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

“真的?”

李彥簡一臉詫異,上下打量了一下宇文威,有些懷疑。

宇文威闔首回道:“當然!”眼見對方神色猶豫,繼續說道:“但是你也應當知曉,如今你父親被史天澤率領大軍團團圍住,插翅也難飛。而那史天澤你也知曉,乃是一代名將。我等之前也曾經和此人交戰過,若非臨近決戰時候,對方內部生亂,以我等實力也斷取勝。就憑如今我軍狀況,如何能夠對付?正是因此,所以我等慎之又慎,以免重蹈覆轍。”

李彥簡這纔有所恍悟,又問:“這倒也是。只是你們打算怎麼做?”

這史天澤的實力有目共睹,作爲曾經和其對陣過的敵人,赤鳳軍自然需要謹慎一點,以免再度和潞州一樣,陷入重重危機之內。

如同上一次的內亂,可未必會再次發生。

“若以那史天澤性情,他既然知曉趙柄、鄭鼎已經敗亡,那便不會繼續派兵,只會在歷城、王舍人店鎮、盤水鎮、明水鎮、普濟鎮諸地部下重重軍陣。一者藉此消耗我等實力,另一邊也爲殲滅李璮爭取足夠時間。”宇文威指着地圖之上的圖標,緩聲訴道。

李彥簡聽罷之後,頓感一陣恍惚,低聲訴道:“那豈不是沒有機會了嗎?”

這般佈置,以入如今赤鳳軍的實力而論,只怕會在這連綿不斷的軍陣之中被消耗殆盡,而到時候史天澤便可以蓄勢待發,以正處於完備狀態的姿態一舉進攻,徹底擊敗赤鳳軍。

那史天澤並非趙柄、鄭鼎這等駑鈍之人,曾經和赤鳳軍交戰之後的他對如何應付火器進攻相當熟稔,更通曉應當如何應對火炮,屆時若是遇到戰壕、火炮什麼的,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的。

以現今赤鳳軍的實力,可禁不起這樣的消耗。

“也並非如此。”宇文威搖頭回道。

李彥簡連忙問:“是什麼?”

“很簡單,圍魏救趙。”宇文威面有嘲弄,旋即訴道:“我們只需要攻擊益都府就可以了。”

“益都府?”李彥簡立時大喜:“沒錯。只需要攻下益都府,屆時史天澤必然會爲了奪回益都府而掉轉頭來進攻我們。到時候濟南府就會城防空缺,到時候父親便可以趁此機會逃脫昇天了。”說完中,完全是眉開顏色的,彷彿下一刻便看到了那史天澤無奈放棄濟南府,而他的父親從城中逃脫的場景。

宇文威卻是搖搖頭,直接說道:“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爲什麼?”李彥簡頓時愣住,旋即反問道。

宇文威一臉遺憾,搖着頭回道:“那史天澤乃沙場宿將,應當知曉孰輕孰重。以他的性格,便是有人命令,也絕然不會就這樣接受的。區區一個益都府,可不會讓其輕易放棄。”

“若是這樣,那進攻益都又有什麼意思?”李彥簡一臉沉默,心中甚是懊惱。

這益都府也是一路之府,其城防攻城並不下於濟南府,城中兵馬亦有數千人,而統領者正是昔日進言向忽必烈進言,讓他警惕李璮造反的張宏。

當然,就這麼一點兵力,根本就不是赤鳳軍的對手。

“當然有意義!”宇文威繼續回道:“因爲我的目的不是爲了佔領益都府,而是爲了將此城獻給南朝!”

這一下不僅僅是李彥簡,包括成風、段峰、嚴申以及蕭月等人也是愣住了,紛紛看向宇文威,問道:“南朝?”

“沒錯,南朝!”面對衆人,宇文威莊重的頜首回道。

成風立時皺眉,問道:“敢問主席,爲何要將此城獻給南朝?”

宇文威並未急着回道,反而衝着在座的列位,問道:“以諸位而言,自上古以來這裡便是膏腴之地,爲兵家必爭之地,然歷朝歷代,可有以此爲根基而成事的?”

