的《一條鞭法》。

皇帝在處理完大行皇帝的大喪之後,就讓司禮監批了紅表示同意,然後轉給內閣,讓三大輔臣拿出一個確實可行的細則。

三閣老拿到摺子只看了一眼,就抽了一口冷氣。弘治朝以前的賦稅制度繼承自洪武年,一向實行的是徭役和賦稅分開,稅賦之中實物也佔了很高的比例。蘇木此舉將一切都摺合成白銀,可謂是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幾乎是將已經實行了一兩百年的稅務制度推倒了重新來過。

震撼之餘,閣老們也意識到這事實在太大,齊齊聚在一起商議。

謝遷是個話多的人,這一發怒,就滔滔不決起來:“他什麼人呀,一個白身舉人,無一日爲政經驗,竟然妄言大政,動搖我大明朝的祖宗家法,這條陳一出,還不激起千般風波。好一個蘇木,想當初,我見他也是識大體,有才華的幹才。本有意等他中進士之後,點翰林後再到六部觀政歷練個幾年,就可大用,也算是爲我朝選拔一得用之人。卻不想……卻不想,也這人卻受不了寂寞,眼見着新君登基,就按捺不住跳出來指手畫腳。這不是譁衆取寵,又是什麼?”

說起來,在調教太子的那兩個多月裡。如果是三大閣臣將三分心思用在儲君身上,那麼,剩餘七分卻都讓蘇木受用了。

畢竟,正德皇帝的程度實在太低,在閣老們看來,也不過剛剛入門。倒是蘇木這人學養深厚,且每每有出人意表的新鮮言論叫人耳目一新。

就謝遷來說,教授蘇木卻是一件賞心悅目的喜事。內心中,他已經將蘇木當成自己的得意門生了。否則也不可能在這兩個月中花那麼多心血在蘇木身上,一心要助他考中進士。

在三大閣老中,謝遷話多,和穩重的劉健智計百出的李東陽不同,他喜怒行於色,性子也急,頓時就壓不住心頭的火。

對於明朝的文官來說,任何改革都伴隨中社會動盪的風險。一動不如一靜,祖宗家法乃是鐵律,若要改,那就是大逆不道。

“太讓人失望了,君子要甘於寂寞,怎麼可能一心想走捷徑。就爲了一個戶部郎中,他就敢發出荒唐之言?首輔,這事你該發聲了。”說完,謝遷惱得漲紅了臉。作爲一個內閣輔臣,宰相肚子裡能撐船,從容和藹乃是第一樁的。如今,他已經氣成這樣,可見內心中對蘇木是又痛又惜。

蘇木的條陳三人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劉健聽到謝遷問,摸了摸下頜那一叢鬍鬚,沉穩地說道:“其實,單就蘇木這個條陳來看,也非一無可取,有的地方正說到點子上。比如食物稅吧。如今,我朝最大的開銷就是北方邊境的軍費。這其中每年光棉衣軍服所需就是百萬之巨,而所需棉布都需從地方上徵集。比如河南,從那裡將布匹一尺尺調運來京,然後再統一發放到宣大遼東,這一路上的蟲蛀鼠咬,民夫吃穿,都是一筆大開支。如今,全部摺合在現銀,發到前線。軍隊可以就地購買棉花,無形中就爲朝廷省出十多萬兩不必要的支出。”

他站起身來,若有所思地走到窗前,又說:“棉布還好,存放期長,損耗也不大。可如果是土產,比如南方的柑橘,被送到京城,十停中剩下一停就算是好的了。依老夫來看,蘇木這個條陳倒是直指國政中的弊端,發人深醒啊!”

如今的大明朝看起來好象是個龐然大物,經過弘治皇帝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民間富足,可位是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用盛世來形容也不爲過,乃是任宣之治以後的最好時代。

可弘治皇帝藏富於民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加上土木堡之後,北方邊患不斷,國庫已然空虛。

弘治皇帝大葬時候,又是新君登基典禮,已經將戶部的口袋徹底掏空。這還是好的,明年皇帝就滿十六歲,要大婚,到時候,朝廷還得爲正德皇帝湊辦婚禮,怎麼着也得再拿出五六十萬兩。

一想到國庫的情形,劉健就新浮氣躁,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蘇木這個新政一推行,所有的賦稅和勞役全部摺合成現銀,朝廷的手頭一下子就寬餘起來,迴旋的餘地也大了許多。

若說劉閣老不動心,那也是假話。

見此情形,謝遷突然跳起來:“元輔你怎麼能說這樣的話,確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木的條陳不錯,卻斷不可行。”

被謝閣老反駁,劉健也不生氣:“謝公你且說,怎麼不可行?”

謝遷麪皮上還帶着激動的紅色:“健公,先不說這個新法好不好,但說蘇木做出這個東西,德行有虧。將所有一切都用銀子來衡量,銅臭之氣逼人。此法若一出,地方官佐眼睛裡都是錢,誰還在乎以得牧民?到時候,民氣士氣就要墮落了。況且,如此大政方針出自一個無官無職的舉人之手,傳出去,朝廷臉面何在?”

