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

“那人同意了?”

放下手中卷宗,蕭鳳擡起頭來看着前來之人。

楊承龍闔首回道:“是的。在王凌的勸說之下,趙昺已經答應了咱們的要求。”目光之中透着遲疑,又問:“只是主公,這樣的話真的好嗎?畢竟根據我所瞭解的,那王凌向來野心不小,若是他以此爲撬點,打算顛覆我朝政體,那又該如何?”

“哼。不過是一介書生,能成什麼大事?”

蕭鳳輕哼一聲,目中都是不屑一顧,隨後又是瞪了楊承龍一眼,責備道:“而且你現在可是總理了,若是就連這點事情的處理不好,還算是總理嗎?”

“屬下明白了。”

楊承龍點點頭,目光卻是透着一抹擔憂,訴道:“只是主公,你這一次當真要御駕親征嗎?就不能換一個人嗎?”

自當初會議時候,蕭鳳爲了集中精力在征服宋朝,便辭去了總理之職,將其交給了楊承龍來負責,而她則是以首相身份統轄三軍,直接坐鎮均州指揮東方集團軍。

這個提議當初也讓衆人驚詫無比,包括段峰、宋子介等人都極力反對,但是在蕭鳳的強力手腕之下,還是被通過了。

楊承龍也是無奈,這才迫不得已在臨危受命的時候接了總理之責,以他多年執政經驗來看,擔任總理完全是綽綽有餘。

“哼。那蒙古歷代可汗尚且能夠做到將士同命、御駕親征,我又豈能讓他們專美於前,被人恥笑嗎?”

蕭鳳滿是不屑的回道:“而且那宋朝幅員遼闊、人口繁盛,若是其他人的話,如何能夠壓住?也只有我親自出馬,才能夠降服這些傢伙。”

蕭鳳並非不清楚“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理由,而且兵兇戰危,自己若是一不小心遭遇到了什麼威脅,對整個華夏軍也是一個重大打擊。

但她一來知曉宋朝的複雜性,換一個人的話只怕難以解決,二來也深知此番行動牽連甚廣,整個關內的官員都被調動起來,若是換一個人的話也鎮不住場子,也只有她親自出馬,才能夠讓所有人信服,這才親自出馬坐鎮東方集團軍。

“我明白了。”

楊承龍素來明白蕭鳳心志決絕,非是常人所能勸服,如今時候他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了。

“而長安之事,就拜託你們了。”

深吸一口氣,蕭鳳將手中卷宗放了下來,然後站了起來。

她滿是懷念的看了看這個地方,這個自己工作了五年之久的地方,如今突然要離開了卻也感到意外,不過爲了多年夙願,這也是值得的。

楊承龍連忙俯首回道:“主公放心,我定然竭盡全力維持長安安寧,絕不會給你拖後腿的。”

“很好。有你們,那一切都安好了。”

蕭鳳稍感放心,這才走出了總理府,來到了政務區光榮廣場之前。

在這廣場之上,三萬隸屬於中央集團軍麾下的士兵一字二排開,整齊的就好似棋子一般,縱橫交錯錯落有致,一輪旭日高懸天空,溫暖的陽光驅逐了寒冷,讓所有人都感到暖和無比,靜靜的站在原地,等着蕭鳳出現在眼前。

當那熟悉的身影出現之後,他們莫不是流露出尊崇的神色來,只因爲正是眼前之人締造了這一點。

“諸位!”

緩緩踏上主席臺,蕭鳳看着眼前的這些士兵,心中不免泛起了波瀾。

不管是爲了什麼目的,她都清楚再接下來的征途之中,這些人之中註定會有一部分會消失,這一點讓蕭鳳感到特別的難受,但是爲了平定這個亂世,讓那些百姓不至於飽受折磨,他們必須要出擊。

這一點,蕭鳳相當清楚。

於是她深吸一口氣,朗聲訴道:“關於這一次的東征,我相信你們肯定存在着相當的疑惑。爲何我們要控制襄陽,甚至還要冒着可能和宋朝翻臉的危險,進入長江之中,只是爲了能夠阻止韃子入侵宋朝?”

衆人靜靜的站在原地,聆聽着蕭鳳的訴說。

陣前演說,似乎已經成爲了華夏軍的傳統,基本上每一次重要行動之前,都會來這麼一次。

“畢竟那宋朝曾經那樣對我們,憑什麼咱們要救他?而且那韃子又沒有來進攻我們,也沒必要主動出擊,平白無故浪費兵力,不是嗎?”

蕭鳳的話大概是戳中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心思,讓那些人發出了一陣鬨笑來,一些人也羞愧的低下頭來,很顯然他們也曾經這麼想過了。

“但是列位,戰爭是不能這麼打的。不是這一場我戰勝了對方,就代表咱們真的戰勝了對方。就和當初我曾經在太原一戰挫敗了史天澤一樣,縱然戰勝了對方,但還是被逼着逃出潞州,來了一次長達數萬裡的長征。”

想到當初之事,蕭鳳的話便變得凝重起來。

而在那場長征之中,她便曾經陷入重重危及之中,甚至差點兒就沒命了,若非機緣巧合之下,只怕也沒有如今的華夏軍了。

衆多將士聽了,也紛紛止住笑聲,神情重新變得凝重起來,對於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也聽過,自然也明白當初的靜海之戰,對剛剛建成的赤鳳軍究竟算是什麼考驗。

“因此,我們必須要將戰場拉到一個更大的範圍,從整個華夏角度,甚至是延伸到十年甚至是百年之後來分析。各位,你們可曾想過若是宋朝被韃子擊敗了,會是一個什麼場景?到時候,屬於宋朝的人口以及資源就會被元朝所吸納,而韃子的力量也會進一步的膨脹,屆時僅憑關內的資源,如何能夠抵擋韃子?”

