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

“這是自然。”

蕭鳳笑道:“對於那些君王來說,他們始終都不明白,什麼纔是真正的力量。”

“哦?卻不知蕭首相有何見解?”章鑑雙目微亮,連忙問道。

“很好。那我且問你,力量的本質是什麼?不過是爲了解決出現的問題罷了!武力、金錢、權力,以及知識,全都如此。”

蕭鳳開始闡述了起來:“武力,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但是侷限於肉體限制,卻終究存在着極限。若是超過了極限,那就無能爲力了。縱然是地仙之人,也難以逃脫生死束縛,時間一到便會消散於天地之中。而這些帝王所掌握的權力也是如此,它根植於他人的敬畏,但若是沒有了敬畏,沒有了尊崇,他們所依仗的權力,也就這麼一回事了,根本就不堪一擊。”

這些知識,全都是來自於後世對政治的闡述,蕭鳳以前雖是半懂不懂,但在這麼多年磨礪下來,也早已經清楚其中的原理了。

最後,蕭鳳得出了結論:“對於這些只因爲血脈而得到權力的帝王,他們根本就不明白,爲何自己的朝代會崩潰,更會被他人所取代。”

“哈。你這說法,倒是讓人意外,若是往常的話,我只怕根本就不敢這般想。”

章鑑自嘲般的笑了笑,對於蕭鳳口中所說,他自然也是有所了悟,只是先前受限於身份原因,始終不敢深思。

蕭鳳笑道:“那是當然。而你曾爲宋朝宰相,也應該知曉所謂的帝王,又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愚昧、駑鈍乃至於偏頗,根本就難以治理天下。縱然有一兩個賢臣輔佐,然而受限於對權力的害怕,卻也不敢當真信任,反而採取各種手段,限制相權的發展。不是嗎?”

自先秦以來,宰相尚且可以和皇帝坐而論道,彼此乃是平等的身份。

然而自漢朝開始,便利用所謂的“獨尊儒術”的手段,更以三公九卿的制度,將相權徹底分化瓦解,將其放置於君權之下,其後到隋唐時候,更是採取了三省六部的手段,徹底將宰相架空,令其完全無法擴張,只能依附在君權之上。

等到宋朝時候,對於宰相制度的鉗制愈趨嚴苛,令其再也難以有轉寰餘地。

至此之後,君權徹底凌駕於相權之上,令其再也難以翻身。

“確實如此!”

章鑑對此也是感同身受,抱怨了起來:“在那宋朝之內,若是當真想要行事的話,不免受到各方掣肘,縱然想要成事,也難以完成,當真讓人感到惱火。”

他也曾爲宋朝宰相,自然知曉若要當真成事,非得要得到他人相助,才能夠推行自己的政策,而這也是爲了宋朝會盛行朋黨的緣由,只有依靠衆人協力,方纔能夠將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

“然而呢?若是那皇帝只需一句話,便可以將爾等政策徹底推翻,不是嗎?”蕭鳳訴道。

章鑑闔首回道:“沒錯。十年艱辛,一朝盡毀。若是遇到的乃是賢明之君倒也罷了,但若是那駑鈍之人,在被他人隨便一蠱惑,半生心血就此荒廢,也不是沒有的。”

雖說衆人經常說什麼賢君,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夠被稱之爲賢君的又有多少,更別說保證每一個決策就真的是正確的,縱然出發點是好的,然而事與願違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沒錯,而這便是關鍵所在。”

蕭鳳開始解釋道:“那宋朝之所以覆滅,也大抵和這個有關。”

“哦?願聞其詳!”章鑑問道。

關於所謂的君臣之道,宋朝之內的士大夫也並不是沒有闡述,無奈無論如何闡述的,全都是所謂的君賢臣明之類的車軲轆話,至於當遇到了昏君之後又該如何行動,全都是避而不談。

蕭鳳道:“很好。那我且問你,那宋朝也曾多次北伐,然而每次北伐都一事無成,爲何?”

自宋朝南狩以來,也不是沒有想過北伐,譬如那隆興北伐、開禧北伐以及端平入諾,都曾經傾盡全朝力量,只可惜最後皆是落下了一個失敗的結果,讓人見了也是頗爲惋惜,更是深思起來爲何每一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

“君臣不和?奸相禍國?”

章鑑說了一下,旋即搖了搖頭,以蕭鳳的見識,可不會侷限於這上面。

“這不過是表面上的,若是深究更深層次的緣由,卻不只是如此。”一如章鑑所猜測的那樣,蕭鳳直接否決了他的想法,又解釋道:“北伐之事耗資巨大,牽連着數以百萬人計,若是沒有一個統轄核心,如何成功?若是令出多頭、上下不一,只會讓麾下將士逡巡駐足、左右搖擺,更是無法齊心協力,就這般狀況,如何能夠成功。”

“的確如此!”