劉健:“謝公言重了,蘇木在我等手下讀了這麼久的書,他的德行你我都是清楚的。謝公你私底下不是還對我說,能夠收得蘇木這個弟子傳承衣鉢,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嗎?”

謝遷:“一事歸一事。”看到首輔對蘇木的條陳動了心,他也有些着急,回頭又抓住李東陽:“李公,你怎麼看?”

謝遷和劉健在爭執的時候,李東陽只坐在那裡皺眉思索,從頭到尾不發一言。

聽到謝遷問,這才擡頭道:“這個章程不錯,卻斷不可行。”

謝遷舒了一口氣:“健公,你看看,你看看,李公也是這麼想的。”

“想不到李公也說出同樣的話來!”劉健倒是笑出聲來,他心中卻是奇怪。李東陽在內閣中素來以謀略著稱,又看重事,怎麼可能在所謂的道德人心上附和謝遷,這可不符合他的秉性。

李東陽擺了擺手示意劉閣老聽自己說下去:“元輔贊成蘇木的條陳那是隻看到這摺子爲朝廷每年帶來的好處,而謝公卻只看到弊端。其實,兩位相公所說的都對。不過,依舊是着眼於財政,未免失之狹隘。可二位閣老卻忘記了一點,這個新法卻是陛下一意要推行的,所以,斷不可行。”

聽李東陽說起小皇帝,兩位閣老心中一凜。

都是在官場浮沉了這麼多年的人尖子,如何想不到這其中的厲害,同時低呼一聲:“確實如此,李公你說下去。”

李東陽依舊一臉的平靜:“陛下年幼,尚未親政。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熟悉政務,正德之後才能弘治,這也是先帝之所以讓我等三人督促陛下讀書的原因。所以,陛下現在所需要做的並不是要有所作爲,而是明白怎麼作爲。打個比方,一個三歲孩童可擔不起一百斤的膽子。”

“對對對,李公說得有理。”謝遷連聲道:“我們怎麼忘記了這一點呢,陛下還沒親政,他以前又是荒唐慣了的,小孩子脾性,又懂得什麼?就算蘇木這個條陳再好,落到陛下手頭,也會弄得一團糟。”

李東陽緩緩道:“正如剛纔謝公所說,若是一個舉人就能影響國家大政,卻是開了個惡劣的先例。”

他笑了笑:“倒不是說蘇木的條陳不好,或者說他的品德有虧。實際上,經過這兩個月的接觸,想必我等都清楚蘇木的爲人,心中也是喜愛。況且,先帝也曾經誇獎過蘇木才華,說是要將他留給今上使。我們都老了,未來,這內閣中總歸要交給蘇木他們這羣青年才俊,但問題不在這裡。”

“問題在於,蘇木這個條陳一出,並順利推行。讓別的人看到,難免會有有心人也要上些奇談怪論的摺子,一味求新求異,以期佞進。對了,蘇木不是要進戶部做郎中嗎,到時候也不知道驚煞了多少世人。問題是,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蘇木。

陛下年幼,人年輕時性格未免浮躁。他單單荒唐頑皮還好,若是有意精勵圖治,難免不會被小人利用,到時候又是一個宋神宗,我等百年之後,又有何面目去見先帝?”

這句話說得嚴重,不但謝遷駭然變色:“話不說不明白,還是李公你看得透徹。”

就連劉首輔也是身子一震,伸手撫摩着摺子的封皮:“可惜了蘇木這個條陳啊!如果先帝尚在,劉健將會不顧一切懇請孝宗皇帝在全國推行,如此,可一舉扭轉我朝財政的頹勢。好一個條陳,當真是驚羨世人,劉健不如其多矣!”

一想起先帝,劉健淚眼婆娑,又感慨,如今的年輕一輩當真是驚才豔絕,如蘇木者,假以時日,必將如中天烈日,不能逼視。

一說起先帝,謝遷的眼眶也紅了。

李東陽:“這個摺子不是不能行,而是現在不能行,得等。等到我們這批老人都退下去,陛下也沉穩了,方可實施。屆時的大明,又將是另外一番光景。”

劉健的淚水落了下來:“明白了,封駁,將條陳退還給陛下。”

一個書辦進來:“首輔,蘇木蘇舉人已到吏部值房。”