蕭鳳的聲音相當洪亮,足以確保任何一個人都能夠聽的清清楚楚。

“也許有人說了,咱們還有火器,還有火車能夠使用,不是嗎?但是你們也見到過了,那韃子也沒有停止,他們也裝備了新式火器,包括那銃槍、火炮甚至是火箭,一個個全都和咱們一樣,裝備軍隊了。而且在那阿里不哥的努力下,他們甚至還造出了鐵甲艦,雖然還無法和咱們的鋼鐵戰艦媲美,但其裝備的火炮卻超過我們任何一艘戰艦,不是嗎?”

蕭鳳開始強調起來一個事實,因爲她相當明白在全軍火器化之後,軍中就開始盛行一個浮躁的思維,那就是不管是韃子還是宋軍,在華夏軍之前都不堪一擊。

雖然從字面數據來看,的確如此。

但對於蕭鳳來說,這種自大、高傲的風氣卻並不能接受,所以她纔會說出這種話來,對她來說輕視敵人無疑是一種相當愚蠢的行徑。

“而且那元軍無論是地盤、人口,全都在我們數倍之上。若是他們竭盡全力,咱們又能夠維持多少的技術領先?等到時候,那元軍趕上咱們之後,咱們又如何對付他們?這一點,你們可曾想過?”

一連串的反問,讓衆人開始反思起來,自己之前是否當真弄錯了什麼事情來。

蕭鳳看着衆人此刻的神情,這才說道:“正是因此,所以咱們纔要進軍,阻止那元軍吞併宋朝,要不然的話咱們就徹底完蛋了,明白嗎?”

“我等明白。”

衆人齊聲吶喊,讓蕭鳳感到特別開懷。

她這才感到軍心可用,當即訴道:“很好。那所有人聽我命令,出發!”

一聲令下,衆多士兵沿着大街自光榮廣場走出去,來到了那火車西站之前,在火車西站之中,他們將會達成火車來到均州,然後加入到軍隊之中。

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一百零六章人中忽起賊寇出,陣前質問華夷辯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二百二十四章軍備競賽第六十六章前往保安州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一百六十三章火神助威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一百四十三章最終決戰(三)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七章屠殺第五十四章復仇第一百三十八章熱鬧的宴會第一百六十五章襄陽流民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三百七十八章丟官第一百零九章定對策奇正相合,月輝下夜襲開啓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九章義士郭靖第八十一章濁漳河百舸爭流,鬥海鶻羣狼肆掠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一百二十三章贖罪?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四百一十章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十六章真定府利劍出鞘,入臨城議定抵抗第八十一章投降第五十二章四凶出,戰場再變化第七十八章錢莊內章末來訪,歹心起陰謀再掀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三十四章舊情已了新人笑,恩恩怨怨終有末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五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三十八章各人出,計中連環套第三十二章老巢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第二百七十二章遭逢故人第七十三章洛陽第一章彈劾?第四十四章紛爭的假象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百三十四章糧盡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一百五十六章使者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三章定計劃蝸皇爲餌,破封印埋伏成型第二百九十八章重回故土第六十七章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八章壯志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四章公判奪女案,一口定天憲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第一百四十三章最終決戰(三)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
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一百零六章人中忽起賊寇出,陣前質問華夷辯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二百二十四章軍備競賽第六十六章前往保安州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一百六十三章火神助威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一百四十三章最終決戰(三)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七章屠殺第五十四章復仇第一百三十八章熱鬧的宴會第一百六十五章襄陽流民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兩百一十五章兒子還是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三百七十八章丟官第一百零九章定對策奇正相合,月輝下夜襲開啓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九章義士郭靖第八十一章濁漳河百舸爭流,鬥海鶻羣狼肆掠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十章二郎廟,英雌逞雄威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一百二十三章贖罪?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二百二十九章站前演講第四百一十章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十六章真定府利劍出鞘,入臨城議定抵抗第八十一章投降第五十二章四凶出,戰場再變化第七十八章錢莊內章末來訪,歹心起陰謀再掀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三十四章舊情已了新人笑,恩恩怨怨終有末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五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三十八章各人出,計中連環套第三十二章老巢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第二百七十二章遭逢故人第七十三章洛陽第一章彈劾?第四十四章紛爭的假象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三百三十四章糧盡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二百四十二章結束?第一百五十六章使者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三章定計劃蝸皇爲餌,破封印埋伏成型第二百九十八章重回故土第六十七章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一百五十七章幫手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一百四十四章兇獸爭祖龍爲尊,大汗逝蒙古同悲第十八章壯志第六十四章玉華門攻防戰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四章公判奪女案,一口定天憲第七十三章破軍陣狼狽逃竄,議降軍民心爲本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第一百零四章校場上挪移開始,雷芒動敵人再現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第一百四十三章最終決戰(三)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