“秦漢皆因據有關中,方有逐鹿天下之資。隋唐也因爲得到關隴軍閥襄助,方有匡扶天下之威。餘者立國着雖多,卻無一成事。”蕭月旋即訴道,又問:“難道這和我等之後策略有所牽連?”

“自然。”宇文威頜首撫須,繼續說道:“這山東一路,雖是人傑地靈、物產豐腴,但因爲地勢緩慢,並無山險相阻,也沒有水利格擋,四面八通的,若要守住實在是難上加難。若是南北相抗,則此地便會淪爲兵鋒交戰之地,更非立足之地。既然如此,那諸位以爲那益都府,咱們就守得住嗎?”

成風聽罷之後,喟然嘆息:“自是不能。”

對於他來說,早就已經明白過來守城一事究竟如何艱難,不僅僅會完全消耗掉士兵的精氣神,更是等同於自陷死路。之前蕭鳳率領全軍離開潞州,便是因爲這個原因。

“沒錯。既然無法把守,那我等爲何還要執着於一個城池的改變呢?”宇文威這才朗聲回道,語氣之中皆是濃濃自信:“不如將這個城池送給南宋,換取我等必須的糧餉。以南宋好大喜功的特性,定然會接受此城的。如此互惠互利之舉,想必他們也定然會接受的。”

蕭月這才明瞭此種計劃,也是笑道:“這麼說來,你是打算禍水南引?以南宋來牽制蒙古,好爲我等行動爭取有利的機會?”雙眉緊皺,卻是有些懷疑:“但若是對方不上當,我等又該如何?”

“放心吧,對方肯定會接受的。”

宇文威更是自信,目中已然透着看破世事的睿智:“你要知曉,對於那些南朝官員來說,匡扶中原、再興中華,乃是畢生宏願,也是官家累日累積的不甘,若是聽聞有人願意將此城奉上,縱然他有所懷疑,那些諫官也會羣情洶洶,令其無法下臺。故此無須擔心南朝是否上鉤。”

李彥簡聽着雖覺奇怪,但是有人願意幫忙總比無法幫助要好得多。

雖是心中焦急,但他爲求赤鳳軍幫助,便只好停止插嘴,以免惹惱了這羣豺狼虎豹。

念及此處,李彥簡此刻已然有些後悔。

宇文威自是不知李彥簡的心思,便對着參謀部衆人躬身一輯,訴道:“若是這樣,那邊有勞各位了。”

“宇文先生所說,我等定當實現。”衆位將士齊齊回道,更是聲震如雷。

…………

另一邊,自奪取邳州之後,夏貴便率領大軍繼續進攻,目前已然攻陷徐州一城。

正當他意欲繼續進攻,卻於此刻遇到於北方而來的傳令兵。

握着手中信函,夏貴有所疑惑,看向眼前的秦長卿:“你是何人?爲何會來到此地?”

“我喚作秦長卿,乃是赤鳳軍之人。今日來此,乃是爲將軍奉上一個大富貴的。”秦長卿朗聲笑道。

自加入赤鳳軍之後,他便跟隨在宇文威身邊,好學習其治國精神,如今知曉赤鳳軍意欲禍水東引,便向宇文威請求,自己親身前往宋朝之地,達成此事。

而這夏貴,便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大富貴?”夏貴哈哈一笑,卻是搖起頭來,滿是不信:“你這廝倒也敢說,但是你就不怕說得太滿了嗎?”旋即輕哼一聲,充滿不屑:“至於你說的那大富貴,難不成還要比我這攻城略地,開疆拓土還要大嗎?”

“非僅如此。”秦長卿一臉笑容,朗聲說道:“若是將軍願意,便是他日封疆拜侯,也未必不行。”

夏貴頓感稀奇,旋即問道:“哦?那你且說來聽聽?”

“當然。”秦長卿見夏貴露出好奇神色,便說道:“以卿來看,濟南府如何?”