第259章 平穩過關第332章 盜版橫行第791章 可怕的念頭第714章 囡囡的辦法第795章 卯上了第852章 和福王的相會第579章 放棄吧第563章 看本老爺怎麼欺負你第725章 經歷第699章 知悉真相第612章 冷透了心第324章 我不去,我不去(上)第956章 說服第441章 吳老先生的窘境第551章 小蝶的警告第364章 媒人上門第157章 這是耍賴吧第713章 斯文敗類,滾蛋!第44章 打題第379章 史上第一混亂第747章 值守第169章 寧王府裡尋常見第653章 第一場婚禮第602章 胡瑩也來了第456章 印鈔機第566章 可斷了言官們的生路了第469章 湊錢買票第785章 囡囡要回家了第159章 書生罵娘不帶髒字第390章 糊塗官司第455章 吃裡扒外的東西第288章 本殿的拳頭早就飢渴難耐了第823章 蘇木怎麼不來求朕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643章 突然的緊張第116章 二逼青年朱厚照第556章 怪力亂神第62章 如你這種不孝不悌之人第472章 熱得爆表第625章 定元第187章 定元第411章 終於等到聖旨了第507章 救命的人到了第61章 山之窮,水盡頭第73章 有些陰霾的前景第814章 瘋了,瘋了第630章 頭名第871章 棒喝第842章 憤怒的張太后第310章 本殿要過癮,你廢話什麼第147章 這是在耍賴吧第966章 內閣增補人選的談論第726章 朝堂大變第386章 梅巡檢犯事了第281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11章 驚人的巧合第731章 可以掌握在手頭的力量第583章 隨便出幾道題目就是了第97章 熱鬧的蘇家第419章 事與願違第342章 我是梅富貴第276章 奉旨催更第772章 別了,年小姐第792章 沉悶的慶功宴第132章 師弟已經這麼厲害,師兄呢第392章 人情債第233章 不行,我得去第79章 簡單卻不容易第746章 沸騰第10章 神奇的發現第608章 不和的兩個大總裁第374章 不速之客第851章 表裡山河第457章 鹽票第955章 秋狩第521章 日常事務第660章 小軒窗正梳妝第533章 功名的誘惑第865章 囡囡不見了第679章 你要點什麼心第222章 今天就到此刻爲止吧第382章 大惡人第312章 上喻第952章 食療第719章 小兒女第542章 虛驚一場第352章 衆裡尋她千百度第907章 劉養正第719章 小兒女第840章 他打你,你打回來就是了第668章 含糊其詞第319章 少年高官第378章 陰差陽錯,好生熱鬧第671章 煩惱第576章 餘波(二)第748章 亂象第729章 負荊請罪第783章 劉瑾的預感第251章 逐客第266章 這事糟糕了
第259章 平穩過關第332章 盜版橫行第791章 可怕的念頭第714章 囡囡的辦法第795章 卯上了第852章 和福王的相會第579章 放棄吧第563章 看本老爺怎麼欺負你第725章 經歷第699章 知悉真相第612章 冷透了心第324章 我不去,我不去(上)第956章 說服第441章 吳老先生的窘境第551章 小蝶的警告第364章 媒人上門第157章 這是耍賴吧第713章 斯文敗類,滾蛋!第44章 打題第379章 史上第一混亂第747章 值守第169章 寧王府裡尋常見第653章 第一場婚禮第602章 胡瑩也來了第456章 印鈔機第566章 可斷了言官們的生路了第469章 湊錢買票第785章 囡囡要回家了第159章 書生罵娘不帶髒字第390章 糊塗官司第455章 吃裡扒外的東西第288章 本殿的拳頭早就飢渴難耐了第823章 蘇木怎麼不來求朕第135章 這個奇異的組合第643章 突然的緊張第116章 二逼青年朱厚照第556章 怪力亂神第62章 如你這種不孝不悌之人第472章 熱得爆表第625章 定元第187章 定元第411章 終於等到聖旨了第507章 救命的人到了第61章 山之窮,水盡頭第73章 有些陰霾的前景第814章 瘋了,瘋了第630章 頭名第871章 棒喝第842章 憤怒的張太后第310章 本殿要過癮,你廢話什麼第147章 這是在耍賴吧第966章 內閣增補人選的談論第726章 朝堂大變第386章 梅巡檢犯事了第281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11章 驚人的巧合第731章 可以掌握在手頭的力量第583章 隨便出幾道題目就是了第97章 熱鬧的蘇家第419章 事與願違第342章 我是梅富貴第276章 奉旨催更第772章 別了,年小姐第792章 沉悶的慶功宴第132章 師弟已經這麼厲害,師兄呢第392章 人情債第233章 不行,我得去第79章 簡單卻不容易第746章 沸騰第10章 神奇的發現第608章 不和的兩個大總裁第374章 不速之客第851章 表裡山河第457章 鹽票第955章 秋狩第521章 日常事務第660章 小軒窗正梳妝第533章 功名的誘惑第865章 囡囡不見了第679章 你要點什麼心第222章 今天就到此刻爲止吧第382章 大惡人第312章 上喻第952章 食療第719章 小兒女第542章 虛驚一場第352章 衆裡尋她千百度第907章 劉養正第719章 小兒女第840章 他打你,你打回來就是了第668章 含糊其詞第319章 少年高官第378章 陰差陽錯,好生熱鬧第671章 煩惱第576章 餘波(二)第748章 亂象第729章 負荊請罪第783章 劉瑾的預感第251章 逐客第266章 這事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