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攤丁入畝(二)

任何一項打破舊有傳統和人們固定俗成認知的改革都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動亂,亂固然會讓社會動盪不安,甚至會給國家帶來一定的損失,但亂也是一個考察人心的最好的時機,一些包藏禍心愚蠢的陰謀家們就會主動的跳出來興風作浪,以實現他們野心的圖謀。

所謂的亂世出梟雄,他們個個都想自己就是那個梟雄,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做梟雄的資格。

起碼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做梟雄是要付出代價的。

多爾袞帶着諸葛清老夫婦倆拜別老漁農一家,一路向東,進入延安府境內。

如今的延安府與幾年前是大不相同,幾年前這裡是流民遍地,土地荒廢,今天你搶我,明天我搶你,大家都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爲了一口吃的,常常打個你死我活,百姓生活困苦,而現在卻不一樣了,雖然不曾恢復以往的繁榮,但卻是生機勃勃,雖然出於炎熱的盛夏,一眼望過去,一片綠色的天地中少淳樸的百姓正彎着腰,低着頭在田地裡辛勤的勞作着。

雖然離開故國已經有二十多年,但多年前的記憶還如昨天一般浮現在諸葛清夫婦的腦海了,故國變了,天也變了。

“朵爾,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們夫婦逃難路過這裡,這裡還有前面這一片都是一片荒蕪,枯草叢生,幾乎沒有人煙,想不到二十幾年過後這裡居然變成了現在這樣。”諸葛清指着眼前一片綠色不禁發出感慨道。

“老頭子,這田裡長的是什麼呀,怎麼我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的莊稼?”諸葛清的老妻諸葛氏驚訝的走到一片玉米田地,仔細端詳了田地裡長勢喜人的玉米,沒能認出是何物,驚呼道。

“我來看看,我來看看。”聽道老伴的驚呼,諸葛清頓時也覺得這田地裡長的東西似乎與自己認知有些不同,忙湊了過去。

倒是多爾袞猜到了這田地裡長的是何物,只是他現在是一蒙古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又怎麼會認識農作物呢,因此也只有裝出一副驚奇怪異的模樣對着一株玉米猛瞅。

這時候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農民看到這在路邊駐留的諸葛清三人,於是就朝他們喊了一聲:“三位是什麼人,到俺家地頭究竟想要幹什麼?”

多爾袞聞言一愣,好在他這一路上以及習慣了漢人的禮節,忙朝那中年農民抱拳道:“這位大叔,我和我伯父最近從關外回到中原,打算落葉歸根,見大叔田裡長的這莊稼甚是怪異,故而駐足多看了一下。”

那中年農民漢子黝黑的臉上頓時浮現原來如此的笑容道:“原來你們是從關外來的,怪不得會不認識我們種的這玉米,這玉米可不是我們中土之物,但可是個好東西,聽說這是朝廷花了好大的代價從別的國家引進的,這東西可好了……”

農民漢子滔滔不絕的給諸葛清三人講述其來,那是滔滔不絕,吐沫飛濺,倒是把諸葛清夫婦聽的是聚精會神,生怕會錯漏一個字。

中年農民漢子一聽他們千里迢迢從關外返回中原老家,身上還沒什麼吃的,當即衝入玉米田地中,掰下二三十個熟的玉米棒棒,一股腦的塞給三人,倒是讓他們路上煮熟了或着是烤着吃。

多爾袞開始審視漢人的可怕之處,雖然他們總是喜歡內鬥,而且還貪生怕死,但他更發現底層普通漢人的那種淳樸好客之情,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都能掏出心窩子的幫助,而且還是無私的,那個樸實的農民漢子甚至連他們三人從何處過來,要到何處去,姓什麼,叫什麼都沒有問,就把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成果送給了他們,這是他從來沒有想到的。

延安府雖然是一個府,但地處邊陲,因此府城比起來還不如江南富庶之地的一個縣城,不過起熱鬧繁華卻不輸與江南的縣城。

延安府的知府名叫李巖,不錯,要按照歷史的發展,他應該還是一個落榜的舉子,後來還成爲闖王李自成的軍師,娶妻紅娘子,但是現在的他的命運變了,不但中了進士,還成了天子門生,更是官運亨通,坐了三年的米脂縣的縣令之後,因爲政績卓著,一下子就被提拔登上了延安知府的位子。

李巖倒也牢記自己在國子監朱影龍的教導,勤政愛民,興修水利,努力的發展地方經濟,上任一年來,延安府不但又開墾了一萬頃的荒地,還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和家禽養殖業,治地的百姓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由於這裡以前是流民多發之地,經過朝廷的剿撫政策之後,許多爲惡一方的土匪和士紳都被除掉,許多的被這些人霸佔的土地收歸朝廷,陸續的以各種方式發還給百姓,因此《新土地法》的頒佈以及“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施行並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相反的是百姓們聽聞這兩道律法的頒佈和實施,更加是歡欣鼓舞。

要說這李巖這也是他命中註定的姻緣,李巖赴陝西米脂縣任縣令的途中,半途中遇到了一夥強人,這夥強人被官兵圍追堵截,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可因爲他們個個身上都揹負了人命血債,因此落到官府手裡也是死路一條,因此就拒不投降,李巖貪戀美景,被着過強人抓住要挾官兵,這個時候紅娘子蒙面從天而將,將李巖救起,並一路護送他到米脂縣,後來兩人居然產生感情,就這樣一段佳話便流傳了出來。