“濟南府?”夏貴立時搖頭,一邊笑着一邊訴道:“依我看,你這廝果然只會開口。那濟南府乃是山東西路府州之地,其地文章之盛、物產之豐冠絕羣倫,如今正被李璮所握,更有史天澤令大軍,將其困住。你難不成想要以此城誑我?”語及史天澤時候,他目中露出幾分懼意,更是連連擺手。

若要對付這史天澤,唯有其頂頭上司趙葵方有可能。

以夏貴的實力,可沒有這樣的實力。

“自是不可能。不過若是益都府,不知將軍以爲如何?”秦長卿退後一步,又是說道。

夏貴登時一愣,低聲喝道:“益都府?你這是什麼意思?”

自袖中取出一方印章,秦長卿一步踏前,已將手中印章抵到夏貴之前,躬身訴道:“此爲益都府府印,而益都日前已被我軍攻克,城中包括守將張宏還有其麾下三千兵馬盡數覆滅,無一存還。而我軍願以此府印換取貴朝支持,不知將軍可願意引薦一二?”腰背雖是拱着,然臉上神色卻是莊重非凡,透着一股自信來。

“這——”

夏貴頓時僵住,連忙走上前來將那印章取來,仔細的瞧上一瞧,方纔滿是吃驚看着秦長卿,說道:“竟然真的是益都府。”

瞧着此人,他卻是感到有些恐懼,一者是爲那赤鳳軍居然尚存攻克益都府這等堅城的能力,另外也是爲赤鳳軍竟然能夠將此城獻給宋朝的決心。

秦長卿重新立直,自有一股傲氣:“自然!”

夏貴思索一會兒,復有擡起頭,死死盯着秦長卿,問道:“若是這樣,那你可否告訴我等,爲何要將此地獻給我們?”這益都府非是尋常之地,乃是山東東路府州之地,若是控制此地,便可以將整個山東東路納入宋朝管轄境內。

而這般戰功,自宋朝南渡之後,便未曾有過。

夏貴雖是充滿渴求,但也明白似這般戰功,絕非他一人所能獨吞,更何況其中是否藏着什麼玄機,還尚未可知呢。

“自然是爲了和爾等討要一塊地,好讓我等能夠休養生息。“秦長卿直言不諱,直接將赤鳳軍目的訴說明白。

宋朝之內能人無數,若是試圖以陰謀詭計欺騙對方,少不得被對方看破,故此他便直接了當說出緣由,好教這些南朝之人能夠信任自己。

夏貴皺眉,又問:“休養生息?卻不知道你們究竟是什麼意思?”

“唉!”

秦長卿一聲哀嘆,旋即訴道:“我等自潞州起事以來,雖是屢次挫敗蒙古,然而無奈軍中匱乏,爲求生存只能轉戰千里。如今將士疲憊不堪、軍械難以堪用,爲求能夠繼續生存,便期望貴朝能夠提供一塊地方,讓我等能夠休養生息,至少也能夠頤養天年。”說及之後,念及自己曾險些被蒙古所殺,已然是潸然淚下,難以自持。

他本就是北方之人,因爲親眼目睹戰亂頻頻,故此在聽聞忽必烈設中書省,招攬漢族精英,便加入其中。

等到秦長卿恢復之後,夏貴方纔問道:“所以你等便欲要將益都府交與我們嗎?”

“並非只是益都府,日後凡是我軍攻克的城池,皆可送給爾等。”秦長卿朗聲回道。

夏貴輕咦一聲,繼續問道:“當真如此?”

秦長卿頜首回道:“當真如此。只是希望爾等能夠應允,待到戰事已畢之後,能夠劃出一個地方讓我們能夠有一個安歇之所。而且我軍目前糧草匱乏,只怕還需要貴朝襄助,否則若是因糧食缺乏,而被那蒙古剿滅,卻是無奈了。當然,若是爾等認爲不妥,我等也可以和爾等簽訂盟約,願意以城池換糧草。不知這般做法是否可行?”