章鑑闔首回道。

蕭鳳笑道:“沒錯。若要北伐成功,非得又一個強大的核心,不管那人是宰相亦或者是君王,都必須要起到足夠的表率作用,不然的話難以凝聚軍心,徹底挫敗北方韃子。”

這個也是她直到現在,也依舊親臨戰場的原因所在。

在這個基本上都是靠馬車、傳播來決定欣喜傳遞速度的中古時代,所謂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終究只是文人的幻想,若要及時瞭解敵人的情況並且針對性的採取行動,也只有親臨戰場才能做得到。

章鑑默然無語,對蕭鳳所說的,自然也是頗爲認同。

“只是那歷朝皇帝你也看到了,雖然其中不乏品德高尚之人,但若要戰勝敵人,靠的可不只是品德,須得是其他才能。譬如那選拔人才、臨陣指揮能力,若要那君王能夠滿足這個條件,實在是太過困難了。”蕭鳳訴道。

章鑑又是問道:“但是不是有宰相嗎?若是宰相的話,應該能夠起到相應的作用吧。”

“確實!這些事情,都可以交給宰相處理。但若宰相之令難以通行,更被他人拒絕,又該如何?”蕭鳳笑道:“你也曾經爲政,應當知曉政令合一的重要性吧。”

“當然!”

章鑑點點頭,當初他被提拔爲宰相,也不是沒有想過做出一番事業,只可惜到處皆是掣肘,所發命令僅限於勤政殿之內,若是到了地方之後,更是不知偏到了什麼地方。

這般狀況,他也曾經多次斥責,只可惜最終還是徒呼奈何,選擇置身事外。

“沒錯。若要令北伐成功,那就非得讓宰相集權,並且能夠徹底的堅持自身的意志,讓這政策能夠貫徹下去。但是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蕭鳳頓了頓,將章鑑的目光吸引過來,然後訴道:“那就是,君王又該如何?”

第十三章女兒愁,誰知親情在?第二百三十二章註定的犧牲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第三十一章壽宴隆盛血染紅,紅塵蒼茫起波瀾第二百零三章唯一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九章爭權位是非不通,聞噩耗昊天開啓第二十九章頑疾爲宗族,法典正當時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三百九十章殺第二百三十三章回不去了第八十四章英雄就義,千古不絕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二)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六十三章敵人有異動,高爐終建成第三百五十八章南北攻略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五十七章銃槍之內有玄機,叢林之中戰鬥起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二百二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四十一章抵達華州第四章汾州境內番民亂,惡像連連圍剿城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四章羣邪惡念生,自古難壓正第二十章目標臨安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曾經的故鄉第三十一章奸佞難除邪心動,浩然正氣衝雲霄第五十章山廟中幾人爭執,奪屍首曾生現身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四十八章烈陽箭出蓋日輝,玄鐵堅硬護生命第一章醉香樓宴會開啓,平靜中波瀾翻涌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漢江通行權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二百三十五章四十年了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六十七章烈焰出三人殞命,仗神通蕭鳳再衝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三百四十章自由議政權第六十九章軍神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四十四章紛爭的假象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三十章第五十六章王牧第六十二章守本心,玄功方顯威第十六章殿論第三百三十六章命絕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九十章滅邪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五十七章命垂危又見異人,訴緣由只爲等人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九十七章內外夾攻
第十三章女兒愁,誰知親情在?第二百三十二章註定的犧牲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六十八章鳳凰涅槃起,浴火重生中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八十六章宋朝來人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第三十一章壽宴隆盛血染紅,紅塵蒼茫起波瀾第二百零三章唯一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九章爭權位是非不通,聞噩耗昊天開啓第二十九章頑疾爲宗族,法典正當時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三百九十章殺第二百三十三章回不去了第八十四章英雄就義,千古不絕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二)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六十三章敵人有異動,高爐終建成第三百五十八章南北攻略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五十七章銃槍之內有玄機,叢林之中戰鬥起第四十章正商議,兵鋒快如電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二百二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四十一章抵達華州第四章汾州境內番民亂,惡像連連圍剿城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三百六十二章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四章羣邪惡念生,自古難壓正第二十章目標臨安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曾經的故鄉第三十一章奸佞難除邪心動,浩然正氣衝雲霄第五十章山廟中幾人爭執,奪屍首曾生現身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四十八章烈陽箭出蓋日輝,玄鐵堅硬護生命第一章醉香樓宴會開啓,平靜中波瀾翻涌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漢江通行權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二百三十五章四十年了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六十七章烈焰出三人殞命,仗神通蕭鳳再衝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一百三十章道親情苦言相勸,訴家國謀求借道第三百四十章自由議政權第六十九章軍神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四十四章紛爭的假象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五十八章上巨舟身份暴露,滅石珪蕭月示威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三十章第五十六章王牧第六十二章守本心,玄功方顯威第十六章殿論第三百三十六章命絕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三十八章鐵鎖巨石堵口子,臨將功成意外顯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九十章滅邪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五十七章命垂危又見異人,訴緣由只爲等人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九十七章內外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