後來朱影龍得知這件事後,大笑三聲,並下旨封了紅娘子巡檢一職,更是轟動了整個米脂縣,他們的愛情故事被百姓們廣爲傳唱。

一路進入延安城,感受道百姓們臉上自然發出的幸福笑容,諸葛清夫婦倆對未來是充滿了希望。

而多爾袞則想到的更多是人才,能將這樣一個邊陲府地治理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誰不知道這邊境城市最多的就是治安問題,若不是顧忌自己的身份,他真的想見一見這位年輕的父母官,看他究竟用了什麼辦法將這一府之地治理的如此安寧。

諸葛清三人身上帶的銀子本來就不多,因此要麼住便宜的客棧,實在不行就只有露宿了,因此一路走來很是辛苦,諸葛清夫婦倆都已經用上了多爾袞爲他們做的柺杖了。

在多爾袞的堅持下,他背上的那二十幾斤藥材一直都沒有賣,現在到了延安城,他們三人的銀子和包裹基本上都已經到了多爾袞的身上,要是多爾袞中途撇下老夫婦倆,諸葛清老夫婦倆還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這也足見了諸葛清夫婦對他的信任。

而現在他們身上的銀子已經差不多告罄了,那費勁艱難氣力背出來的藥草就有了用武之地。

貨比三家不吃虧,延安城可不止一家藥鋪收購藥材,爲了賣上一個好價錢,多籌些盤纏,多爾袞和諸葛清夫婦跑了延安城所有收購藥材的藥鋪,到最後才賣了一個好的價錢,二十幾斤藥草賣了居然有一百五十三塊銀龍元另三十四銅龍元,這裡是西北靠近邊陲之地,新的龍元貨幣與傳統的銀兩銅幣還是可以互相通用並有些的流通,但是越往中原內地,傳統的銀兩和銅幣就只有到帝國央行纔可以兌換出等值的金銀銅三種龍元纔可是使用,因此多爾袞帶着諸葛清夫婦又跑到帝國央行陝西分行在延安城內的支行將身上的銀兩和銅錢都換成了銀、銅龍元,共得一百五十八塊銀龍元和六十七銅龍元,若不是那二十幾斤草藥裡有諸葛清夫婦這二十年來積攢下來的幾種珍貴的草藥,也不會買到這價錢。

有了這些錢,三個人省吃儉用回到河間府應該是夠了,當然這一路上他們還是要住最便宜的旅館或者客棧,吃的也自然是最便宜的粗茶淡飯了,諸葛清夫婦倆本來就過着清貧的日子,因此除了趕路的耗些力氣外,這樣的日子倒也不難過,倒是多爾袞一開始吃這粗茶淡飯倒也新鮮,可這新鮮勁一過,可就難過了,肚子裡一點沒有油水的日子可不是他一個大金國的貝勒爺能過得了的。

從延安城到諸葛清老夫婦的老家河間府那可是兩三千里的路程,一天走百里路,起碼要走一個月,而諸葛清夫婦雖然身體還不錯,但畢竟年老體衰,長時間的趕路鐵定是吃不消,而且就現在他們一天才走七十八里,並且這個速度還有下降的趨勢,這樣下去,就算走到過年也未必能回到河間府。

擺在多爾袞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己買上一輛馬車,讓諸葛清夫婦乘坐馬車,自己當那車伕,這樣日行兩百里不成問題,諸葛清夫婦兩也不需要用雙腿趕路,又快又穩當的前往河間府。

但是購買馬車的費用可不小,尤其是馬匹的價格就不是多爾袞能承受的,普通的拉車的馬起碼需要一百銀龍元,這一路上的草料吃喝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沒有收入,多爾袞身上這點錢頂多湊合買一輛最差的馬車也就沒了。

如果換騾子還好一點,騾子不值錢,一半的價格。

第二個選擇,就是看延安城內那家鏢局出鏢,花上點前,搭個順風車,走一步算一步,不過這樣一來,多爾袞怕諸葛清老兩口的身體吃不消,鏢局的鏢車通常都是裝貨,鏢師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充當,一日行那個幾百里路都沒有問題,可諸葛清夫婦上了年紀,可禁不起折騰,若是諸葛清夫婦年輕個二三十歲到是沒問題。

選來選取,多爾袞選擇了第一條,花了身上一半的錢買了一輛騾車,因爲天氣炎熱,因此就只買了夠一天吃的乾糧,第二天一早就從延安城出發上路了。

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7章 南下(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4章 迫從(一)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6章 半島危機(三)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4章 再次和談(二)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9章 勒索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3章 來信(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12章 演變(一)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3章 故人(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日審(二)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0章 秦淮(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1章 風吹草動(一)
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7章 南下(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4章 迫從(一)第1章 不速之客(二)第6章 半島危機(三)第5章 廷辯交鋒(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4章 再次和談(二)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9章 勒索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3章 來信(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12章 演變(一)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3章 故人(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四)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開戰(一)第8章 日審(二)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0章 秦淮(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1章 風吹草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