“只需要糧草?”夏貴有些疑惑,又問。

秦長卿立時回道:“當然。畢竟我軍糧草匱乏,若無糧草供給,實在是難以支撐。”

夏貴思考了一下,立時回道:“汝等心思我自知曉。只是這等事情,非是我一人所能做主,尚需稟報朝廷,待到朝廷大臣商議之後,我等方可行動。”

對他而言,無論是否能夠得到益都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和赤鳳軍聯合起來,一同對抗蒙古大軍。

這蒙古實力實在驚人,若非因爲史天澤圍剿李璮,以至於兩淮地區防守空虛,如何能夠讓夏貴佔據邳州,甚至能夠染織徐州呢?

而且赤鳳軍和蒙古大軍更是死仇,彼此爭鋒不知道殺死對方多少士卒。

正是因此,待到史天澤剿滅李璮之後,定然會轉移目標。

有赤鳳軍作爲擋箭牌,他麾下軍隊壓力也要小的多。

當然,這般事情也並非夏貴一人所能夠決定的,所以他立刻便將赤鳳軍來信送給趙葵,並且稟報朝廷,到時候達成協議之後,兩軍便可以一起行動,屆時若是能夠重新奪取江淮一代,甚至是奪回中原也猶未可知。

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三百五十四章九百文第六十二章風雪盯蒙軍,騷亂惹疑慮第兩百零八章難以彌平的爭執第八十三章神通展千軍辟易,一劍揮萬人倒戈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三百六十九章潰壩了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三百三十九章未來之局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一百五十六章陰謀暴露第三十五章破圍剿李信終叛,釜山上合符驚現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五十四章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七十章追本溯源尋原因,討論條件陷僵局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二十八章踢皮球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六十二章風雪盯蒙軍,騷亂惹疑慮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二章爭執難了怨隙存,裂痕已現難重圓第一百二十三章臨安內頹勢難阻,朝堂上忠言難說第一百零五章各爲其主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二章爭議第一百零四章生死一線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三章撤軍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三十章千斤玄鐵驚天下,水下暗潮噴涌出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三十五章大清洗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一百二十九章阿塔海,死!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165章末路(三)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一章赤龍肆掠旱災現,災民四起危機出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一百零五章緊急中全真相救,成功後變化再起第十三章兄弟情不過雲煙,刀槍戰紛爭不休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十二章幾人相鬥不相讓,傳國玉璽終現世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五十四章復仇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執行之人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二十三章鳳梧府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五十八章秦鉅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二百六十八章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
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三百五十四章九百文第六十二章風雪盯蒙軍,騷亂惹疑慮第兩百零八章難以彌平的爭執第八十三章神通展千軍辟易,一劍揮萬人倒戈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三百六十九章潰壩了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三百三十九章未來之局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一百五十六章陰謀暴露第三十五章破圍剿李信終叛,釜山上合符驚現第七十五章埋伏出,敵我強弱換第五十四章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七十章追本溯源尋原因,討論條件陷僵局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二十八章踢皮球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六十二章風雪盯蒙軍,騷亂惹疑慮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二章爭執難了怨隙存,裂痕已現難重圓第一百二十三章臨安內頹勢難阻,朝堂上忠言難說第一百零五章各爲其主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二章爭議第一百零四章生死一線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六十五章議事堂矛盾不斷,鍊鋼廠再生事端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三章撤軍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三十章千斤玄鐵驚天下,水下暗潮噴涌出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三十五章大清洗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一百二十九章阿塔海,死!第一百三十一章彭陽失守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四十一章軍制改革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165章末路(三)第二十四章知天命第一章赤龍肆掠旱災現,災民四起危機出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一百零五章緊急中全真相救,成功後變化再起第十三章兄弟情不過雲煙,刀槍戰紛爭不休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三十二章幾人相鬥不相讓,傳國玉璽終現世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五十四章復仇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執行之人第二十四章幽冥煉獄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二十三章鳳梧府第二章血仇正當時,丹爐照碧霞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五十八章秦鉅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二百六十八章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第二十八章新生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七十章鏖戰難分解,江離存手段